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趙榮第二版書應該這樣做筆記

2021-02-18 地理考研

大多數學校都需要考到這本書,《人文地理學》趙榮第二版,目前的複習階段中,需要先把書本瀏覽一遍,然後結合資料或者輔導老師的講解,整理出自己的筆記和框架體系。

但是好多同學都不會自己整理筆記,接下來,我給你大家展示能夠簡單明了的筆記。

1、關於人文地理學當中的人物、學派。

學派

人物

思想

代表作


亞歷山大·馮·洪堡(德)

近代地理學的開山大師,使地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他注意到人地之間的相互作用,創立了因果原則、綜合原則、比較原則等研究的基本方法

 

《宇宙》

《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


卡爾·李特爾(德)

近代人文地理學的開山大師,認為地理學的研究是人類家鄉,要確立一門以人與自然的有機統一為基礎的新的科學的地理學


人地關係學派

拉採爾(德)

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被認為是地理環境決定論思想的引入者

《人類地理學》

《政治地理學》


維達爾·白蘭士(法)

建立的法國學派主要特色是在人地關係理論與區域人文地理研究兩方面,白蘭士反對拉採爾的環境決定論,強調人類對外界環境的適應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



森普爾(美)

拉採爾的學生,宣揚地理環境對人類體質、民族發展與國家歷史有決定性的影響


區域學派

赫特納(德)

主張地理學應著重於空間分布的研究,區域地理學是地理學的核心

《地理學:它的歷史、性質和方法》


哈特向(美)

認為地理學是描述和解釋作為人類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間變異特性的科學


景觀學派

施呂特爾(德)

景觀學派的創始人,著眼於地球表面可以通過感官覺察到的事物



索爾(美)

致力於探討人類文化與景觀之間的關係,形成了文化景觀學派



2、人文地理學中的人地關係理論


名稱

觀點

評價

代表人物

環境決定論

原稱地理環境決定論,簡稱決定論,強調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過分強調環境的決定作用,忽視各種因素之間複雜關係。具有進步意義,有唯物的成分

拉採爾

森普爾

可能論(或然論)

不強調環境在人地關係中的決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對環境的適應與利用方面的選擇能力

①過分的強調人的選擇能力,認為地理環境只是提供可能

②對人地關係的解釋不夠徹底

白蘭士

白呂納

適應論

認為人文地理學包括兩方面:一是人群對他們的自然環境的適應;二是居住在一定區域內人群及其和地理區域之間的關係

已經含有協調人地關係的思想


生態論

地理學是有關「人類生態學的科學」,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引入生態學的概念


環境感知論

人與自然環境關係中的各種可能性進行選擇時不是任意的、隨機的和毫無規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觀規律可尋的。它受一種思想意識的支配,這種意識就是環境感知



文化決定論

在人地關係中出現一種人起決定性的觀點,人是通過文化在起作用,故稱為文化決定論



和諧論

①人類應順應自然規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環境②對已經破壞的不協調的人地關係進行優化調控




3.人文地理學研究中的哲學方法論


名稱

內容

經驗主義方法論

  歸納法是經驗主義的方法論基礎

  調查,收集各地的基礎資料,進行整理、歸納,採用地理學的研究思路進行表述,進而解釋地區差異,揭示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一方面觀察是其重點,另一方面強調綜合和歸納的作用

實證主義方法論

  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科學的兩大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或理性)

  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學較傳統人文地理學有了許多革命性變化。

  ①發展了人文地理學的理論②在空間科學的理論框架內更多地採用了演繹邏輯③加強人文地理學的科學化

人本主義方法論

  針對實證主義人文地理學忽視人這個主體的傾向。加強了對人的研究,以人這個主體為出發點,重視了人類行為的豐富意義和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中的非經濟成分

  人文主義地理學研究內容大多涉及歷史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領域,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為方面的探討。是完全主觀的,主要根據自身或他人感應的環境來推知歷史上在多種因素下產生的機制。

  彌補了實證主義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點在於它的唯心主義傾向,把一切客觀存在看作人的心理構造,事實上構成人的感應行為的基礎是客觀環境世界

4、中國的人口轉變階段


1949年前

特徵:舊中國時期,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低,屬於高位靜止的原始型。

原因:戰亂、思想觀念、經濟落後。

1950年——1970年

特徵:死亡率開始下降,出生率依然很高,屬於早期擴張階段;

原因:政局穩定、經濟有一定發展、思想觀念。

70年代初至90年代

中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迅速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跨入後期擴張階段

預計2020年前後2015年中國實行「二胎政策」,出生率上升,自然增長率上升。因此中國進入低位靜止階段的時間會推後

2040年後

中國進入絕對衰減階段的時間也將推後


2019考研要開始準備啦

一年之計在於春,考研之計在於始。

你還在為考研沒有方向而苦惱嗎?

