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師是我們鎮中學的一名教務主任,他告訴我們這幾天學校領導班子都愁壞了,一直在開會研究學校當前的困境,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作為一個鄉鎮唯一的一所農村中學,生源本不該成為問題,可這幾年學校的人數卻在不斷減少。2016年時學校有1400多學生,2017年變成了1200多人,然後1100人,900多人,上個學期,全校連900人也不到了。所以每逢暑假招生季,學校領導班子就格外重視,讓老師下到各村、各小學廣泛去宣傳。
可今年的招生情況依然很糟糕。全鎮六年級畢業生有500多人,可目前已到學校報名的學生卻只有300人左右,近一半的學生「流失」了,而且流失的大都是非常優秀的「好苗子」。這讓餘老師感到非常可惜,同時也又感動非常氣憤。
國家教育部門早就有明文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就近入學,劃片招生,所有學校要嚴格遵守相關招生政策,嚴禁跨區招生,掐尖招生。可實際情況呢?
先是市區很多學校一到暑假就開始組織面向廣大農村學生的招生考試,吸引了很多家長蜂擁報名。他們通過選拔擇優錄取,把最優秀的學生挑走了。緊接著縣城裡的重點中學也不甘落後,不顧教育局的相關規定,也開始偷偷組織招生考試,允諾只要分數夠線就提前錄取,又有一大批「好苗子」被他們內定了。留在本鎮報名的,只剩下那些市縣哪個學校也考不上的學生。
雖然教育局很快對這種招生亂象進行了制止,並對相關學校進行了通報批評,但已招生的學生並沒有退還。不少老師還表示,招了這麼多好學生,就是挨了通報也值了。
這可苦了農村學校。談到這個,餘老師憤憤地說:「沒有了優秀的生源,將來哪有優秀的成績?都說農村教育差,農村老師付出的一點也不比別人少,可這能怪老師嗎?是他們不守規矩。」
讓餘老師和校長更可氣的是,縣市學校不但「搶」學生,還「搶」老師。
每逢暑假,市縣學校都會面向基層遴選優秀教師。他們只招收那些30到40歲之間的講課能力突出、獲得過各類表彰的中青年教師。這些教師都是經驗豐富、管理能力強的骨幹教師,也是一個學校的教學標杆。每次調走一個這樣的老師,都會讓學校的一個學科教學元氣大傷,也極大的傷害了其他老師的教學積極性。
餘老師管理著學校的教學這方面,每次暑假都擔驚受怕地過著,唯恐聽到自己學校年級組長或教研組長、優秀教師調離的消息。可這樣的事每個暑假都會發生,這讓餘老師很洩氣。雖說上級很快又給分來了新老師,可是這些剛上崗的老師一臉生澀、業務不熟,與骨幹老師相比,又怎能同日而語呢?
國家一直在強調教育均衡發展,努力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這些年來也在加大在農村學校的投資,並不斷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可是效果如何呢?優秀的學生被招走,優秀的老師被調走,你讓農村學校怎麼辦?城鄉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看來,餘老師和他的同事們還要繼續發愁下去了。
對這樣的事你怎麼看,如果你的孩子在鄉村,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