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挖它燉肉吃,如今卻成稀罕物,一斤近百元,有人大量種植

2020-12-17 十年農耕

提到現在的豬肉,估計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想深深的吐槽。豬肉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雖然各地的價格略有不同,但是均價在30元左右,和幾年前10元一斤的價格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再加上現在正處於特殊時期,說實話,筆者都有兩個月沒怎麼吃過豬肉了,非常想念紅燒肉的味道。還記得以前家裡燉肉的時候,必須會用到一種調料,毛慈菇,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去野外挖就行。如今毛慈菇竟然成為了稀罕物,一斤能夠賣到近百元,還有人大量種植。

毛慈菇和水生植物慈菇不一樣,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生長環境。水生植物慈菇通常長在小溪邊、水田裡,而毛慈菇主要生長在溼地上。當時只知道毛慈菇能吃,而且用它來燉肉又鮮又香,非常好吃,卻不知道其實毛慈菇竟然有市場需求,能夠送到市場上賣錢。如今的毛慈菇搖身一變,已經成為了稀罕物。毛慈菇的藥用價值很高,在藥材市場上很受歡迎。再加上毛慈菇需要經歷3年的時間才能採收,種植周期長,市場需求大,價格自然也比較高,一斤能夠賣到接近百元,收益可是很可觀的。

現在已經有農民大量種植毛慈菇了,主要集中在四川、貴州、湖北這三個地區。毛慈菇的經濟收益確實很高,價格讓很多農民躍躍欲試,但實際上毛慈菇種植起來其實並不簡單,需要農民格外細心。因為這種植物怕高溫,怕低溫,一旦氣溫高於30度或者低於5度,都會影響它的正常生長。所以在三年的種植周期內,農民需要經常監控溫度變化,及時採取防範措施。

夏、秋採收之後的毛慈菇並不能直接送到藥材市場上,農民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理。首先要將毛慈菇表面的泥沙洗乾淨,之後大小分批用開水煮,煮透之後晾乾,這時毛慈菇才算處理完畢,能夠帶到市場上賣。毛慈菇的市場價格確實很高,但是農民需要付出的辛苦也更多,除了3年時間的等待,採收加工工作也很複雜,毛慈菇對得起這個價格。

中藥材種植確實有高利潤,但是也有高風險,價格的變動是最主要的,之前的白芨和瑪卡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毛慈菇的種植風險和它們相比要更小一些,因為毛慈菇的價格最近幾年來比較穩定,上下波動的幅度並不是很大。

除此以外,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毛慈菇其實是杜鵑蘭的假鱗莖,杜鵑蘭是蘭花的一種,它的花朵非常漂亮,具備和大多數蘭花一樣的觀賞性,進入了花卉市場時間也很長,頗具園藝價值。

毛慈菇的用途很廣泛,可以用來燉肉,也可以用來入藥,甚至還能夠用做觀賞花卉,這也代表著毛慈菇的銷路更為廣泛,大量種植的農民在銷售上有更多的主動權。不過毛茲菇對地域有要求,除了貴州、四川、雲南和湖北以外,很多地方並不適合種植。所以說如果農民有種植毛慈菇的意向,一定要綜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種植優勢,考慮好了再做決定。