你還在為不知如何開啟複習而心慌嗎??

你還在為沒有明確的複習計劃而頭疼嗎???

快來凱程吧!!!

這裡有資深規劃老師指點迷津,在這裡能收穫一路同行的小夥伴,在這裡還能掌握最最最驚喜的學習方法!!!

凱程考研廣州分校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華南師範大學西門高科大廈B座2707+1008(地鐵 華師站B出口)


課程諮詢|譚老師QQ/微信:860521937

複習答疑師姐:QQ1284726460

                         QQ393898188


 環境展示  


   班型介紹    

願棒棒的你們在凱程有不一樣的收穫,圓夢高校

相關焦點

  • 考研經驗 | 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碩士初試經驗
    做完一遍後,不對答案,而是先查出裡邊不會的單詞,後做第二遍答案,再對答案。根據第一遍與第二遍的錯誤情況來分析是詞彙問題還是理解問題導致的錯誤。②第二階段:10-11月,練翻譯題、完形填空、新題型等其餘題型。
  • 地理學考研丨985院校裡最值得報考的4所寶藏院校大合集
    10年的真題發現,881出題比較鬆散,並沒有固定與某一本參考書,複習的時候也不能指望一兩本書就能覆蓋考試範圍,但是建議大家在複習的時候以趙榮的《人文地理學》為主,《經濟地理學》為輔,有時間的同學,也可以看下《世界經濟地理學》。
  • 趙榮《人文地理學》第2版配套練習題庫——才聰學習網
    第一部分 考研真題精選一、名詞解釋1人文地理學[福建師範大學2002年研]答:人文地理學是指以人地關係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
  • 人文地理學的定義
    葡萄牙之所以與西班牙分離,難道不能部分地用它西方面向大洋,東方與西班牙隔著崎嶇山地及荒涼峽谷來解釋嗎?  但是,我們覺得,即使把這第一個定義說到底,它也包括不了整個關於人類與自然環境關係的研究內容,它也顯得過於廣泛,因為這些關係中有許多肯定不是人文地理學所能研究的,它們屬於別的科學部門。L.費弗爾在其所著《地球與人類進化》一書中,已經清楚地指出人文地理學的這些禁區。
  • 人文地理學概念
    2、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以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以人地關係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展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地域結構形成的科學。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經濟地理學,狹義的則不包括。 3、三分法:自然地理學 —— 研究自然環境特徵、結構及其地域分異規律的科學。
  • 2021北京大學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考研備考指南
    主要特色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學科交叉、應用學術為方向,利用城市規劃、地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的新理論、新方法及新技術,針對國內外城市與區域發展的特徵及趨勢,培養城市與區域發展、建設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
  • 人文地理學複習資料
    >1.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涵是什麼?答: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文地理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包括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思想意識)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科。人文地理學的內涵是: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
  • 樊傑:中國人文地理學70年創新發展與學術特色
    人文地理學探討同資源、環境、生態和災害等自然地理環境相互作用關係的同時,要研究人類生產生活活動分布的經濟規律,還勢必同意識形態、體制機制、社會文化、行為心理等人文環境有著不同程度的因果關係,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地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規律,才能對未來人文地理過程和格局給出合理的模擬、預判、調控和優化,這也正是人文地理學應用於決策的價值所在,而這種應用性如同其綜合性一樣
  • 唐曉峰談人文地理與地理學史:舊事不在城南,意義便消解大半
    作為華裔地理學家,段先生在書序中說,他寫這本書一是想要「向故土致獻敬意」,二是「想寫一本不落窠臼的區域地理書」,將地理、經濟、社會和文學、藝術貫通起來,並期望此書的翻譯出版能「拋磚引玉」,「中國的地理學者能夠真正實現歷史與人文、經濟、社會的並重」。於是,我們看到了一本頗有歷史、人文味道的中國地理。
  • 地理學與工具論
    -你比如說:天文、地理、化學、物理這些東西都是自然秩序,地理學歸屬於自然秩序,所以不存在自然地理這個概念,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形而上地理學。地理、化學、物理就是自然秩序,自然就是地理、化學、物理,就是地理學。你見過人文化學嗎?你見過人文物理學嗎?因為地理學涉及到人的自身利益,所以就會出現這種人文地理學,你說武漢是中國的工業中心、物流中心就會被送去東北伐大樹。
