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糾纏態到Qubit 走近量子糾纏

2021-02-25 中科院高能所

使用我們在第8節中表述糾纏態時所用的簡單數學,描述一下三粒子糾纏時的狀態。

現在,我們有三個粒子A、B和C,它們分別都有兩種定態0、1(A1 、A0 、B1 、B0和C1 C0)。因此,它們的單粒子定態可以組成8種三粒子定態:

 

|111>、|110>、|101>、|100>、|011>、|010>、|001>、|000>。  (12.1)

 

這兒使用了狄拉克符號來表示三粒子的狀態。狄拉克符號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是給原來代表狀態的字母或數字兩邊,加上了一件由左右兩個符號:∣>,製成的外套而已。套上了這件外套,所表示的狀態看起來,要比接連寫一串數字或字母,意義清楚明了多了,並且還多了一層『量子』的意思。比如說,我們用∣111>來表示三個粒子A、B和C都是1的那種量子狀態。這兒的0和1,對電子來說,對應於不同的自旋;對光子來說,則對應於不同的偏振方向。其實,狄拉克創造的外套符號有兩種。除了我們在(12.1)中用過的右矢∣>(英文名ket)之外,還有一個左矢<∣(英文名bra),我們以後也將會碰到。

 

讀者可能還會發現,(12.1)中所列出的8種狀態,與計算機數學中使用的二進位中,3個比特所能表達的所有2進位數值非常相像。不錯,這正是我們本節的後半部分要介紹的qubit。在這兒,狄拉克ket外套∣>起到了作用,使它們看起來才有別於經典計算機科學中所說的bit!

 

和以前介紹過的雙粒子糾纏態類似,從(12.1)中列出的的8種三粒子定態,我們可以組成無數多種糾纏態。其中格林伯格等人感興趣的,是後來被人們稱作GHZ態的那一種量子態。GHZ態可以寫成如下表達式:

 

|GHZ> = |111> + |000>       (12.2)

 

按照前面幾節的慣例,我們在公式(12.2)中,略去了歸一化係數(sqrt(2))-1。以後也都照此辦理。

這個GHZ糾纏態是什麼意思呢?類似於對雙粒子糾纏態的解釋,我們可以這樣說:這個態是兩個三粒子本徵量子定態|111>和|000>的疊加態。再來複習複習前面幾節中介紹過的所謂『疊加』的意思:當我們描述電子幹涉雙縫實驗時,『疊加』意味著電子同時通過兩條縫,既穿過縫1,又穿過縫2。所以,這兒|111>和|000>的『疊加』 就應該意味著,這個三粒子體系既是|111>,又是|000>,或言之:同時是定態|111>和定態|000>。如果使用哥本哈根派波函數塌縮的詮釋說法:在測量之前,三個粒子是什麼狀態我們完全不能準確地說清楚。但是,只要我們一旦測量其中一個粒子,比如說,我們如果在z方向測量粒子A的自旋,其結果是|1>,那麼,另外兩個粒子z方向的自旋狀態也立即分別塌縮為|1>;如果我們測量其中一個粒子(A)在z方向的自旋,結果是|0>,那麼,另外兩個粒子z方向的自旋狀態也立即塌縮為|0>。在上述說法中,如果被測量的不是粒子A,而是B或C,另外兩個粒子也將遵循類似的塌縮過程。

 

使用更嚴格的數學,可以證明:GHZ糾纏態是三粒子量子態中糾纏度最大的態。我們在這兒談到了糾纏度的大小,卻尚未對糾纏度下定義。說實話,對糾纏度至今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明確定義。一般可以用量子統計中使用的馮·諾伊曼『熵』來定義糾纏度,但這就越扯越遠,越扯越專業化了,就此打住。

 

除了GHZ糾纏態之外,在量子信息中又有人研究一種三粒子糾纏態中的W-態:

|W> = |100> + |010> + |001>     (12.3)

 

下圖用一個很直觀的圖像描述,來表示GHZ糾纏態和W-糾纏態的區別:

三粒子糾纏態和Knot理論

 

