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雙雙中舉,老父親蘇洵寫了一首詩自嘲,僅20個字,卻字字扎心

2020-12-13 騰訊網

古人云,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而對於每一個讀書人來說,這「金榜題名時」便是人生最意氣風發的時刻,有些人甚至為此奮鬥一生,不知疲倦。

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一則消息傳遍整個京師,那便是蘇家二子雙雙進士及第,一個拿了第2,一個拿了第5,並且蘇軾蘇轍兄弟二人不過才19歲和22歲,著實令人吃驚,誰家要是養了這麼兩個兒子,簡直要燒高香。

然而老父親蘇洵得知這個消息後,卻幹了一件「奇怪」的事,他立馬大筆一揮,寫下了一首「自嘲詩」,那是字字扎心: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這首詩的意思非常簡單,前半段說登科難啊,對我蘇洵來說難於上青天;後半段說這登科未免太簡單,我兒子們簡直像拾草芥那般容易。查閱史料可知,蘇洵雖然一身才氣,卻考了一輩子試都沒能高中,這是他畢生的遺憾,如今兩個年輕的兒子,輕輕鬆鬆就高中了,還是那麼優異的成績,老父親蘇洵的面子確實有些掛不住,太扎心了!所以百感交集下,他寫下了這首打油詩。

其實當年這場考試,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蘇軾本來應該獲得第一名,卻硬生生被主考官歐陽修改成了第二,那麼為啥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

原來,當年和蘇氏兩兄弟一起考試的還有一個叫曾鞏(後來也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人,當時曾鞏乃歐陽修的學生,兩個人的關係自然是十分親密,當年歐陽修誤以為蘇軾的文章是學生曾鞏寫的,為了避嫌,故意把文章排在了第2名,結果公布以後才知道,原來作者是蘇軾,所以說原本蘇軾該拿第1,這要是沒發生這個「小插曲」,老父親蘇洵看了,面子不得更「掛不住」。

不過自嘲歸自嘲,作為父親,蘇洵還是相當自豪的,而且因為2個兒子的原因,蘇洵也成了京師大名人,一夜之間「名動天下,士爭傳誦其文,時文為之一變,稱為老蘇」,甚至有不少當爹媽的來向蘇洵請教「育兒經」,後來蘇洵還謀得了一官半職,成為秘書省校書郎,接著還主持修撰禮書《太常因革禮》,父子三人,同時入朝為官,傳為一段佳話。

除了官場得意,「三蘇」在文學上的造詣也是突飛猛進,他們的作品被萬千讀書人傳閱,特別是蘇軾,琴棋書畫那是樣樣優秀,還與辛棄疾一起被稱為「蘇辛」,成為豪放派的代表,後來他們父子三人,同時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只可惜蘇洵死得太早,當年他病逝的時候,年僅58歲,而兩個兒子也才分別28歲和30歲,著實可惜啊!

