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聯合利華、家化等品牌,一個城市年銷1.5億,他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15 新經銷

作者:周群

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線上賣貨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經銷商的生存空間在一步步被擠壓。在這種大環境下,如何去把這門生意做好,是所有經銷商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從90年代到現在,經銷商經歷了從「官商」—「坐商」—「行商」三個階段。在我看來,無論哪個階段都有機會,關鍵是怎麼去把握機會。現在亦是如此,雖然大環境不好,但小環境很好。

何謂小環境?

小環境對應的是小市場,對經銷商來說,你的一畝三分地就是你的「小環境」,雖然線上分走了一部分線下的生意。但你是否能夠在你的「小環境」裡分走其他各類批發市場、經銷商的生意。

做精分銷,做好服務,高效配送。如果你做好,你的「小環境」就會越來越好。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格局存在,本質上都是一個生態,這個生態整體情況變差了,意味著你的競爭對手弱了,你的「小環境」讓你根基更牢固。大浪來臨,比你弱的會被衝走,對你來說,他的市場份額就是機會。

位於江蘇的南京愛優貿易有限公司,就是善於經營「小環境」的日化品類經銷商。從檔口小生意到正規化的商貿公司,經營1000家網點,代理聯合利華、上海家化、上海莊臣、雲南白藥、高露潔、黑人等數十個日化品牌,4000多SKU,年銷1.5億。

前段時間,新經銷專訪了南京愛優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永先生,看看他是如何通過數位化管理,建立自己的「小環境」,將生意做大的?希望他對經銷生意的思考,能對其他經銷商帶來一些啟發。

-01-

打破傳統思維,做數位化管理

1998年,孫建永從父輩手上接手經銷生意。雖然叫經銷生意,但當時不過是一個檔口,也沒有主動去做開發,一天也就500、1000元的營業額。

隨著經銷行業的變化,加上線上購物平臺的崛起,孫建永意識到必須對自己的生意進行改革,只有將經營效率提高,才能在後面的發展中佔到優勢。

08年左右,恰逢數字管理工具剛剛出現。儘管之前從沒有接觸過數字管理工具,但孫建永憑藉自己敏銳的洞察,覺得數位化管理工具一定是經銷生意的一大助力。

於是,孫建永主動和使用數字工具的經銷商接觸學習。在學習之後,更堅定了使用數位化工具的決心。

最早使用的只是業務管理系統,在經過一段時間摸索之後,孫建永對數字管理工具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逐漸滲透到經銷生意的各個環節,包括倉庫管理、物流管理等等。

孫建永告訴新經銷,通過數位化工具的使用,愛優貿易在經營效率上大大提升。最典型的體現在兩個方面,業務管理和倉庫管理。

第一,減少了業務管理的中間環節,業務員工作更高效準確。以前業務員開單流程很繁瑣,業務員在終端拿到訂單,回來後還要和文員開單,然後再讓倉庫配貨,第二天才能送貨,整個過程很繁瑣。

現在業務員直接在系統開單,數據實時上傳,後臺就能及時處理訂單,反饋到倉庫,當天就能把貨送到終端小店手中。

第二,倉庫管理升級,庫存實時監控管理,庫存更安全準確。沒用倉庫管理之前,經常會出現倉庫發貨不準確,或者庫存沒了,業務員還在開單的情況。

比如,兩款相同品牌的洗髮水,一款是柔順的,一款是去屑的,除了兩個字不一樣,外觀基本是一樣的,發貨的時候員工可能會隨意去發,或者這款不夠就用另一款補,導致門店造成庫存的傾斜。

與成普恆和合作倉配管理系統後,倉庫庫存能實時監控管理,配貨的準確度和效率有了質的提升,準確率高達到99%。

在孫建永看來,管理數位化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機械化,節省人力;第二,信息化,提升效率;第三,去經驗化,不依賴於人。

