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觀察 | 紐約廣告周1:美國人真的好奇中國廣告市場嗎?

2020-12-20 36氪

來自全球的98000位廣告業內人士正匯聚在紐約時代廣場——美國最繁華的商業區,以及最受矚目的戶外廣告聚集地。這裡正舉行著紐約廣告周,作為年度廣告業盛事之一,有著不同背景的廣告人和技術人員樂於分享他們對熱門議題的觀點,並向人們描繪著廣告營銷業的未來。作為官方特邀媒體,36氪在現場帶來持續觀察。

——————————————————————————————————

從上座率來看,鄭香霖的這場演講很難用「熱烈」形容。

他是騰訊公司副總裁,在此之前也是一位資深廣告創意人,他的演講題目是《一樣?但不同。內容和技術如何改造中國商業》。這場演講在名為Playstation East的主舞臺發表,也是四天會議期間在主舞臺討論中國市場的唯一機會。

整個會場的上座率雖然達到了九成左右,但這還是比我的預期低了一些。相較之前聯合利華CMO Keith Weed和之後WPP CEO蘇銘天兩場的爆滿,中國企業在大洋彼岸的熱度顯然不及那些歐美公司。相反,鄭香霖的這場分享吸引了不少日本人的旁聽,也許離中國市場越近,更能感知到這個市場的重要。

蘇銘天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和《紐約客》專欄作者、暢銷書作家Ken Auletta對談時,蘇銘天毫不掩飾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今年7月,這位全球最大傳播集團的掌門人親自率領100多位公司高層造訪了阿里巴巴,這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全球廣告業中地位提升的證明。蘇銘天在參訪的時候說:「WPP希望與阿里巴巴建立一個長期的關係,兩個巨頭的合作在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次訪問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兩個月之後的紐約時代廣場,面對著一群歐美廣告人,騰訊、阿里巴巴和位於深圳的華為成為了他整場演講中頻頻出現的詞語。他對中國市場的熟悉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當提到京東時,他甚至發出了「叮咚」的聲音,這是京東每條廣告片後必定出現的聽覺識別符號。

因為不熟悉,一些歐美廣告人顯然低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這正是紐約廣告周主辦方希望解決的問題。在今年的亞洲廣告周上聽完鄭香霖的分享,紐約的主辦者馬上找到了他,提前確定了主舞臺的演講場次。他們希望讓鄭香霖介紹中國市場的變化,這幾乎成為了所有全球廣告節這幾年的固定項目,而騰訊無疑是最恰當的發言者。

在演講中,他提到了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譬如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數達到9.63億,而QQ和QQ空間的這一數值也分別高達8.50億以及6.06億。但這些龐大的數字在國外受眾眼中多少有些老生常談,相反,其中提到的一些中國特有的營銷方式讓現場聽眾感到驚喜。

鄭香霖在現場分享了一段名為「穿越故宮來看你」的H5視頻,這是騰訊與故宮在去年7月共同推出的。當戴著墨鏡、唱著rap的朱元璋出現在大屏幕上,現場爆發出一陣陣的笑聲。人們喜歡這個創意,不僅是因為有趣,更因為它展現出了一個有活力的中國市場。畢竟,當中國的消費者開始接受用更多元的表現形式展現傳統文化時,人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創意空間。

正如鄭香霖的演講題目所言,雖然中國和歐美的市場營銷環境看似都在朝著數位化方向演變,但其實深究細節,會發現非常多的不同之處。

譬如早前,當蘋果公司宣布將在9月25日發布的新版Safari中增加「強制24小時刪除cookie痕跡」的功能,美國的六大廣告協會反應激烈,他們聯合發出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聲明,認為這種做法「單邊且笨拙」、「大眾且平庸」、「低效且無用」。畢竟,cookie是保證數字廣告投放精準的重要元素。但在鄭香霖看來,蘋果的這一更動對中國市場影響不大,因為中國的移動化程度相對較高,而cookie主要是在PC端發揮作用。

「另外,二維碼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雖然產生於歐美,但目前的使用場景萎縮得厲害。但在中國,掃二維碼已經變得很普遍。」鄭香霖告訴36氪。

