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學校不但「搶」學生,還「搶」老師,讓農村學校怎麼辦?

2020-08-27 孩子成長那些事

​餘老師是我們鎮中學的一名教務主任,他告訴我們這幾天學校領導班子都愁壞了,一直在開會研究學校當前的困境,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作為一個鄉鎮唯一的一所農村中學,生源本不該成為問題,可這幾年學校的人數卻在不斷減少。2016年時學校有1400多學生,2017年變成了1200多人,然後1100人,900多人,上個學期,全校連900人也不到了。所以每逢暑假招生季,學校領導班子就格外重視,讓老師下到各村、各小學廣泛去宣傳。

可今年的招生情況依然很糟糕。全鎮六年級畢業生有500多人,可目前已到學校報名的學生卻只有300人左右,近一半的學生「流失」了,而且流失的大都是非常優秀的「好苗子」。這讓餘老師感到非常可惜,同時也又感動非常氣憤。

國家教育部門早就有明文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就近入學,劃片招生,所有學校要嚴格遵守相關招生政策,嚴禁跨區招生,掐尖招生。可實際情況呢?

先是市區很多學校一到暑假就開始組織面向廣大農村學生的招生考試,吸引了很多家長蜂擁報名。他們通過選拔擇優錄取,把最優秀的學生挑走了。緊接著縣城裡的重點中學也不甘落後,不顧教育局的相關規定,也開始偷偷組織招生考試,允諾只要分數夠線就提前錄取,又有一大批「好苗子」被他們內定了。留在本鎮報名的,只剩下那些市縣哪個學校也考不上的學生。

雖然教育局很快對這種招生亂象進行了制止,並對相關學校進行了通報批評,但已招生的學生並沒有退還。不少老師還表示,招了這麼多好學生,就是挨了通報也值了。

這可苦了農村學校。談到這個,餘老師憤憤地說:「沒有了優秀的生源,將來哪有優秀的成績?都說農村教育差,農村老師付出的一點也不比別人少,可這能怪老師嗎?是他們不守規矩。」

讓餘老師和校長更可氣的是,縣市學校不但「搶」學生,還「搶」老師。

每逢暑假,市縣學校都會面向基層遴選優秀教師。他們只招收那些30到40歲之間的講課能力突出、獲得過各類表彰的中青年教師。這些教師都是經驗豐富、管理能力強的骨幹教師,也是一個學校的教學標杆。每次調走一個這樣的老師,都會讓學校的一個學科教學元氣大傷,也極大的傷害了其他老師的教學積極性。

餘老師管理著學校的教學這方面,每次暑假都擔驚受怕地過著,唯恐聽到自己學校年級組長或教研組長、優秀教師調離的消息。可這樣的事每個暑假都會發生,這讓餘老師很洩氣。雖說上級很快又給分來了新老師,可是這些剛上崗的老師一臉生澀、業務不熟,與骨幹老師相比,又怎能同日而語呢?

國家一直在強調教育均衡發展,努力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這些年來也在加大在農村學校的投資,並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可是效果如何呢?優秀的學生被招走,優秀的老師被調走,你讓農村學校怎麼辦?城鄉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看來,餘老師和他的同事們還要繼續發愁下去了。

對這樣的事你怎麼看,如果你的孩子在鄉村,你會怎麼辦?

