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總有不少平時水平很好的考生因為心理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或者考前出現學習狀態不佳而導致考生失敗或成績不理想,尤其是今年,疫情當前,無論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壓力。
在臨近高考之際,專家從心理的角度分析,讓考生對高考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和判斷。
壓力一:「過度關心」讓考生「沉重」
考生自己和考生父母的過高期望是考生最主要的心理壓力源。
有些考生因為對自己的能力和成績水平缺乏適當的認識,當看到其他同學的快速進步或自己成績稍有退步時,就感到強烈的潛在威脅和挫敗感,目標和定位變得模糊,對學習感到力不從心。
而父母的過高期望往往體現在過分的關心和關注。送吃送穿、陪讀跑腿,只要是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娛樂和工作都可以讓步。
這種過度的關心和關注甚至是自我犧牲孩子不可能無動於衷,這種「溫柔而厚重」的壓力給孩子本來已不輕鬆的肩上又加了包袱。
壓力二:「無處宣洩」讓考生「沉悶」
考生的另一個無形的壓力是同學關係的突然「降溫」。
進入高考季,繁重的學習任務讓很多學生原本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一下子減少了,隨之減少的就是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
由於學習時間長、壓力大加上課堂氛圍壓抑,考試排名競爭激烈,同學關係逐漸變得疏遠和複雜,不再是之前的單純和融洽。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生感到了人際關係的冷漠,有壓力也不能夠向同學傾訴,從而使壓力越來越大。
專家支招:牢記考前16字要訣
只要考生在考前處理好跟父母和跟同學之間的關係,化解由於這些關係變化而帶來的種種壓力,就能形成比較穩定的心理調節能力,從而在考試的時候即使出現意外情況也能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應對。
專家指出,考生須牢記高考心理調節16字訣,即「強化信心、優化情緒、進入狀態、充分發揮」。
★進入狀態
1.不要自我加壓,現在有不少考生除了做自己老師的卷子之外還做很多其他的試卷。現在只要回歸基礎、回歸課本就足夠了。
2.調節生物鐘,高考是白天考試,現在不少同學是夜貓子,建議考生現在開始每天晚上11點半左右睡覺,這樣白天精神比較充足。
3.體驗各種考試的不同情景,體驗考試的感受,高考時會順利適應考場。
★強化信心
1.考目標要適當,不要超過自己的實力,達不到的目標,心理就會受到挫折。
2.不要攀比,個人情況不一樣,只要考出平時的水平就是成功。
3.不要迷信。
4.要積極暗示,心態不好的時候寫一個紙條放在桌子上告訴自己:我能行、鎮靜、沉著,這些積極的詞語會幫助你提高信心。
5.考前幾天走路挺胸抬頭,步伐強勁有力。
★優化情緒
1.學會深呼吸。
2.建議用自己右手大拇指按摩自己的內關穴,大體是戴錶帶後面扣眼的地方,順時針按摩36次很有效果。
3.語言誘導精神放鬆法,自己默念頭腦松體會兩秒鐘,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頭到腳,這樣不斷默念,不斷的體會放鬆有助於緩解情緒。
4.積極向上法。考生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想自己18年的生活當中的愉快事情、開心的事情,把積極情緒調動起來。
★充分發揮
1.先易後難,不慌不忙,好中求快,把握速度。
2.即使第一門沒考好,也要以平衡的心態、穩定的情緒進行後幾門的考試。
3.平衡的心態、穩定的情緒,才能使思維活躍,想像豐富,記憶準確,信息提取快捷,從而獲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