GHZ態和W-態分別對應於knot theory中的Borromean ring和Hopf ring。從上圖中很容易看出兩種結構的區別。如果我們斷開圖中左邊Borromean ring三個圓環中的任何一個,其餘兩個圓環也立即分開了,這點性質可以對應於剛才我們所描述的GHZ態的量子力學特徵:如果一旦測量三粒子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粒子,其餘兩個粒子也立即分別塌縮為它們各自的單粒子定態。但是,如果我們考察圖中右邊的Hopf ring就會發現,當剪開三個圓環中的任何一個時,另外兩個圓環並未被分開,仍然糾纏在一起。這種knot的性質也有它的量子力學對應:從W-態的表達式(12.2)中看出。當測量其中一個粒子而結果為|0>的時候,另外兩個粒子塌縮到不能分離的雙粒子糾纏態:|10> + |01>。

 

GHZ態和W-態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糾纏態,不能互相轉換。對三粒子系統的GHZ態和W-態可以很容易地推廣到n粒子系統。用量子計算的語言來說,表達式(12.2)和(12.3)可以很容易地從3-qubit(3位量子元)系統,推廣到n-qubit(n位量子元)系統。

 

現在,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qubit(或稱q-比特)?類似於比特,它所表示的是量子計算機技術中的一個存儲單位。隨著計算機和網絡走進社會,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有關『比特』,『二進位』等概念幾乎已經家喻戶曉。而現在在本文中,我們在『比特』這個詞前面,加上了一個q,本文討論的又是量子(quantum)問題,qubit的意義便顯而易見了,那不就是一個『量子比特』嗎?

 

然而,重要的是,一個『量子比特』和一個『比特』,本質上有些什麼相同及不同之處呢?很幸運,我們在前面表示三粒子糾纏時,用的是0和1,這和計算機中表示『比特』和『二進位』的符號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量子比特和比特的共同點,至於它們的不同之處,可以從物理和算法兩種角度來理解。

 

我們首先從物理的角度來看『比特』:在經典計算機的電子線路中,一般是經由介質中某點電壓的『高』和『低』兩種不同的物理狀態來表示數學中的『0』和『1』。比如說,我們可以將大於0.5伏特的電壓狀態,規定為『1』,小於0.5伏特的電壓狀態,規定為『0』。這樣,在一個確定的時刻,某點的電壓或者是『高』,或者是『低』,也就是說,一個寄存器的輸出,要麼是『1』,要麼是『0』,兩種狀態中只能取其中之一。這是由經典物理的決定性所決定的。這個或0或1的電壓輸出,就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比特『。

 

看到這兒,讀者們已經預料到了,既然用經典的電壓高低狀態來表示比特,那麼,本文中討論了半天的量子態,就可以用來在物理上實現一個『量子比特』。比如說,電子的自旋有『上』『下』之分,光子的園偏振方向有『左』『右』之別,這些量子力學中的物理量都可以用來對應於1和0兩個數字,構成『量子比特』。

 

談到量子比特的特別之處,又回到了我們貫穿此文的,嘮嘮叨叨不斷說到的一個量子現象的基本特點:那種「既是此,又是彼」的疊加態。也就是說,量子力學中的物理量都是分立的、不連續的、機率的。不存在那種類似經典力學中的『在確定的時刻,確定的輸出電壓』的概念。所以,一個『量子比特』在一個確定時刻的數值,是非決定性的。既是『上』,又是『下』,同時是『0』又是『1』。

 

『量子比特』和『比特』在算法意義上的不同,也是基於用以表達它們的物理狀態的不同。我們知道,一個經典的比特有0和1兩種狀態,可以用它來表示0,或者表示1,但只是表示0、1中的其中一個。而一個量子比特同時有0和1兩種狀態,因此,就可以用它來表示0,也表示1,同時代表兩個數。『一個數』和『兩個數』,差別不大,但如果是3個比特(或3個量子比特)放在一起,就有些差別了。三個經典比特有了8個不同的狀態,但仍然只能表示0-7之間的一個數。如果是三個量子比特組成的系統,就不一樣了。那種情形下,可以同時存在8種不同的狀態,因此,它可以用來同時代表0-7這8個數。

