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為何非得等放屁了才可進食?教你三招,有助術後儘早通氣

2020-12-19 三九養生堂

做過腹部手術的人,往往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就是「手術之後要等到通氣了才能進食」。所謂的通氣,其實就放屁,一般患者手術後有了第一次放屁的現象,就可以進食一些流質的食物了。可是對於患者家屬而言,看著自己的家人做完手術後憔悴的情況,難免會有些著急,想要儘快給患者進行營養的補充。於是,也會產生出好多的疑問,諸如為什麼非得等到放屁後才能進食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起到快速通氣的效果呢?不妨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手術結束後,等到放屁才能進食,其實是為了患者腸胃著想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位做手術的患者,在手術進行之前,為了讓患者感受不到手術的疼痛,從而讓醫生更方便的進行手術,需要對患者進行事先的麻醉。根據不同的手術情況,有人可能是局部的麻醉,也有人可能是全身的麻醉,無論是哪一種麻醉的原理都是相同的。在麻醉藥物的作用下,人的局部或者是全身的痛覺信號就受到阻隔,也就不會感受到疼痛的情況。

然而,我們所不了解的是,人體的胃腸道功能其實也需要這些神經信號來進行調節。在麻醉之後,腸胃也就自然收不到這些信號了,也會處於麻痺的狀態,腸道功能也就會因此受到抑制,尤其是腸道的蠕動功能。這一點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是深有體會的,多數生過孩子的女性也會有這種感受。若是在這種情況下,就開始進食,食物無法消化,加重腸胃的負擔,還會帶來胃腸道的一些嚴重問題,如腸道粘連等等。

而放屁往往是在暗示患者的腸胃功能開始恢復,此時就可以開始進食流質的食物了,飲食的時候也要注意,遵循「從稀到粘稠、從少量進食直到完全恢復正常飲食」的原則。可見,手術結束後,等到放屁才進食,其實是為了患者的腸胃健康著想。

一般情況下,患者手術後,什麼時候才會開始放屁呢?

患者在手術結束後,身體內的麻醉成分,一般在2到3天左右就會被身體逐漸的代謝掉。在這種情況下,胃腸道功能也會逐漸甦醒,腸道蠕動也開始慢慢恢復正常,此時患者就會出現放屁的情況。當然,這也會由於患者個人的體質以及手術的情況,而出現時間上的差異。有的患者也許在24小時之內,就會開始通氣放屁,而有的患者也許在四五天後才會出現放屁的情況。

教你三個方法,助你術後儘早通氣

按摩腹部法:手術之後,如果患者長時間沒有出現通氣的情況,不妨讓自己或者讓家人按摩自己的腹部。可以對腹部採取順時針按摩的方法,也可以採用腹部熱敷的方法,改善腸道的血液循環,促進腸道的恢復,可以有助於患者通氣。當然,患者如果不清楚按摩的方法,也可以諮詢自己的醫生。

下床走動或者床上來回翻身:若是手術過後,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儘早的下床走動。下床適當的走動,既有助於患者身體的恢復,其實也可以促進患者儘快的排氣。當然,在走動的時候也要注意防寒保暖。無法下床走動的患者,可以在床上儘量多翻身,也有助於排氣。

嚼口香糖或者是喝蘿蔔清湯:其實,多數患者在做完手術後,醫生也都會建議咀嚼口香糖或者適當喝點蘿蔔湯,但是蘿蔔湯不要放任何調料,直接清水煮就好。蘿蔔具有一定的通氣作用,而嚼口香糖可以模擬人體的進食過程,也可助腸胃提前恢復,進行排氣。當然,由於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這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綜上所述,患者做完手術後,等到放屁後才可以進食,其實是對腸胃健康的負責,家屬不要因此而操之過急。若是長時間不排氣的情況下,可以諮詢醫生詢問情況,採用按摩腹部或者是下床走動、翻身等方法來促進排氣,有些患者也可以通過喝蘿蔔清湯以及咀嚼口香糖等方法來促進排氣。

