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庚:從哪裡來,誰,到哪裡去

2021-02-08 鄒藍新山海經

 

高庚:從哪裡來,誰,到哪裡去

 

話說,哲學和物理學中都有終極問題,而且對這些終極問題還沒有解答。

物理的問題,我作為一個社會科學的研究員、教授,自然沒有任何資格來說道。

但是哲學或人生的終極問題,我說幾句傻話,問幾個傻問題的資格還算是有的。實際上這個問題也不是我的問題,好多人都問過了。迄今無解。

這個問題是個三聯問題,就是: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而且這個問題古今中外都有人問過。

古賢莊子以具象的問題問的。在一個夢與蝴蝶的寓言中他問過,到底是我夢蝴蝶還是蝴蝶夢我?

今人金庸也借《俠客行》中石破天的口問了一個問題:我是誰?他還說,最聰明的人到最後都會問這類問題。

一個著名的洋人直截了當問了這個問題。不過此人不是哲學家,也不是生物學家,還不是天文學家,而是一個畫家,大畫家。他一幅畫作名稱就是:我們來自哪裡,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印象派大畫家高更(1848-1903),就是這麼一個神人。他出生在巴黎,擁有巴黎戶口,這比北京戶口難得多了。想想現在有多少北京人願意放棄北京戶口換巴黎戶口就知道了。

年紀少長他當了海員,隨後在1871年他23歲上,幹了100年前當時正時髦也掙大錢的股票經紀人職務,日子優哉遊哉,娶了個漂亮的丹麥姑娘,金髮碧眼與否倒不知道。這大肥差他幹了12年。股票經紀人生涯之初,他因為藝術愛好而參與了巴黎畫壇年輕畫家很活躍的「禮拜日畫會」。

12年的業餘畫家生涯後,他突然扔下很滋潤的證券業工作,去乾沒收入只耗錢的畫家。雖然身後名聲大噪,跟他的哥們梵谷一樣。但是生前再無優渥的生活,最後去了法國在南太平洋的小島大溪地,貧病交加到幾乎要自殺,直到生命的盡頭,活了55歲56歲左右。如果他一直在巴黎幹證券行當,估計可能活到80歲而且可能成為巨富。

因為一本族譜而產生了這麼個聯想。2014甲午年春節期間在無錫,我獲贈了一本《吳氏大統宗譜》,從吳國創始人吳泰伯(也就是歷史上禪讓王位給弟弟和侄子周文王的那位)為第一代算起,到我幾個表弟表妹的108代。現在70後,80後是109代,2000後的110代也出現在宗譜上了。順便說一句,這宗譜的書名,還是臺灣重要政治家,客家人、臺灣吳姓宗親會聯誼會名譽總會長吳伯雄先生題寫的。無錫梅村的泰伯廟,還有伯公題的匾。清朝康乾二帝的御筆題詞,那裡也有。

之所以要提到高庚,純因為他1897年的巨幅傑作和哲學意味十足的標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

