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上一種野菜,吃起來像松油,卻是難得的稀罕物30元一斤

2020-12-18 禾木報告

#野生植物知識#

導讀:松樹上一種野菜,吃起來像松油,卻是難得的稀罕物30元一斤

松樹在農村的山裡很常見,但要說松樹上長有什麼野菜,估計很多人是不相信的,除了某些松樹上能結松子之外,還有什麼能吃的野菜呢?別說,在雲南的松樹林之中,還真有那麼一種松樹上的野菜,名叫「沙松尖」.

它是一種特殊的松樹上長出來的嫩尖,這種松樹有人說叫油松,也有人說叫油杉,總之常生長在普通松樹旁邊,是一種不起眼的灌木。它的嫩尖很好辨認,小小的一簇嫩尖,輕輕一掐就摘下來了。在雲南之外的省份應該也有分布,但是把它當作一盤菜的估計只有雲南人了。

去過雲南旅遊的人,在品嘗當地的特色菜時,總能發現一些從來沒見過的食物,或是奇奇怪怪的昆蟲宴,或是各種各樣的花朵入菜,或是各色美味的野生菌,還有就是一些聞所未聞的野菜。

沙松尖便是雲南野菜中的一大特色,你能想像松樹的嫩尖也能吃嗎?在雲南人眼中,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更絕的是,沙松尖吃起來有一股松油的味道,但這味道並沒有真正的松油那麼濃烈,只帶有一股松油的香味,這在野菜之中是很少見的,有不少人見到這道菜都願意嘗嘗。

沙松尖怎麼吃呢?直接吃肯定是沒法入口的,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它煮一煮,煮掉其中的多餘物質,然後就是用清水泡個兩天兩夜,期間要注意換水。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流動的水來泡,效果更好。

通過浸泡之後,沙松尖就徹底「進化」成了能吃的野菜。最返璞歸真的吃法就是挑一個醬醋油碟,處理好的沙松尖再過一遍沸水,然後蘸油碟吃,這種吃法簡單,但是更能細細品味沙松尖的天然味道。也有喜歡用沙松尖來炒菜的,炒雞蛋、炒瘦肉都不錯,還有一種大眾化的吃法便是把各種調料直接和沙松尖涼拌,最後放點香醋,也十分爽口。

在雲南的農村,沙松尖並不算什麼稀罕物,背著背簍上山很快就能採半背簍,但是如今在一些酒店和飯店,野菜成了招徠顧客的必備之物。外地遊客來到這裡,希望能品嘗一些不一樣的美食,沙松尖這種當地代表性的野菜便端上了餐桌。

在酒店,這樣一盤野菜能賣幾十甚至上百元,市場的新鮮沙松尖一斤能賣30元,成了難得的稀罕物。由於這種能產沙松尖的松樹並沒有人去種植,所以沙松尖是真正的原生態山野菜,如今也被人開發出來,做成泡菜出售,也為當地農民帶來了額外收入。

新鮮的沙松尖摸著有些刺手,初次見到很難相信這東西能吃,實際上品嘗過之後發現它的味道還是挺不錯的。春季的沙松尖滋味最濃,也最鮮嫩,雖然掐掉了也還能繼續生長,但是到了夏季之後,沙松尖的苦味重一些,沒有春季的好吃。不過也有人覺得苦味越重越降火,反而偏好這一種苦味。

