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限越高的房價,還不如坐牢房?

2020-12-17 騰訊網

作者:大華

來源:深樓市

「坐牢,是香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

這是電影《反貪風暴4》中,張繼聰飾演的「黑手」阿碌說的一句話,對於阿碌來說,沒學歷、沒背景的他在高房價高消費的的社會下根本活不下去,而不愁吃不愁穿,還免費「住房」的監獄,成了像阿碌這樣年輕人的嚮往之地。

《反貪風暴4》

剛出獄不久的郭美美:坐牢5年的她,身價反而升值了300萬,就因為她在北京的一套房,5年總價漲了300萬…

也就是說,郭美美這5年來,吃著納稅人供養的牢飯,住著納稅人供養的牢房,什麼不幹,幾乎沒有任何支出,淨收益就是300萬。

累死累活幹活的還不如一個坐牢的!這荒誕的現實凸顯著高房價的原罪,而比高房價更可怕的是,房價卻越限越高。

01

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原本指望著在調控下,房價能夠緩一緩,沒想到今年的深圳跑出個逆勢行情,二手房均價從1月的60775/m 漲到11月的65439/m ,不到一年,漲幅高達7.6%。

好好一個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反倒成為了房價先行示範區…

2019年深圳二手房價格走勢

除了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大利好外,今年深圳房價上漲最直接的動因就是11月出臺的豪宅稅標準調整政策。原本旨在減少剛需購房成本的政策,最終又被敏感的深圳業主以反價的形式呈現,房價再度變相上漲。

更有一些小區,業主集體控盤漲價,逼得住建部連夜對業主發出警告,暫停涉事小區網籤通道,並規定二手房價超5%年漲幅可投訴。一夜之間,「二手房控價」被鬧得人心惶惶,畢竟全國還沒有一個城市敢對二手房價格動手。

很快,深圳住建局出來闢謠:二手房漲幅超5%可投訴系誤讀,該政策系年初時劃定的宏觀調控目標,並非針對單個小區,但不是惡意哄抬房價,可以正常交易。

而與此同時,深圳鏈家悄悄下架「歷史成交」功能,無法查詢各個小區的歷史成交價。

可以看出,市場對「二手房控價」還是有所顧慮,畢竟「二手房漲幅超5%」的目標懸在頭上,雖然表面上不針對單個小區,但誰又能保證哪天價格異動上漲,「5%的目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深圳鏈家APP已經下架「歷史成交價」功能,只有參考均價

02

對於二手房限價,很多剛需的第一反應是解氣,恨不得舉雙手贊成。

但我要告訴大家,二手房限價,不到最後時刻,千萬不能亂用,否則只會越限越高。為什麼?

首先,大家要明白,相對於新房價格,二手房價格才是100%的市場價格,一套房子該值多少錢?你的房子收益多少?都是以二手房價格為最終的評判標準。

也就是說,二手房價格是整個樓市價值的錨,圍繞這個錨,才有了區域房價的真實水平、房產價格評估、租金回報率等一系列房地產全鏈條。

一旦二手房這個錨被限價,雖然短期內是可以遏制房價不理性上漲,減輕剛需購房壓力,但如果長期執行下來,市場價格將被嚴重扭曲,從上到下,房地產所有的鏈條的價格體系幾乎全被打亂,最終將不可避免的出現兩種情況:價格上漲和市場亂象

03

價格上漲和市場亂象是同步發生的:

首先是價格上漲,被限制的價格會以其他方式外溢給消費者

現在的新房限價就是一個典型:新房價格被限制,開放商利潤被壓縮,又不能賣高價,怎麼辦?被限制的價格就會外溢出來,以「茶水費」、「車位費」各種大家心知肚明的費用都出來了。

二手房限價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對象從開發商換成了二手房業主,一套500萬的房子,規定業主只能賣450萬,這被限制的50萬,一定會以「陰陽合同」、「實收」等各種方式向購房者收取。

類似開發商「茶水費」的市場亂象又會再次上演。這一點,早就在深圳的二手房業主體現得淋漓盡致:

你問深圳業主總價多少,他和你說實收;

