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數的奧秘

2021-03-01 藍色星球原創中心

天地之數的奧秘

河圖洛書中的天地之數,如何理解?

天地之數如何化生出萬物之數?

2、3、4、5是什麼?6、7從何而來?等等這些數有什麼深刻內涵?一起探索數的奧秘,揭開「無字天書」的秘密,揭開宇宙人生的終極秘密!

一、 河洛之天地之數1. 河圖洛書是天地之數

古人說:「河圖洛書是天地之數,也是萬物生存之數。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而來。萬物有生數,當生之時方能生;萬物有成數,能成之時方能成。所以,萬物生存皆有其數也」。

河圖中的數,從一到十,共十個數,總和為55。這是天地之數,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天地造化盡在其中。由這十個數化生出萬物之數,萬物之數決定萬物的興衰成敗。

人說,「時來運轉」,「時也,運也,命也」,而最根本的是數。數決定了時,時決定了運,運決定了命。一切皆在數中。由此,「萬物生存皆有其數也」,萬物的興衰成敗最終是由數決定的。

2. 河圖洛書的非凡來歷

河圖洛書出現在上古的三皇五帝時代,距今大約有四、五千年。那時候沒有文字,歷史事件是人們口頭流傳下來的,我們叫傳說。

相傳那時候,伏羲是三皇之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代表了中華文明的起源。那時,伏羲觀察日月星辰,季節氣候,草木興衰等等,有一番體會,但是他並未理出個所以然來。有一日,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於是,伏羲依據龍馬身上的圖案,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做「河圖」。

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上馱著 "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制定了九章大法,用來治理國家,流傳下來收入《尚書·洪範》中。《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說的就是這兩件事。

從這兩個傳說就可知,河圖洛書的來歷非比尋常,很不一般——應該說它們本非人間之物,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無上法寶、密鑰,暗藏天機。一直以來,它們被稱為「宇宙魔方、無字天書」,歷史的久遠是難以想像的。而這「魔方、天書」中,隱藏了流傳千古的秘密,蘊涵了天地的玄機,造化之玄妙,有無限深刻的內涵。

3. 河圖洛書的圖解



河圖 洛書

河圖與洛書的圖式是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

河圖是由1-10,共十個數組成的,加起來總和是55,其數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洛書是由1-9,共9個數組成的,總和是45,比河圖少了十。其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於中,縱橫皆為十五,五居其中。

河圖洛書被稱為「無字天書」「宇宙魔方」,它們的秘密在哪裡?河圖洛書的秘密藏在河圖歌中,河圖歌出自《易經》。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這首河圖歌,是解開河圖這部天書的密碼、鑰匙。它揭示了河圖中數的關係,五行生成的原理,是河圖的玄機之所在。作者依據這首河圖歌,作出下面的表格,以揭示河洛的深刻內涵。


老子曰「萬物負陰以抱陽,衝氣以為和」。通常人們只看到前面半句「萬物負陰以抱陽」,而把後面的半句「衝氣以為和」忽略了。這裡的衝氣就是陰陽二氣的合氣,就是三才中的人才。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三就是三才。老子為什麼不說二生萬物,二是陰陽,為什麼不說五生萬物,五是五行。因為三是萬物生成的最基本的條件,三之前是潛伏階段,到了三之後,萬物才算生成,然後就開始迅速成長了。所以老子說「三生萬物」。

伏羲八卦是以三爻為基礎的,三爻即是三才。周文王推衍出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為什麼不是四爻、五爻、七爻,為什麼是六爻呢?因為這個六爻還是三才之道,「兼三才而兩之」。易學之所以偉大,因為它系統地研究了三才之道。伏羲,老子,周文王和孔子,這些古聖先賢都不約而同地闡釋了三才之道,可見三才之道的重要性。三才之道是陰陽學說的真正立意,三才之道是陰陽學說的詳解。