相關焦點

  • 手術後,為什麼要放屁了,才讓進食?3個方法,助你術後儘早通氣
    醫師:「今天你放屁了嗎?」腹腔手術後病人:「我有大便。」醫師:「有大便,那有放屁嗎?」腹腔手術後病人:「醫師為什麼要一直問我有沒有放屁?」病人在經過腹腔外科手術後,可能會使積存在腸道的大便排出,但相較於排便,醫師更關心病人的「屁」事,因為手術中,腸道受到刺激,使腸子的蠕動減弱。所以當手術經過1~2天後,放屁才是病患恢復腸道基本功能的指標,這代表被手術「驚動」的腸子已經開始通暢和恢復蠕動。
  • 手術後沒放屁,為什麼醫生堅決不讓你吃飯?原來這才是答案
    相信做過手術的人,都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剛剛做完手術結束之後,醫生會跟病人說,在沒有放屁之前不要吃飯。大部分人不理解這其中的意思,覺得剛手術完,身體的消耗很大,應該及時補充營養才對,醫生也太不近人情了吧。所以在很餓的時候,忍不住甚至會偷偷吃一些食物。
  • 為什麼醫生提醒,手術後放屁了才能吃東西?如何早點通氣?
    做完手術後,患者只有能放屁了可以吃東西,是什麼原因?放屁原本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它通常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我們什麼時候會放屁、每天放屁數量有多少個,這些從來都不需要費腦筋考慮,因為放屁對正常人來說,一點難度也沒有。
  • 手術後為什麼放了屁才能進食?教你催屁方法,可助你早日通氣
    有一段時間,家裡人生病住院了,每次查房的時候都會問一句:放屁了嗎?當時的我沒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之後經過了解後才清楚。在做完手術後一定要放屁才能進食,那麼這樣又是什麼緣故呢?為什麼術後都要問你有沒有放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
  • 腸胃手術後,為何總要等放完屁才能進食?醫生給出解釋
    一些患有腸胃部疾病的患者,有些需要做開腹的手術,經過手術後,在休養的過程中,醫生都會說要等通氣之後才可以進食。所謂通氣,其實就是放屁,一般患者在手術過後第一次放屁後就可以進食,只是需要選擇流質的食物為主。
  • 為什麼做完手術後,非要等到放屁了才可以吃飯?你真的了解嗎?
    很多人應該知道,手術完醫生需要知道患者「排氣」了,也就是我們俗說的「放屁」之後,才能允許進食。若是術後沒有放屁之前,是不允許進食的。大家可能會想,放屁還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對於剛做完手術的患者來說,放屁其實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的人甚至會三四天不放屁,所以吃不了飯,這對患者家屬來說,是非常心疼的。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手術完一定要等放屁了,才能允許被吃飯。手術後的放屁到底有哪些意義?不妨了解一下。手術後為什麼需要等放屁了才能吃飯?
  • 剖腹產媽媽第一天,排氣後才可以進食
    剖腹產媽媽術後一定要注意排氣,排氣後才可以進食哦!為什麼剖腹產手術後需要排氣?媽媽剖腹產手術後,腸蠕動會減慢,通常需要經過24~48小時的恢復期。肛門排氣(也就是放屁)是腸蠕動的標誌,表明媽媽腸道功能基本恢復。如果排氣不通,腹部會被漲大,嚴重則會導致腹部陣痛,所以剖腹產後排氣是很有必要的。
  • 剖腹產後醫生為什麼會問「放屁了嗎」?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有很多人在剖腹產之後都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你今天有放屁嗎?或許有人覺得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隱私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把它放在嘴邊,而且每天進行這麼多次的詢問呢?其實我們不必覺得尷尬,因為放屁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反應,是我們的腸胃在蠕動之後而進行的。
  • 手術中放屁引發火災 關於人體放屁的六個冷知識
    據媒體報導,根據統計,人類一天平均放屁5到15次,放屁本來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但日本有名婦人在接受雷射手術時突然放屁,排放出來的易燃氣體與雷射接觸後造成手術室起火燃燒,該名婦人也被灼傷。  為何手術中放屁會引發火災?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前新宿東京醫科大學醫學院發生意外火災,造成一名30歲女性患者腰部腿部大面積灼傷。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報告指出,事故發生時手術室中並沒有易燃氣體,主要是由於女患者進行雷射手術時不小心放了一個屁接觸到雷射束,才引發火災。
  • 剖腹產後,產婦要特別注意哪些方面?
    點擊視頻,看赫英東醫生的靠譜解答▼答:剖宮產術後,產婦要特別注意2點:1)術後至少禁水6個小時,禁食30多個小時,待排氣後方可進食少量易消化的食物;2)術後根據醫囑的時間,儘早下地活動,避免血栓類疾病的發生。但要量力而行,不要有過於劇烈的體位變換。