相關焦點

  • 這樹不值錢,還渾身是刺,但它的根卻是稀罕物,如今賣110元一斤
    在農村野外,要說什麼樣的植物最讓人害怕,必然是那些有毒的,或是全身長刺的植物了,這些都讓人害怕,比如長在農田附近的葎草,農民朋友不僅害怕還很煩它,因為它不僅影響農作物生長,還會割傷人。不過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不是野草,而是一種渾身是刺的怪樹,這種樹之所以怪,就是因為它的名字。
  • 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
    導讀:種植超4千年,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做醃菜是一絕,別錯過和幾個在城裡生活的朋友聊天,他們感嘆說,還是農村的生活好,可以在房前屋後或者野外開墾一片菜園,想吃什麼菜都可以自己種,不像城裡,基本上不能開菜園種菜,都要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購買
  • 松樹上一種野菜,吃起來像松油,卻是難得的稀罕物30元一斤
    ,卻是難得的稀罕物30元一斤松樹在農村的山裡很常見,但要說松樹上長有什麼野菜,估計很多人是不相信的,除了某些松樹上能結松子之外,還有什麼能吃的野菜呢?它是一種特殊的松樹上長出來的嫩尖,這種松樹有人說叫油松,也有人說叫油杉,總之常生長在普通松樹旁邊,是一種不起眼的灌木。它的嫩尖很好辨認,小小的一簇嫩尖,輕輕一掐就摘下來了。在雲南之外的省份應該也有分布,但是把它當作一盤菜的估計只有雲南人了。
  • 以前摘葉子來餵豬,如今樹皮成稀罕物,掰斷有「銀絲」,年年被剝
    每次去超市看到豬肉的價格,筆者的心裡總是會吐槽,實在是太貴了,突然懷念起小時候家裡養豬的日子,能夠吃上不要錢且綠色健康的豬肉。以前農民養豬並不餵飼料,而是餵糧食和一些野草、樹葉,其中杜仲樹的葉子,經常被摘來餵豬。如今的杜仲樹皮竟然成了稀罕物,掰斷有「銀絲」,年年被剝皮。
  • 蛋白質含量超過牛奶,國外把它當雜草,在我國卻成30元一斤稀罕貨
    不過即便如此,依舊免不了從國外引進一些新奇的植物物種,畢竟有不少是真的有價值,並且在如今也成了我國農民朋友常種植的農作物。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植物,估計很多朋友沒聽過,因為國外把它當害草看待,最早引入我國的時候也是作為觀賞植物,後來人們才發現它的價值,其蛋白質含量超過牛奶,被人們稱作「天仙米」,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貨。很多朋友很好奇這是什麼植物,為何會被稱作「天仙米」呢?它就是千穗谷。
  • 田裡一種「屎瓜」,以前是一大害草,如今成稀罕貨,8元一斤
    最近筆者閒來無事在老家田坎上思考著種植些作物,突然間腦海當中閃現出了當年吃「屎瓜」場景,後來還特意在地裡尋找了一遍,發現了好幾棵屎瓜,可惜不是結果的季節,不然就有口福了。 屎瓜只是我們農村人對它的稱呼,外形長得像小西瓜,也有人叫它迷你小西瓜,個頭還沒有雞蛋大小,但卻承載著農村80後一代人的美好回憶,小時候常摘來當零食吃。
  • 農村山裡一種野草,過去農民挖來當糧食,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就拿野菜、野果來說,在如今可是很受人們喜愛的,比如薺菜、香椿、桑葚等就是如此,因此在如今也有不少農民朋友專門種植野菜、野果。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生長在農村山裡的一種野草,它的根似土豆,過去農民挖來當糧食,農村娃挖來當零食,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貨,但吃過的不多。
  • 樹幹沒人要,樹皮能拉「銀絲」,12元一斤,有人專門種植剝皮
    社會發展迅速,農業上的種植作物也隨著社會發展逐漸多樣化。曾經那些被人們視作毫無價值的東西,現如今都成了農民心中的寶貝,作為經濟作物被大量種植。如以前不稀罕的絞股藍、魚腥草、龍葵、八月瓜,現如今都有地方專門在種植了。這僅僅是一些例子,還有很多植物成了農民搖錢樹。
  • 野生的600元一斤有人買,種植的2斤賣88元,山裡人能賺錢嗎?
    導讀:野生的600元一斤有人買,種植的2斤賣88元,山裡人能賺錢嗎?山裡的寶貝很多,以前的杉樹,後來的松樹,雜木樹,這些都是農民的經濟來源。山裡樹多,可很多農民自己根本不砍樹,以一片山多少錢承包給別人砍伐,或者1方木材收多少給別人砍伐,自己只拿提成,真正的「躺著掙錢!」還有一些農民,擁有幾十畝乃至上百畝楠竹林,每年也是「坐享其成」,賣楠竹,賣冬筍,自己根本不砍竹子,也不挖竹筍,自然有人給錢替他挖!
  • 這樹皮是稀罕貨,內含「銀絲」,曾有農民用它賺錢,如今不值錢了
    杜仲樹是原產於我國特有樹種,以前別的國家是沒有的,都是後來其他國家來我國引種才有的。之所以以前會有農民朋友會剝杜仲皮來賣,是因為杜仲樹皮的特殊性。將杜仲樹的樹皮掰開,會發現它的樹皮內含有大量的膠質「銀絲」,而這種膠質銀絲正是它的價值所在,也因它樹皮內的「銀絲」,杜仲在民間也有了許多有意思的俗稱,如膠木、絲連皮、絲楝樹皮、扯絲皮、絲棉皮、玉絲皮,扯絲片等。