上表中將三才分列出來,正是為了表明三才之意。一、七、三、九、五屬於天才,中央五屬於人才,六、二、八、四、十屬於地才。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間暗藏了人五。天一、人五、地六,這三才合一,就生成了水。同樣,地二、人五、天七三才合一生成了火。天三、人五、地八,三才合一生成了木。地四、人五、天九,三才合一生成了金。天五、人五、地十,三才合一生成了土。水、火、木、金、土都含藏有中間的人五。這個人五,就是河圖的中央五,位於河圖的正中心,其功用是不可或缺的。有了人五,才能與天、地相通,形成三才合一,而生成五行和萬物。這就是三生萬物。

如表中所示,依據河圖歌之理,河圖洛書化生出了三才和五行,橫向為三才,豎向是五行,中間是1到10這十個數。三才是由這十個數生成的,五行也是由這十個數生成的,兩者的角度、看法不同,但內在是完全一致的。這十個數是天地之數,用簡單的公式表示就是——三才天地之數五行

天地之數與三才五行是體與用的關係。天地之數是體,三才五行是用,用即外相、外用。天地之數是圓滿之數,具有圓滿的涵義,含藏了天地萬物的全部內涵,所以三才與五行本身就具有品類萬物、囊括萬有、經緯宇宙、貫穿古今的力量。

總之,河洛之數是天地之數,天地之數化生出三才五行,三才五行是河洛的精髓要義,河洛的秘密全在三才五行之中。


4. 宇宙三界依三才定位

天地的玄機造化,化生出三才五行。

三才五行裡,含藏著天地的玄機造化。

天地造化,依三才而生成了宇宙時空,依五行而生成了萬物。

自盤古開天地,鴻蒙初分,清濁分明而定乾坤,陰陽交泰而滋生萬物,天、地、人三才定位,確定了宇宙三界的格局。宇宙三界的格局,是依天、地、人三才而定位的。


宇宙三界中,時間和空間都是依天地人三才而定位的。時間的三才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空間的三才是天界、人界和地界。

以「宇宙」這個詞為例。它表達了「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的意思。「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道在其間,而莫知其所」《淮南子》。「宇」代指的是一切的空間,包括東、南、西、北四方和上、下,是無邊無際的;「宙」代指的是一切的時間,包括過去、現在、未來,是無始無終的。

世界這個詞,也是說時間和空間。世是指時間,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包括一切的時間。「三世佛」就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指一切佛。界是指空間,三界就是宇宙空間的所有範圍,分為天、人、地三界。總的來說,這個宇宙的範圍,宇宙時空的格局,是依天地人三才而立的,是三才的規律顯現。

古人的智慧,早就對宇宙時空有了正確的了解認識,現代人當效法學習。中國古人認為,世界上的萬物,都只能存在於三界之內,這是依三才而立的宇宙時空觀;三界之內,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生成的,超不出五行的範圍,這是依五行而立的五行生成觀。三才五行源自河洛,河洛是宇宙總源頭、總設計。

河洛之源頭,化生出三才五行,創造了宇宙萬物,「宇宙魔方、無字天書」隱喻的就是其中的內涵道理。這道理說出來不是別的,正是從天地之數化生而來的三才五行,三才與五行就有品類萬物、囊括萬有、經緯宇宙、貫穿古今的力量!


5. 三才五行是世間萬法源頭

河圖洛書被稱為無字天書,據說其中暗藏著秘密的修煉法門。這流傳千古的天書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法門呢?這秘密法門不是別的,正是圓滿三才五行。


凡事圓滿了之後,就能跳出其範圍,不受其束縛。這就好像往桶裡裝水,水滿了之後自然會溢出桶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宇宙時空的格局是三界五行。圓滿了三才五行,就能跳出這個宇宙時空的範圍,這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能不再生死輪迴,得到永恆。世間的修煉法門,凡是欲出輪迴的,無不是從此處下功夫。


人們熟知的儒、釋、道三教中,都有三才五行的蹤影。三教中很多說法教義,都是由三才五行衍生而來的,都是為了圓滿三才五行。佛家的三皈五戒,道家的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儒家的三綱五常,皆是為了圓滿三才五行。儒家雖然是入世的,不提跳出三界,但基本教義也歸於此。



儒家的三綱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佛家的三皈是從佛法的角度,分別闡釋了三才的涵義,都是從三才衍生出來的。三綱與三皈是儒家和佛家的基本教義之一。所謂君臣、夫婦與父子,分別源於天、人和地三才。皈依佛法僧,也源於天、人和地三才。

