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門縣一對結婚三個月、孩子尚未滿月的年輕夫婦因為孩子姓氏問題導致離婚,孩子目前由父親撫養,但姓氏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自古以來孩子多數是跟父親姓,可能對一些比較傳統的家庭來說是接受不了,前提是反悔的是男方,婚前已達成協議第一個孩子跟母親姓,第二個才跟父親姓。那麼本就協商好的事,為什麼男方父母會反悔呢?
兩位年輕人戀愛三年,因女方是獨女,所以婚前就已經跟男方提過第一個孩子跟女方姓,第二個跟男方姓,男方也答應了。六月份領證到九月生下一名男嬰,而男方父母此時卻反悔了,不斷的給兒子施壓,而女方得知婆家人反悔惱了,後面也因女方給孩子上戶口取了自己姓。因此矛盾升級,從而鬧到離婚地步。
到底男方家人為何反悔呢?
其實問題很簡單,還不是第一胎是男嬰,如果是女孩也不會鬧到離婚的地步。一句話概括:男孩是傳宗接代,女孩是別人家的。
在男方家人看來,如果第一胎男孩跟了女方姓,那麼第二胎萬一是女孩呢?要知道在一些父輩看來還是比較看重於男孩的,所以還不如男孩先入隨自己戶口,那麼第二胎不管男女都跟女方姓也無關緊要。
堅持自己的原則,是代表在婆家的地位
女方家人覺得男方反悔是讓人氣憤的事,明明答應的事怎麼能說反悔就反悔呢?為了爭口氣,也為了女方在婆家有地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的原則不變,於是一直鬧著孩子戶口的事,誰知道上了戶口後,策底推翻了兩家最後的底線。
走上離婚可以說是兩家的事,也許兩個年輕人的感情跟孩子的戶口比真的微不足道。難道婚姻不是年輕人的事嗎?
可能對女人來說男人一直對他只有欺騙,根本談不上真心,要不怎麼會孩子一生就反悔?對一個女人來說,最難受莫過於欺騙,既然欺騙那麼何必堅持這沒有意思的婚姻。
反悔是因為捨不得
在婆家人看來,反正要生二胎,第二胎再把戶口上在女方那邊姓氏,這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父母認為又不是上門女婿,為什麼第一胎要上女方姓,何不二胎在上,反正都一樣,況且又是男孩,實在捨不得!
其實這兩家人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可能為了面子、或爭取自己的利弊,都沒有站在彼此的角度考慮。如果說父母一心為孩子著想的話,那麼就該為兩位年輕的感情考慮,如果堅持反悔當初的諾言的話,是否會傷害兩位孩子之間的感情,如果破裂該怎麼辦?
其實雙方的父母都是自私之人,一心只想為自家傳宗接代,兩個孩子的感情根本不值一提,可能在父母看來是小事,孩子的姓氏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有此想法,那麼兩位年輕夫妻也是跟父母一樣的想法嗎?
難道雙方都是一切聽從父母嗎?連自己的孩子跟感情、婚姻也是父母說了算,其實女孩氣憤的是男人聽從父母的施壓,而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者男人本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女人才會如此草率自己的婚姻。
或許女孩想要堅持自己,只是沒想男方真的會這麼不經考驗,就真的離婚了。
說真的,很可惜,倆人難道就沒有感情嗎?在面對離婚的情況下如此鐵石心腸的堅持自己。如果父母各退一步,兩個年輕人也站在彼此的角度想一下,那麼還會這樣分道揚鑣嗎?
能有今天的局面是年輕人在面對自己感情太不當回事。
其一、男人如果在乎女方感受的話,即使萬分不願意也不該在女人生完孩子才幾天的情況下讓女方心寒,況且婚前女方家人也表明心意自己也答應在先,實在不該。老人是因為看到生的是男嬰所以反悔,可自己應該考慮反悔的後果。
男人有此舉動也證明他也有跟父母有同樣的私心,由此可證明,男人在對待婚姻時不夠成熟,太過於草率,也太低估傷害女人後是很難彌補的。除非自己退一步,或者可以考慮等二胎後再各自上戶口。
其二、缺少溝通,還自私,都想堅持自己的原則,根本沒有想過解決問題,只想堅持自己想要的。女人雖然心寒,可一心以離婚作為威脅。男方自己反悔還不忘把責任推給父母,也沒有想過妻子是否會傷心,要怎麼安慰。
如果兩個年輕人能坐下來,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話,也許就不會走上離婚的道路。可否想過孩子以後的命運,所以都是自私人,只考慮自己。
其三、自古以來都是孩子跟父親姓,所以在很多人看來跟母親姓氏是有點奇怪,特別是在老一輩的人,都有此想法。
其實都是傳統的想法害了兩家人,可能在他們看來離婚也沒什麼,可對於孩子卻是大大的傷害,想想一個才出生還沒滿月就父母離婚,以後將會是怎樣的命運。可能都會說我們愛他,所以我們會在將來的日子裡更加疼愛他,所以這並不擔心。
也許在有些大人看來確實如此,可對於孩子的成長也確實是有傷害的。
孩子隨父姓,是人類長期在父系社會體制下的習俗規定,是男權主義的象徵。在封建社會,也是人們劃分族系、管理宗親的依據。現在大多都保留著孩子隨父姓的習俗。現代社會,隨著文明的進步,以孩子隨父姓體現男權的記憶逐漸淡化,對更多人來講,姓氏只是一種符號。孩子隨父姓只是一種習俗跟習慣。
可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還是希望孫子能跟兒子姓,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可能男性一直都比較想主權的現象。那些只有女兒的父母也希望女兒能為自己家族傳宗接代,如果結婚後是別人家的也應該為家族留下一個命脈。
不可否認的是這樣思想的人還是很多的,要不怎麼會有重男輕女這一說呢?可能在未來人們更看淡的是無論是跟父親還是母親姓都無所謂,這是新社會的象徵表現。
個人認為:老人有此想法可以理解,那是一直傳承下來的思想。可年輕人面對自己的婚姻跟感情時能否不要草率,也許很多婚姻分開有很多外來因素,可真正的因素也許只是倆人真的不合適,可這樣苦的還是孩子。
感謝您的閱讀,堅持原創不易,記得支持【點讚、轉發】,祝您生活愉快,願你在自己的事業生活中,步步為贏,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