相關焦點

  • 民辦學校搶抓教學質量觀
    發展好民辦學校就是以質量搶抓教學,我深入息縣民辦學校發展強勢,得知息縣民辦學校的中考成績,是息縣教育亮點,八月二十七日,我走到息縣崗李鄉民辦學校育才學校,剛到大門口就聽到教師的教學講解,學生的讀書回答問題,在門外問了幾個學生家長說,今年這個學校開學早,搶抓教學質量,已經開學二十多天了,民辦學校的工作責任心感動我們家長放心
  • 西聯學校選修課程要做「搶」
    高中部,在指導老師錢靖麗、葉秀珍的悉心講授下,學生們通過顯微鏡深入觀察生物多樣性的奧秘,探索生物生命的奇蹟,學術志趣從興趣愛好中加速深化。「我好喜歡這門課,參與性強,且有趣!」學生小王開心地說。此前,在今年下半年開學, 為了選修課程,西聯的同學們可謂挑花了眼,最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搶」到了心儀的選修課程。
  • 北大清華搶生源:搶不到好學生 招生老師曾被扣獎金
    記者採訪一些211重點高校參與招生工作的老師,了解到錄取狀元的多少和錄取分數線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衡量兩所學校地位的「重要指標」,名校搶高分生源是在捍衛「江湖地位」,特別是在今年「出分報志願」的環境下,各高校對招生的老師也層層下達了「壓力」。
  • 學生:390分也進不了咱們學校麼?老師:學位滿了,真沒得辦法
    這裡就要提到有些學校或者地區為了留住生源,在五月份的時候組織學生參加一個考試,組織學生填報&34;,就對家長宣稱被本地區的某某中專錄取了,就不能去別的學校了,就算去了別的地方上學,也辦不了學籍。這都是胡說!當然,更別提莫名其妙從天而降某中專的錄取通知書了,這都是註冊制下搶生源的套路。
  • 農村學校無人上,好多關門了!當初留不下老師,現在留不住學生!
    以前農村還有留守兒童,現在是留守老人也很少了。我們那時村裡的學生有4-500人,現在不到20人,這是社會趨勢,不可擋。以後偏遠的農村將了無人煙,大部分都會消失,建的房子也一文不值。我想知道,農村的老師那個是大學出來的,連師範的都沒有。是現在的老師待遇提高了,農村老師提高了也沒用。
  • 學生:390分我進不了咱們學校麼?老師:學位滿了,真的沒有辦法
    這裡就要提到有些學校或者地區為了留住生源,在五月份的時候組織學生參加一個考試,組織學生填報「志願表」,就對家長宣稱被本地區的某某中專錄取了,就不能去別的學校了,就算去了別的地方上學,也辦不了學籍。這都是胡說!當然,更別提莫名其妙從天而降某中專的錄取通知書了,這都是註冊制下搶生源的套路。
  • 教師老化、學生流失——農村學校該怎麼辦
    我的工作單位在鄉鎮,關注農村事情比較多一些。隨著農村的發展,教育問題成了一個難題了。比如說:國家提倡重視和恢復農村教育,但是農村的實際情況是教師逐步老化,新教師補充不進來,學生不斷流失,教學設備也得不到更新,農村學校的教訓質量也不行。農村的學校該怎麼辦?拿我所在的鄉鎮來說,20多年前,有16個村委會,有16所小學,一所中學。學生數量沒有統計,但是應該不少。
  • 升學季來臨 太原學校周邊燃「搶房大戰」
    8月7日,周五,是太原市民辦初中及部分公辦初中招生搖號結果出爐的日子,在數萬個家庭苦等搖號結果公布的時間裡,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中介租房市場上開啟。據中介公司介紹,緊隨其後的太原市高中招生、小學招生開啟了中小學周邊租房市場的成交高峰——招生搖號結果出爐 「搶房大戰」開啟8月7日這一天,周女士過得驚心動魄。
  • 清北「搶人」不過是錦上添花,高中學校「搶人」才是保命!
    隨著各省份2020年高考招生錄取分數線的逐一公布,各大高校也紛紛開啟了「搶人」模式,展開了生源爭奪大戰。名牌大學爭奪生源,爭來搶去無非是為拿得個「頭牌」,爭個名聲與分數線。好在多數其它高校沒有這麼做,畢竟大多數院校生源還是不愁的。而各地的高中學校生源競爭,情景就比這慘烈多了。
  • 老師搶著去鄉村小學教書,這裡的孩子們英語、音樂、體育都滿上
    老師搶著去鄉村小學教書,這不是個案。據介紹,2010年以來,全縣申請到鄉村學校任教的老師多達300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得益於2009年瀘溪率先在全國實施的農村教師崗位津補貼制度。當時,村小教師每月能額外多拿300元。2010年提高到600元,2011年提高到1200元。2012年至今,更是達到了1400元。這在全國都少見。
  • 有些學生在學校吃得很差,學校又不管,老師為什麼不去食堂吃?
    有些學生在學校吃得很差,學校又不管,老師為什麼不去食堂吃?我想說我沒見過也沒聽過哪一項規定:老師不能同學生一樣在學校食堂裡吃飯,也就是說老師是可以選擇在食堂吃飯的。是誰來保證學生們能夠吃到有營養的飯菜!
  • 「農村學校招不進學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初探
