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換將 「上汽銷」品牌更名如何推進

2020-12-22 網易財經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21世紀經濟報導首頁 >> 管理
上汽換將 「上汽銷」品牌更名如何推進

2004年08月12日17:20:03 21世紀經濟報導 師琰

  上汽大眾換將葉永明 「上汽銷」品牌更名如何推進?

  來不及細享榮登《財富》全球500強的喜悅,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上汽)便遭遇強勢風暴。

  打擊來自上汽旗下最大的業務——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眾)。6月份全國轎車銷售排名榜上,上海大眾20年來首度跌落銷售冠軍寶座,被上海通用和廣州本田擠至第三名,儘管剛出籠的7月銷售排名上海大眾重坐第一把交椅,但公司在銷售上面臨的壓力已不容小覷。

  一位接近上汽高層的人士稱,上汽申報500強的初步資料去年就已送出,到今年4月《財富》主編來滬時已基本確定,對此後市場變數並未充分預料到;而以上汽近況看,如何保證明年能繼續待在500強座次席上,顯得更為棘手。

  
  
  
  葉永明走馬上汽大眾
  
  上海大眾正陷入最受困擾的時期。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上海大眾銷量為17.92萬輛,雖仍以約3.8萬輛的優勢領先第二名上海通用,但同比下降6.8%,而同期全國轎車銷售總量同比增幅為29.4%。

  有知情者稱,上海大眾今年最初所定全年銷售目標是47萬輛,現在的銷售狀況對上海大眾打擊很大。「如果再不狠抓市場營銷,繼續產品定位失誤的話。」他說,「上海大眾的市場地位將面臨更嚴峻挑戰。」2001年之前,上海大眾還佔據著國內轎車市場半壁江山,如今所剩地盤不過兩成。上海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被通用、廣本、一汽大眾等對手迅速蠶食,如今已到臨界點。

  7月23日,德國大眾將公司今年利潤調低25%,並稱主要原因是來自中國的盈利大幅下降。上半年,大眾汽車的營運利潤驟降三成,至8.51億歐元。按照高盛的一份研究報告,大眾去年上半年每股盈利1.54歐元中,來自中國市場的貢獻為1.3歐元,佔到大眾每股盈利的84%。

  此前三天,德國大眾宣布調整銷售部門負責人,加強集團在銷售領域的戰略性指導,並提高決策效率。曾擔任過大眾亞太區副總裁的斯特凡·雅各比被任命為集團銷售與市場總監,直接向集團董事長畢睿德匯報。

  與此同時,上汽也選擇了為上海大眾果斷換將。

  7月下旬,上汽內部公布決定,上海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銷)總經理葉永明調任上海大眾副總經理兼上海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大眾)總經理。

  原上海大眾副總經理兼上汽大眾總經理吳詩仲則轉任上汽集團工會主席。過去集團工會主席一職由集團黨委副書記李積榮兼任,李在7月初赴北京兼任上汽重組中汽總公司後成立的上汽集團北京分公司黨委書記。

  此番升任上汽集團工會主席的吳詩仲被業界認為是「明升暗降」。吳在2003年1月30日接替現上汽集團副總裁肖國普成為上汽大眾的第二任掌門。上汽內部人士指出,吳搞黨政工作多年,做事風格比較穩健;但以上海大眾目前處境,更需要有闖勁、敢於突破的掌舵者。

  熟悉葉永明的人稱,葉屬於開創型的領導,敢說敢做,風格犀利。集團寄望其能以鐵腕手段扭轉上海大眾銷售頹勢,並對上海大眾備受指責的營銷體系進行全方位改革。

  但也有人並不看好換將之舉,「上海大眾管理體制積弊已久,不是換一兩個管理者能解決的。」這位汽車界資深人士認為,上海大眾之所以走到今天,是因為長期缺乏競爭對手,不像上海通用等公司,甫一出生就身處激烈競爭環境之中錘鍊,充滿危機感。

  葉走後,上汽銷總經理職位空缺,原上汽大眾副總經理胡順華調任上汽銷常務副總經理。接替葉的胡順華曾負責二手車業務,精明強幹。

  目前三人已基本完成工作交接並履新。

  上海大眾與上汽大眾本是並立的兩家公司,後者擁有前者的產品總經銷權。去年下半年,無法解決產銷分離弊端的兩家公司開始整合,至今上汽大眾的概念逐步淡化,更像是上海大眾的銷售部門。