機械化和信息化很好理解。去經驗化,不依賴於人是什麼?很多經銷商有一個痛點,老員工憑著對路線和客戶熟悉,工作不上心,老闆敢怒不敢言。但是現在所有數據和路線都在系統中,老闆痛苦也就24小時,第二天換人,馬上能上崗。

數位化工具不能只當成工具,而是要應用在實際的生意場景中。要通過系統工具的使用,達成管理的精細化,讓現有的人員能夠做更多的事,讓經銷生意的整個流程都有跡可循,建立起通過市場數據反饋制定戰略的系統。

-02-

選優質的客戶,做優質的服務

事實上,日化行業的門檻很低,客戶很容易就丟失,被其他入局者搶走。但在愛優貿易,從來沒出現過生意被搶走的情況。

孫建永告訴新經銷,愛優貿易丟掉的客戶只有兩種,一種是客戶不做門店生意了,另一種是不符合公司發展策略,主動放棄的。

市場環境不好,不是一個人不好,所有人都不好;競爭很激烈,也不是一個人競爭激烈,其他人競爭也激烈。客戶也是這樣,不好的客戶淘汰掉,好的客戶才會越來越多。

所有客戶都是要經過篩選精準匹配的,對於質量不好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的客戶,及時淘汰。拿出更多時間去開拓新客戶,然後進行篩選,積累更多優質的客戶。

這裡要強調一點,淘汰客戶並不是不做這部分客戶,而是把這部分客戶做降級處理,減少服務,放到愛優自建B2B的平臺。通過階段性適度的低價促銷和平臺活動,儘量把他們留在平臺。

對於優質的客戶,利用先進的管理,高效優質的服務,讓客戶對你產生粘性,離不開你。在拜訪上,保持一周拜訪一次,甚至20%的核心客戶三天拜訪一次。

在配送上,做精準、高效、快速的物流服務。第一,保證精準的配貨,配貨出現問題,門店不用承擔任何損失,100%由公司負責,損失由公司出。

第二,保證高效、快速的配送,12小時配送到門店。這一點是建立在精準配貨的基礎上,客戶信任我們,司機貨到之後,放到門店不用點貨。通過這種方式,配送的效率大大提高,從而實現訂單12小時配送。

在訂單上,沒有起送量的要求。無論多大的訂單,哪怕是100塊的訂單,也配送到門店。

通過這樣的方式,南京愛優貿易公司積累的客戶,不僅是都是優質的客戶,而且客戶粘性也很強,對公司的依賴度很高。

-03-

提前洞察品牌商的需求,先發制人

回到快消品流通上,其實最關鍵的是分銷和動銷。如何讓更多的商品進店,做好分銷;如何讓更多的商品被賣出,做好動銷。

在這個問題上,孫建永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打法。進店商品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18年到19年,南京愛優貿易用了一年的時間,進行了大規模的品類擴張,大量的商品進店。但是現在就出現了一些風險,很多產品動銷不出去,造成庫存積壓。

所以在分銷上,南京愛優貿易並不是追求商品大規模進店,反而在做減法,一些沒有產出、不暢銷、佔庫存的品類,逐漸淘汰,進店商品越精越好。

同時,建立完善的新品引進位度。新品引進之前,市場部先進行市場調研。日化新品,品牌商一般會在大賣場試銷。很簡單,市場部就直接到大賣場去看,日期是否是最新的。如果日期很新鮮,說明產品動銷沒問題,市場部就會考慮引進。

在對新品評估後,提前洞察品牌商的需求,在廠家政策出來之前,主動去做促銷動作。

比如,奧妙出了一款洗潔精,價格很親民,比立白、雕牌都要便宜,外觀包裝也很好。在這種情況下,愛優貿易會主動分銷,並且做一些割箱、地堆陳列等活動。

關於推新品,很多傳統經銷商的思維是,只要廠家資源沒有下來,便不會提前動。擔心做了市場,廠家的費用不給。

但在孫建永看來,這要分情況看,只要是「靠譜」的廠家出新品,政策肯定會下來,並不會因為你主動甚至提前做了,費用就不給了。有時候反而你主動做了,廠家認為你做得好,會對你持續性投資。