而道家的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其名稱就是三才和五行原名,名稱上就沒有變化,保留著原義。足可見道家是以圓滿三才五行為修煉目的。圓滿了三才五行,就是圓滿了天地之數,便能煉成得道了。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儒家五常與佛家五戒,是從正反兩個方面分別闡釋了五行的道理,五常是從正面去闡釋了五行性,五戒則是從反面闡釋了五行性。

五行中火主禮,禮是儒家五常之一,和佛家五戒中的戒淫是異名同質,有禮就不會亂來,非禮就是指邪淫。禮與戒淫兩者內涵是一致的。

五行中土主信,信是儒家五常之一,有信就不會打妄語,就是戒妄。戒妄是佛家五戒之一。信與戒妄兩者內涵是一致的。

五行中金主義,義是儒家五常之一,有義的人就是有義氣,為了別人犧牲自己,捨身取義,把自己的給別人。而盜是把別人的拿過來成自己的。義與盜的含義正好是相反的,分別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五行的金性。

五行中水主智,智是儒家五常之一,酒令智昏,戒酒就是保護人頭腦不昏沉,戒酒是佛家五戒之一,所以智與戒酒是一致的。

五行中木主仁,仁是儒家五常之一,有仁的人會心慈,慈心則不會殺生。仁與不殺是一致的。

由此可見,五常與五戒的內在涵義是一致的,相通的,說的是同一道理,都是從五行衍生出來的,都是為了圓滿五行。

綜上所述,儒釋道三教本是一家,只是角度不同,說法不同而已。它們的源頭是一致的。它們的源頭都是三才五行,都是為了圓滿三才五行。儒、釋、道三教代表了人類的最高智慧,可知河洛是世間萬法的源頭。

二、 天地之數的應用

三才五行既然有品類萬物、囊括萬有、經緯宇宙、貫穿古今的力量,那麼在天地學習法中,三才與五行都有什麼應用體現?

三才五行在天地學習法中的應用


天地學習法中,三要素與三段論都是三才的應用,三要素、三段論與時間的三才,即過去、現在、未來是相互呼應的。三要素中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對應著地、人、天三才,時間上對應著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的起因,是三才中的地才;現在的經過是轉化的過程,是三才中的人才;結果出現在未來,是三才中的天才。

三段論則是三要素的翻版,也是三才的一種應用,對現狀的不滿歸為三要素裡的起因,改造歸為三要素裡的經過,標準歸為三要素裡的想要的結果。所以三要素與三段論是相通的,一致的,只是用法略有不同。三要素用來分析過去的事情,三段論用來計劃未來的事情。

三堅持的說法也源自於三才,也是三才的一種應用。做功課能夠清靜身心,身心是人的內在,屬地才之道。學習能明理,明理就知道怎麼做,有引領的作用,屬天才之道。行善實踐屬人才之道,所謂把握當下,就是現在去做,現在去實踐。當下就是現在,現在去做,去實踐就是人才之道。

天盤也是三才的應用,是時間的三才,即過去、現在、未來。天盤中體現了「天時」,即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所以畫天盤時,自然就是由過去畫到未來。地盤體現了「地利」,即空間的遠近,著重在當下的落實。

三門系統也是三才的一種應用。鬼門是地才,人門是人才,神門是天才。三門系統與三段論,是非常接近的。現狀是鬼門,標準是神門,改造是人門。現狀有問題,需要看問題,所以是鬼門。神門是規律方法,也是想要的樣子,想達到的標準。人門是人去實踐,去改造,是變化的過程。

雲教育學中,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先進思維分別是地、人、天三才的顯現。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先進思維,這三才具備之後,事物才生成,這是三生萬物的階段。此時事物剛剛萌芽,初具模型,仍很弱小。然後開始生發,生發就是不斷圓滿的過程,圓滿了之後就生成了系統,系統生成是圓滿的表現。此時已經發展壯大了,可以有所作為了,就可以文明再造,承擔做事了。這是由3到6的過程。然後還有9、12的過程,下文中有詳述。