    在多年來社會各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再窮不能窮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吶喊聲中,國家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農村許多地方學校教學樓蓋得非常多也非常好 ,可是這幾年問題又出來了:無法與城裡的學校搶生源。即便就是城裡的公辦學校,也越來越感到壓力山大。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分數至上,分數高低論成敗,分數決定命運。素質教育說著說著就過去了,關於什麼是人的素質似乎也就沒有了探討的必要。
  • 農村的學校苦不苦?
    到了農村,經常可以聽到學生們的抱怨:住宿太差了,食堂菜不好吃等。真的是農村學生,不能吃苦?還是農村的學校條件真的很差?圖為宿舍裡漏水管道漏水住宿問題:我聽說有的學校宿舍沒有安裝空調冬天的暖氣片不怎麼熱,蓋著厚厚的棉被,早上凍的不想起(在家裡大人冬天都不想起床,何況學生?)洗漱問題:洗漱問題也不好,夏天用水的人多,動不動就停水;冬天的水特別涼,還得掏錢買熱水。很多愛乾淨的孩子夏天搶不了水(你沒見過學生在水龍頭搶水的場面)冬天水太涼。。。
  • 中職學校"搶"生源,瘋了;初中家長"搶"學校,懵了
    在我們學校備案就一定被錄取了!請放心!中招錄取即將落幕,現在進入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34;,優質中專早已停止招生,塞人也塞不進去了,都正在準備新生報到軍訓工作,還沒有招滿的學校下手了。還沒招滿的中職,急了。搶生源,學生還沒有到校報到軍訓,一切皆有可能。
  • 察布查爾縣持續推進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步伐
    今年,察布查爾縣以全面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為目標,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整改力度,合理配置教師資源,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未來的理念,以建設教育高地為目標,大力推進教育優質公平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農村教育標準化等「硬體」設施建設是關鍵。
  • 孩子在學校搶吃肉,老師群內「溫馨提示」家長:家裡夥食開好點
    現在多數家庭條件還不錯,所以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通常都不會短缺,孩子愛吃什麼都普遍會給孩子買,家裡的好吃的通常也是放在孩子面前,優先給孩子吃。但也因此可能給孩子養成「好吃的都該先給我「的觀念,可能在家裡並不覺得有什麼的,但是在外面人多的情況下,就可能因此鬧出小矛盾,讓人尷尬不已。前幾天就看到這樣一件事,兩個孩子在學校愛搶著吃肉,結果被老師在群裡點名了。
  • 一個高中校長的困局:老師怎麼留,成績怎麼提,生源如何搶?
    01考試成績壓得喘不過氣來今年高考成績下來,學校只有一個學生靠加分上了清華。社會對此議論紛紛,當地老百姓認為,70—80萬人的一個縣,難道沒有一個清華北大的苗?這一屆的父母生的全部是笨蛋?02周邊市裡的中國百強中學來掐尖搶優質生源優質的生源是學校成功的基本要素,沒有好的生源,想拔尖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天方夜譚。生源大戰的範圍更大,競爭對手更強,主要是附近市裡的中國百強中學。它以良好的口碑,優異的高考成績,特別是距離非常近,使得優質生源大面積流向這裡。中考前十名的被搶走的常常是7-8個,剩下的還得在新老校區之間搶奪。完全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 學校70周年校慶,強制學生至少捐款70元,學生:搶銀行呢
    從學生提供的班級老師通知截圖,我們看到最開始老師通知時,說的是在學校校慶之際,請大家積極奉獻愛校之心,為校慶捐款。同時還特別提到了獎學金、助學金獲得者,更要奉獻。第一次通知時,特別強調了捐贈是自願行為,不強求。
  • 學校大掃除當中,有3類事情輕鬆且方便,是學生們搶著做的
    想必學生們都有過在學校裡參加大掃除的經歷,學校的大掃除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項目了,就像每天要進行的晨讀課一樣,只是二者在頻率上有所區別,晨讀課每天都有,但是大掃除一般是一周一次或者兩周一次。說起大掃除,相信學生們都有一定的印象,在記憶中,與小夥伴們一起搞大掃除其實也是一段有趣的時光,大傢伙一起齊心協力地打掃衛生,甚至偶爾也偷偷懶,這種感覺與一同學習的感覺不太相同,卻又別有一番趣味。在學校大掃除中,有3類事情輕鬆且方便,是學生們搶著做的。
  • 藍翔技校校長:我不搶生源就在學校等 不來拉倒
    咱不算懂政治,民辦學校又弱勢,一旦遇到什麼事,沒人替你說話。」榮蘭祥叫屈說。  【對話榮蘭祥】  「藍翔不搶生源,我們就在學校等,來就來,不來拉倒」  澎湃新聞:北大清華這兩天搶生源搶得熱火朝天,而職業教育卻只能吃學歷教育的「剩飯」,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