甚至廠家基於對你的信任和專業度認可,會主動把資源向你傾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商品動銷環節,基於背後眾多一線日化品牌組合,南京愛優貿易在與門店合作時,擁有更多話語權,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拿到門店促銷。

比如在投入費用時,通過多品牌的組合,給予優惠價格,投入促銷人員,將費用投入減少。

很多單一品牌的日化經銷商,做不到這一點,沒辦法做深度分銷,更難以在門店獲得話語權。這也是南京愛優貿易多品牌的優勢,通過多品牌組合規模化分銷,在產品推廣不減的情況下,能節省更多費用,

寫到最後:

談及公司發展的方向,孫建永認為,快消品市場分為兩種,一種是即時性消費,一種是計劃性消費。

即時性消費,即消費者突然需要,就近在門店購買。這是南京愛優貿易目前重點抓的一個渠道,BCD類門店,小便利店。

計劃性消費,即消費者有計劃性的購買。這種消費方式已經逐漸由線下轉到線上,是南京愛優以後逐步發展的渠道。

以強大的倉配管理和業務管理能力為基礎,將業務滲透到新零售、社區電商、私域直播等領域。同時,在業務方向,不只是做日化品類的賣貨,還要做全品類全渠道的賣貨。

如今的市場不能說一定是存量市場,因為市場始終是開放的,沒有絕對的存量和增量。經銷商要敢於嘗試新的理念,打破傳統的固有思維,才能在整體變難的生意中找到增長的機會點。

PS:2020年8月24日-26日,由新經銷舉辦的第2020年(第三屆)中國快消品大會將在上海震撼開啟!近兩百位重量級分享嘉賓,3000位快消行業從業人員,16場重磅議題。本屆大會將以「數位化新基建」為主題,發掘數位化新基建為行業帶來的機遇和啟發。