從哲學高度問的這三個問題,古今中外再大的學者,迄今也無解。但是從個人微觀角度上看,這三個問題倒不難回答。宗譜族譜就是回答這三個問題的。

我們是族譜宗譜裡某某的後代;我們是某某的子女、某某的父母;我們將來要進入有形或無形的族譜宗譜中去。

但是作為哲學或人生的終極問題,迄今沒人能給出讓人信服的答案。

2017/1/19

相關焦點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李森易\文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一直是個困擾。跟你們一樣都是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好像天下之大非我莫屬,有時又覺得自己卑微渺小,自信又自卑兼顧的人實在太多吧?現代人的名字不過是個符號,我到底是誰自己也不清楚。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就更大了。
  • 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問過自己:「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其實,有一句話已經很好的問答了這個問題,這句話就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哪裡來的「來」只不過是某一個時空的剛剛開始,到哪裡去的「去」只不過是某一個時空的剛剛結束,因為人只不過是時空的產物,而時空又是無窮無盡的。搞不清這個問題,對個人來講,人生定會是一塌糊塗的;對家庭來講,定不會懂什麼叫家和萬事興;對企業老闆來講,企業一定不會做到長青。
  • 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柏拉圖的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問題從一千多年前一直到現在,還沒有人真正能夠給出一個定論。因為每個人都會從這三個問題中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很難有一種答案能夠說服所有的人。所以一直沒有定論。我一個月前,在悟空問答上問了這麼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做真正的自己」。這個問題與「我是誰?」很像。
  • 我是誰?我是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
    【真道牧師音頻在二維碼下面】我是誰?我是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在自己的智慧和聰明中,永遠不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永遠沒辦法知道人生的意義和歸屬。林前1:18-21;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
  • 哲學三連擊: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總有問號伴隨著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別人突然懵逼的時候,用「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來形容他的處境,熟不知這就是哲學上著名的「奪命三連擊」。小孩子不會說「給我」,也是學著說「給他,給他」,這意味著他這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各位也不妨想想自己在什麼時候意識到「我」的存在呢?當我們觀察外在於我的客體時才會問「這是什麼?」、「他是誰?」但直到有一天,我們會問「我是誰?」
  • 第6課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要到哪裡去
    今天我們來玩遊戲,希望你已經很認真地完成了前面幾課的作業,對自己的內心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觀察,對冥想比較熟悉。做這個遊戲,需要一些勇氣,需要用到前面練習的冥想,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你會產生不適感,如果實在無法繼續,沒關係,可以中斷。回到正題,當我們有了一周的覺察,我們會對自己有更多的好奇心、更多的探索心、更多的疑惑問題。
  • 蘇格拉底的千年一問: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人類哲學一直存在有三大疑惑: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應該是二元論觀點所提出的問題,但其實我私底下是支持二元論的,所謂取長補短相得益彰,那些只認可某一一元論的人們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是非黑即白,但我認為往往結合才有利於思考,或者說並不存在所謂的物質或者意識,他們其實都是統一於一種,用中國的傳統語言來表示那就是「道」。這是一元論強調的觀點。 從哪裡來,按照《老子》記載的說法,道來自無,但無有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唐僧給出最好的答案
    很漂亮的一段話:放下名牌包包,脫下天價皮草,摘下盛氣凌人的鑽戒,再去把臉洗了!你是否還敢直視鏡中祼身的自己? 奢侈品,退不掉皺紋,遮不住的色斑,擋不住的衰老。唐僧每次介紹自己:貧僧唐三藏,從東土大唐而來,去往西天拜佛取經。 這幾句話包涵了每人都要問自己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 林玉偉: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財富與追求)
    在哲學領域,有三個永恆的難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我們今天就從科學的角度,試著簡單分析一下這三個問題的內涵。1.你是誰?如果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你是一系列元素、一堆原子組成的高等動物。這就是你。
  • 地理小知識|寒潮: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哲學三問寒潮: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將要去向哪裡?寒潮:我是誰每年冬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會經歷寒潮的洗禮,有的年份多發有的年份少發,譬如最近,一場號稱四年內最強的寒潮,便來勢洶洶。因為年年相遇,我們對寒潮也不陌生。寒潮是一種自然地理現象,影響我國的寒潮,是指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迅速南下,給沿途帶來了大風、雨雪、降溫天氣。
  •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靈魂三問,風雲激蕩兩百年!
    小時候,每個暑假,電視裡都會放的《西遊記》中,有這麼一個橋段:八戒尋路,被小妖攔住,劈頭就問,「你是誰,怎生得這般模樣,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看來,何止人生,即便妖生,靈魂三問,也很重要,是吧。「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靈魂三問,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其重要性,莫過如此。那麼,對於國家,民族,社會來說呢?
  • 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曾經有一首歌這樣唱到:「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蝴蝶飛進你的窗口……」,歌手毛阿敏在八八年春節晚會上演唱的這首《思念》,可以說在當時紅遍了大江南北,就是現在,有時我們也會經常不經意地唱上一句「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一句「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不僅僅是問候,有時還代表了疑問。
  • 《銀翼殺手2049》: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而作為續集作品,《銀翼殺手2049》雖然在影像上並未做過多突破,但是在故事的內涵上,幾乎有超越前作的可能,這樣說吧,他將一個簡單又古老的人類命題,竟毫無違和感的融入了一個科幻片之中,封它為年度最佳科幻片,一點都不為過,而這個所謂簡單又古老的人類命題就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 課程筆記: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班級之聲
    2019年7月28日,交大安泰EMBA「百家爭鳴」課程邀請到,人類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系、德國馬普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王傳超,為同學們進行《古基因組學重構人類起源、遷徙和演化歷史》授課。以下為2019級1班同學、上海博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鵬整理的課程筆記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__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三體》: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去?宇宙從哪裡來,要到哪去?
    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宇宙從哪裡來,要到那裡去?然而在回答這些之前,你可能還有還不完的房貸,沒完沒了的案子和要上大學的孩子。《三體》中汪淼研究的納米材料觸碰到了三體人敏感的神經,於是受到了「特別的優待」。一個科學家,當他的世界錯亂的時候,他或許不如一個笨蛋。
  • 人生三重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
    數千年來,人類都在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嘗試著去理解和宇宙之間的關係,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問題從古至今一直困擾著人類,而我們仍在不遺餘力地去尋求答案。在這些問題中出場率最高的當屬人生三重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才疏淺薄的我無法交出一份令大家滿意的答卷,只想和大家探討交流一下,沒有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依然能夠綻放不一樣的煙火!
  • 《霍金三部曲》:你是誰? 你從哪裡來? 你要到哪裡去?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宇宙是永恆不變還是膨脹或是在收縮?時間有沒有盡頭?我們知道杯子在重力作用下,會從桌子掉到地上;但為什麼我們從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來並跳回到桌子上呢?
  •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離6月30日的GSMA Thrive線上大展開幕還有6天,線上展示剛剛上線,因為展商物料的事和兩位同事發生爭執,內心在咆哮,並且有些焦慮了。GSMA Thrive 從哪裡來?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切商業的節奏都被打斷,我們需要考慮一種新的方式來持續保持和行業夥伴們的溝通和互動。那麼挑戰來了,當既定軌道上的計劃被取消時,我們必須要繼續,並求變,可是要怎麼做?在4月份的時間點,一切轉戰到線上看上去是唯一的出路。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
    ▲野風美院班 「自畫像」教師指導不同於別的畫室機械的統一繪畫技法,野風注重對美院班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教會學生如何去觀察生活,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造就了學生多樣化的繪畫風格。▲野風美院班 「自畫像」上課場景▲野風美院班 「自畫像」上課場景他(她)們拿起筆來,畫出自己眼中的自己,或是眼睛,或是鼻子,或是嘴巴。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西方哲學之問,東方政事之本
    黃建平/文 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作為一個哲學命題,最早是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提出的。我沒去過西方,不太了解歐美等國普通民眾的文化狀態。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說到底是世界觀的問題,是人與世界關係的問題,是生命本質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此類話題不溝通、不追問、不討論,不代表我們沒有思考。對於涉及信仰、觸及靈魂的重大問題,普通中國人向來比較謹慎。這是有歷史原因的,我也不想展開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