你問深圳業主貸款還剩多少,他和你說贖樓費都你出;

你問深圳業主能不能少一點,他和你說回去複習一下什麼是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深圳業主就是這麼傲嬌,背後的原因,除了房子實在是稀缺,更多的是這幾年嚴厲的調控下,真實的價格被壓抑,政策稍有放寬,被壓抑的價格都推給購房者來買單。

而如果二手被限價,你根本無法想像出敏感的深圳業主還會以什麼名義私下收取費用。

16-18年深圳房價被政策打壓,橫盤近3年

04

另外,二手房限價下,會直接導致二手房供應量減少,供需失衡,價格上漲。

這個很好好理解,還是以500萬的房子為例,本來業主想賣500萬,但只能賣450萬,如果不急用錢,業主很可能就不賣了,而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同樣想法的業主一定是佔多數,這樣一來,二手房供應大幅減少,原本就供不應求的深圳,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價格上漲。

而又因為限價,價格上漲不能反映到真實的成交價格中,這又回到了前面說的價格外溢,私底下的各種名目的費用濫收。

更關鍵的是,這外溢出來的價格還不能進入銀行貸款,只能一次性收取,不僅對購房者來說成本直線上升,對於銀行來說,審批貸款的風險也被嚴重低估,久而久之,積少成多,會埋下巨大的金融風險。

如果嚴格按照「二手房年漲幅5%」的調控手段執行,真實的情況恐怕是業主們不太可能亂收費,反而都怕買家投訴,一定會惜賣,除了極少個別急用錢的會賣,二手房市場整體供應會加劇縮減,價格還是會進一步上漲,導致惡性循環。

05

當然,現實中的深圳是大概率不會插手二手房價格的。

一方面是官方表態: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表示:「深圳市住建局出臺了五項管理的措施,對於短期遏制住這種惡意的抬價炒作,還是起到很重要作用。但是從長久來看,還是要加強長效機制的建設,從根源上來解決二手房市場存在的問題。」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

可以看出,在深圳調控池子中,二手房限價,僅僅只是一個短期的調控手段,長久來看,還是需要長效機,長效機制是什麼,更多應該是增加商品房供應之類的根本性措施。

另一方面,二手房價格幾乎無法調控:

和新房限價不同,政府只需要找開發商喝喝茶談談話,但二手房對應的是分散的業主和買家,涉及的數萬套房子和數十萬買賣雙方,一個個談?不現實,限制網籤價?私底下交易又監管不到。

可以說,要對二手房限價,幾乎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即使通過各種手段能夠落實下來,那也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監管成本,無論怎麼看,都不划算。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相關焦點