相關焦點

  • 年銷2.1億 山西馨德穩中求變
    年銷2.1億 山西馨德穩中求變 CBO首頁 | 作者:何辰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CBO獨家www.cbo.cn  2013-08-22
  • 從億滋瑪氏代理到品類經銷商,縣級市場年銷5000萬他是如何做到的
    前些日,我見了一位在縣級市場做休食的經銷商,臨泉至誠商貿總經理王磊先生,2009年誤打誤撞進入快消商貿領域,從一個毫無經驗,毫無資源的圈外人,一點一點摸索,成為一個縣級本地市場最大的休食經銷商,年銷近5000萬,直營2000多家網點。
  • 揭秘中國本土四大日化巨頭:哪幾家年銷過100億?
    我們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看這個本土日化巨頭的各方面情況:立白在全國擁有13大生產基地、30多家分公司、20多家委外加工廠,員工10000多人,洗滌用品全國銷量第一,每年上稅超10億元。   2005年前後,它即開始朝向「大日化、多品牌」發展。
  • 年銷都過50億
    即便用160億的基數去算,2015年的銷售額也沒有到180億,跟立白和納愛斯還差著一點距離。  5、歐萊雅:年銷149億  如果單說化妝品業務,歐萊雅集團絕對是全球第一的化妝品企業。而在大日化的領域,歐萊雅集團也能排進前三。這樣一個實打實的化妝品巨頭,在中國市場也能排進前5。
  • 揭秘中國本土4大日化巨頭:哪幾家年銷過100億
    我們從另外一個維度來看看這個本土日化巨頭的各方面情況:立白在全國擁有13大生產基地、30多家分公司、20多家委外加工廠,員工10000多人,洗滌用品全國銷量第一,每年上稅超10億元。2005年前後,它即開始朝向「大日化、多品牌」發展。
  • 1小時增加2000+粉絲不是秘密 第一喜糖品牌如何藉助私域流量年銷5億
    企業該如何把握機遇、規避風險?如果2021年全球疫情仍繼續發酵,下一階段的規劃重心又將著眼於何處?對於國內企業來說,引流獲客就是第一道門檻。隨著公域網際網路形勢的基本定型,主要流量被百度、阿里、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瓜分,品牌要想從中引流獲客必須付出高額成本,而當廣告時效結束後,流量又難以留存。因此,很多企業開始著手私域運營。
  • 盤點在屈臣氏興起的10大本土化妝品牌 誰年銷6億
    在美即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創始人佘雨原本想以專門的面膜品牌做百貨專櫃,不過在連續上貨幾個月後,他發現這樣的運作形式行不通。最終,他把美即的價格定位在10塊錢一片,並正式切入屈臣氏渠道。2005年,美即選擇了集快消化與專業化於一體的屈臣氏作為打開市場的根據地,幫助品牌之後駛入發展的快車道。而對於屈臣氏而言,當時在售的面膜品牌較少,亟待注入新鮮血液。
  • 它年銷190億
    算起來,這個日化企業和立白的年銷加起來一年也有370多億,足夠和寶潔分庭抗禮了,三家巨頭放在一起完全就是一出日化界的三國演義。  可如果品觀君再告訴親們,這個牛氣的企業在很多方面已經幹過了寶潔,親們會不會更好奇它是誰了呢?  不賣關子,這個中國本土的日化巨頭就是Nice。啥?聽不懂英文名,人家中文名叫做納愛斯!
  • 上海家化又傳出了壞消息,代理花王帶來的一大筆收入丟了
    擁有美加淨、高夫、六神以及佰草集等品牌的上海家化,算是本土化妝品集團中歷史最長、規模也最大的了。但線下零售行業的蕭條、加上持續數年的管理層動蕩,對它的業績影響很大,以至於近年不得不快速向線上的天貓等電商渠道轉型,以謀求長遠發展。
  • 推新品搶佔市場 聯合利華巨資投資中國和路雪
    信報訊(記者賀文華)昨天,擁有和路雪品牌的世界上最大的冰淇淋製造商聯合利華集團在全球同步宣布,今年聯合利華將對冰淇淋業務增加20%(約1.5億歐元)的投資。同日,和路雪(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澎韜透露,2003年和路雪將對中國市場增加30%以上的投資,總額達1.5億元人民幣。
  • 盤點韓國8大NO.1化妝品牌 它年銷10000億韓元
    根據愛茉莉2015年財報的數據顯示,雪花秀2015年全球銷售額為1萬億韓元,海外市場銷售額增長達到了130%。1萬億韓元是個什麼概念?換算成人民幣就是57.67億元,基本上是上海家化全年的銷售額了。5.韓國最大的面膜品牌是誰?看到前面的四個主流品類的No.1全被愛茉莉給霸佔了,親們是不是會覺得韓國最大的面膜品牌也是愛茉莉家的呢?No!做面膜,愛茉莉並沒有幹過這個叫做Leads的品牌。Leads(領導)連名字都充滿了霸氣,難怪愛茉莉也要服軟,可它卻有一個溫柔的中文譯名——麗得姿。
  • 「宴遇」五家店年營業額超1.5億 這是如何做到的?