天地學習法中,五原則五步法是五行的一種具體應用。五原則五步法與五行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五原則與五行對應的關係是:解脫原則與火性對應,平衡原則與土性對應,平等協商原則與金性對應,發心原則與水性對應,處處實踐原則與木性對應。五步法與五行對應的關係是:觀察他人與火性對應,關照自我與水性對應,建立信任與土性對應,價值統一與木性對應,突破現狀與金性對應。它們之間的關係見下圖


2. 七的由來

天地學習法中,有個畫盤7、6原理。其中的這個7是由三才五行融合而來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出自《三字經》。這個三光,即日月星也是三才。日屬陽,是天才,月屬陰,是地才,星在中間,是人才。這個星是指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月與五星合在一起,合稱為七曜。七曜就是日月與五星相結合,既有三才,即日月星,又有五行,即五星。所以說這個7的原理就是七曜,是由三才與五行融合而來。




上圖中,過去、現在、未來代表三才,五步法代表五行。「現在」沒有展開時,三才與五行是分開的。下圖中,「現在」代表的五行展開了,三才與五行融合在了一起,就是七曜。

一個星期有七天,這七天分別代表了日月和五星。日語中就是用七曜直接來命名。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

微弦中7是由三才五行融合而成的,三才與五行本身就是圓滿之數,那麼7同樣也是圓滿的。而且7中含有了5,使得7比3更深入、更細緻地反映事物全貌。

3. 2 是什麼


數字2 代表陰陽,陰陽變化的規律是宇宙間的根本規律,太極圖與河圖都體現了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的根本規律。

太極圖中白色代表陽,深色代表陰,從最下端陰最大之處,一陽生,陽開始生起來。沿著順時針方向往上,陽慢慢增大,陰慢慢減少,到了最上端,陽到了最大,陽守不住了,此時一陰生起來了。依然沿著順時針方向往下走,陰慢慢增大,陽慢慢減少,到了最下端,陰到了最大,陰守不住了,此時一陽又生起來了。這就是太極圖表現的陽極陰生,陰極陽生的規律。

河圖中木為少陽,火為老陽,金為少陰,水為老陰。河圖中陰陽的變化規律與太極圖完全一致。河圖中水為老陰,代表冬季,對應著太極圖中最下端的陰最大之處。沿著順時針方向往上,到了白色中間部分對應著木,木為少陽,代表春季陽氣生長的階段。陽再往上增加,到了頂端最大的部分,對應著火,火為老陽,代表夏季,陽氣到了最大階段。此時一陰生起了。

沿著順時針方向往下走,陰慢慢增大,陽慢慢減少,到了深色中間部分對應著金,金為少陰,代表秋季,陰氣增長的階段。陰再增加,陽又減少,到了底端深色最大的部分,對應著水,水為老陰,代表冬季,此時陰氣到了最大階段。而一陽又生起來了。

所以說河圖與太極圖的陰陽變化的規律是完全一致的,它們表達的內涵是相同的,河圖就是詳細的太極圖,太極圖是河圖的簡化版。它們說的是宇宙中普遍的規律,就是陰極陽生,陽極陰生,陰陽相互轉化,互根互生,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規律。世間的事物就是這樣變化的,這就是太極圖、河圖、易經八卦等等這些上古智慧所闡明的道理。

4. 4的含義

數字4是由5而來的。以四季為例,一年分為四季,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因為土生萬物,所以流於四季,合為五行。一個季節為3個月,每個季節的最後一個月:即是四季的末月,這四個月的五行屬土,是土旺的月令!所以說「土旺於四季末」,即是說土旺於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每季的最後一個月。見下表


土所代表的欄目裡並沒有季節可填入,四季配五行,很明顯就是少了一塊。其實不然。原來土性代表的對萬物的包容和養育,土性在易學中甚至可以直接代表母親,先賢把土分別排列到了四季之中。一年有十二個月,每一個季節都有三個月,而每一個季節的最後一個月,都屬於土性。土性月份起到了季節轉換的過渡作用,對主持每個季節的五主氣進行收藏,所以這四個分列四季的土性月份,古代統稱這四個月份為「四庫」。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書名裡所用的「四庫」二字,就是出自五行理論的「四庫」概念,以包容天下的土性來代表這套圖書集成的包羅萬有。