讀者朋友們,你們吃過沙松尖嗎?如果當地有松樹林的話,不妨留意一些有沒有這種能長出沙松尖的松樹。

相關焦點

  • 農村這種美味堅果,長在松樹上,營養價值高被稱為長壽果
    在農村,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菜、野果、野生菌等野味,這些都是農村裡的寶貝,是大自然饋贈給農民的美味,而且都是純天然的,可遇不可求,有錢也難買得到。不過有些寶貝,人們並不懂得它的價值,更不知道它可以吃,白白浪費了這些天然美食,真是可惜了。
  • 吃起來有「芝麻香」,這種野菜錯過太可惜,市場上賣30元一斤了
    各位讀者朋友好啊,我是小閣,小閣每天都會帶領大家一起見識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喜歡植物的朋友可別錯過啦~農村有著極其廣闊的土地資源,在這些土地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被我們改良成更適合食用的這一類被稱為作物,還有一些難以馴化的
  • 農村一種長樹上的野菜,摘下來就能生吃,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奇特野菜,這種野菜長在樹上,它摘下來就能生吃,曾是不少農村娃的零食,如今還成了稀罕貨。其實說它是野菜也不假,不過它其實是一種樹葉,吃起來甜滋滋的樹葉,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榆錢葉,想必很多朋友小時候都上樹摘過榆錢葉吧,它可是承載了小時候滿滿的回憶呢。
  • 以前這種樹當柴燒,卻不知全是刺的樹皮是30元一斤稀罕物
    農村地區稀罕物可是不少,而且農村地區更接近原生態。樹木花草都非常的多,種類也很齊全。這不僅給農村地區帶來了良好的生態環境,而且很多樹木有不一樣的價值。在之前有些樹木農民當來用柴燒,卻沒有發現樹皮也很值錢。
  • 農村一種野菜,叫做「山苦菜」,長得像萵苣,一斤20元,吃過嗎?
    農村一種野菜,叫做「山苦菜」,長得像萵苣,一斤20元,吃過嗎?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炎熱,人們的胃口也越來越差了,大多喜歡吃一些比較清淡的,像稀飯,青菜之類的,肉類都不愛吃了,而這個時候野菜就是最受歡迎的,在農村野菜是比較多的,城裡就比較少了,今天說的農村一種野菜,叫做「山苦菜」,長得像萵苣,一斤20元,吃過嗎?
  • 農村一種「人參菜」,根莖價值類似人參,30元一斤可常吃
    今天要說一種野菜,名字特殊,叫做人參菜。這種野菜的適應能力很強,荒山野嶺,河灘邊緣均可生長,在南方溫暖地區長勢最好,農村的房前屋後,都會看到人參菜的身影。喜歡吃這種野菜的人們也越來越多,也可以人工栽培,一般生長良好。
  • 以前挖它燉肉吃,如今卻成稀罕物,一斤近百元,有人大量種植
    豬肉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雖然各地的價格略有不同,但是均價在30元左右,和幾年前10元一斤的價格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再加上現在正處於特殊時期,說實話,筆者都有兩個月沒怎麼吃過豬肉了,非常想念紅燒肉的味道。還記得以前家裡燉肉的時候,必須會用到一種調料,毛慈菇,不用花錢買,只需要去野外挖就行。如今毛慈菇竟然成為了稀罕物,一斤能夠賣到近百元,還有人大量種植。
  • 這野菜全是黏液,摸起來像鼻涕,一斤賣500元,大量出口日本
    比如今天要個各位介紹的這種野菜,它全身都是黏液,滑滑的黏液摸起來像鼻涕,市場上一斤賣500元,還大量出口日本。 大家知道這種奇怪的野菜是什麼嗎?其實它就是馬蹄菜。馬蹄菜又叫蓴菜,是一種水生蔬菜,它和浮萍一樣生長在水面上,不同的地方的馬蹄菜喜歡生長在清水池裡,汙染的水源是無法生長馬蹄菜的。
  • 蛋白質含量超過牛奶,國外把它當雜草,在我國卻成30元一斤稀罕貨
    我國地大物博,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特別是在農村裡,野生植物資源更是豐富,有不少都是農民朋友所喜愛的,就比方說那些營養豐富的野菜,味道不輸於水果的野果,還有鮮美的野生菌等。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植物,估計很多朋友沒聽過,因為國外把它當害草看待,最早引入我國的時候也是作為觀賞植物,後來人們才發現它的價值,其蛋白質含量超過牛奶,被人們稱作「天仙米」,如今30元一斤成稀罕貨。很多朋友很好奇這是什麼植物,為何會被稱作「天仙米」呢?它就是千穗谷。
  • 這種野菜在農村很常見,日本人開價一斤30元都不賣,你們吃過嗎
    這種野菜在農村很常見,日本人開價一斤30元都不賣,你們吃過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說到野菜,在農村裡的種類真的是非常多的在小白的家鄉就開的遍地都是,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它,不過像一些牲畜很很喜歡吃了。它就是被老人家稱為「救命草」的一種野菜了。
  • 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不受重視,今80元1斤,人稱「天下第一珍」
    導讀:長在樹上的野菜,過去不受重視,今80元1斤,人稱「天下第一珍」文/農夫也瘋狂野菜,在過去可能是不受人種植的食材,是因為沒得吃了,才不得已去吃的一種食物但是野菜的身價卻漲了,城裡要花錢才能買得到,並且多數的野菜賣得比青菜貴,有少數的比豬肉、海鮮還要貴。筆者今天給大家說的這種野菜,它長在渾身是刺的樹上,過去不受重視,如今卻成為了極品野菜,售價高達80元一斤,人稱「天下第一珍」。
