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很好的東西,在音樂的氛圍裡,可以思考自己未能靜心思考的東西。
近來,當聽到誰誰嘴裡說出閨蜜兩個字,心裡便會有些唏噓,我更願意你提到的是那個女人的名字,而不是閨蜜。閨蜜的含義太過苛刻,誰又能成為誰誰真正意義的閨蜜呢。如果你經常在我面前提起的是那個女人的名字,我會覺得你們確實是很要好的朋友,也許是。你不斷的提起閨蜜,我還會以為你有好多個閨蜜,那也就算不得真正意義的閨蜜了。
所以你說了那個人的名字,我記得了那個名字,我們會重視起來,不管是朋友還是其他。
所以,閨蜜不是輕易就是閨蜜,你所謂的閨蜜,在對方眼裡也許就只是一次詞語而已。
到了這樣的年紀,終會學會一件事情,一個人的時間。獨處的可貴之處,學會獨處的堅強之處。
想上學的年紀,總會害怕一個人,總會和一個幾個或一群女生去做一些事情,害怕落單。現在想來,小女生的要強自尊心,自是正常的;然而現在想來也會覺得,那時太過年輕,必是要經過這些時光的歷練的。現在的自己,更珍惜一個人的時間,不以拉幫結派為榮,不以拉攏周邊關係為耀,不以一個人而感覺不適。
一個人,可以有更加明確的自己的目標,專心於專業工作的進步,而不是八卦的不絕於嘴。一個人可以自在的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用去考慮對方要做什麼,我這般做是否可好,不需要去糾結煩惱對方是不是誤解我,對方是不是不喜歡我。乾乾淨淨,簡簡單單。
其實現在的那些所謂口頭的閨蜜,是不是也都在心裡悄悄計較,我請你吃的這頓比你請我的貴多了,你生日我送的禮物比你送的貴多了,你對那個誰誰比對我還好。是否平添了很多煩惱,而相見時也只不過是應付各自的孤單罷了。
看起來,是不是我在排擠閨蜜這一說。
我覺得好的朋友,應該是心靈感應的,不計較的,不幹擾對方生活的。
前段時間在網絡平臺錯買了一些書,現在每每無意拿起來仍然在自責。那些都是學生時代的孩子寫的文字,稚嫩之極,動不動就是情情愛愛。
然而,我也相信,什麼年紀的人愛看什麼樣的書,就像有的人為什麼說這本書不適合我看,其中就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學生時代喜歡看這般小情小愛的書,這樣平淡的文字,因為那時會有青春時期的萌芽。然而年紀增長,閱歷增多,則會對這些東西都看淡,覺得更重要更想看的文字已經不再是這些了,喜歡看自己年紀真正的現實,真正的苦惱。
這階段,很喜歡十二的文字,是因為那些文字正是這些個年齡階段的人整日面臨或見到的現景。生活越累,經歷越多就越是想去看淡這些現實,而十二的文字正是將這些現景剖析得很裸露,所以我便很喜歡了。以此鼓勵自己了,以此安慰自己了。
每每心情煩躁,看十二的文字就會平靜下來;再嘈雜的環境看十二的文字也能夠讓自己心靜下來;一遍遍閱讀也不會覺得沒有可讀之處了。
所以,遇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書,一個適合自己的作者也是不容易的;所謂,這樣的書適合我或者不適合我。
不喜歡故事,所以喜歡散文了;故事的沒有營養,所以喜歡散文了。
這樣一個偌大的城市,多少人是一個人呆在自己的房間;多少人是一個人,一個人也需要把自己照顧。等待也成為一種平常。
不需要奢望,只需要跟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目標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