  而上汽大眾的業務實質是從上汽銷分離出去的。上海大眾成立之初,德國人不願承擔銷售風險,2000年8月,德國大眾與上汽集團成立上汽大眾,全權負責上海大眾產品銷售。上汽銷當時的總經理肖國普成為首任上汽大眾總經理,時任肖副手的葉永明升任上汽銷總經理。

  由於優良資產都劃歸新成立的上汽大眾,在當時的轎車賣方市場中原本風光無限的上汽銷頓時陷入劣勢。在葉的帶領下,上汽銷三年來發生很大變化,通過與TNT、AVIS等全球物流業和汽車租賃業巨頭合作,在國內汽車服務領域奠定了領導者地位。而葉將失去總經銷權的上汽銷帶到如今規模,足以證明其能力,也因而備受賞識。

  
  
  
  自有品牌「安吉」再生?

  在調任上汽大眾總經理之前,葉永明正忙於為上汽打造一個汽車服務領域的強勢品牌。

  對新晉全球500強的上汽而言,最大的尷尬就是缺乏自主品牌。截至目前,上汽生產的汽車均為引進車型,實質上只是扮演為國外汽車巨頭OEM的角色。

  上汽當年為全力做好與大眾的合資企業放棄「上海牌」的舉動,至今讓業內人士扼腕不已。而在近年對自主品牌汽車的探索上,上汽採用賽歐發動機等部分部件開發的賽寶銷量難盡人意;基於桑塔納平臺研發的一款MPV也因缺乏市場優勢而放棄。

  現在,上汽旗下的汽車服務板塊——上汽銷,卻可能走在上汽品牌戰略的最前端。據可靠渠道消息,葉永明在上汽銷醞釀的一個秘而不宣的重要舉措,就是對公司進行整體更名並推出品牌戰略,據稱相關方案已報上海市國資委審批。擬推出的新品牌將褪除濃厚地方色彩,最有可能採用的品牌是「安吉」。

  安吉其實是上汽銷旗下原有品牌,在上汽銷此前與TNT的合資項目安吉天地汽車物流有限公司中,安吉便作為中方品牌進入雙方聯合品牌。不過,該品牌此前在上汽銷內部並未受到足夠重視,在上汽銷旗下汽車物流、貿易、消費服務和金融四大業務板塊的數十家公司中,品牌關係仍顯得過於鬆散。

  葉永明對上汽銷的戰略定位是全面汽車服務供應商。今後上汽銷在尋找合作夥伴時,除了要求對方是國際排名前三位的業者,另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用包含「安吉」的聯合品牌。上月25日,上汽銷宣布與殼牌旗下傑菲公司投資近3000萬美元建立的汽車快修連鎖機構,名字就叫「安吉-傑菲」。除此之外,上汽銷還在與一家日本著名企業探討合資經營汽車相關用品連鎖店的具體事宜。

  在推出品牌戰略的同時,上汽銷的另一重要任務便是加緊鋪設全國性銷售服務網絡。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安飛士(AVIS)近期就顯然加速了布局全國網絡的步伐,這跟它的中國夥伴上汽銷的新戰略密切相關。

  安飛士最近在中國市場顯得格外活躍,繼布陣長三角之後,又在珠三角五城市間實現異地租還車;今年下半年,長於機場租賃業務的安飛士還將在廣州新機場、深圳、汕頭等機場開設服務門店;而按照早前公布的計劃,安飛士是要先建好華東市場網絡,再將租賃網絡模式翻版到華南、華北市場,最後向中西部滲透。

  憑藉物流、租賃業務先行滲透形成的網絡優勢,上汽銷也計劃在汽車銷售領域推出新舉措,不再囿於服務上汽品牌,並要實現跨區域擴張。

  據透露,上汽集團也希望上汽銷在體制上進行一些變改,尋找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採取的方式包括對子公司MBO。上汽旗下現有60餘家公司,其中國有獨資的只有4到5家,上汽銷便是其中之一。而上汽銷主要的國內競爭對手都是體制靈活的民營模式。

  上汽總裁胡茂元顯然對上汽銷的前途充滿希望,他預計,到2007年,上汽的服務貿易經營額將達到150億元。

  但在葉永明離開之後,新掌門胡順華將如何繼續推進上汽銷的品牌戰略,目前還是未知數。

  


