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甘羅:歷史上的甘羅,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嗎?

2020-12-20 情懷與歷史

在不少觀眾看來,電視劇《大秦賦》中,秦王嬴政最衝動的行為,或許是他直接殺了出使趙國回來的甘羅。相對於他對嫪毐的一再隱忍,秦王嬴政確實不應該殺掉為秦國立下大功的甘羅。表面上來看,甘羅最起碼幫助秦國索取了5座城池,而且是不費一兵一卒,怎麼看都應該進行封賞,秦王嬴政就算心裡有怨念,也應該用其他方式來解決,而不是這麼明晃晃的,在大殿之上殺了甘羅。

當然,按照《大秦賦》這部古裝歷史劇的說法,甘羅還是太年輕了,他雖然是極力想要把功勞推給呂不韋,但是有些話可是不是那麼說的啊。什麼叫「相邦所想,就是大王所想」,什麼叫「相邦要封我為上卿」,甘羅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只認相邦,不認秦王。秦王雖未親政,但他是秦王啊,這一點,忘記的人很多。

所以說《大秦賦》中秦王在大殿之上就殺了甘羅,也是在發洩心中的憤恨,那些和甘羅一樣的臣子,秦王是很看不起的,這也凸顯出秦王嬴政和呂不韋之間的矛盾衝突。當然,這畢竟是《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的說法。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甘羅,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嗎?

首先,對於甘羅這位戰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其最終的結局可謂下落不明,也即《史記》、《戰國策》等史料中,都沒有明確給出甘羅結局的記載。當然,這一情況不止出現在甘羅身上,比如《大秦賦》中點明結局的長安君成蟜,實際上最終的結局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史記·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甘羅生卒年月無考,戰國末期下蔡(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甘羅鄉)人。是秦國左丞相甘茂之孫。甘茂去世時,甘羅年僅十二歲,事奉秦國相國、文信侯呂不韋,擔任少庶子之職。對於甘羅的祖父甘茂,是楚國人。在秦國期間,甘茂歷經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這三位君主,成為秦國歷史上的朝廷重臣。

對於甘羅來說,在呂不韋麾下擔任少庶子這一官職。按照介紹,少庶子,是指戰國時年輕的家臣。在《大秦賦》這部歷史大劇中,鄭貨等人就是呂不韋的家臣,也可以視為呂不韋的心腹。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在歷史上,甘羅確實和丞相呂不韋存在比較親密的關係。

當時,掌握秦國朝政的呂不韋,想攻打趙國以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於是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作大臣。蔡澤經過三年努力,使得燕國國君燕王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呂不韋準備派張唐到燕國作相國,以聯合燕國攻打趙國、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

對此,張唐推辭說:「我曾經替秦昭襄王攻打過趙國,因此趙國怨恨我,曾揚言『誰要逮住張唐,就賞他百裡方圓的土地』。現在前往燕國必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前往。」呂不韋聽後很不高興,但沒有什麼辦法勉強讓張唐前往。正當呂不韋為此煩惱的時候,甘羅說:「君侯為什麼這般不高興呢?」呂不韋說:「我讓剛成君蔡澤事奉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來秦國作人質,現在我親自請張唐到燕國為相,他竟推辭不去!」甘羅說:「我有辦法讓他去。」

因為甘羅當時還比較年幼,他的一番話,自然引起了呂不韋的不悅。於是,呂不韋厲聲斥,並對甘羅說:「走開!我親自出馬他尚且無動於衷,你還能有什麼辦法!」甘羅辯解說:「古時項橐七歲就作孔子的老師。如今我已十二歲,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何不由分說便呵斥於我呢!」甘羅的一番話,讓呂不韋無話可說,於是呂不韋同意讓甘羅勸說張唐。

獲得呂不韋的同意之後,甘羅又找到了張唐,成功說服他前往相國。在這裡面,甘羅舉了白起這位戰國名將的例子。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沒有出現,這是因為邯鄲之戰時,白起因為違抗秦昭襄王的命令,已經被賜死了。所以,甘羅的意思就是白起違抗命令,都會被賜死,你張唐就更不能推辭了。因此,張唐讓人準備車馬盤纏,擇日啟程。

張唐的行期確定下來後,甘羅便對呂不韋說:「請君侯替我準備五輛馬車,讓我先去趙國替張唐打通關節。」從秦國到燕國,趙國的疆域,無疑是必經之路。甘羅來到趙國後,趙國當時在位的君主——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羅。面對趙悼襄王這位君主,甘羅表示秦國和燕國正準備結盟,以此共同對付趙國。在趙悼襄王為此害怕的背景下,甘羅趁勢表示,只要趙國可以主動獻出城池,秦國可以不幫助燕國,這樣趙國就可以攻打燕國了。

