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地區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訪談: 腦科學揭示的教育秘密

2021-02-13 王晶老師

洪蘭,中國臺灣地區著名教育專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中國臺灣地區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1、後天教育可以改變大腦

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

因為,這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生理機制的損傷。而大腦一旦損傷,人就會在生理機制上遭遇障礙,日後再怎麼通過後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因為,人的大腦一直在發展,一直在變化,大腦有可塑性,「它的神經迴路是可以改變的」。「人生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一個早期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的兒童,醫生診斷為永遠不能說話。孩子的媽媽經過思考,決定辭掉工作,自己回家帶孩子。別人教孩子說話都是以「次」為單位,而這個孩子的媽媽以「萬次」為單位。最終,這位媽媽成功了,孩子能開口說話了。

2、玩伴勝過玩具

很多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的智力與玩具的多少有關。於是,給孩子買很多很昂貴的玩具。

洪蘭通過研究兒童的大腦發展發現: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只要是正常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玩伴比什麼都好。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

洪蘭反對把孩子丟給電視機。她的研究發現:10個月大的孩子,如果每天多看一個小時的電視,到7歲的時候,就會比每天少看一個小時的兒童,增加10個百分點的機率患上注意力缺失症。


3、要有紀律地成長

如何發展孩子大腦?洪蘭給出了兩個方法:一個是遊戲,一個是閱讀。

她說,孩子遊戲的時候,想像力在發揮,而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同時,遊戲時也是在學習人際交往。如果你太兇,就沒有人喜歡跟你玩,太懦弱別人就要欺負你。這些都可在遊戲中感悟習得。

她同樣提供了實驗佐證:兒童遊戲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經過提取後,能幫助神經分叉快速地生長。

而閱讀更是讓孩子「靜下心來」深入看世界,它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展。

洪蘭強調,無論遊戲還是閱讀,都是重要的,但是,紀律是第一位的。

孩子會質疑:你不是告訴我閱讀重要嗎?我正在閱讀,你為什麼還要我去做別的事情?

這時,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閱讀雖然重要,可是紀律更加重要,你應該把自己今天的事情先做完。

為什麼?洪蘭用自己的成長經歷跟大家分享:「小的時候,父親告訴我,把該做的事情先做完,其餘的時間,再來娛樂和玩耍。這樣做事,就會快很多,因為心『安』了。」

4、將錯誤轉換成經驗

如何對待孩子犯錯?洪蘭通過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告訴大家正確的答案:在我的學校裡,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學習。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誤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錯,重要的是,要將錯誤轉換成一個經驗。

「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的媽媽,在分享馬友友的成功時曾經說過,她從來沒有因為馬友友小時候大提琴拉得不好而罵他。因為,罵會讓孩子對大提琴恐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抗拒學習大提琴,離大提琴更遠。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每天因為分數打罵孩子,孩子會不會因為恐懼學習而變得畏手畏腳?答案是肯定的。」

洪蘭認為,好家長不應該只會說「NO」,而應在說完「NO」後,給孩子指出一條可以走的路。「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如此才能不再犯同樣的錯。」 

5、跌倒了,換個地方爬起來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似乎已經成為一條鐵律。

不過,洪蘭的觀點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為什麼呢?因為挫折是一種不良的情緒,而孩子的成長可以以長帶短。

「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唯一的出路。可是,時代不同了,多元化的社會與多元化的選擇,讓我們每個人都有路可走。在那裡跌倒了,說明你的能力不在那裡。

那麼,為什麼還要執著在你能力達不到的地方拼呢?何不改頭換面,在你有長處的領域,做出一番成績?」

她進一步闡釋:「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截長補短』:數學學不會就做10道題,還不會就做100道題。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以長帶短』發展孩子的智力。數學不好就去補數學,這樣是沒有用的。如果孩子英語有天賦,就應該把英語學好,這樣反而能帶動孩子把數學學好。」

洪蘭語錄

沒有不可教的孩子。 

改正孩子短處最好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長處。人有了長處,頭就抬起來了,有了自信,學習也就容易了。 

過去我們都知道: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錯!應該是:哪裡跌倒,換個地方爬起來! 

孩子的大腦發展最適合的地方,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的營養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基因不同,後天生長的環境也不相同,所以,比是不公平的。孩子只能跟自己比。 

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你會看到孩子的長處;用正向的態度去看待事情,你會找到解決的方式。

(本文選自滴噠閱讀)



