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區:「滿鄉風情」——傳統民俗文化之旅

2020-12-22 網易北京

· 時間:2天1晚

· 日程安排

第一日

8:00—12:00

遊覽北京喇叭溝門原始森林

12:00—14:00

入住滿族傳統民俗村落中榆樹甸村及午餐

14:00——16:00

參觀滿族八旗文化廣場及喇叭溝門滿族民俗博物館、遊覽滿族特色村落、觀看滿族文化節喇叭溝門滿族鄉文藝表演(6月24-26日,喇叭溝門滿族文化廣場)

第二日

9:00—12:00

遊覽白河灣自然風景區

12:00—13:00

體驗琉璃廟鎮八寶堂古村落滿族特色「二八席」

13:00-17:00

北京雁棲湖景區

17:30—18:30

「滿鄉小館」感受滿族非遺傳統小吃

18:30

自駕返程

· 線路介紹

一、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榆樹甸村

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榆樹店村位於原始森林景區必經之地,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北京市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2014年度被評為「北京最美的鄉村」。同時也是懷柔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中榆樹店村是北京市市級民俗村,村內環境乾淨整潔,村裡的文化牆寫有滿族風俗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滿族文化氣息。夏季平均氣溫22℃,被稱為北京的極地,天然氧吧。

二、景區特色

喇叭溝門原始森林風景區:距北京城區約160公裡,有原始次生林7萬畝,海拔1700多米高的南猴嶺是懷柔區的最高峰。喇叭溝門自然保護區是北京唯一一處原始森林自然生態景區。它位於北京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境內,這裡森林茂密,而且由於景區山地海拔落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區內各種木本和草本的野花不但品種多,而且花期格外的長,每年六月間,隨處可見斑斕的野花,非常漂亮。如果你夠膽量,在這樣一篇童話般的森林中露營,應該是一次畢生難得的體會。

北京雁棲湖景區:

雁棲湖位於燕山腳下長城之邊,每年春秋兩季常有成群的大雁來湖中棲息,故而得名,國際AAAA級旅遊風景區。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此召開,習近平主席曾引用白居易「風帆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的詩句,讚美雁棲湖的秀美風光。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此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雁棲湖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雁棲湖水面230公頃,地勢平坦、水域寬闊,非常適合開展各類水上陸地娛樂項目,是京郊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水上樂園。現有龍舟、畫舫、快艇、自駕快艇、電瓶船、大黃鴨船等水上觀光遊覽船隻,另外還有激流勇進、水上飛降、娛樂跑車、碰碰車、動漫小火車、旋轉木馬等十多項陸地娛樂項目,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娛樂需求。

白河灣自然風景區:

又名北京白河峽谷自然風景區,位於懷柔區琉璃廟鎮青石嶺村白河峽谷內,是電影《讓子彈飛》外景拍攝基地。水面常年奔流不溪,兩側高山樹立,群峰意秀,白河武士山神,北京猿人神像,天然企鵝石,萬缸石,佛指山,名目繁多的物種,清新的空氣,豐富的歷史,文化的吸引,讓很多人對這裡心馳神往。

三、非遺項目

滿族非遺項目:懷柔區長哨營滿族鄉、喇叭溝門滿族鄉是滿族非遺項目的匯聚地,目前,大部分傳統體育項目,如角球、蹴球、遊藝等均已納入當地中小學校課程當中。

市級非遺項目帽山村滿族二魁摔跤:目前形成由16人組成的表演隊,長期活躍於區內各類文化活動得舞臺上。今年,由懷柔區文化和旅遊局對該項目進行了藝術加工和再創作,融入蒙古族元素,創作了非遺舞劇《二魁摔跤》。目前已正式演出多場,廣受好評。

市級非遺項目滿族食俗:懷柔區滿族鄉的滿族特色飲食保持了傳統的民族特點,體現了地處寒冷北方的地域特徵。滿族人素有愛吃粘食品的習慣。粘食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做法。餑餑 、驢打滾、年糕、煎餅、攤米黃等小吃,都是滿族群眾喜歡吃的食物,傳承至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滿族人的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大醬,蔬菜隨季節變化。習慣以油餅、煎餅、年糕、米黃等主食配醃菜、燉菜。主食大多用高粱、黃米、小米、玉米等粗糧細做而成。以米黃為例,是用小米麵糊製成,色澤金黃,口感酥軟,呈現滿族飲食特色。

四、線路周邊文物古蹟

喇叭溝門滿族鄉曇雲寺:曇雲寺位於懷柔縣喇叭溝門滿族鄉當間營村。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佛道共進一堂的混合型寺廟—曇雲寺,該寺原為三進院落,有靈官殿、藥王殿等建築,其中第三進在洞內。喇叭溝門滿族鄉白樺林景區摩崖石刻。

懷柔區寶山鎮對石玄雲寺、朝陽洞。其中朝陽洞地處懷柔區寶山鎮碾子村洞溝自然村內海拔620米半坡處,始建於東漢年間,系以洞所建的一座廟宇。

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區西北的八道河鄉境內,海拔1141米,距懷柔縣城約30公裡,山勢非常富於變化,險峰斷崖之上的長城也顯得更加雄奇險要。箭扣長城因整段長城蜿蜒呈W 狀,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

