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14年、從警16年,
面對角色的轉變和挑戰,
他以軍人特有的堅韌和執著,
完成了從社區工作
門外漢到行家裡手的轉變。
他盡職盡責,一系列舉措助力企業後疫情時期順利復工復產;他滿懷真心,解民憂紓民困,讓轄區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平安和幸福。他就是天寧公安分局青龍派出所副所長趙曉敏。
趙曉敏,1990年入伍,2004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天寧公安分局青龍派出所社區副所長。從警以來,他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獲行政嘉獎3次。
01
本色不改,紮根基層不忘「解民憂」
「人生本就是一場挑戰,每次皆以積極的姿態面對,攻堅克難,就能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這是趙曉敏的人生信條。
從部隊轉業後,
他憑著不服輸的幹勁
和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
以「歸零心態」奮戰在新領域中。
2013年,趙曉敏到青龍派出所任社區副所長,因青龍派出所轄區企業和沿街商鋪眾多,為了儘快掌握社區情況,趙曉敏放棄周末和節假日,每天奔波在外,對社區、企業、學校等進行全面、細緻的走訪,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每個社區、每個企業的情況如何,他都了如指掌。
走訪的時候,趙曉敏習慣隨身攜帶一本「問題記錄本」,記下社區的每一件糾紛、每一處隱患、每一個困難群眾,想方設法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
在青竹苑社區,趙曉敏發現一位老人愁容滿面,細問後得知其外甥有智力殘障,幼時父母先後病逝,便跟隨老人生活在常州。二十幾年來,他的戶籍問題一直無法得到解決,也無法辦理低保,「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萬一我走了他一個人可怎麼生活!」看著老人無助地抹淚,趙曉敏承諾會竭力幫老人解決這樁心事。
回所後趙曉敏立即查詢該男子的資料,多次聯繫男子父親戶籍地開展原籍調查,整理材料上報……功夫不負有心人,男子的戶口終於落到常州,趙曉敏還為其協調辦理了低保。看著老人臉上重新露出笑容,趙曉敏也倍感欣慰。
2
妙手斡旋,多元調和不忘「護和諧」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但部隊培養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讓趙曉敏始終不畏艱難、全身心投入,他帶領全所社區民警,細緻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做好調解工作。
只要工作需要,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也不管是休息日或節假日,趙曉敏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助。
青龍苑居民李先生家因安置房的分配無法談攏,親戚間大打出手,社區民警幾經調解都無濟於事,無奈只能向趙曉敏求助。
趙曉敏得知後,原本調休的他立即趕到社區,上門安撫住眾人劍拔弩張的情緒,拉著大家坐下來,詳細了解矛盾分歧點和訴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展協調工作。之後還攜手社區幹部、街道工作人員、律師等等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前前後後一共進行了五六次協商,終於解決了房子的分配問題,讓這一家人重歸於好、握手言和。李先生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多虧了趙所,一次次幫我們協商調解,不然我們這個家都要四分五裂了」。
在群眾真誠的信任和感激裡,趙曉敏深深體會到了服務群眾的責任和擔當,為更好地開展調解工作,他發動社會多方力量參與,依託社區警務室、人民調解員等構建起預防為主、調解為先、促進和諧的矛盾糾紛主動化解工作格局,堅持情法理相融合,極大地降低了轄區的風險隱患。
3
履職盡責,護航企業不忘「促發展」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青龍派出所轄區企業較多,如何指導這些企業安全有序復工,成了趙曉敏心頭的一件大事。
2月8日開始,趙曉敏依託青龍派出所警企協作中心,組織社區民警進駐企業,手把手指導企業內部防控工作的落實,全力跑出企業復工的加速度。
「檢查的措施一條都不能漏掉,戴口罩是最基本的。每個班組長負責多少員工,一定要弄清楚。」趙曉敏仔細檢查著黑牡丹紡織有限公司車間所有員工的體溫登記表,隨後,他向企業負責人展示派出所新推出的「復工神器」:「這是青龍派出所辦業務的二維碼,大家要辦身份證、居住證,直接預約線上排隊,避免扎堆聚集。」
在趙曉敏及各社區民警的大力推廣下,轄區內復工的130餘家企業,全部收到了「雲排隊」二維碼,為近7000名員工提供了便利。
某服裝企業是轄區裡的老牌企業,復工後30名返常員工如何按照規定安置並進行隔離觀察,成了頭疼的問題。
趙曉敏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企業的困難,牽頭轄區一酒店,協同社區、衛生部門逐一商定隔離方案,細緻到如何分配房間、如何做好日常消毒防護、如何解決飲食問題等,同時安排醫護人員每天為這些員工提供健康監測,貼心到位的服務得到企業和員工的一致好評。
趙曉敏把初心寫在行動上,
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在基層續寫永不褪色的軍魂。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