    五家店,年營業額超過1.5億!最大的店2400平米,最高等位紀錄2—3小時,平均翻臺4.6次,人均客單價125元。    他的品牌叫「宴遇(需求面積:600-800平方米)」,很多人的理解直接想到了「豔遇」,想到了男女之間那種曖昧的豔遇。當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品牌時,他總是還要進一步解釋一下,此宴遇非彼豔遇。
  • 單品牌年銷過59億元!韓國兩大超級品牌雪花秀與Whoo後是如何做到的?
    單品牌年銷過59億元!韓國兩大超級品牌雪花秀與Whoo後是如何做到的?最近,繼雪花秀之後,LG生活健康旗下高端品牌whoo後宣布加入「一兆韓元俱樂部」。一兆韓元是什麼概念?按照現行匯率換算大約是59億人民幣,比較看才有感受,中國最大的化妝品企業上海家化在2015年的營收為58.46億元。
  • 重學術巧營銷,國貨品牌薇諾娜10億年銷如何煉成?
    沒想到,在天貓,見證了這個品牌飛速成長,來看看它的驚人表現:2017年雙11全網銷售完勝雅漾、薇姿,成為進入天貓美妝TOP 10唯一的藥妝品牌2018年雙11開售1小時銷售直線破億,最終實現2億銷售額,挺進美妝類目銷售排行榜TOP 9,全年所有渠道銷售突破10個億,19年目標定在了15億元薇諾娜明星產品「舒敏保溼特護霜」,2018
  • 盤點10大在華最牛韓妝品牌 哪幾個年銷超10億
    根據維恩諮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6月到2015年5月,謎尚的BB霜產品在線上渠道的銷量一直排名第一,薄利多銷給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帶來的高銷量可見一斑。據介紹,2013年蝶妝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53家代理商,1600多家網點。蝶妝在2015年仍保持了167%的業績年增長。5.夢妝:我最會玩CS渠道品牌中國化一直是外資品牌頭疼的問題,其中渠道中國化更是難倒了一片外資品牌。
  • 豪擲20億,上海家化用「奶瓶」填坑
    5月2日,上海家化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2016年年度報告及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的審核詢問函。5月9日,上海家化回復問詢函,對2016年業績下滑的原因解釋稱,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系代理花王業務接近尾聲,收入大幅下降。  今年1月3日,2017年首個交易日結束後,上海家化公布與花王終止代理合同、不再續約的消息。
  • 74歲國民品牌「田七」被拍賣!曾一年賣出4億隻,如今1.63億賤賣
    但是,要知道早在2003年,田七就取得年銷4億隻、營收10億元的業績,與佳潔士、高露潔、中華等品牌一起,並稱牙膏界的「四大天王」。對於這樣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國貨品牌,當地政府顯然不想輕易放棄,而是希望「田七」牙膏品牌能夠捲土重來、再現輝煌!
  • 上汽換將 「上汽銷」品牌更名如何推進
    品牌更名如何推進2004年08月12日17:20:03 21世紀經濟報導 師琰  上汽大眾換將葉永明 「上汽銷」品牌更名如何推進?他說,「上海大眾的市場地位將面臨更嚴峻挑戰。」2001年之前,上海大眾還佔據著國內轎車市場半壁江山,如今所剩地盤不過兩成。上海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被通用、廣本、一汽大眾等對手迅速蠶食,如今已到臨界點。  7月23日,德國大眾將公司今年利潤調低25%,並稱主要原因是來自中國的盈利大幅下降。上半年,大眾汽車的營運利潤驟降三成,至8.51億歐元。
  • 借用學術營銷,10億年銷的國貨品牌是這樣煉成的
    沒想到,在天貓,見證了這個品牌飛速成長,來看看它的驚人表現:2017年雙11全網銷售完勝雅漾、薇姿,成為進入天貓美妝TOP 10唯一的藥妝品牌;2018年雙11開售1小時銷售直線破億,最終實現2億銷售額,挺進美妝類目銷售排行榜TOP 9,全年所有渠道銷售突破10個億,19年目標定在了15億元;薇諾娜明星產品
  • 上海家化完成對英國知名母嬰品牌TommeeTippee的收購
    年7月收購了母嬰公司Mayborn集團,之後2017年6月上海家化宣布收購Cayman A2,Ltd.大手筆收購母嬰品牌TommeeTippee的上海家化,顯然是想抓住母嬰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核心嬰兒產品(嬰兒餵哺)市場總額預計為約132億人民幣,預計在2015-2020年間會繼續以約15%的年均增長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