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視之眼的奧秘:神秘的螺旋狀結構與萬物的運行規律

2020-12-13 未知世界神秘學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1824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路德維希哈丁在距地球700光年的寶瓶座發現了一團巨大的螺旋狀星雲,這團螺旋星雲由一顆未知的恆星爆炸後產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狀星雲,它發出的高能量輻射,構成了蔓延5.1光年的巨大雲氣環。

卡爾路德維希認為,這座螺旋星雲是恆星生命行將結束時的迴光返照,星雲的內核未來會成為一顆白矮星,這一過程也是所有恆星最終的演化方向與宿命。

對此,他曾感嘆到:星雲就如同一隻巨大的眼睛,來自將死之人的凝視。近代,人們利用紅外線太空望遠鏡對其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更清晰的捕捉到螺旋星雲的真實面貌。從外觀上看,星雲整體有如一個巨大的藍色瞳孔與白色虹膜包含在酒紅色的鞏膜之中,它們圍繞著一個共同的核心做螺旋狀周期性的旋轉運動,有人將這種螺旋狀的結構與其無法接近的神秘比作神秘文化中的上帝之眼。

其實縱觀歷史,在遠古時代,人類便有以眼睛作為圖騰的過往,眼睛作為溝通宇宙信息的橋梁與造物主全知世界的象徵而出現在各種宗教與信仰的圖騰之中,而在未知世界神秘學看來,眼睛螺旋狀的結構有如螺旋星雲一樣,蘊含著宇宙深處的秘密。

宇宙萬物都以螺旋狀的方式運轉著。從粒子的繞核運動,到電磁感應中的渦流,從水流的漩渦、颱風龍捲風的螺旋形結構,到星體的運行軌跡、黑洞的螺旋狀結構及宇宙大爆炸的過程。生物層面,從DNA的雙螺旋結構到貝殼的生長、蜘蛛網的結織、犄角與毛髮的生長,從樹木的年輪,莖類植物的生長,到向日葵及各種花瓣的螺紋狀排列與構成,從指紋的渦卷形的螺旋軌跡,到毛髮的螺旋形的旋紋等等。

由此及彼,螺旋形結構廣泛存在於物質形成到運動的一切過程之中。而在人體層面,也處處可見螺旋狀結構作用的痕跡。

以眼睛為例,眼睛作為接受光線的器官,從微觀層面來講,是接受光子的器官,光子的傳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像著我們眼睛的結構。

普遍認為,光沿著直線傳播,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在地球上,由於引力與介質的作用,使得以人類的視角來觀察,光線的傳播路徑近似於直線傳播,但更準確的說,光子在宇宙中是在沿著一個中心軸以旋轉轉遞進的方式傳播,就如一個流動向前的漩渦,這種旋轉的光被稱作光旋渦。

光子的運動方式與眼睛結構的形成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係,這如同水中漩渦的螺旋形運動與漩渦漩心的同步旋轉。外界的光子好比是空間中的光漩渦,而我們的眼睛是通向這個漩渦中心的窗口,而漩渦的最中心是我們生命的本質與本源。

換句話說,外界的光子密集的排列在我們可視的空間之中,它們以漩渦狀的方式進入到了我們的眼睛,造就了我們眼睛的結構。同時,它們的運動方式帶動著我們眼睛的旋轉,我們的瞳孔、虹膜、鞏膜成為了這個漩渦的不同層級,瞳孔的中心通向這個光漩渦的核心。這一切,皆是光子運動規律的使然。就像在第三隻眼中提到的一樣,一方面,外界的粒子通過我們的眼睛以螺旋狀的方式進入,另一方面,我們內在的信息也會以同樣的方式通過眼睛向外傳遞。人體的意識是以螺旋狀結構作為傳遞的路線,而並非直線。而更深入地來看,眼睛或者宏觀的說人體視覺光漩渦的變化也時刻傳遞著生物生與死的信息及生命力的表達。當一顆恆星能量充盈之時,便向外散發出奪目的光芒,當它到達生命的盡頭時,便會爆炸擴張產生螺旋狀星雲,成為白矮星。人體在傳遞信息時,眼睛就如同一顆恆星的外在體現。當一個人在元氣充盈之時,在旁人看來,他眼睛會顯得閃閃發光,而當一個人抵達生命的盡頭,會伴隨著瞳孔逐漸放大,直至歸於暗淡。兩者的機理,異曲同工。這是存在於萬物之間有小及大或者由大及小的規律。同樣的機理,還表現在耳朵的結構和聲波的傳遞、人體能量場的擴散與迴光返照的表達、人體結構的軸對稱等等。