在甘羅的勸說下,趙悼襄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一帶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丹,趙國有恃無恐地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因此,通過甘羅的一番謀劃,秦國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奪得了十多座城池,並且,趙國和燕國之間交戰,還會加深兩國之間的仇怨,從而有助於秦國日後各個擊破。而這,自然是甘羅被後人稱之為神童的重要原因,也即其智謀之深邃,完全可以媲美呂不韋、李斯等大臣。

最後,司馬遷在《史記·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中記載: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甘羅回到秦國後,秦始皇封賞甘羅擔任上卿(接近丞相)之職,並將甘茂原來的田地、房宅賜給甘羅。但是,從此之後,相關史料中就沒有甘羅的記載了。在此基礎上,即便有甘羅結局的說法,往往也不是出自《史記》等正史,所以沒有較高的可信度。

《大秦賦》中,秦王嬴政殺了甘羅之後,那麼安靜地坐在那裡,雖沒說什麼話,語氣也不鋒利,但是呂不韋亦是膽戰心驚,因為呂不韋知道,甘羅其實是替自己死的,如果秦王可以選擇的話,那麼死在劍下的就應該是他了。

對此,在筆者看來,考慮到歷史上,秦始皇為了奪回大權,確實和呂不韋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甚至呂不韋最終也自殺了。那麼,作為呂不韋曾經的家臣,甘羅最終的結局,或許也和呂不韋一樣,遭到了秦國的棄用,從而最終銷聲匿跡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十四拜相的甘羅離奇消失之謎,《大秦賦》說秦始皇殺的,可信嗎?
    秦王嬴政大喜,後拜甘羅為上卿(名義上相當於宰相),此時甘羅剛剛十四歲,不過蹊蹺的是,甘羅小小年齡高光之後,卻在各種史料中離奇消失了。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因為其恢宏的場景和對歷史較好的還原受到大家的喜愛。在大秦賦中也有關於甘羅的情節,《大秦賦》中秦王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最衝動的行為莫過於在大殿之上殺了甘羅。
  • 大秦賦,全國各地12座甘羅墓,還原歷史上甘羅與秦始皇的關係
    甘羅12歲建功,是歷史上少年成才的典範,《大秦賦》中,甘羅出色完成任務後,在給秦王述職過程中,突然被秦王刺死,這位少年才俊就這麼窩囊地死了嗎?為何在全國不同地方出現了12座甘羅墓?甘羅在歷史上的美名是,12歲的他憑著出眾的口才,兵不血刃,為秦國贏來16座城池。這一點上,《大秦賦》是忠實於《史記》的。
  • 大秦賦:呂不韋專攬朝政,秦始皇怒殺甘羅,從中我看到了「考點」
    我點開《大秦賦》,這歷史年代久遠,七國大王,三位太后、呂不韋、嬴政、蒙毅、不世出的名將們齊聚一堂。這劇應該很好看,但歪歪斜斜的每一集都寫著「歷史正劇」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幀縫裡看出字來,滿集都寫著兩個字是「考點」!大家好,我是小林伊,今天來講講《大秦賦》中出現的考點。
  • 大秦賦:甘羅死得冤枉嗎?他才12歲智謀不凡,卻輸在了三個字上
    《大秦賦》是一部歷史大劇,劇中叫得出名字的人物,都是在這段歷史中有獨特意義的,秦始皇嬴政,呂不韋,李斯等等,都是推動歷史的大人物,但是聰明人卻遠遠不止他們,就好比甘羅,他才12歲,就能與呂不韋等年長他幾倍的人共謀國事,是一個智謀不凡的人。
  • 甘羅
    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徵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遊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佔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5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幹涉,趙國所得又豈止5城!」趙王大喜,忙把河間5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
  • 【名人百科】十二歲官封秦國上卿的神童——甘羅
    【歷史功過】在戰國這個時代的大舞臺上,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甘羅年方12,就已經憑自己的智慧周旋於王侯之間,並且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16座城池,官封上卿,這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確實是一個才能出眾的小神童啊!可惜,他有才有識,壽命卻不長。受封之後不久就去世了。
  • 甘羅故事
    甘羅只好四處流浪,後來成了一個叫呂不韋的大官的食客。 智激張唐  秦王贏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他的故事請看本全書政治家卷一)即位的時候,呂不韋掌握著大權。  有一次,秦王打算派一個大臣到燕國去當丞相,以便秦、燕聯合起來,夾攻中間的趙國。呂不韋就推舉了張唐。沒想到張唐說什麼也不願去燕國。
  • 短命神童:甘羅勸張唐相燕的故事疑點多多,十二歲拜上卿未必是真
    不知什麼原因,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三大神童:項槖、甘羅、曹衝,他們的生命都沒有超過十五歲,這種現象給世人留下了無限遺憾和不解之謎。神童甘羅,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這位少年大器,十二歲被拜為秦國上卿,成為千古佳話。
  • 《大秦賦》口碑高開低走,當然不止是40歲張魯一一個人的鍋
    主創當然還是想要拍正劇,不但要拍,還要拍出七國爭鬥爾虞我詐,大秦東出到奪取天下的脈絡,秦始皇的個人成長,時局之下那些歷史風流人物的出場與收場……但拍出來的效果又讓人想要拍拍腦袋問自己:這是正劇的拍法嗎?
  • 《大秦賦》:張魯一表演漸入佳境,「覺醒戲」讓人不寒而慄