這些不同讓外國企業疲於應付,畢竟他們在國外市場形成的經驗有時並不適用於中國,這種情況在中國消費者看來,甚至會讓企業的廣告營銷行為顯得遲鈍。「譬如早前《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這些節目的冠名商都是本土企業,因為這在海外企業看來性價比不高。但實際上的結果,卻是這些企業的產品都獲得了大賣。」鄭香霖說。

確實如此,在快消品行業中,跨國企業受損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埃森哲的報告顯示,在包括洗護用品在內的多個細分品類中,跨國品牌原有的市場份額都或多或少被本土品牌截走。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廣告營銷(尤其是基於社交媒體等平臺的數字營銷)中,本土企業更加靈活的姿態保證了它們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了更深的連接。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正面的案例,比如麥當勞就是快速適應中國特殊營銷環境的典型代表。

2015年年底,麥當勞就和騰訊旗下的明星手遊《王者榮耀》展開了合作,它們不僅聯手打造了線下主題餐廳,並將遊戲元素作為主視覺融入門店設計。與此同時,它還針對《王者榮耀》的玩家推出了專屬的優惠政策。而在今年,麥當勞選擇與《神偷奶爸3》進行合作,推出了小黃人系列主題的新品以及旗艦店。這些相較以往更快的營銷動作,為它吸引了不少的消費者注意力。

鄭香霖有些反感人們將騰訊在廣告營銷上的嘗試與國外的網際網路企業進行對標,畢竟它的很多廣告業務剛剛起步、尚不成熟,況且兩個不同的市場間存在著無法忽視的差異。但在向海外聽眾介紹QQ空間時,他仍然習慣加上「類似於Facebook」的前綴,這樣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騰訊正在做的事情。

這反映出兩個不同市場環境下,人們的溝通仍然存在障礙。雖然打破這層障礙,無論對於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還是海外的廣告主都非常緊迫,但這顯然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即使對那些不尋求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品牌,考慮到中國越來越龐大的出境人群,來自中國的網際網路平臺也應該成為它們的推廣渠道和窗口。他們需要了解中國。」鄭香霖說。

看起來,我們或許高估了人們對中國市場的興趣;但從未來的視角看,部分歐美廣告人也許低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雖然這種情況正在改善之中。其中存在的鴻溝,正是紐約廣告周希望弭平的,這將成為它在未來重要的價值之一。