而更深入的看,螺旋的規律普遍存在與更廣闊的世界之中,它無處不在,將同樣的機理應用於對事物的觀察中,便可由小見大,窺一斑而知全豹。萬物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循環往復,周而復始。

無始無終。

相關焦點

  • 人腦中的一個神秘腺體,竟被稱為「第三隻眼」!
    松果就是松樹的果實,而我們人腦裡面也有一個神秘的腺體,叫「松果體」,大小在5毫米左右的一個橢圓形小體,醫學上又被稱為「腦上腺」。人們常說「開天眼」或者「第三隻眼」,而「松果體」就是這個「天眼」,「松果體」之所以被稱作為「天眼」,是因為它和眼睛一樣具有感光的結構。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這個「松果體」可以感知自然界中的「藍光」,通過感知這種「藍光」來判斷白天還是黑夜,從而開始工作,分泌出一種叫「褪黑素」。
  • 圖解神秘【第三隻眼、天目、全視之眼的秘密】
    科學家通過對人體大腦解剖和對現代胚胎學理論的研究發現,人類確實存在有第三隻眼,而在大腦中目前已經退化的松果腺體,就是人類神秘的第三隻眼所在之處。有大量證據表明,松果體是有感光組織結構基礎的,而且有完整的感光信號傳遞系統,充滿視網膜色素的松果體常被人稱為「第三隻眼」。科學家最近發現,沒有眼睛的墨西哥盲魚就是利用松果體來「看」外界。
  • 河圖洛書終極篇,以神靈之名,解密宇宙萬物的結構與規律的本質
    河圖洛書本質上也是對於物質世界的規律和數量的抽象,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河圖洛書是用圖像的形式,而數學是用數字的形式,圖像模式更直觀,更容易從整體上認識規律,數字模式便於計算,在定量的方面更精確,兩者各有優劣,河圖洛書與數學是對於這個宇宙規律的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
  • 伏羲是如何發現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
    上古時期,人們以部落群聚,過著靠打獵為生的生活,每天都在圍獵不同的獵物,如果運氣好,打到了什麼大型獵物,甚至整個部落都可以在接下來的好幾天不去打獵,以之為食。但獵物並不是取之不盡的,一個地方的獵物數量往往不足以長期供應整個部落,因此我們的祖先不得不周期性地更換生存的地方,四處為家。
  • 神秘主義與科學殊途同歸
    神秘主義者的坐禪入定以道、佛、儒、醫等為代表的東方神秘文化,從遠古流傳之始就籠罩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無論其靜坐、冥想、禪修等特殊的實踐方法,還是其萬物有靈、因果報應、陰陽五行等整套的理論體系依靠這種特殊的實踐方式,東方神秘主義者對宇宙的起源有其一整套的解釋。他們提出了「道」和「氣」(或元氣)的概念,認為宇宙萬物最初都從混沌宇宙的「氣」中衍生出來,先天之氣即為「炁」。炁為無形的能量,能演化為物質。他們認為,宇宙萬物本不存在,都是混沌宇宙中的能量慢慢演化過來的,這種能量至今依然存在,這種演化至今也依然在進行。
  • 有人說《易經》《黃帝內經》是開啟宇宙奧秘的金鑰匙,可信嗎?
    遵循怎樣的機制或規律運作?其次,我生活在地球上,這裡有海洋、陸地、植物、動物,等等。我不禁要問,地球上的物體為什麼如此多樣?它們分別具有怎樣的結構?在怎樣的法則下生存與生活?它們與我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還知道,地球屬於太陽系,它圍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而且太陽系以外,還有更多更大的天體,比如,黑洞。我不僅要問,宏觀的天體是如何演化的?它們如何運行?
  •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
    在這兩段話中,如果你不能分辨老子措辭的玄機和奧秘,你就會錯誤的理解老子的意思,就會感覺老子的觀點有點自相矛盾。大家注意老子的措辭,就能夠發現其中的玄機和奧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處「生」是指生育。是指萬物的源頭生育出一切事物,這是指的物質和生命具有能生和所生的功能。這是從物理物質層面講的。
  • 【雪峰講課】道是宇宙萬物運行制化的總程序
    一個人怎麼來到人間,在人間吃苦還是受罪,享福還是怎麼樣,這一生會怎麼演繹,這裡面是有一種規律,宇宙的八大規律在起作用。人生的八大玄機我也寫過了,還有八大奧秘,你們已經知道人生不是稀裡糊塗的,不是分子亂撞的。這麼撞上倒黴,這麼撞上是好的,不是這樣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像我在晨經裡面寫的,近山識鳥音,近水知魚性,拜佛得佛性,求仙幻成真。
  • 萬物均有規律,不可違背,《鬼谷子》開篇,讓你了解規律重要性
