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盒子,對於很多北方人來說都是特別喜歡吃的一種家常小吃,有時候上班路上順路買個菜盒子,早餐就解決了。菜盒子所需要的食材搭配簡單隨意,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再通過簡單的烙熟,香噴噴的各種餡兒料的菜盒子就出鍋了。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有「味道」的菜盒子——韭菜盒子,喜歡的人慾罷不能,不喜歡的人聞一下就逃之夭夭。韭菜盒子是以韭菜、雞蛋、面作為主要食材烙至而成的家常美食,在我國北方地區如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東北三省等地非常受人們的喜歡,它表皮金黃酥脆,餡兒又香又嫩。在山東膠東地區(煙臺、青島)把它叫「哈餅 」,臨沂部分地區將形如餃子的韭菜盒子稱「攤(ta)餃子」,總之各地有各地的叫法,總而言之樣子和做法大同小異,在這裡我們就統稱為「韭菜盒子」。韭菜盒子有肉餡兒的和素餡兒的,肉餡兒的就是韭菜、豬肉和麵粉相搭配,素餡兒的就是韭菜、雞蛋和麵粉相搭配。相比於餡兒料,素餡的韭菜盒子,不肥膩,更受大家歡迎。
韭菜盒子除了餡兒料要處理的香又嫩,包盒子的麵皮兒也是需要處理得當,不然出鍋後的盒子皮又硬又幹,不好吃。今天又家小廚房在節省時間的情況下,不發麵不燙麵,輕鬆做一鍋,皮兒又薄又軟的韭菜盒子,涼涼後也特別好吃。
韭菜盒子的家常做法
所需食材:普通麵粉、韭菜、雞蛋、豆腐、粉條、花椒、五香粉、鹽、蠔油、植物油。
具體步驟:
一、準備普通麵粉,再準備適量的溫水50°左右(稍稍有點燙手就可以),將溫水分次倒入麵粉中攪成面絮狀,不要有乾麵粉,我們這個麵團是需要和的軟一點,我的經驗是面絮的疙瘩越大揉出來的麵團就比較軟,揉好麵團,蓋蓋醒個2-3分鐘揉光,再醒15分鐘左右。
一、醒面的時間空檔,我們將韭菜洗淨,切成小寸段;粉條熱水泡軟5-8分鐘左右,也切成小段;北豆腐切小丁塊,豆腐和粉條是我根據我自己的喜好搭配的。
二、鍋裡熱油,油量稍稍大些,放幾粒花椒爆香後撈出,再將雞蛋打入碗裡攪散下鍋炒熟,連帶鍋裡的油和雞蛋一併盛出來。一會要用這個花椒爆香的油和雞蛋拌餡料。
我喜歡吃炒的老一些的雞蛋,所以會稍稍上點顏色,如果你不喜歡那就炒的嫩一點。
三、準備一個大的容器,將韭菜、粉條、豆腐、熟雞蛋、蠔油、五香粉一併放入,最後攪拌均勻,鹽要等你包的時候再放少許,蠔油本自帶鹹度的。
四、醒好的面揉成長條,切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再揉成小麵團。取一個麵團用擀麵杖擀薄,再將餡兒料舀一勺放置一邊,整理平整,最後將另一邊空白的麵皮折回來對邊捏緊。
五、平底鍋/電餅鐺刷油,鍋底熱後放入包好的韭菜盒子,中小火烙至兩面金黃上色,中途鍋底沒有要填補一些。烙的時候要記得蓋蓋,這樣熟得更快,表皮也會更加柔軟。
成品:
製作韭菜盒子小要點:
1、炒雞蛋時候油量稍稍大些,爆香花椒後再炒雞蛋,雞蛋會更加香味十足,最後雞蛋和鍋底的油一定拌餡兒,這樣我們最後再餡兒上就不再另外補充香油了,一舉兩得。
2、和面不用開水,不用涼水,記得要用稍稍有點燙手的熱水,溫度約50°,熱水和面兼具了冷水和開水的兩個優點,一是熱水和面,烙出的菜盒子就算涼涼了,表皮都不會發硬;二是熱水和面,麵團的伸展性非常好,可以擀得很薄很薄依舊很有筋性。
3、烙韭菜盒子,鍋底的油不能少,勤烙勤補油。
我是又家小廚房的掌勺人——又又媽。
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哦,以便用的時候可以想起來。
喜歡家常美食的朋友也記得+關注——又家小廚房,我會經常分享我家的家常美食。
另外有其他美食意見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區多多留言,一起探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