由此可知,四季是由五行轉化而來。四季中,五行中的土不是缺失了,而是暗藏在春夏秋冬之中。同樣,四方是由五方而來。四方也是五方,是因為四方觀中已經蘊涵了五方觀,因為要確定四方,必須首先確定中央,因此,說四方,就已經意味著五方。

總之,四方四時完全是從五方五時來的,4是由5 而來的。

5. 6代表鼎盛期,穩定階段

宇宙的成住壞空,類似於一年的春夏秋冬。對應的陰陽變化是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事物的興衰也可以分為4個階段,生長期,鼎盛期,衰退期,消亡期。用數來表示,就是3、6、9、12,這是由天地之數化生而來的萬物之數。

其中3是一個基本循環,每經過一個3,事物就完成了一個微循環,而進入下一個階段。三生萬物中的3是少陽、生長期,像春天。經過3進入下一個循環,到了6的階段,是老陽,事物發展到了鼎盛期,是最旺盛的階段,像夏天。又經過3進入下一個循環,到了9的階段,是少陰,事物的衰退期,像秋天。又經過3進入下一個循環,到了12的階段,是老陰,事物的消亡期,像冬天。3、6、9、12這4個數,就是宇宙的成住壞空之數,好似一年的春夏秋冬,是自然發展的規律。這就是『萬物生存皆有其數也』,萬物的興衰成敗皆是由數而定的。

史書上有關於「天子駕六「的記載,天子駕六是我們古代的禮制行為。皇帝級別的六匹馬拉的兩輛馬車,即著名的「天子駕六」。天子所御駕六,其餘副車皆駕四。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天子駕六的禮制證明了古人對6的崇拜,只有到了頂點,到了皇帝級別,才有資格坐六匹馬拉的車。

易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6爻,6爻也取的事物充分發展到頂端的含義。6代表穩定,代表事物發展的穩定、成熟階段。事物得到了充分全面、長足的發展,到了鼎盛、穩定階段,才達到6。所以用6來分析事物時,就能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整體全貌,找到不足之處。

微弦中的6,其實就是易經卦中的6爻,能夠全面整體地看待事物。所以微弦也可以說是一種卦像,是活的卦,現代版的卦。從固定不變的六十四卦,化生為靈活變化的自畫卦,每個人畫的,每一次畫的都是不同。這一點更貼近事物的真實狀況,更加實用便利,比古時進步很多。

總之,6是事物的鼎盛階段,是具足圓滿的。所以76原理,是圓滿的方法,是天盤的高極應用,能對事物進行最充分最全面的分析。

三、 回到河洛本源

偉大的河洛文化神秘莫測,玄空玄幻,亦幻亦真,非一般學問可以言說。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根本,更直接映現了天地造化之玄機。由河洛的天地之數化生出萬物之數,能夠解釋萬物的興衰成敗之理。易經八卦、天幹地支、二十八星宿、奇門遁甲等等傳統文化皆由此而來。對幾個數字的解讀僅是滄海一粟,真正的大海還沒有顯露真顏。回到河洛本源,領悟宇宙終極真理是作者的心願,也是現代人應當走的路,修遠兮漫漫路上,願一道上下求索!