現在,假設我們有了一個3-qubit系統構成的計算器,我們可以進行計算了。比如說,將它乘以5。當我們輸入5,並發出運算指令後,這個3-qubit系統中0-7的所有8個數都開始進行運算,並同時得出8個結果來!令人吃驚吧,這比較起一個經典的3-bit系統只能得到一個結果來說,運算速度不是快了8倍嗎?因為它相當於8個經典計算器同時進行平行運算。可不要小看這個8倍,如果把它看成是2**3的指數形式,意義就大了。假設我們的量子計算機有100qubit,或者更多的話,你不妨計算一下,計算速度將增快多少?

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也就是說,經典的原則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而在量子世界中,『魚』和『熊掌』竟然可以兼得!這樣,一臺量子計算機就可以相當於有多臺,並且是指數倍增長的多臺經典計算機,在同時進行平行運算。可想而知,那速度當然快囉!

走近量子糾纏系列

1、薛丁格、女朋友、貓 

2、男孩物理學

3、上帝擲骰子嗎?

4、波爾和愛因斯坦之爭

5、量子糾纏態

6、幫倒忙的貝爾

7、貝爾不等式

8、糾纏態及實驗

9、四人糾纏-CHSH

10、實驗證實

11、阿斯派克特的實驗 

12、GHZ登場

來源:張天蓉科學網博客

相關焦點

  • qubit和費曼 走近量子糾纏
    使用量子比特,與使用經典比特的另一個不同之處,是當我們有多於一個qubit連在一起時,能將它們互相關聯起來,構成糾纏態。也就是說,經典計算機中,許多bit靠在一起組成寄存器時,每個bit獨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互相不關聯。而量子計算機裡的qubit不但緊緊靠在一起,還手挽著手,顯得分外親熱。當然,這些qubits是以何種方式,如何牽手的?
  • 中科大首次實驗實現最優量子糾纏態檢驗
    記者7月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首次實現了最優效率的多光子的量子糾纏態檢驗。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糾纏是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研究中重要的資源,製備高質量的糾纏態是實現眾多量子信息方案的基本前提。而如何刻畫這些實際糾纏態的質量,是實施相關量子信息方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量子態層析方法需要進行的測量數目和後處理的計算複雜度,都隨糾纏體系的規模成指數增長。
  • 像拼搭樂高積木一樣製備量子糾纏態
    撰文 | 董唯元量子計算技術中,經常需要使多個量子比特處於特定的糾纏關係,例如在2個qubit上建立貝爾態、在3個qubit上建立GHZ態 或W態 等等。這些量子比特的糾纏態對量子計算來說,就像普通計算機中的「與或非」門一樣基本而重要。
  • 量子糾纏是真實存在的嗎?15萬億個原子在190度高溫發生量子糾纏
    #科學了不起#量子系統中發生的量子糾纏現象量子糾纏是指兩個或多個粒子相互關聯,無論它們相距多遠,一個粒子的行為會即刻影響其它粒子。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舉重運動員手中的槓鈴,兩端的槓鈴片總是同時舉起或落下;舞蹈演員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動作整齊劃一。
  • 再論黑洞火牆與量子糾纏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爭論與其說是使理論物理學家們取得了進步,倒不如說是讓他們退回到了40年前的境地,現在這些理論物理學家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問題:量子力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群理論物理學家爭論的焦點仍然集中在黑洞這種宇宙中最奇異的天體上。
  •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關於量子糾纏,科學家們研究對象多是光子。記者日前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最新的研究表明,經過調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現量子糾纏現象。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成員林毅恆教授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合作,在離子阱體系實現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的聯合調控,首次製備了單原子和單分子之間的量子糾纏態,並且通過定量表徵手段,確定產生的量子糾纏超過臨界閾值。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上。這項成果對於未來利用分子進行量子信息處理有重要推動作用。
  • 從經典結構到端到端模型,ACL Fellow詳解問答系統和機器閱讀理解
    在量子信息領域中,確定一個量子態是糾纏態還是可分態的計算量是十分巨大的(更準確地說,這是一個 NP-hard 問題),而論文中提出的方法能高效率和高精度地執行此類任務。該成果對於量子力學與機器學習如何進行交叉融合富有啟迪,而糾纏態判定對於量子計算機的有效性判定也是重要的依據。本文是論文作者所寫的面向非量子信息專業讀者的研究方法介紹。
  • 經典電磁場下,量子糾纏態滿足了物理上的電磁方程
    當把一對量子比特再連接起來時,可以形成一種不需糾纏態的量子迴路,從而實現量子通信。這種量子通信形式,被稱為量子糾纏,也叫單點互聯。目前量子通信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種是質子密鑰分發(pham),特點是速度快,比特數量多。第二種是距離分配算法(did),採用密鑰向量。