  • 三限房越限越高的背後,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即限房價、限對象、限轉讓。事實上早在2016年10月份開始,南昌土拍就採取了「競地價限房價」的方式來出讓住宅用地。但真正意義上的首宗「三限房」用地,成交於2017年9月15日。金科以9.68億元總價拿下贛江新區DXJJ2017007地塊,溢價率34.4%,限價8600元/㎡。而這也是金科地產在南昌拿下的首宗地塊,便是如今賣的如火如荼的金科集美陽光。
  • 武漢現在的房價多少一平米?
    所以有一些朋友在問,現在武漢的房價多少錢一個平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武漢的房價表現如何?還值得買來投資嗎?越是臨近江岸邊的板塊,房價表現似乎就越高,這也是武漢整個市中心的一種情況。最貴的板塊,二手房均價已經突破了2.3萬元,比如武昌區,也有一些突破2萬元,甚至是1.9萬元的高價區域。
  • 最商品化的牢房 聖佩德羅監獄(圖)
    與其他地方的監獄不同,沒人會給這個監獄中的囚犯分配牢房,他們必須自己「買房」。囚犯選擇的牢房不同,價格也有差別。聖佩德羅監獄牢房的價格分為八個層次,每個層次牢房的舒適度不同。「富人區」的監獄裡裝有瓷磚地板、有線電視和DVD播放機,有些甚至還設有陽臺,囚犯可以在那兒鳥瞰拉巴斯市及其後面高聳的安第斯山脈。  而「貧民區」的監獄,雖然是單人間,卻常常住著五個人。
  • 鐵窗淚之《單身牢房的日子》11
    由於長時間戴手銬,在日日不經意的擺弄中,我學到一種特殊的本領,利用銬子和手腕的間隙,我能像魔術師那樣自由地穿上或脫下比較單薄的襯衣甚至秋衣。後來,我換洗衣服的時候,不用再要求隊長暫時為我打開銬子了。 由於春天的到來,被嚴寒封鎖一個冬天的大地又甦醒了,在牢房裡我也能嗅到一股潮溼而溫暖的氣息。春天是萬物滋生的季節,凍結的思想在春天裡也會煥發出活力。
  • 為什麼南陽的房價,比安陽、焦作還高?
    據最新房價顯示:河南房價最高的城市是:鄭州、洛陽、南陽、濮陽、開封,房價最便宜的城市是:周口、三門峽、焦作、商丘、漯河。要說鄭州和洛陽的房價高一點還可以理解,南陽居然以8570元/平方米進入河南省房價最高的前三位,就有點想不通了;畢竟南陽的經濟實力擺在那裡。
  • 人人說中國的房價高,但是這個城市的房價也不便宜,比中國還貴!
    人人說中國的房價高,但是這個城市的房價也不便宜,比中國還貴!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房價非常的昂貴,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裡房價更是高達5萬以上一平,在北京買一套房子100平方米的最少也需要500萬元左右,面對如此高額的房價中國人民直呼受不了,感覺到生活的壓力太大了,而這些壓力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房子,而有一些國家的房價確實非常的便宜,十幾萬塊錢就能買一套很寬敞的房子了,但是外國的房價都是如此便宜嗎?只有我們中國的房價是這麼的高嗎?
  • 上海房價最高的五大小區,一平米房價可以在農村蓋一棟別墅
    曹德旺、董明珠、任正非都表示房價過高會讓當代年輕人喘不過氣來,也是年輕人寧願去賣房子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作為房價最高城市的北上廣深當中,上海房價最高的小區你知道在哪裡嗎?第一霞飛別墅,大概在36萬左右一平米。第二檀宮,大概在30萬左右一平米。第三湯臣一品,大概在27萬左右一平米。
  •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房價越低的城市就越丟人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房價越低的城市越丟人】日前,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曾憲斌在鄭州參加地產年會時放言:評價一個城市主要看房價,房價越高城市越好越吸引人,房價越低城市越不吸引人,越丟人。均價6000-7000的鄭州在全國沒有吸引力。中國整個房價是被嚴重低估的。
  • 《恐鬼症》新地圖「監獄」截圖 陰森昏暗的牢房和浴室
    今日遊戲官推發布了兩張圖片,圖片為我們展示了浴室和牢房,不出意外的話這就是新地圖「監獄」中的兩個場景。這兩張圖片都非常昏暗,不過還是能看出一些東西。第一張圖上是監獄裡的淋浴室,而第二張圖則是牢房,看起來這張新地圖可能會包含監獄的多個不同區域;不過還不清楚牢房是否會是新的躲藏地點。
  • 比房價下跌還「棘手」?大量商鋪「降價」轉租,店主:生意不好做