相關焦點

  • 【TED演講】腦科學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
    【導讀】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TED演講
  • 腦科學揭示的教育秘密,後悔知道晚了!
  • 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的TED演講,超幽默
    百度百科是這樣介紹她的:洪蘭,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
  • 洪蘭教授:腦科學揭示的5個教育秘密,你都知道了嗎?
    洪蘭:中國臺灣地區著名教育專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中國臺灣地區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1.後天教育可以改變大腦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洪蘭強調,無論遊戲還是閱讀,都是重要的,但是,紀律是第一位的。孩子會質疑:你不是告訴我閱讀重要嗎?我正在閱讀,你為什麼還要我去做別的事情?
  •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這些育兒誤區既坑媽媽又冷娃,媽媽早知道,寶寶少...
    洪蘭教授: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 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
  • 腦科學揭露男女思維大不同,臺大教授演講告訴我們,教育該如何因材施教
    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一九九二年回臺任教於中正大學心理所;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暨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主持人。這個演講簡直太風趣幽默了!
  •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不要小看親子共玩!親子關係疏離,這4招拉近距離
    我是洪蘭洪蘭教授: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臺灣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臺灣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委員會委員。
  •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孩子情商高不高,就看大腦這個部位好不好
    我是洪蘭洪蘭教授:一九六九年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臺灣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臺灣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委員會委員。
  • 腦科學研究顯示最好的玩具是它,你知道嗎?
    腦科學研究顯示最好的玩具是它,你知道嗎?幫助孩子成長事半功倍的幾個要點作者洪蘭:中國臺灣地區著名教育專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中國臺灣地區第一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1、玩伴勝過玩具很多家長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的智力與玩具的多少有關。於是,給孩子買很多很昂貴的玩具。洪蘭通過研究兒童的大腦發展發現:孩子成長,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只要是正常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玩伴比什麼都好。如果家長能做孩子的玩伴,勝過給孩子買數不清的高級玩具。」
  • 臺灣女教授深入講解兩性關係,太精彩了!從頭笑到尾
    …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教授, 在演講中用腦科學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洪教授的語態包含思想高深段子幽默,不浪費一秒鐘從頭笑到尾!《腦科學揭露女人思考的秘密》演講者:洪蘭教授兩性專家分析男女大腦的不同,精闢到讓現場觀眾笑聲掌聲不斷。
  • 神經科學:腦研究的綜合學科
    在七十年代初神經科學形成單獨的學科,到八十年代定型。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影象學、計算網絡(神經網絡)和認知科學等對神經科學的促進在近十到二十年很為明顯。  以前,神經科學的各亞學科側重單一的研究策略。這些基本特徵了解後,也可進一步用轉基因技術或基因剔除技術來增加或減少基因產物的存在量,然後研究腦的高級功能的變化,如通過行為的分析看學習記憶是否受影響,或通過行為、病理等分析看是否導致了疾病的發生。這些綜合研究可以揭示特定的基因是否參與腦的高級功能、或影響神經系統的疾病發生。現代影象學在神經科學中的應用是物理科學與生命科學相互作用的一個範例。
  • TED演講:洪蘭教授,男女思維的巨大差異!
    掃碼關注公眾號👆歷史記錄查看更多精彩演說者:洪蘭為什么女生容易把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
  • 腦科學揭示:你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你孩子大腦的結構,以及他學習的態度.
    作者: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的洪蘭教授孩子本來就是獨特的,父母只要懂得欣賞孩子的長處,尊重他的興趣,讓他從他的長處去發展
  • 2019-認知神經科學高端論壇通知(第一輪)
    ,中國的認知神經科學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機遇和發展時期。中心與深圳大學心理與社會學院、深大生命科學院、深大醫學部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康寧醫院等單位共同努力,深圳正在成為中國腦科學研究的重鎮。中心特邀請國內外的知名專家舉辦學術研討會,成立新的中心學術委員會,研討認知神經科學最新進展,交流經驗,商討發展大計。
  • 腦科學揭示:改正孩子短處最好的方法,是放大他的長處
    洪蘭(臺灣) 楚雄市靜逸心理諮詢服務工作室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03美國幾年前的腦科學大會就開始研究腦跟教育的關係,牆上有個很大的標語——如果孩子沒有學好,老師沒有教對!為什麼是這樣?!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有科學依據的,做夢是我們去蕪存菁、溫故而知新的時候。剛睡覺時做的夢是白天發生的事,等到中夜以後的夢,則是七天前發生的事。教養孩子不是科學,是一門藝術。科學有重複性,而教養每一個孩子不可能相同,必須蹲下來,從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兒童大腦有兩種方法,都很簡單
    洪蘭是誰?她是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中國臺灣省著名教育家、腦科學家。她也是臺灣首位被任命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的人。在人腦研究領域,這位教授是絕對權威的。這位教授曾經說過:大腦在青春期就已經成形不能更改的觀點是錯誤的。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鍛鍊大腦的最佳方式有3種,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對於洪蘭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因為她畢竟不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而是國際著名的腦科學家,當然除了是一名腦科學家之外,她還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博士,同時他還是臺灣第一位被中央大學成人的認知神經科研究所所長,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知道,她在腦部研究以及教育領域都有著高的知名度。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鍛鍊大腦的最佳方式有3種,在家也能輕鬆完成
    對於洪蘭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因為她畢竟不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而是國際著名的腦科學家,當然除了是一名腦科學家之外,她還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博士,同時他還是臺灣第一位被中央大學成人的認知神經科研究所所長,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知道,她在腦部研究以及教育領域都有著高的知名度。
  • 腦科學與積極教育
    近20年來,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認知神經科學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人腦運作機制研究所獲得的大量新知是否都可以應用於教與學之中。這種應用積少成多,逐漸蔚然成風。積極心理學與積極教育也在最近的20年間蓬勃發展,同樣也借鑑了大量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世界各地的積極教育者也通過反思新的腦科學科研成果來改進教學、課程和評價手段。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有3種方式,在家也可完成
    說道洪蘭想必大家都十分陌生,她可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我國臺灣省著名的教育、腦科學家,最關鍵的她還是臺灣第一位被中央大學承認的認知神經科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