  • 我科學家實現大規模量子糾纏對的同步製備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中科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對超冷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將實驗中所能操控的量子比特的糾纏數目大大提高,為規模化量子計算與模擬奠定了基礎。
  • 中國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楊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海涵 王磊)關於量子糾纏,科學家們研究對象多是光子。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林毅恆教授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合作,在離子阱體系實現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的聯合調控,首次製備了單原子和單分子之間的量子糾纏態,並且通過定量表徵手段,確定產生的量子糾纏超過臨界閾值。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上,成果對於未來利用分子進行量子信息處理有重要推動作用。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示意圖如上)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學和與量子相關的東西都經常在新聞中被報導。關於他們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糾纏,量子物理學的性質使得這些神奇的裝置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將糾纏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了解認識。遠遠超過建造量子計算機、在其他方面理解和利用糾纏也是非常有用的。
  • 讓愛因斯坦困擾的,量子糾纏是什麼?
    量子糾纏是什麼?就像你和對象相隔千裡,一邊綠了另一邊的你也綠了你有沒有想過兩個物體相隔千裡也能存在一種微妙的聯繫,這絕不是科幻電影中的超能力,就連愛因斯坦也認為這是一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根本不存在。量子計算機基於超導量子位由開發IBM研量子糾纏有什麼作用:不可破解的代碼(量子通信)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等新興技術中得到了應用
  • 中國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杜江峰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合作,在離子阱體系實現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的聯合調控,首次製備了單原子和單分子之間的量子糾纏態,並且通過定量表徵手段,確定產生的量子糾纏超過臨界閾值。
  • 量子糾纏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鮑裡斯·波多爾斯基和納森·羅森於1935年發表的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佯謬(EPR佯謬)論述到上述現象。埃爾溫·薛丁格稍後也發表了幾篇關於量子糾纏的論文,並且給出了「量子糾纏」這術語。愛因斯坦認為這種行為違背了定域實在論,稱之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他總結,量子力學的標準表述不具完備性。
  • 首次實現15萬億個原子「熱混沌化」的量子糾纏
    糾纏態的驚人之處在於,如果一個粒子被檢測並且其個性隨之分解,則其對應粒子將立即受到影響,即使它們位於宇宙的相反兩側。量子糾纏成為衡量量子計算能力的重要元素,其研究對於即將到來的計算革命至關重要。研究糾纏態的困難在於,糾纏態過於脆弱,與另一個系統的任何接觸都可以影響糾纏態,從而消除糾纏態。
  • 開發出20量子比特量子晶片並成功實現全局糾纏
    這項成果由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單位組成的團隊通力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Intel 推出 "Breakthrough" 49-Qubit 量子計算機
    根據 Extremetech 報導,在本周的 2018 CES 大會上,Intel 執行長 Brian Krzanich 宣布公司將推出 49-qubit量子計算機,標誌著向「量子至上」(quantum supremacy)邁出重要一步。
  • 科學網—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本報訊(記者王磊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
  • 量子糾纏的能量從哪裡來?為何它們能超光速影響彼此?
    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裡面有個神奇的現象:量子糾纏,說的是兩個微觀粒子如果處於糾纏態,那麼只要我們人類對其中一個粒子做了觀察,那麼被觀察的粒子會瞬間影響到另外一個遠方的糾纏態粒子,這個影響的速度由於是瞬時完成,所以說這是一種超光速的作用。但是整個糾纏過程的能量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