參考資料:《宋史》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詩歌在唐代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對於讀書人來說更是如此,不僅科舉考試中要考,在日常交際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就像李白和杜甫,作為好友他們之間就時常有詩信往來,杜甫想念李白了就為他寫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而李白想念起杜甫也是不逞多讓寫下「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兩人在攜手同遊的時候更是曾大被同眠,這在杜甫的詩中就有記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樣的友誼可謂是讓人羨慕不已。
  • 李白最唯美的五言詩,全詩20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字字是怨
    《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李白一首五言詩,唯美空靈,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字字是怨,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首詩就是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高明的詩人,往往通過一個字、或一個詞,就能表達出豐富的信息。在詩中,一個「生」字可見時間之久。生意為漸漸的滋生。女子坐在玉階上,白露漸漸滋生,浸溼了她的羅襪 ,可見她等待的時間之久。
  • 蘇洵連生兩胎女兒,友人笑他沒用,寫下一首「弄瓦」詩,令人噴飯
    「令人噴飯」,意好笑的程度足以讓人把剛剛送進嘴裡的飯給噴出來,既視感極強,這一看似飽含現代氣息的詞語,其實古來早已有之,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寫過一句話:「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可見,有的詩讀了真的能令人噴飯的。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字包含4數字
    能用最少的字講出最豐富的意思,除了古詩估計其它語言表達形式很難達到了。最短的古詩能短成什麼樣子?先看看這首被稱為神作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僅8個字就寫出了製作工具、打獵的整個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言簡義豐。
  • 陸遊寫給兒子的一首詩,只有8句卻字字愛得深沉,值得家長學習!
    而是因為,夜裡讀書,才是你可以真正沉浸到書本之中,全身心投入的一段時間,這時候的效率是最高的,體驗也是最好的。白天即使在自己的書房之中,也往往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打擾,或者妻妾來擾,或者朋友串門,總會將自己從專心讀書的狀態中拉出去,可晚上不一樣,所有活物都睡去,萬籟俱寂,唯有一盞孤燈相伴。
  •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   王維最美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小學生都會背,讓人忍不住驚嘆   唐朝有一位詩人特別討厭這樣囉囉嗦嗦的一大堆,他的詩不但簡短,而且連生僻字都很少,他就是詩佛王維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卻如詩如畫美得讓人心醉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噶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道:唐朝。
  • 李白的偶像寫了一首小詩,雖僅20字,驚豔了世人千年
    在李白很多詩中,都有謝脁的出現,如《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這裡的「小謝」就是謝脁,與「大謝」謝靈運並稱「二謝」。再比如《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沒錯,這裡的「謝玄暉」也是謝脁,「玄暉」是他的字。 所以清代王士稹《論詩絕句》說李白是「一生低首謝宣城」。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20個字無一生僻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些詩我們讀起來覺得太美了,卻不一定能讀懂它的意思。有些詩難懂是因為生僻字多,也是因為太長了,比如李白就有一首詩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標題就有22個字,全文共是有800多字,詩仙寫起來或洋洋灑酒,後人背起來卻是頭上冒汗。
  • 蘇軾的一首自嘲詩,開篇7個字就令人捧腹,最後一句當真膽子不小
    元豐二年蘇軾被人彈劾,在他之前的謝恩奏章中有暗語諷刺朝政,蘇軾因此入獄,差點還斷送了性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雖然最終被釋放,但是卻迎來了人生的仕途轉折點,此後半生基本上是一貶再貶。而本期介紹的這首詩就是蘇軾「烏臺詩案」後第一次被貶謫到黃州的時候所作,這也是蘇軾的一首自嘲詩作,開篇7字就令人捧腹。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詩。
  • 黃庭堅七歲時寫的一首詩,字字明白如話,卻要人到中年才能讀懂!
    黃庭堅七歲寫的一首絕句,雖然明白如話,卻要人到中年才能讀懂!一個七歲男孩寫的詩,字字如話,真正讀懂時已過中年!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 柳宗元一首詩, 56字,寫盡人生悲傷, 成為千古哀愁之首作!
    短短的56個字道盡了柳宗元對自己兄弟的思念之情,也寫出了柳宗元仕途受挫而悲痛之情。首聯寫在送兄弟到越江邊時,雙雙落淚,依依不捨;頷聯敘寫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現心中的不平和憤慨;頸聯寫景,用比興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尾聯表明自己處境不好,兄弟又遠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現荊門煙樹的相思夢。
  • 這首詩僅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是唐朝最奇特的詩
    說起詩歌那我們應該都能知道唐朝是是個的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是幾乎是去街上隨便拉個人都能隨口說上兩句打油詩。還有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本書《唐詩三百首》,大家在小時候應該接觸過吧。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多數小孩剛開始啟蒙詩詞的時候學習的一本書。
  • 清代最「聰明」一首詩,僅20字卻能讀出40首詩,當真是高手在民間
    於是我們有了題在心愛女子家牆上的詩,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了寫在旅舍裡的詩,林升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有了寫在葉子上的詩,無名宮女的「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刻在茶壺上的詩,這是一個清代茶壺,壺其貌不揚,但詩卻寫很聰明。詩沒有落款,大概出名一位民間文人之手。
  • 陸遊晚年為兒子寫了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
    陸遊很多的詩都寫得很真誠,也很是傷感,不過有一首詩卻是極為獨特,也就是這首《冬夜讀書示子聿》,這也是他專門為兒子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陸遊很明確地告訴了兒子,應該要如何去做學問,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做好學問。
  • 《唐詩三百首》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
    其實我現在想一下都有些佩服當年幼小的我,《唐詩三百首》裡面可是選了77位詩人共311首的作品,我都舉得我小小的腦容量是怎麼記住的。《唐詩三百首》裡面收錄的名家作品有很多,李白、杜甫、辛棄疾等等自然是不用說了,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一個普通人的代表作。
  • 楊萬裡名字最長的一首詩,僅詩名就有24個字,也是一首寫雪的名篇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宋詩裡一首很特別的小詩,那便是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其二》,為什麼說這首詩特別,首先這首詩的名字就24個字,其次這也是一首很唯美的詩作,詩人把雪後的情景描繪淋漓盡致,最後這首詩通篇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樣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夠代表宋詩。
  • 師弟的老父親寫了首妙詩,黃庭堅忍不住模仿兩句,成一首千古名作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他的一首名作,名叫《六月十七日晝寢》。說起這首詩的來歷,還頗有幾分戲劇性。黃庭堅有個好友名叫晁補之,和他一樣都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因為入師們稍晚,算得上是他的師弟。晁補之的父親名叫晁端友,也是是一位詩人。當年晁端友寫了首詩,名叫《宿濟州西門外旅館》,詩的最後兩句為「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 張學良逝世,宋美齡託人用飛機送去花圈,僅6個字,卻字字扎心!
    在西安事變登場的諸多人物中,宋美齡和張學良無疑是兩位主角。在那個關鍵的節點上,據說張學良並沒有難為宋美齡,對她特別尊敬,他們之間十幾年的情誼改變了歷史,同時這個結果也影響了他們,此後幾十年間他們糾葛不斷。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很是生氣,想要殺死張學良。宋美齡則一直勸說他,希望能夠留下張學良的性命。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