【我要發表評論】 【財經論壇】【一劍封喉】【】 【關閉窗口】  

相關焦點

  • 上汽楊曉東:海外每賣3輛中國車,就有1輛上汽造
    不過,這一年,上汽乘用車海外市場則逆勢上漲,繼續奪得海外市場銷冠。在鈦媒體和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聯合主辦的2020 T-EDGE全球創新大會上,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楊曉東分享了上汽的全球化之路。他在演講中提到,「海外每賣出3輛中國車,就有1輛是上汽造。」
  • 第三品牌、R與Marvel X,上汽的執著與糾結
    第三品牌終於塵埃落定。「智己汽車」,這一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三方合作的高端品牌將落戶浦東。上汽的中國製造,仿佛撞上了一張無形大網,有力卻使不出。在吉利成功託起領克、比亞迪將刀片電池和漢EV推向主流、同城德比特斯拉逐漸成為「上海智造」的嶄新名片、甚至曾經被看輕的蔚來也已站穩高端品牌地位——上海第一企業的驕傲與榮光,日漸轉向不為人道的苦澀與無奈。
  • 再戰高端品牌,榮威R ER6對上汽乘用車意味著什麼?
    自主品牌僅有比亞迪秦EV、廣汽新能源Aion S、蔚來ES6、北汽新能源EU系列累銷破萬,分比為20,990輛、18,211輛、11,711輛、11,722輛。過去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那些佼佼者,早都被淹沒在浩瀚的新能源浪潮中。曾經月銷高達2萬輛,一度登頂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月度冠軍的榮威Ei5,上半年累銷也只有六千不到。
  • 「十四五」新徵程 上汽堅持品牌向上、客戶至上、能極快上
    他表示,雖然我們面臨很多的新變化和新挑戰,但上汽和上海這座城市一樣率先發展、開放發展的精神不會改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展望「十四五」發展新徵程,上汽將繼續貫徹「三個堅持」。以下是王曉秋演講實錄(有刪節)第一,堅持品牌向上,以高品質、高質量發展建設更美好出行生活。面對年輕化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 MINI EV不講武德,上汽大眾「耗子尾汁」
    而細細品來,可說之處無非以下幾點:五菱宏光MINI EV月銷超3.3萬輛;集團海外表現亮眼;旗下品牌同比皆實現增長。哦,不對,應該是除了上汽大眾,我大意了。儘管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鳴鏑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上汽大眾旗下的大眾品牌和斯柯達品牌今年在做產品結構調整,預計會比整體市場下降幅度要大。但產品小年也好,品牌盤整期也罷,在1-11月份累計銷量為134.8萬輛&同比下滑23.7%的背景下,11連跌的包袱終究太重,「耗子尾之」吧。
  • 上汽奧迪填補上汽大眾高端車市場空白 新零售模式需線上線下相結合
    各方同意,未來上汽奧迪產品也將基於當前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股東雙方將加速推動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的升級,以確保未來奧迪在華所有車型,均通過當前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管理工作。
  • 上汽、吉利發紅包護市,弱勢品牌遭碾壓
    繼上汽之後,吉利汽車也在五一期間推出了雙重優惠方案。除了針對旗下吉利品牌部分車型推出億元「惠民換新」紅包,也對內部員工以及親友推出了旗下三大品牌全系車型的優惠促銷,在市場終端價格基礎之上,優惠2000~3000元不等。另外,長城、長安等都較此前加大了優惠力度。在過去三年同比增長都超過了20%的吉利汽車,今年已開始感受到 「成長的煩惱」。
  • 剛剛,上汽紅巖發布全新品牌戰略,第六代重卡首次亮相「白瓷碗」
    活動現場,上汽紅巖5G+L4智能重卡、新能源氫燃料電池重卡、純電換電牽引車、紅巖傑獅H6 LNG系列重卡、紅巖傑獅H6柴油系列重卡等「明星」車型集結現身,展示了其智能、網聯、安全、高效、環保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讓一眾嘉賓看得大呼過癮,也真實感受到了上汽紅巖「智造重卡」的決心和實力。
  • 上汽R標,用什麼支撐品牌向上?
    前不久,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上汽集團調研時指出,上汽要做強、打響自己的品牌,順應消費年輕化、多樣化、高端化、線上化的趨勢,以質量和性能鍛造品牌內核,以服務和文化豐富品牌內涵,進一步把國內和國際市場做大,把上海汽車產業做強,把「上海製造」品牌擦得更亮。
  • 穩住銷量,提升體系力,上汽大眾的2019並不冷
    毫無疑問,11月份的年內首增長,對上汽大眾來說無疑是非常積極的信號。過去11個月,在整體乘用車市場下行、斯柯達車型競爭力下降以及一汽-大眾SUV戰略加速推進三大綜合因素作用下,上汽大眾不僅將銷量降幅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而且還跑贏了乘用車大市,這已經是勝利。與此同時,上汽大眾自身產品競爭力也有了明顯的增強。