    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改編自小說《大秦帝國》,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正在央視熱播中。該劇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播出至今,在經歷開局戰爭場面的好評之後,《大秦賦》引來的更多是觀眾的質疑,其中兩位演員的表演最是飽受爭議。一是朱珠飾演的趙姬,臺詞功力欠缺,「哈哈哈」總是讓人出戲。
  • 《大秦賦》羋華是秦始皇的什麼人?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一個名叫羋華的角色,很多觀眾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那麼羋華這個人物到底是誰,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羋姓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君貴族的姓氏,比如宣太后羋八子(羋月)就是羋姓,歷史上沒有任何關於秦始皇后宮妃嬪的記載,就連其長子扶蘇的生母是誰都不知道,所以說嬴政就算真的娶了一個楚國的公主為妃,後世的人也沒法說什麼不是。
  •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是真的嗎?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是真的嗎?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 秦始皇到底長啥樣?可能真長張魯一那樣……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
  • 甘羅12歲拜上卿,空手為秦國套回十六座城池,這個神童到底何來頭
    中華歷史五千年,風流人物數不勝數,而這次介紹的這個風流人物—秦國上卿甘羅,可不簡單吶!我們如今十二歲還在上初中,而人家十二歲卻被拜為上卿。而上卿就是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我們就來說說他的故事。
  • 大秦賦rapstar李斯:冠軍被他內定
    《大秦賦》真的火了。豆瓣開分8.9,微博上的#大秦賦#話題已經有超過8億閱讀,26.2萬討論。劇不僅在傳統的中央八套黃金檔播出,平均收視率一度超過1%。同時也在愛奇藝和騰訊上線。在愛奇藝的電視劇風雲榜上,《大秦賦》以7222的熱度超過了《狼殿下》《如意芳霏》等劇,位列榜首。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這個伴隨不少觀眾青春11年的歷史劇IP日前官宣,正式畫上句號。從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到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再到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 「大秦」系列劇已經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 《大秦賦》趙偃怎麼死的,趙偃死後趙王是誰?
    在《大秦賦》中,趙偃、倡女、郭開這三個人,可以說是導致趙國走向滅亡的最重要的三個人,而在最新劇情中,趙偃也是已經病入膏肓,恐怕也是要命不久矣了,那趙偃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呢?趙偃的死真的是生病那麼簡單,沒有其他人做手腳嗎?趙偃死後,趙國卻還沒有滅亡,那下一任的趙王又是誰?
  • 從《英雄》到《大秦賦》,秦始皇終於從暴君演化成一統天下的雄主
    十年一劍,終於等到了大秦一統天下。2009,史詩級長篇歷史巨作《大秦帝國三部曲》開始上映,分別是第一部裂變,第二部縱橫和第三部崛起,為我們大家再現了兩千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和精彩故事,濃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被冠以「良心」之作的美譽。從邏輯上講,下一部就應該是《大秦帝國之天下》了。
  • 《大秦賦》之申越,秦始皇感激一生的老師,其實歷史上另有其人
    《大秦賦》之申越,秦始皇感激一輩子的男人,其實另有原型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人飾演的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引來一片好評。劇中,不僅有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年幼的嬴政,貌美的趙姬,更有一個讓人十分感動的角色,他就是嬴政的老師——申越。
  • 大秦賦:幾人能看透,十三歲的秦始皇,在繼承王位時,想的是什麼
    前言:作為大型歷史敘事劇作《大秦賦》自開播以來,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和反響。無論在製作上還是在內容上,在社會上都是好評如潮。大秦系列劇講述的是秦朝歷代變革求新,奮發圖強,統一天下的故事。天佑嬴政:在《大秦賦》中,在歷史上,嬴政接替王位的實際年齡只有十三歲。由於演員的原因,大家可能會忽視這個現實。但這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這個孩子如何的天賦異稟,十三歲,畢竟還是個孩子。
  •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
    《大秦賦》展現王者之路 為早日親政嬴政大婚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騰訊視頻、愛奇藝同步熱播。
  • 《大秦賦》國事家事矛盾初浮現 嬴政王者之路困難重重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CCTV-8黃金強檔、愛奇藝同步熱播中。劇情播至現在漸入高潮,嬴政(張魯一 飾)告別稚嫩逐漸嶄露頭角,為政收復王權、為民修築長渠、為國操練新軍,為日後統一大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