  • 它是「老鼠屎」?農民見到就挖掉,不知價值大,如今一斤50好稀罕
    農民見到就挖掉,不知價值大,如今一斤50好稀罕在我國農村,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比如:清新的空氣,純潔的山泉,鳥語花香等等,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寶貴的植物,比如重樓、天麻、白芨等,還有一物,價值很珍貴,但光聽它的名字,很難讓人吃它。
  • 老農種植稀罕物,80天就能收穫,可以盈利多少?聽聽他怎麼說
    大家好,這裡是「三農野趣」,筆者將從不同角度講述三農,分享種植技術、養殖技術、農村趣聞及一些有趣的冷知識,如果感興趣或是想了解更多,歡迎「關注」我,以及轉發我的文章給好友看。本期主題是:老農種植稀罕物,80天就能收穫,可以盈利多少?
  • 埋土裡的野果,過去一挖一麻袋,煮熟比土豆好吃,如今一斤30元
    而隨著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的興起,許多以前不被人們所重視,或是人們不熟悉的野生植物,也漸漸成了香餑餑。 最為出名的,當屬香椿、刺梨、八月炸、桑葚等野菜野果,在如今不僅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就連價格也是年年上漲,讓不少農民朋友也因此富裕了起來。
  • 農村常見的野果子,以前農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如今成稀罕貨
    導讀:農村常見的野果子,以前農民們說它有毒不能吃,如今成稀罕貨! 它實際上是一種野生草類的果實,記得小時候每當見到這野果子的時候,爸媽總會對我說它有毒不能吃,殊不知卻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
  • 山裡野生泛濫,一挖幾十斤,如今醃成鹹菜30元一斤,以後別錯過
    導讀:兒時小零食,山裡一挖幾十斤,如今被做成醃菜,一斤高達30元! 在農村地區,有著數之不盡的野生植物,而山區的野生資源最為豐富,古語有云「靠山吃山」,足以說明山區資源的富有程度。我從小就很嚮往山區,因為總感覺山區有吃不完的野果和美食。
  • 兒時挖它換零花錢,如今野生十分稀罕,一兩上百元,見到好好珍惜
    但無論哪種植物,從不同的角度看它,其價值也不一樣。例如農村菜園子裡的一些雜草,在農民眼裡就是害草,見到了就用鋤頭鋤去。不過,這些害草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有一些野草可以用來餵豬,還有一些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挖來挖去賣錢。
  • 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
    導讀:農村水邊一種野草,過去用它做蠟燭芯,如今當藥材種植百元一斤農村野草多,有一些野草是危害農田的「害草」,還有一些野草則有大用,從古至今被人們當成寶。在農村的水溝邊,常生長著一種不起眼的細長植物,它的學名叫做「燈芯草」,農民朋友也喜歡叫它水燈芯。別小看了這種植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可是承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優質的蠟燭芯,幫助古人點亮黑夜。古時候沒有電,也沒有廉價的棉線當蠟燭芯,燈芯草這種天然的植物便成了最好的蠟燭芯來源。
  • 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
    導讀:原產我國,國外率先發展種植,如今百元一斤,國內卻深陷種植騙局很多人買過進口水果,奇異果就是其中熱銷的品種,奇異果的英文名叫「kiwifruit」,其中的kiwi是紐西蘭島的意思,不少國人以為奇異果是原產自紐西蘭的水果
  • 20年前一撈幾十斤,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野味,炒韭菜特別香
    說起來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都撈過這種野味,它以前在農村的野河裡十分的多,不過那個時候並不受人們重視,還經常撈回來餵鴨子呢,只不過現如今卻成了市面上的一種稀罕野味,常常能賣到50元一斤,而且用來炒韭菜特別香,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這種野味沒有以前那麼多了,這種野味就是「河蝦」。
  • 長在地裡的「枇杷」,全身是寶,農村娃特愛吃,今百元一斤很稀罕
    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種菜養魚,感受農耕生活,平時吃的魚肉蔬菜都是自給自足,綠色健康、美味可口,加上空氣新鮮、安靜閒適,不得不說是「嚮往的生活」了。而對於孩子們來說,種植蔬菜、採摘野果、捕捉昆蟲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