  • 上汽阿里「梅開二度」做「智己」,與R品牌內部賽馬?
    摘要: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百億級項目——智己汽車,宣布正式啟動,今後將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這是繼廣汽埃安、北汽的ARCFOX、東風的嵐圖、長安前不久剛宣布要打造高端品牌後,...
  • 「上汽」冠名「白瓷碗」!
    「上汽」冠名「白瓷碗」!今天下午,上海浦東足球場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冠名籤約儀式,上汽集團正式冠名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新主場,命名為「上汽浦東足球場」,雙方將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聯手打造上海體育文化新地標。
  • 上汽大通MAXUS品牌發布中文音譯「邁克薩斯」,強勢佔據消費者目光
    在競爭形勢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上汽大通銳意改革,在眾多汽車品牌中脫穎而出,而MAXUS成功的因素來源於以下四個方面。MAXUS,大通企業旗下的專屬品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秉承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務和產品為目標。
  • 「白瓷碗」裡別樣紅 上汽紅巖全新重卡及品牌戰略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商用汽車網訊 11月17日,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品牌戰略暨第六代重卡發布會如約而至,正式對外發布全新品牌戰略,備受關注的第六代重卡首次亮相「白瓷碗」。活動現場,上汽紅巖概念智能重卡、新能源氫燃料電池重卡、純電換電牽引車、紅巖傑獅H6 LNG/柴油系列重卡等「明星」車型集結現身,展示了其智能、網聯、安全、高效、環保等方面的最新成果。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即將起步階段,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在構建。
  • 上汽全新品牌R標,代表車型ER6銷量如何?_易車網
    上汽R標,是上汽乘用車2020年推出的全新品牌,此品牌與已有的榮威和名爵不同之處在於,這兩者布局不同,針對的客戶群體也不一樣。它所對標的品牌,主要是外資品牌的特斯拉;自主品牌領域的蔚來和比亞迪-漢系列。要知道,這兩個品牌的市值在前段時間已然超過了整個上汽集團,再加上今年大眾中保研測試的影響,危機感已經在上汽集團內部蔓延。
  • 上汽和一汽究竟誰才是最大贏家?上汽奧迪項目正式啟動!
    上汽奧迪官宣內文如下: 「12月23日,上汽奧迪項目迎來重要裡程碑。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宣布就未來銷售與服務合作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保障。
  • 東風、長安後,上汽智己也來了!高端電動能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圍...
    另據介紹,智己汽車還將重構傳統汽車行業的生產模式和營銷模式,打破原有汽車企業重資產運營的傳統模式,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應用。從起手的百億元創始輪融資、品牌定位以及經營模式上來看,智己汽車與上汽現有乘用車品牌劃清界限的跡象十分明顯,風格更加貼近於新造車企業。
  • 「e汽車」上汽榮威的「雙標」 才是自主品牌向上的新思路
    上汽榮威算是其中之一。5月10日,中國品牌日,上汽榮威舉行了品牌煥新盛典,正式發布了「雙標」計劃,上汽榮威的「雙標」戰略正式實施。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劃分,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也給出了解釋。在他看來,當下的汽車市場競爭,更大程度上是年輕消費群體的競爭,與其他品牌將低價位的產品打上年輕化的標籤不同,上汽榮威將新獅標部署為更加年輕化的圈層,將對這個圈層從產品到營銷,進行全方位的規劃,向大家展示了什麼叫真正的面向年輕人。
  • 王瑞:上汽大通將按產品品類分網銷售 商用車沿用「眾」字標
    [摘要]上汽大通內部跟經銷商商議決定,未來將在乘用車和生活方式類的車型產品上主打MAXUS的標誌,商用車還沿用「眾」字標,維持原來的商用車的品牌特色和影響力。他透露,上汽大通皮卡「專網」今年已經新開了65家,後續上汽大通也在考慮將乘用車、輕客、MPV等核心重點業務也要分門店去做獨立經銷商網絡。
  • 我確信,上汽R標這次就是來「搞事情」的
    10月,上汽R汽車旗下首款純電轎車 ER6銷量達1124輛。單純從數據來看,月銷剛剛破千,還進不了純電車TOP10榜單。所以,沒在聚光燈下但對於8月中旬才上市,經過9月份短暫的調整期之後,R ER6在10月就憑著1124輛的成績,成為15—20萬純電轎車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