  • 放屁多不可怕,醫生說放屁少才嚇人,不放屁更嚴重
    很多朋友抱怨自己放屁多,噗噗噗地停不下來,我們之前講過,放屁多大部分情況都沒有什麼大問題,而放屁少或者不放屁,確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屁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我們吞咽進入的氣體;血液中的氣體滲出到胃腸道;食物殘渣被細菌分解產生的氣體。
  • 醫生是不是有病,天天問我有沒有放屁,是什麼意思?
    有些患者也會很著急,同一天做的手術,隔壁床都放屁了,為什麼我還沒有放屁,我肚子咕嚕咕嚕地響了,為什麼還不放屁呢?我什麼時候可以吃東西?那麼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為什麼醫生會不厭其煩地問你,到底有沒有放屁?
  • 闌尾炎手術後注意事項 闌尾術後這樣恢復好
    闌尾炎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闌尾炎發作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手術切除闌尾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手術之後應注意什麼呢?小編給大家講講闌尾炎手術後注意事項、闌尾炎手術後吃什麼好以及急性闌尾炎是怎麼引起的。闌尾炎手術後注意事項注意飲食1.闌尾炎手術後,胃腸道的蠕動受到了一定抑制,在腸腔裡積蓄了大量的氣體無法排除,此時是不可以進食的。2.當第二天出現排氣,也就是俗稱的「放屁」,就可以給予少量流質食物,比如米湯、菜湯、稀粥等。
  • 手術後胃管什麼時候可以拔?手術後一般多長時間能進食?
    手術後胃管什麼時候可以拔?手術後一般多長時間能進食?結直腸癌手術後,由於麻醉以及腹腔手術後的影響,胃腸道處於相對麻痺或靜息狀態,胃腸道蠕動基本停止。在胃腸道功能恢復之前,大量的胃液、腸液積聚在胃腸腔內,容易引起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不適,甚至發生誤吸,誘發吸入性肺炎。另外,過多的胃液還可侵蝕胃壁引起消化性潰瘍。
  • 不停的放屁,你以為自己是在通氣?老中醫告訴你,大錯特錯!
    放屁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而有的時候我們會出現一種情況,肚子咕咕的叫,然後就開始不停的放屁,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還是挺尷尬的。通常我們會認為肚子叫和放屁都是腸道在蠕動,是在通氣排毒。正常情況下確實是這樣的,放屁是腸道在正常的運行。不過如果一直不放屁或者放屁的味道很奇怪,那就要好好注意了!
  • 腹部手術後當心腸粘連 儘早下床活動-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後來到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普外科就診,一照X光片才發現小張出現了腸粘連,而且還有嚴重的腸梗阻 ,如果不治療很可能導致腸壞死。  開腹手術易引起腸粘連  腹部手術,特別是剖腹產 、闌尾炎等開腹手術,大部分會遺留一個問題———腸粘連。
  • 華西醫院「定製食譜」,教你肺手術後怎麼吃?
    通常針對手術後病人,家屬的做法是提供高蛋白和高脂飲食,希望能夠通過術後高營養供給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但研究發現術後早期進食高動物性蛋白及脂類食物會導致乳糜胸及胃腸功能障礙。中鏈甘油三酯(MCT)通常可作為手術後、感染和皮膚燒傷病人的專用食品,還可用於那些患有脂肪吸收不良、糖尿病人的食品,用於治療消散膽石、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脂症等。此外實踐證明,食用中鏈脂肪酸酯MCT對人體的體重、腹部脂肪面積的減少、腰圍的減少,均有明顯的效果。
  • 手術結束後,為加速術後康復,麻醉醫生還可以做這些
    本期,我們從《》一書中找出「手術結束後,為加速術後康復,麻醉醫生還可以做這些」等內容分享給大家:1.術後疼痛管理:推薦採用多模式鎮痛(MMA)方案,有助於減少外科手術後內分泌代謝和炎症應激反應。目標是:①有效的運動痛控制(VAS評分≤3分)。
  • 為什麼會頻繁放屁?經常放屁的人,多數可能有這幾個習慣
    導語:放屁是我們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很多人會說放屁通氣,是在給身體排毒,其實不然。當我們進食後,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與胃部分泌的胃液進行混合,進而在腸道內發酵出氣體,腸胃經過不斷地蠕動,把體內發酵出的氣體通過放屁的形式排出體外。
  • 一直放屁是怎麼回事 六招緩解放屁尷尬
    生活中,對於放屁的情況,是以後總很正常的情況,那麼對於經常放屁的人來說,是什麼導致的呢?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一直放屁是怎麼回事1、進食有問題一直放屁可能和進食的方式有關係。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吃飯講話、吃飯過快等情況都會引起進入大量的空氣,希望大家能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