海塵 河洛本源星球

2015年3月31日

QQ群:427241119

相關焦點

  • 易經術數中「大衍之數」是什麼?
    我們接著學習易傳中的內容,今天我們聊一下大衍之數,易傳中在介紹大衍筮法的時候,有這樣的句子: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疑惑,大衍之數五十,是什麼意思?這裡我們介紹一種說法,供大家參考。    易傳說過,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和,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 「天地數」河洛理數的吉兇基因·基礎篇
    它們來源於河圖數,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其中基數為陽為天,它們相加合為25;偶數為陰為地,它們相加合為30。天數25和地數30是天地正數,但其實具體在理數命卦中基本所有人都是偏數。而所得天地數不管正數偏數,都如同命卦的基因密碼,決定著命卦的層次,是君子是小人,是吉是兇,全看天地數這個基因如何。
  • 數學奧秘——神奇的完全數
    像這樣的數,我們就稱之為「完全數」(別稱完美數.完備數)。「完美數」這個名稱具有神秘的色彩,意思是「完美的數」。完全數有著美好的寓意呢!畢達哥拉斯曾說:「6象徵著完滿的婚姻以及健康和美麗,因為它的部分是完整的,並且其和等於自身。」有些《聖經》注釋家認為6和28是上帝創造世界時所用的基本數字,因為上帝創造世界花了六天,二十八天則是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日數。
  •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莊子是一個追求精神上絕對自由的人,從莊子的話中,可以看出莊子還是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一切從「自然」這一母體開出來,莊子也把自己融入永恆的自然過程當中」。在這兩段話中,如果你不能分辨老子措辭的玄機和奧秘,你就會錯誤的理解老子的意思,就會感覺老子的觀點有點自相矛盾。大家注意老子的措辭,就能夠發現其中的玄機和奧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處「生」是指生育。是指萬物的源頭生育出一切事物,這是指的物質和生命具有能生和所生的功能。這是從物理物質層面講的。
  • 解密最簡單的超越數的奧秘:劉維爾數
    法國數學家劉維爾(Joseph Liouville,1809—1882)在1844年寫下了一個奇怪的無限不循環小數,並證明了這個小數不可能滿足任何整數系代數方程,因此確定了超越數的存在,人們為了紀念他首次發現超越數的存在,所以把這個小數稱之為劉維爾數。
  • 易經入門-先天八卦與二進位〔先天之數〕
    先天八卦是無五行之別的,八卦就是八卦。   易逆數是關鍵的一點,只有逆過來才能封閉,才有極限,在這個極限中才有生克制化。物以類聚,方以群分。這是在深層的聯繫,非意識所能及。   經典力學和量子力學都基於任意的初始條件和決定論法則。當考慮不可逆性時,情形便不再如此。
  • 數圖形中的奧秘(胖博士原創)
    數圖形中的奧秘文/張潮博士小海跟同學們應邀去拜訪胖博士莊園。到了胖博士莊園門口,只見一扇大門緊閉,上面畫著一副圖,下面寫著:數一數圖中有幾條線段,請在密碼框裡輸入相應數字開門。同學們若有所思,原來數線段有這麼多奧秘啊。看著大家認真的模樣,胖博士又提問道:孩子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是數圖形怎麼數呢?他拿起粉筆在客廳裡的小黑板上畫了一幅圖,問大家:看看這裡有幾個三角形呢?
  • 《道德經》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如果您還沒關注我,請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玉皇宮加關注,我們每天為您分享道家傳統文化及養生常識第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①,是謂玄牝②。玄 [引語]老子在這一章裡繼續說明「道」的特徵。他所運用的方法仍是比喻、借代。他用「谷」象徵「道」,說明「道」既是空虛的又是實在的;他用「神」比喻「道」,說明「道」生萬物,綿延不斷;他用「玄牝之門」比喻「道」是產生萬事萬物根源,等等。他想說明「道」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從時間而言,它歷久不衰,天長地久。從空間而言,它無處不在、無窮無盡。
  • 【國學經典】記憶力訓練第14周:天地之數(一)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
  • 【公益講堂】「易道象數系統」—「天地人」三才