本文來源:網易北京 責任編輯:李葉萍_B14113

相關焦點

  • 「中國七夕文化之鄉」溫州洞頭七夕民俗風情節開幕
    央廣網溫州8月26日消息(謝夢潔 魏煒 通訊員邵康妍王從華莊海文金向春)8月25日,「民間民俗·多彩浙江」2020中國·洞頭第十三屆七夕民俗風情節在溫州洞頭舉行。這次活動以「祈福 感恩 快樂成長」為主題,設置成人禮儀式、民俗風情晚會、感恩福宴、七夕狂歡節等活動項目,將傳統民間民俗與海島夜遊體驗相結合,進一步凸顯「中國七夕文化之鄉」內涵,展現洞頭七夕特色,傳承保護優秀民俗文化。
  • 黑龍江省推出13條文化民俗主題夏季旅遊線路
    中國網8月10日訊 近日,黑龍江省推出哈爾濱歷史文化1日遊、牡丹江朝鮮族文化探秘之旅1日遊等13條文化民俗主題夏季旅遊線路,線路詳細為遊客規劃出行程路線,以方便遊客選擇。
  • 住新疆特色民宿 體驗多彩民俗風情
    去喀什享受慢時光 品味維吾爾族民居的魅力 歡聚帕米爾高原 住住「石頭屋」 看「鷹的傳人」塔吉克族牧民騎犛牛叼羊 住在各具特色的民宿客棧裡 不僅能領略民俗風情
  • 僑鄉文昌市文南老街上演民俗文化風情表演
    僑鄉文昌市文南老街上演民俗文化風情表演   中新網文昌4月4日電(梁瑜 陳顯卿)正在海南文昌市舉行的「2013第二屆海南鄉村旅遊文化節暨文昌市南洋文化節」活動期間,文昌市文南老街熱鬧非凡,旅遊商品及民俗文化風情展、盅盤舞、瓊劇演出、瓊劇木偶戲服裝展示、寫對聯等「兩節」活動在這裡競相上演。
  • 漢服巡遊、非遺傳承、民俗體驗……竹裡這個「傳統文化旅遊節...
    為了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深入挖掘節日豐富內涵。喜迎中秋、國慶的到來,竹裡畲族鄉結合群眾性節日民俗,以「9.28」文禮書院釋菜禮為契機,啟動開幕竹裡畲族鄉傳統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   晚上七時許,竹裡畲族鄉「傳統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畲鄉文化廣場隆重舉行。古琴曲、戲劇、歌曲《水調歌頭》、《蒹葭》、《詩畫畲鄉》、《歌是山哈傳家寶》......國學、現代、畲族、漢族各式風情的歌曲相繼展現。
  • 天柱山土特產及傳統美味亮相民俗風情旅遊美食節
    天柱山土特產及傳統美味亮相民俗風情旅遊美食節時間: 2012-11-15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中國網訊 記者從安徽省潛山縣旅遊局獲悉,「瓜蔞之鄉在近日舉辦的天柱山民俗風情旅遊美食文化節上,本地土特產及傳統美食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眼球。本地土特產品打擂臺。在旅遊商品展區,傳文瓜子、小天鵝食品、皖峰蜂蜜、天柱香鴨、黃柏粉絲、糯米封缸酒、天柱野菌……這些地地道道的「土貨」,讓各地來的遊客爭相採購。本地傳統美食受熱捧。
  • 華東地區旅遊景點的9大傳統民俗節日風情
    一、華東地區上海國際藝術節民俗風情上海國際藝術節一般安排在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它已經被保存了10多年,這個節日為許多年輕藝術家和優秀作品提供了展示的機會,各大藝術場館集體亮相,舞臺美術、傳統書畫藝術和當代先鋒藝術都有適合的展示空間。上海國際藝術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的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性國際藝術節。
  • 走進瓊洲文化風情街「大夫第」民俗博物館
    清代的「大夫第」,一般是指從五品「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員的宅第,對於研究古建築文化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本報記者 陳德文    「大夫第」位於海口市濱江路老鐵橋邊的瓊洲文化風情街,是一個展示徽派建築藝術與海南民俗文化的博物館。
  • 遊絲綢之路,賞民俗風情:絲路高原風情5天之旅,準備好就出發吧
    遊絲綢之路,賞民俗風情文/雙姐旅遊寧靜清澈的湖水仿若遠離塵囂的童話世界晨曦之中天天在朋友圈裡「雲旅遊」不過癮大好風光,親自轉轉才得勁這不,雙姐這裡就有一條精品旅遊線路推薦給大家快來一起看看吧~絲綢之路高原風情
  • 嶗山實驗小學參觀青島市博物館體驗傳統民俗文化之旅
    嶗山實驗小學參觀青島市博物館體驗了傳統民俗文化之旅來源: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網絡版中國零距離2019年2月20日人民日報社市場報中國零距離2月20日山東訊 (本報記者 馬立瑜 整理 張燕)2019在爸媽的陪同下,參觀學習了青島的歷史文化並體驗了一系列歡樂有趣的傳統民俗文化之旅!第一站,版畫體驗,繪製吉祥。同學們先來到了博物館年畫製作區,和爸爸媽媽一起體驗傳統手工。博物館老師先給大家講解示範,看家長和小朋友們聽得多認真啊。
  • 日本「美山茅草屋之鄉」:深入傳統村落的秘境之旅