  • 農村這水果長得像葡萄,曾是皇帝御用的補品,如今一斤30成搖錢樹
    生活在農村的人現在都覺得比城裡人幸福了,經歷過一個春天,什麼野菜野果也都來了。很多野菜野果城裡人都是吃不到了,農村卻是頓頓有,吃到膩的感覺。對於水果,農村人也佔了優勢,有的水果是在城裡買不到的,而在農村,那些稀罕的水果都是隨手摘,還是最新鮮的。
  • 農村老人進城賣稀罕菜,2元一斤無人要,識貨的人全都買走了!
    農村老人進城賣稀罕菜,2元一斤無人要,識貨的人全都買走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農村地區生活過呢?在農村地區生活多的人們,對於農村很多的野菜,野草,野貨,野味都是有著不少的了解的,說到野菜,我想很少有城裡人是會吃的,因為城裡人覺得野菜吃起來是吃不慣的,感覺就像是牛吃草一樣,但是對於愛吃的人來說,野菜卻是非常的美味的。
  • 北方農村特有的野菜,長得酷似艾草,卻是民間降壓良藥,20元一斤
    導讀:北方農村特有的野菜,長得酷似艾草,卻是民間降壓良藥,20元一斤。北方農村特有的一種野菜,生長在窪地旁,春天用它蘸醬吃是一絕。因為在過年期間,大家都沒少吃大魚大肉等各種油膩而又腥葷的年飯,這些油膩的食物吃多了,自然會感覺不舒服,正好需要這些野菜來調節一下,所以春季一到了,許多農民朋友就會去野外挖一些野菜來吃。常見的野菜有馬蘭頭、薺菜、魚腥草等等,它們不僅好吃,而且還能解決過年期間的油葷,所以也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
  • 此菜源自外國,卻不受歡迎,進入中國後,成「稀罕物」!1盤20元
    此菜源自外國,卻不受歡迎,進入中國後,成「稀罕物」!1盤20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生活質量也提升了,所以有些城裡人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會選擇到農村去度假,因為農村不僅環境好,還有很多野味,比如一些野菜和野果,不僅味道很好,經常吃的話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接下來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野菜。
  • 果子一斤60元,葉子也是稀罕貨,農民摘來也不賣,清燙很好吃
    但人們生活中常吃的枸杞卻是紅枸杞,也是人們潛意識當中的枸杞代表。黑色枸杞價格比紅枸杞價格貴主要在於黑色枸杞富含黑色素、花青素,其中富含花青素是它最主要的價值體現,再者是黑枸杞市場供應不能與紅色枸杞相提並論。但不論是黑枸杞還是紅枸杞,它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有錢都能夠買得到。紅色枸杞鮮品價格一般30元一斤,幹品一般價格翻倍,可賣到60元一斤。
  • 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長得很有特點的野草,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它的一兩種作用。說到香蒲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不太熟悉,但是要說起它在民間的俗稱,那簡直不要太熟悉,香蒲在農村裡的俗稱有「水蠟燭」、「水燭」、「蒲草」、「蒲棒」等等,算是農村裡一種非常常見的野生植物了。香蒲在我國分布也非常的廣,基本上除了我國的西北地區以外,在全國其他地區都有生長,多生長於農村的湖泊、池塘、溝渠、沼澤及河流緩流帶。
  • 長得像「竹筍」,農村娃常吃,到城裡成高檔野菜,一斤15元
    每年的冬季都是吃冬筍的季節,它的食用口感很是脆爽美味,其營養成分很多,其中的維C成分比較多,因此多年來一直是高檔食材,市場一斤可賣20多元。其實今天要說的這種野菜,它的嫩苗和竹筍比較相似,過去一直是農村娃的美食,如今在市場上也變成了高檔野菜,一斤高達15元,它就是虎杖。
  • 農村大集村民賣野生稀罕物,格格燕22元一斤,一條白魚沒人敢買
    小編去皖北淮北農村大集拍攝照片,發現幾位村民在大集上擺地攤賣野生稀罕物,村民說這些野生稀罕物都是從農村郊外河溝裡捕捉的,吃的不是魚飼料,這些「稀罕物」天然野生環保無公害,營養豐富滋補身體功效高,引眾多趕集市民圍觀。
  • 這種漂在水面上的野菜,過去沒人吃,現在賣到日本,一斤500元
    這種漂在水面上的野菜,過去沒人吃,現在賣到日本,一斤500元提到野菜,人們印象中它們都是長在陸地上居多,但是其實水裡的野菜也不少,比如水芹菜,茭白,西洋菜等,都是水中的美味野菜。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菜,也是生長在水中的,它通常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生長,在過去都沒人去吃它,不過現在它卻賣到了日本,一斤500元。這種美味的野菜就是馬蹄菜。馬蹄菜是一種和浮漂類似的植物,它一般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生長的,水流到哪裡它就會漂到哪裡。不過馬蹄菜更喜歡在在一些寂靜的荷塘裡生長,因為荷塘裡營養豐富,而且水流是靜止的非常的有利於它們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