相關焦點

  • 震驚:大年初一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現中英文張家界廣告
    在美國,說到張家界知曉的人遠不如不多科幻大片>,但說到阿凡達原型拍攝地、說到懸浮山,美國人就會豎起大拇指說到:OK。   對於國際市場,特別是對歐美市場的營銷,是張家界近來來「對標提質、旅遊強市」的重要舉措。
  • 平面廣告和市場營銷的關係
    作者:新風學術網 平面廣告作為企業市場營銷信息傳播的一部分,體現的不是設計師的個人意志,而需要設計師根據企業營銷策略的方案規劃實施設計。設計師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圖形等符號元素,展示商品的相關信息。
  • 廣告人都想進的中國十大營銷策劃公司
    傳統廣告公司起源起於上個世紀初,興盛於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佔統治地位的二十世紀中後期。中國稍晚於歐美,大眾傳播的巔峰出現在1998年,央視春晚達到空前絕後的7.1億人,這個時間4A可謂炙手可熱,廣告人醉心於創作大TVC、大平面,沉迷於廣告帶來的巨大回報。
  • 什麼才算成功的廣告?分析中國四大經典營銷案例!
    億元,在擁擠的感冒藥市場上分割了15%的份額,登上了行業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國大陸營銷傳播史上,堪稱奇蹟。這個系列廣告在眾多同類產品的廣告中迅速脫穎而出,樂百氏純淨水的純淨給受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樂百氏純淨水經過27層淨化」很快家喻戶曉。「27層淨化」給消費者一種「很純淨,可以信賴」的印象。27層淨化是什麼?是其他純淨水廠家達不到的工藝嗎?非也。USP,一說而已,營銷傳播概念而已。
  • 寶潔公司的營銷與廣告策略
    這讓人有些費解,一般認為應該隨產品生命周期的變化而調整廣告投入。但是,如果沒有持續的廣告攻勢,寶潔所營銷的概念是難以形成的。如果你只是推銷產品,或許可以憑一階段轟動性的廣告而速成;如果你要營銷概念,就需要反覆錘鍊公眾的觀念意識,而當概念逐步轉化為普遍的消費觀念時,才是真正的營銷成功。
  • 「廣告烏龍」落幕,老乾媽也該補補營銷課了
    圖 / 百度指數圖表1、老乾媽真的不打廣告嗎?很多人都發現,2018年老乾媽開始打破了不做廣告的「傳統」。2018年9月,老乾媽加入天貓「國潮行動」,和Opening Ceremony跨界合作的衛衣,還登上了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的舞臺。2019年9月,老乾媽和聚划算合作的魔性擰瓶舞的視頻在各大社交平臺傳開,廣告中的陶華碧形象變成了年輕女性。
  • 營銷、廣告、品牌和戰略發展簡史
    1931年,美國國內企業開始大規模運用市場營銷學來運營企業打開海外市場,歐洲國家也紛紛效仿,同年成立「美國市場營銷協會」。1932年,克拉克和韋爾達出版了《美國農產品營銷》一書,對美國農產品營銷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指出市場營銷目的是「使產品從種植者那兒順利地轉到使用者手中。
  • 紐約時報廣告刊發標準
    因此,紐約時報一直在盡最大努力,通過阻擋那些容易引人誤解的、不準確的或是欺騙性的商業信息,阻擋那些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自我吹噓,阻擋那些不能遵守信息的莊重和尊嚴原則的信息,來保護其讀者和廣告客戶。時報設立了廣告審查部門,其功能是在廣告發布之前對廣告進行檢查。所有提交到時報的廣告都要經過仔細審讀,決定其是否符合時報多年來形成的可接受的標準。
  • 可廣告營銷即將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
    當廣告人的朋友圈中出現了「4A已死」、「再見了,4A公司」這樣的文章,你就知道對於廣告營銷而言,2016年是個不算輕鬆的年份。好在中國沒有麥迪遜大道,否則那種臆想中的悲傷氣氛估計會被大書特書。 4A只是廣告營銷界的一個縮影,而已。 關於公關,魏武揮去年的一篇《公關到底重要麼?》
  • 一次真實完整的 Facebook 廣告營銷案例
    能夠在市場中明確,細化這一部分人群,你就很有可能將他們轉化成你的客戶。這種優勢是電視廣告無法比擬的。而事實上,Facebook 的人並沒有按照魯迪格斯的想法去執行。在會場上,公司的廣告策劃師希望讓他砸錢進來,以使得將廣告推送給 Facebook 上所有年齡大於,或者等於 45 歲的美國女人,具體來說,這個數字是 3200 萬人。
  • 百靈歐拓營銷中心總經理周成文: 移動廣告市場的空間很大
    11月30日消息,由廣東省通信行業協會、廣東省網際網路協會、廣東省通信學會聯合主辦,艾媒諮詢集團承辦的2013南方通信群英會暨2013(第四屆)中國手機應用開發者大會在廣州琶洲隆重舉辦。作為子論壇的"2013第三屆中國移動廣告營銷峰會",主要探討了大數據時代,廣告營銷的成長趨勢等問題。
  • 07-08年度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營銷策劃10強