    鬼谷子在開篇之中首先講述了捭闔之術,那麼何為捭闔,這兩個字從字面上來看就是開與合的意思。因此縱橫捭闔就可以理解為教會你如何開合有度,也就是如何更好地掌握事情的分寸。看似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蘊含著中國人的大智慧,很多人傾其一生的時間去研究它的奧秘。
  • 什麼是松果體,人類的第三隻眼?
    人類的第三隻眼。松果體,位於腦前丘和腦丘之間,呈紅褐色豆狀大小形狀非常像松果,松果體不只是醫生通常告訴我們的,褪黑色素的一個腺體。而是說在上古時代,人類和更高文明溝通的一個工具,但現在退化了,古人稱為靈魂的種子,現在有叫第三隻眼或者天眼。
  • 《基督易傳》第一景「乾」:創造萬物、運行萬物的上帝
    《易經》第一卦「乾」:創造萬物、運行萬物的上帝《易經》第一卦「乾」,結構為乾上乾下。在基礎八卦中乾就象徵天。本卦的卦辭是「乾:元,亨,利,貞。」一種解釋是本卦具有完全美好的四德。這四德不僅體現於自然界植物的生長過程,還可以推演到萬物的運行過程。元:象徵仁德和一個事物的初始,對應春天,植物的發芽初生。亨:象徵禮德和一個事物的成長,對應夏天,植物的生長。利:象徵義德和一個事物的收穫,對應秋天,植物的結果。
  • 它即是實存之物,又是萬物的規律
    二、道是萬物運動的規律道這一實存之物附著於萬物,作用於萬物,表現出了某種規律。那麼道的規律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種現象在自然界中極為常見:月亮從盈變缺,又從缺變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歷史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從嬰兒漸漸長大,生下後代後逐漸老去、死亡……所以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規律就是返回其初始狀態,生生不息。上面說過,天地萬物都是從道中產生出來的,它們的運動會離道越來越遠,並在最後返回其原點——道。
  • 金字塔結構的本質
    萬物凡成系統,皆是金字塔結構。是頂尖很小,基層龐大的結構。埃及金字塔一、這一結構有兩方面作用:即廣大基層付出代價,實現總統最優化。廣大基層供養的是頂尖,頂尖是為實現整體最優化的頂尖。頂尖是系統結構的頂尖,最優化的目標卻不是頂尖。
  • 世界上最神秘的數字是什麼?它可能是解開宇宙奧秘的鑰匙
    解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是什麼?如果你期待的是由盤腿坐在山頂上的聖人用某個古老語言吟誦出的咒語,那麼這個答案可能會讓你失望。萬物的黃金角度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學教授、30本科學著作的暢銷書作者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解釋說,精細結構常數「描述了物質與光結合的強度
  • 陰陽與五行的運行規律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是宇宙的對立統一,也是思維法則的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
  • 健康|聲音的奧秘---世界萬物都是因為聲音才存在的
    聲音是宇宙從最初混沌狀態顯現出來的第一個呈現,正是由於聲音的振動將物質粒子聚集,從而構建宇宙中的萬物所有。萬物也因此具有特定的振動頻率而代表著該事物的良好狀態,同時聲音使得萬物得以一直持續維持。奧秘1:一切事物都在振動自古以來,神秘主義者,治療者和心靈導師就已經知道了聲音治療的第一個奧秘。聲音治療的第一個奧秘就是:一切事物都處在振動狀態,振動是宇宙的基本創造力量,振動創造了宇宙。
  • 《周易》的作者成謎,千百年來無人能解,其中究竟有什麼奧秘
    《周易》無論是思想深度還是涵蓋面,都讓人嘆為觀止,時至今日依然有大批學者在研讀《周易》,因為還有很多奧秘沒有被揭示。所以很多人對此趨之若鶩,也為《周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實際上《周易》不僅內容深奧難懂,就連作者是誰也成為了一大謎題。根據權威人士的說法來看,基本上可以斷定《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
  • 唯有掌握宇宙萬物運轉的規律,才能掌握命運!
    在宇宙萬物誕生之時,上帝就鎖定了萬物運轉的規律,就像給宇宙運轉設計了一個程序,這個程序或規律就叫做「道」。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越深刻,越能理解這個「道」。科技越發達,社會越文明,其運轉邏輯就越接近這個「道」。
  • 天地之數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