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踢真正的比賽啊?」
大家肯定對這樣的問題已經習以為常,孩子口中「真正的比賽」基本上都指的是他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的比賽,像11人制或者8人制。
但有意思的是,經常有很多家長,也會問類似的問題。
從U5到U10,甚至是U12、U14,大部分家長和任何覺得自己是懂球帝的人,都有一種潛意識的認知,那就是在孩子每次訓練末尾的小比賽,才是最有意義、最能提高孩子能力的。
我們在這裡可以底氣十足地告訴大家,這樣的認知不僅錯的離譜,並且對孩子的誤導會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
「真正的比賽」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認知上的偏差。
大部分家長會把自己對成人足球、或者其他運動的理解,強加於孩子的學球生涯上。
我想現在很多家長會支持孩子練球,要麼是因為他自己經常踢球,要麼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經常看球的球迷。
不僅僅是家長,很多教練其實也是這樣。
他們認為在電視上看到的11對11的比賽,才是檢驗孩子能力的唯一標準,甚至會認為,這樣的比賽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提高。
這樣的誤解其實是我們國內長期存在的問題,青少年足球教育不僅僅缺少對教練的支持和引導,同樣對家長的教育也完全不夠。
加上市場上一些青訓俱樂部的添油加醋,為了製造更多的噱頭,故意渲染11人制比賽在青少年足球中的意義。
一些俱樂部會打廣告說,自己U8或U10的隊伍會舉行11人制的比賽,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球員,讓他們在早期就開始了解「真正的足球比賽」。
這相比被職業足球、球迷信仰誤導的家長來說,更讓人害怕。
為何要推崇「小場比賽」?
我們作為教練,有責任引導家長、甚至是自己的俱樂部打造對孩子發展最有益的比賽價值觀,雖然青訓這個市場目前在國內仍然魚龍混雜。
上個月美國足協發布了一份《青少年足球發展手冊》,建議全美所有的青訓俱樂部遵循其中孩子年齡、比賽賽制、場地要求等設定。
從圖中可以看到,即使是U12的杯賽,場地也完全比正規11人制球場的半場還要小一些。
以前曼聯也曾經做了類似的調查,他們抽取了15場 4v4 的小型比賽和15場 8v8 的小型比賽:
傳球:4v4 比賽的總傳球數,整體增加了135%,相比 8v8,要多出585次觸球。
射門:4v4 比賽的總射門數,整體增加了260%,相比 8v8,要多出481次射門。
進球:4v4 比賽的進球數,整體增加了500%,相比 8v8,要多出301個進球。
1對1過人:4v4 比賽的過人次數,整體增加了225%,相比 8v8,要多出525次。
帶球:4v4 要多出280%。
數據是不會撒謊的,特別是當你認為「真正的比賽」更適合孩子個人發展的時候,並且更諷刺的是,在孩子早期,比賽的賽制越大,孩子會越來越多地在比賽中「隱身」。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越小的孩子越不適應和他們家庭之外的人分享,當比賽的賽制越大,孩子越容易陷入類似的情景,變得消極被動,觸球次數明顯降低。
把一個6歲的孩子放到一個 8v8 的比賽看看,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儘可能地「消失」,但如果是一個 2v2 的小場比賽,他就會慢慢地主動參與。
一場職業比賽的時間是90分鐘,所有球員和球接觸的時間,平均算下來一場比賽在60分鐘左右,平均每個人的觸球時間,也就3~5分鐘,別忘了這是職業足球哦。
想想我們的青少年比賽,因為基本功還在發展的原因,孩子的平均觸球時間會更低。
小型比賽除了會大量增加孩子的觸球時間之外,更能訓練孩子「與足球比賽相關」的身體素質。
我們之前也探討過類似的問題《加練體能?問題不在孩子,而在你訓練課的設計》,就是說經常有教練會認為孩子在早期就需要單獨鍛鍊體能。
為何說一節訓練課的設計是一門藝術,所有關於孩子在足球上出現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足球相關的訓練課設計去解決。
你的技術環節、小場比賽環節裡訓練的內容和強度是否夠大?訓練課是否需要孩子經常變速、變向、加速突破、快速回防、對抗...?
對孩子而言,小場比賽就是最好的體能訓練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持續性地鼓勵、引導孩子和家長,讓他們了解,這些在他們眼中不是「真正的比賽」的意義和價值到底在哪裡。
孩子總是喜歡和球接觸,大多數時候是因為家長不停地鼓吹「真正的比賽」時,孩子才會也跟著抱怨。
千萬不要讓「真正的比賽」這樣的概念歪曲了孩子的足球觀,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U6、U8的訓練課設計都非常不錯,孩子的訓練參與度都「與比賽相關」,頭腦和腳下技術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鍛鍊。
但當到了訓練課最後的小場比賽,有些孩子的參與度和興奮度卻降低了很多,就是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的「小比賽」沒什麼意思。
當你發現自己球隊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時,是時候做些改變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