    首先感謝大家繼續參加快樂國學創新人才大講堂,上周分享「易道精華探秘」,從易理的角度理解易經,今天分享「易道象數系統」,從『象數』的角度去理解易經,象與數是不二的,我們在說象的時候就是在說數,在說數的時候就是在說象,易道象數系統的核心觀念就是「1,2,3,5,8,0」,也就是太極,陰陽,三才,五行,八卦,無極。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3」—三才。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消除貧困擺在治國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從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到形成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從支持和鼓勵全社會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參與扶貧,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對脫貧攻堅進行再動員、再部署,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為打贏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六章》)這章的解法眾多,又不外乎兩類,唐道士李榮在《道德經注》指出:「河上以為養神,乃思存之法;輔嗣言谷中之無,此則譬喻之義。雖真賢之高見,皆指事之說也。」河上公的「養神」即早期道教的修煉理論,其稱「谷,養也,人能養神則不死,神謂五藏之神也。」「根,元也。言鼻口之門,乃是同天地之元氣所從來。」
  • 希伯來文22個字母的奧秘
    第23對染色體決定小孩性別,這就是第一個字母Alef א的奧秘,其形狀上下各一點,中間一個杆,代表夫妻合一。將該字母與「血」連合,就成了「人」 אָדָם。因為靈界奧秘不能被眼睛看見,但可以通過嘴講述給人聽。數字對應「創造層」Beriah世界,因為數字最抽象,對應人的意念。計算數字的希伯來文是חֶשְׁבּוֹן,其詞根同「思想」מַחְשָׁבָה。
  • 基督教刊|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神又是誰造的?
    「神為大,我們不能全知,他的年數不能測度。」(伯十一7-8,卅六26,參卅七23)由此可見,神是何等的奇妙偉大,有限的人實在無法了解無限的神,但並不能因此否認神的存在。因為神曾經藉著聖經已將這奧秘的事,一一啟示出來(摩三7),能使我們有所認識和相信。如: 1.「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惟耶和華是真神,是活神,是永遠的王……」(耶十10)。
  • 古代經緯天地之才的必修課
    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堅韌不拔之志 。此所謂超世之才可以是經天緯地之才、定國安邦之智亦或震古爍今之氣,如張良、管仲、張葛亮等歷史名人。高山仰止之餘,我等凡人也可翹首一窺各路神人究竟讀了什麼天書以至有如此達能。
  • 《通往奧秘之門》-- 第一章:精神世界和它的奧秘
    用他們的話來說,「這個奧秘不可能只披露給少數幾個被上天選中的人。」  但是,傳播奧秘學的人無法像自然科學家那樣提供能夠被大眾接受的證據,因此他們往往受到排斥。另外一些人則持謹慎態度,他們之所以排斥非物質世界,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學說太不近情理了,人不可能知道生之前死之後的事,也不可能確定五種感官以外的事物。因此他們質疑奧秘學。
  • 【文摘】《象數理化》之「數」(節選)
    故「體天地之撰者,易之象;紀天地之撰者,範之數。數者始於一,象者成於二。一者奇,二者偶也。奇者,數之所以行,偶者,象之所以立」(《洪範皇極內篇原序》)。由此可見,數生象。「龜,象也;筮,數也。「河圖體圓而用方,聖人以之而畫卦;洛書體方而用圓,聖人以之而敘疇。卦者,陰陽之象也;疇者,五行之數也。象非偶不立,數非奇不行,奇偶之分,象數之始也」(《洪範皇極內篇》卷二)。
  • 《周易》從河圖到洛書:10個數變9個數,蘊含的智慧卻拔高了一大截兒
    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講常道,洛書言變化,河圖洛書所用之數同,所顯之象異。從河圖到洛書,雖然僅僅是一個數字之差,但卻能窺見《周易》更深層次的智慧。河圖用十個數,兩個數一對,成五對,代表陰陽之氣交合之後,生成五行之氣的過程,同時河圖對宇宙生成的描述也停止在五行這一個層面。不同於河圖,洛書隱藏了河圖中的「十」數,將其他九個數按照不同於河圖的順序排列,形成新的九宮模式。
  • 黃帝內經:人稟天地之氣生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所以人身之氣,實為天地之化氣。地氣上為雲,則是陽氣上升的過程;天氣下為雨,則是陽氣上升,陰陽相交的結果。中藥之中,黃芪和知母的配伍,就是為了實現天地之氣的交感。黃芪溫升補氣,知母寒潤滋陰。
  • 易經「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古人是如何知道天地規律的?真厲害
    《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其中「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當是最有懸疑的內容了,至今未有定論。易經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中都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在很久很久之前,古人竟然知天地的運行規律,就比如「天道右旋,地道左旋」,古人那時候就已經知道天地在旋轉了,並且還知道地球在圍繞著太陽旋轉,再加上易靜中這一句「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陰順陽逆,易逆數也」,就更百思不得其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