  • 怎樣學習中國歷史地理學,學習地理學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歷史人文地理是我們學習歷史地理的主要內容,我們如果將歷史地理學作為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來看,學習歷史地理學的這部分內容就是為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歷史發展服務的。今年,我編著的 《中國歷史地理學》教材和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理》教材也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些專著和教材都是我們初步了解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讀物。如果需要進一步的學習,自然地理方面可參閱中國科學院編著的 《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人文地理方面可參閱鄒逸麟主編的《中國人文地理·歷史人文地理》一書。
  • 2016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聯合學術年會在長春召開
    9月24日至25日,2016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聯合學術年會在長春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研究生1000餘人出席了大會。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十三五』時期中國人文地理學的協同創新」和「面向世界和服務國家的中國人文地理學發展」。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兼執行秘書長張國友主持,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研究生院院長高夯,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所長、吉林省地理學會理事長張平宇,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院長吳正方,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方創琳先後致辭。
  • 未來人文地理學發展機遇、挑戰和應對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欄
    本文分享其核心觀點及「未來人文地理學發展機遇、挑戰和應對」部分內容。《中國人文地理學70年創新發展與學術特色》認為: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三大學科分支之一,是以人類活動的地域空間分布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正是由於人文地理學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階段高度耦合、良性互動,中國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發展,在表現出鮮明的階段性和曲折性的同時,又持守學科兩大屬性,形成了不同於發達國家人文地理學社會化、人文化的中國人文地理學學術特色,不僅維護了中國地理學的統一性,受到國際同行的肯定,也在中國以糧為綱、工業大發展、新型城鎮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發展時期,都做出了具有顯示度的科學貢獻。
  • 人物誌 | 鄭天挺與歷史地理學研究
    三曰人文地理,或稱政治地理。論邦國都邑之疆域,及文明之進化,農商之發達,與夫種族、語言、宗教、政俗之不同,並各地交通之情況」。「三者間,以地文地理為基本,人文地理由其發生」。眾所周知,當今中國歷史地理學大體亦分為幾大體系:歷史自然地理學、歷史人文地理學、區域歷史地理學、歷史地圖研究等等。儘管與鄭天挺的分類不盡相同,但還是能看到彼此的關聯性。三者之中,他最重人文地理,這也是他教授地理課最重要的方面。
  • 孫衛國 | 鄭天挺與歷史地理學研究
    1923年傅振倫入北大預科,曾聽過鄭天挺的人文地理學課程,他深情地回憶當時的課堂情況:鄭先生通英文,瀏覽很廣,所授人文地理一科即參考外文專業圖書,編印講義。鄭先生講人文地理,我受益很深,一九二六年開始研究中國地方志學,即啟蒙於先生。人文地理的課堂在沙灘紅樓北大第一院第二層西頭南端路西第一教室,這個大教室可容百餘人。鄭先生熟習地理,侃侃而談,條理清晰,口齒流利,發音洪亮。
  • 鄂爾多斯趙榮律師簡介
  • 低年級學生這樣做讀書筆記
    閱讀原本應該是去功利化的,是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而已。但家長們都很重視閱讀,更期望閱讀之後能夠輸出,能夠出口成章。於是,很多小學生家長會焦慮一個問題:我家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還寫不好文章?如果你告訴他讀和寫之間的距離,如同會吃和會做之間的距離一樣,他就會追著問:那做讀書筆記有用嗎?
  • 地理學,終究也是理解人的學問
    本次講座圍繞著名地理學家段義孚所著《神州》一書展開,闡述了地理學為什麼「終究是理解人的學問」。語言、歷史、地理共同奠定了我們對空間的理解,《神州》一書,就是一本寫法獨特的《中國地理》,它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腳下這片土地,也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者、理解自然。「景觀」是一個重要的地理學概念,也是《神州》一書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