    正是因為如此,房價也開始不斷上漲,而房價上漲的同時也帶動了商鋪租金的上漲。對於不少做生意的人來說,需要承受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加上電商平臺的崛起,對於實體業也造成了巨大衝擊,不少商鋪生意經營不下去,開始清倉甩賣甚至轉讓。「一鋪養三代」的說法,也早就成為了過去式。
  • 最新報告:洛杉磯華人居民比例高或推高房價
    華裔經濟學家俞偉雄(William Yu)撰寫洛杉磯房地產市場報告,指出華人居民比例是推高房價的六大因素之一。  數據顯示,全美房價最高的七大城市中,除紐約外,全部集中在加州,包括排名前四的洛杉磯、聖荷西、舊金山和聖地牙哥。經濟學中衡量房價可負擔標準的比率是用該地區居民年收入中位數除以房價中位數,數值越高代表越難買房。
  • 鐵窗淚之《單身牢房的日子》7
    我喜歡春雨,是因為我太希望有一場春雨滋潤我久已乾涸的心田。但那個春天,我終於失望了。當我再見到雨的時候已是七月的酷夏。 1974年7月25日,那是我在單身牢房裡度過的整七個月,開始了第八個月的第一天。記得,那天吃過晚飯,本來還是明燦燦的天空突然陰雲密布,頃刻間,天地間變得昏暗起來。
  • 陳致中走進模擬牢房體驗父親感受 籲特赦陳水扁
    陳致中昨天走進模擬牢房,體驗父親陳水扁被關的狹小空間。東南網4月15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特赦陳水扁連署活動,昨天在臺南市水萍塭公園登場,陳致中走進1.38坪關扁的模擬牢房,重申他父親身體已每下愈況,要求政府應基於健康、人道理由,釋放陳水扁。「獨派」社團和「立委」陳唐山「立法院」辦公室等單位,昨天在臺南舉辦特赦阿扁連署活動,臺南扁友會長黃永田說,「關阿扁就是在關臺灣人志氣、關臺灣人的尊嚴。」
  • 北方城市房價正在淪陷,相比於南方城市差在哪裡?內行人給出答案
    比如深圳,在11月16日一樓盤僅僅一天就收到了13000多個買家的保證金共計450億;比如安徽合肥業主們集體抱團漲價;還比如東莞,今年樓市一直熱度不減,今年以來東莞平均房價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27%。其實還有杭州、南京、成都、蘇州等城市,今年以來都出現了排隊搖號搶房,甚至萬人搖號搶房的現象。如果僅僅看這些城市的樓市表現,會感覺今年的樓市行情會非常好。
  • 英國版漢尼拔的故事:童年遭遇父親的家暴,如今住在玻璃牢房裡
    莫茲利現在被認為是非常危險的,他不再被允許與其他囚犯甚至獄警交往,他所有的時間都被單獨關押在監獄深處的一個玻璃牢房裡。因為這起案件,莫茲利被判處終身監禁,並被建議永遠不得釋放,他還被送往布羅德莫精神病醫院,那裡關押著英國一些最危險的囚犯。剛入獄的前幾年,莫茲利沒惹過什麼麻煩,但在1977年,他和獄友大衛·奇斯曼(David Cheeseman)把自己和已被定罪的猥褻兒童者大衛·弗朗西斯(David Francis)關在一間牢房裡。
  • 為什麼榆林房價越高,房子的問題卻越多?
    隨著榆林的緩慢發展,房價一路飆升,人們買房已經變得難上加難。 但更讓人蹭不頂的是:好不容易湊夠首付,貸款買房,收房時發現到手的房子卻質量問題不斷... ...
  • 二手房價不如十年前,有何隱情
    萬向上東二手房價不如十年前的背後,究竟有怎樣的隱情?記者為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萬象上東曾叫「陽光景臺」 最近網籤價格遠低於市場價  本周一下午,錢報記者來到萬象上東小區。萬象上東就在圓夢園旁邊,兩者僅一牆之隔。
  •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
    38歲博士生年薪30萬,卻直言後悔讀博,這工資還不如碩士,很心酸提起博士生,我們都會覺得很厲害,在我們的印象裡一般都是大神級別的人物,要麼就是學習成績非常好,要麼就是比尋常人有耐力,因為它不是那麼容易攻讀的
  • 為什麼大部分人總覺得房價是中介炒起來的?房價上漲原因是什麼?
    然而有一些朋友卻這樣懷疑,為什麼大部分人覺得房價是中介炒起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房價真的是中介炒起來的嗎?你怎麼看?比如房價是中介炒起來的,如果沒有中介,如果取消中介行業,房價就會下跌或者回歸平穩。
  • 十年「限塑令」肥了誰,為何越限越多?
    調查  「限塑」為何越限越多  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是「塑戰速決」,旨在呼籲全球關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汙染問題。恰逢今年也是中國推行「限塑令」十周年,然而,似乎只有超市塑膠袋「有償使用」這一點在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