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9月4日登陸內地大銀幕,這一科幻動作燒腦大片被視為2020全球院線的救命稻草備受期待。被美國影片人和影迷稱為「新千年的庫布裡克」,從《記憶碎片》到《信條》,諾蘭從沒令人失望過。一組圖片,帶你走進幕後,看看諾蘭的大片是如何誕生的。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00年,來到好萊塢發展的克里斯多福·諾蘭指導並編劇了影片《記憶碎片》,該片改編自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的短篇小說《死亡象徵》,最終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該片也獲獨立精神獎的最佳電影劇本及最佳導演獎、聖丹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電影劇本獎以及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最佳電影劇本提名。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01年,克里斯多福·諾蘭拍攝了警匪電影《白夜追兇》,圖為諾蘭和主演羅賓·威廉士。影片翻拍自1997年上映的挪威同名電影,被評論界讚譽為翻拍歐洲電影的美國片中少有的成功之作。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03年,克里斯多福·諾蘭指導拍攝了商業漫畫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該片使用IMAX膠片拍攝模式來勾勒他所期望的歌劇式氣魄。公映後,影片獲得3.5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入選當年夏季賣座影片前三甲,同時獲得了漫畫迷和評論界的如潮好評。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06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完成了奇幻電影《致命魔術》,圖為諾蘭和主演克裡斯蒂安·貝爾。這是一部過渡性作品,沒有太強的野心,也不圖有多高的票房,只是想完成一個諾蘭自己非常喜歡的題材。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08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一個星期就打破美國多項票房紀錄,最終獲得10.8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為全球第四部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也是第一部票房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1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以夢境為主題的科幻電影《盜夢空間》,這是諾蘭在商業領域內的一次全新嘗試,獲第37屆美國土星獎電影類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獎,以及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12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蝙蝠俠終結篇《蝙蝠俠前傳3:黑暗騎士崛起》上映。該片獲得總計10.05億美元票房,成為影史上第13部票房過10億美元的影片。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2016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戰爭電影《敦刻爾克》,圖為諾蘭和主演肯尼思·布拉納。影片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聲音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輯獎,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提名。圖片來源:高品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