綠水青山、風景如畫、民風淳樸……行走在環翠鄉村間,一處處村居錯落有致,一片片沃野收穫希望,一戶戶農家守住鄉愁,猶如置身於一幅秀雅靈動的美麗畫卷中。在鄉村振興的時代大潮中,環翠區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威海篇」為新起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統籌推進「五個振興」,一幅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環翠大地徐徐展開。●連點成片,六大樣板片區領跑●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如何科學布局、以點帶面,從單打獨鬥到擰成一股繩,連成一大片?環翠區實地探索,找準全域發展之鑰,走好鄉村振興之路。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威海篇」的總要求,環翠區堅持全區一盤棋、全域做樣板,規劃論證了「1+5」市區兩級樣板片區建設體系。
根據村落布局和資源稟賦,起步早、基礎好的裡口山張村區域打造1個市級樣板片區-環翠區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為全區樹立標杆。依託轄區內玉皇頂、正棋山、寶石山、冶口水庫、五渚河等自然風光,規劃建設輕戶外運動小鎮樣板片區、寶石山高效生態農業樣板片區、玉皇頂文旅融合樣板片區、五渚河生態樣板片區、正棋山休閒樣板片區5個區級片區。6個樣板片區,涵蓋了全區所有43個規劃保留村,為全域整體推進鄉村振興繪就了藍圖。
頂層設計之下,前進的「路標」清晰可見。環翠區從分散布局到六大樣板片區領跑,以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田園綜合體為重點,越來越多村莊和農民群眾受益。
唱的是「鄉村戲」,彈的卻是「協奏曲」。片區內,產業發展、人才集聚、文化傳承、生態涵養、鄉村治理等方面一體布局推進,將特色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精品旅遊、脫貧攻堅等工作有機融合。●特色引領,產業項目帶動全域振興●
初夏時節,走進羊亭鎮貝草夼村,群花爭豔,草木生香,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村口的項目工地上,工人們正分工有序地整修房屋。「這裡以『田園會客廳』為主題,重點建設濱水餐廳、趣味遊樂場、一分田農事體驗園、野炊自助餐廳、水上素質拓展、鄉村主題民宿等產業項目,打造成集鄉村休閒旅遊、田園親子體驗、生態居住餐飲於一體的高端田園綜合體。」羊亭鎮貝草夼村黨支部書記王恩茂說。
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為突出綠水青山優勢,貝草夼村以杏樹產業為支撐,休閒觀光採摘同步發展,深度挖掘杏園、風水福地、紅色文化等優質資源,探索出鄉村旅遊、觀光農業、採摘農業等特色產業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我們在全鎮率先實現全村供暖、改廁、汙水改造工程的全覆蓋,為村民營造了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採用『公司+股東+家庭經營戶』的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成立旅遊發展公司。村民變成股民,人人參股,全面化運營,家家戶戶都受益。」王恩茂說。
以產業項目引領鄉村振興,環翠區牢牢扭住樣板片區建設這個「牛鼻子」,堅持「重點突破、全面提升」,努力實現全域振興。在張村鎮姜家疃村,清怡茶園項目整體景觀建築已完工,雲生樓、青靄閣、歇雲棧等特色建築「亭亭玉立」,清怡茶園項目為以茶文化為核心,打造集農業種植、旅遊觀光、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在茶園不遠處的王家疃村,北山親子林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王家疃村黨支部書記劉偉充滿了期待地說:「項目主營親子採摘、中小學生研學等業務,這樣一個生態親子林的打造,不僅能增加裡口山新的旅遊業態,還能給村民拓寬增收渠道,讓村民們的腰包更鼓一些。」
用產業帶動振興,用項目引領發展。圍繞高端項目招引,環翠區引進社會資本4.4億元,打造了裡口山民宿、清怡茶園、山水梅園、田園會客廳等35個特色產業項目,逐步形成了以「吃住行遊娛購、商養學閒情奇」為特色的城郊休閒產業集群。
為強化樣板片區組織振興,環翠區以片區黨委為基礎,聯合企業、金融機構等19個黨組織力量,成立了全市首個實體性農村區域黨建聯合體——輕戶外運動小鎮黨建聯盟,加速資源、人才等要素向樣板片區聚集,匯聚起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輕戶外運動小鎮黨建聯盟大力推動黨支部領辦民房流轉合作社、土地流轉合作社,已先後成立專業合作社7個。針對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託黨建聯盟,與農業銀行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在5個農村引入『強村貸』,有效破解了資金瓶頸的問題。」嵩山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道。目前,輕戶外運動小鎮片區內已流轉閒置民房60棟、土地560畝,落地了晟仙花海、比利時沃德高效農業等多個項目,直接帶動村集體增收120萬元,創造村民就業崗位50餘個,形成了「黨建引領+產業帶動」的鄉村振興新模式。●鄉村換新顏,村美民富百姓樂居●
在嵩山街道五家疃村晟仙俊美蝴蝶蘭基地,12個智能溫室大棚內鮮花盛開,爭芳鬥豔,這裡栽種著蝴蝶蘭、玫瑰等150餘個品種、21萬株鮮花,年銷售額可達1500萬元。
「目前,這裡是煙威地區最大的蝴蝶蘭產銷基地,也是輕戶外運動小鎮樣板片區產業振興的引領項目。藉助鄉村振興的良好契機,我們還新建大棚,發展農副產品種植,逐步形成以特色菌菇、中草藥、水果、有機蔬菜等種植為基礎,涵蓋種植、加工、配送等各個環節的一體化產業鏈,村民們也獲得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五家疃村黨支部書記王威說。
村民的錢袋子鼓了,五家疃村又把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當成大事來抓,燃氣入戶、整修河道、汙水治理、硬化路面、垃圾分類等問題逐一落實解決。曾經的破舊村屋,如今已煥然一新,五家疃村也成為全區首批農村燃氣覆蓋工程試點村。
一系列的鄉村變化讓村民成為第一受益者,五家疃村許修芬高興地說:「現在村裡環境好了,村民收入高了,燃氣入戶,生活更方便、更衛生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來村裡的遊客也一天比一天多。」
將鄉村「軟環境」提檔升級,環翠區實施樣板片區基礎提升工程,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汙水集中處理、清潔供暖、燃氣入戶等基礎設施改造。其中,自來水、汙水已接入市政大管網,覆蓋率100%;通過安裝電熱板,清潔供暖率達100%;聯合港華燃氣公司,完成了天然氣配套工程,入戶率達95%;通過弱電下地、管線合併,解決了農村「空中蜘蛛網」的問題。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如今的環翠鄉村間處處鄉韻悠悠、村風融融、如詩如歌,村美民富生活好,千門萬戶入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