    2007-2008年度中國本土廣告公司營銷策劃10強   北京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   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由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及美國、韓國人才構成的創作群,200名營銷策劃精英,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綜合營銷策劃團隊。多年來為100多家企業進行過整合營銷傳播策劃和品牌設計,迅速提升企業的銷量與品牌。
  • 房地產營銷中的DM廣告
    房地產市場在中國已全面進入營銷時代。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育最成熟、交易最活躍、房地產營銷策划水平相對較高的深圳,「概念地產」、「理念銷售」、「定位賣樓」成了開發商們最時髦的口頭撣。由於房地產的購買決策行為高度複雜,決策時間相對漫長,因而要求房地產的廣告信息不但必須詳細、準確、有吸引力,而且應該可重複接觸,這也正是房地產廣告以報紙為主的原因之一。與報紙雜誌售樓書等平面廣告相比, DM不僅同樣收藏方便,而且既可以有與售樓書同樣翔實完整的內容,同樣精美的裝幀設計,又可以有報紙廣告靈活多樣的版面安排,因而也就更加吸引人。
  • 4月11日 1986年奧姆尼康廣告公司成立丨1994年《現代廣告》雜誌...
    @4月11日,廣告史曰:非常可樂,非常選擇。——非常可樂1986年奧姆尼康廣告公司於成立1986年4月成立的奧姆尼康(OMNICOM)廣告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廣告集團。它由美國紐約的3家巨型廣告公司BBDO、DDB和尼達姆·哈潑環球合併改組而成。3家公司接受集團領導,各自獨立核算。
  • 100家中國公司在時代廣場登廣告 祝川普和美國人民新春快樂
    不過,近日100家中國公司卻發出友好信號,抓住春節的機會向這位曾宣稱要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高關稅的領導人展示善意。 據香港《南華早報》31日報導,一個由100家中國公司聯合贊助的大型廣告牌在紐約時代廣場閃亮登場,用中英文向川普總統和美國人民表達農曆新年的節日祝福。
  • 廣告人真的天天累成狗?闖蕩4A圈六年的資深廣告人告訴你
    編 導 手 記   最近,廣告人,正在哭天搶地。   我身邊,雞飛狗跳的朋友不少,普遍焦慮。   吐槽「一入廣告深似海,從此下班是路人」的,越來越少,擔心潮水退去,裸泳的倒是越來越多。   金主爸爸們沒錢了,那幫搞自媒體的搶錢太兇……好多廣告人開始掉頭、改行。   廣告行業,新人還入嗎?身處其中的廣告人,還怎麼混呢?
  • 「廣告向善」是讓老闆做公益廣告嗎?
    特邀作者:X筆記君上期文章,X筆記君分析了泛濫的廣告營銷對公眾的騷擾,認為「廣告向善」應當是廣告人恪守的法則;圈內很多朋友在稱讚之餘、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一位合作過的老闆就問:我著急去庫存賣貨啊,你的「廣告向善」是讓我做公益廣告嗎?
  • 引起華人無限遐想的紐約Woodbury outlets的銀行廣告
    今天好不容易有時間,專程轉了一趟紐約Woodbury的outlets,就是國內人總說的奧特萊斯,而在美國人們稱之為奧萊。剛來的時候當地人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我也覺得很納悶:難道我說的不是英語嗎?後來慢慢地發現,如果你按照中國英語老師教你的單詞發音居然整個都不對了,比如這個奧特萊斯,北京有一個巨大的奧特萊斯,石家莊也剛剛落成一個奧特萊斯,沒錯,漢語是奧特萊斯,英語寫著outlets。可是原來outlets是奧萊,而不是我們國內習慣的奧特萊斯。所以學習語言真的需要實地實習才好。
  • 《The King: 永遠的君主》變廣告雜誌!植入式廣告真的有用嗎?
    看過這集《The King: 永遠的君主》後,不得不讓人冒起一個想法,植入式廣告對於產品銷售真的有用嗎?植入式廣告學植入式廣告,又名植入式廣告,其實是一種存在已久的營銷手法。植入式廣告最早在上世紀 20 年代末已經開始出現,但直到 80 年代,隨著好萊塢電影的開始受歡迎,植入式廣告才慢慢開始發展成熟。到了 2000 年開始,植入式廣告成為了廣告業重要的一環,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營銷手法。根據有關的市場統計,在 1999 年全球的植入式廣告總值大概是 16 億元,但到了 2004 年全球的植入式廣告總值已經到達 35 億元。
  • 調查顯示近三成廣告主很可能暫停社交廣告;17個中國品牌入選BrandZ...
    一周焦點WFA調查顯示近三成廣告主很可能暫停社交媒體平臺廣告投放。《紐約時報》終止和蘋果新聞合作。字節跳動在京滬擴增數萬員工。第127屆廣交會閉幕,建立線上貿易新機制。17個中國品牌入選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百強排行榜。經濟學人智庫調查顯示企業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