    美山民俗資料館復原後的資料館完整呈現過去傳統茅草屋的厚實屋簷以及當時的生活風景「美山民俗資料館」原本的建築物本體建造於200年前的江戶時代末期,平成5年(1993年)起作為資料館被廣泛運用踏入屋齡超過150年的茅草屋,有如跨越時空回到過去一般的錯覺,寬廣的榻榻米和室、客廳正中央的傳統炭火爐、刻劃著歲月痕跡的木頭柱、走過便會唧唧響的木板地走廊…相信肯定會替此趟深度之旅添加更多珍貴的懷舊美好回憶喔!而最令特派記者感興趣的就是穿梭在鄉村間的「小巴士雜貨店」了!
  •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舉辦的「體驗民族風情·傳承傳統...
    近日,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成功舉辦「民族特色飲食主題之一:學習朝鮮族民俗文化、體驗辣白菜製作樂趣」活動,參與其中的三十餘名青少年及家長通過知識講座、現場問答、參觀展覽、實踐體驗和親子互動等環節,全面了解了朝鮮族文化,充分體會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甘肅文化】非遺展演:盡顯隴原民俗風情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絡傳播活動   原標題:非遺展演:盡顯隴原民俗風情  記者 李滿福  前一段時間,全省各地陸續舉辦了多種多樣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場展演活動,將非遺宣傳展示與年俗慶祝活動巧妙結合,充分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魅力。
  • 古關大集·九口大鍋裡的年味兒——充滿童年味道的滿鄉大油餅
    、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長城文化,讓遊客和群眾在歡樂祥和的年節氣氛中感受懷柔的文化底蘊。 大集彰顯「攜手幫扶,共同發展」的大情懷,為懷柔區相關對口扶貧地區預設攤位,幫助銷售農特產品。
  • 民俗傳承情意濃 傳統文化煥新彩
    ,新興鬧元宵的一些傳統民俗活動,如走大王、搶花炮榜上有名。     據記載,新興人大多是中原遷入的漢人,且歷為官員貶謫流放地,保持了中原地區的文化和習俗,掛燈和擺燈酒便是其中文化習俗傳承之一。     一系列與開燈相關的特色民俗活動在不少村落鋪開,走大王、搶花炮、舞火簩等正是其中之一。
  • 臺灣鹿港小鎮慶端陽 巡遊歷史古蹟探民俗風情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鹿港慶端陽」是臺灣12大節慶,主軸活動除了龍舟競賽,彰化縣府、鹿港鎮公所和商家們都端出系列活動,歷史小鎮處處有精彩的展演和技藝表演,今年福興穀倉還出現一顆比人還高的立蛋,邀請大夥遊古蹟,深入民俗風情。
  • 樂東房車(自駕車)露營鄉村文化之旅6月1日啟程
    作為今年鄉村旅遊文化節的主會場,樂東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不但擁有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鶯歌海鹽場、毛公山、古海遺蹟等備受國內外遊客青睞的知名景區(觀),還利用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極具民俗特色的人文風情,大力推進鄉村旅遊建設,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鄉村旅遊成為其旅遊新熱點。
  • 城口:依託民俗文化 打造人文風情街區土城老街
    通過綜合改造,城口縣將依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俗文化特色,把土城老街打造成為集生活居住、商貿服務、旅遊觀光為一體,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民俗文化特色的人文風情街區。據相關史料記載,城口縣具有兩千多年的、兩百多年的建築歷史,深受巴蜀文化、三秦、楚天文化的浸染和移民文化的有機結合。
  • 傳承民俗文化 福建少兒體驗傳統「蓮花燈」手工製作
    中新網福州1月13日電 (葉秋雲)為了讓少年兒童了解福建民俗文化,體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自2019年1月起,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攜手福建民俗博物館開展「小手傳承民俗,匠心潤養童心——少兒民俗手工藝製作體驗系列活動」。
  • 零陵梳子鋪鄉傳統民俗文化之一——清明掛山
    作者:蔣氏蜜語梳子鋪人以其獨特的文化,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方式、方法祭祀先祖,傳承這一方水土的孝悌文化。「門前愚溪春水綠,村後梨花滿樹白。」風起梨花,片片哀思,又是一年清明。零陵區梳子鋪鄉金花蔣家大院梳子鋪一帶清明掃墓時間大約七天左右,在清明節的頭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之間掃墓,稱之為「前三後四」。但是新墳必須在農曆社日前祭掃,有「新祖不過社」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