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著泥巴找信號,這位武漢小學老師把網課搬到了山巔

2020-12-22 時代楷模發布廳

「大家好,我是龍莎

我現在在宜昌市秭歸縣的

一座大山裡

這裡是我上直播課的現場

我選擇這裡

是因為夠空曠

信號好……」

2月27日下午,武漢市蔡甸區太山小學數學教師龍莎正在QQ直播間為學生們答疑,她的直播「教室」設在山頂,教具也都是天然的,開課前她正在為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家鄉—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此前,她還藉助山裡的樹木,為同學生們講解《位置與方向》。空中課堂開學半個多月,來自大山之巔的直播課從未間斷過,家長們都忍不住在一旁「蹭」課。

龍莎正在山頂直播間為學生們上課

踩著泥巴滿山找信號,山頂的茶樹田成了她的直播間

龍莎的老家在宜昌市秭歸縣郭家壩鎮廟埡村,受疫情影響,她被封在了大山裡。線上教學臨近,但手頭沒電腦,山裡沒網絡,她焦急萬分:「學校總共二十幾個老師,我不能缺席。就用手機,在QQ群裡開直播間上課吧。」

她在家裡試驗,發現網絡信號不行,時斷時續。捧著手機,踩著泥巴路滿山跑,終於在接近山頂的茶樹田找到了信號時而三格時而四格的寶地。

每天直播前,龍莎夾著小桌子,拎著靠把椅,提前到山上田邊做準備。

用兩卷衛生紙擱起手機,能固定攝像頭。茶樹田間不平整,用土堆墊桌腳,能防止手機滑落。這樣學生觀看的畫面就不容易晃動了。

龍莎老師自製手機「固定器」

「這些都是小事,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山頂的冷。」龍莎說,「六月的山裡都是涼氣逼人,冬季就不用說了。天晴有太陽時還好一點,遇上陰冷天氣,我就多裹幾件棉襖,可手還是冷,一節課下來,凍得沒知覺了,帽簷上還有冰花花。」

山谷裡隔空做課後輔導,木頭樁子、大樹都是教具

每天晚飯後,是課後輔導時間。屋裡沒網絡,她還得到田邊去。「整個山谷靜悄悄的,只有山那頭幾家悠悠的燈光。我怕黑,不敢走夜路,總擔心有野豬竄出來。但我也怕漏掉學生、家長、學校發來的消息。」

看到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獲得表揚與肯定後的快樂語氣,她逐漸忘記了害怕。雖然條件艱苦點,但孩子們的參與性挺高,學習狀態也越來越好,偶爾還會帶他們看看山裡的風景。

「同學們,你們看這棵樹,年輪密集的一邊是北面,年輪稀疏的一邊是南面。它和樹葉表示方向剛好相反喲,樹葉密集的一邊是南面,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面……」沒有課本,每天只能瞅著手機看電子版教材備課,對孩子們難以掌握的,她會想辦法解疑。

龍莎老師找出木頭樁子給孩子們講解年輪

《認識方向》一課有一道關於年輪的練習題。由於學生不認識年輪,幾乎全班都做錯了。「答疑前,我到柴房翻出一段木頭樁子,給孩子們看看年輪究竟長什麼樣。他們終於理解年輪為什麼密集的一面朝著北方,而不是朝著南方了。」

「網上答疑時,看到龍老師在山裡講課,我們大吃一驚。全程用流量,為了避免卡頓,她得時不時走動,頭髮都被霧氣打溼了。特別感動。」學生家長姚璐說,「老師這麼拼,我們真沒理由不積極配合輔導孩子學習。」

龍莎老師日常上課舊照

蔡甸區太山小學是一所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小學,教職員工26人,學生110人。學校有一半是外來務工子女,有的家長文化水平有限,又忙於生計,對孩子學習關心不夠。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在線教學期間,龍莎堅持督促孩子們按時起床、上課,並逐個打電話和家長溝通。

慢慢的,家長變得配合了,孩子學習也主動了。龍莎說:「與中心城區學生優渥的學習條件相比,我的這些孩子此時更需要關愛。聽到學生用甜甜的聲音說『謝謝老師,您辛苦了』,看到家長留言『龍老師早點休息,別太累了』,人間值得,再艱難也要堅持做好。」

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焦點

  • 武漢有位小學老師,每天爬上山頂給學生上直播課
    ……」 2月27日下午,蔡甸區太山小學數學教師龍莎正在QQ直播間為學生們答疑,她的直播「教室」設在山頂,教具也都是天然的,開課前她正在為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家鄉—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龍莎正在山頂直播間為學生們上課 踩著泥巴滿山找信號山頂的茶樹田成了她的直播間龍莎的老家在宜昌市秭歸縣郭家壩鎮廟埡村,受疫情影響,她被封在了大山裡。
  • 為上好網課,這位音樂老師全家齊上陣
    各學校陸續開啟「停課不停學」新模式,老師們紛紛變身網絡主播,使出渾身招數給學生們上課。 在東莞厚街湖景中學,音樂老師浦婧為了上好網課,動員全家一起幫忙,丈夫幫她拿背景板,女兒當她的「提詞器」……一家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網上教學。
  • 老師,您好!
    這位「90後」武漢初中老師正在經歷她一生中難忘的時刻。為了不耽誤疫情期間學生的學習進度,她在網課的間隙花15分鐘結了婚。那一瞬間,鞭炮聲和下課鈴一樣,成為她人生的註腳。由於家裡信號不好,王媛和丈夫出門找信號。起初,她在附近的田地裡上課,後來發現家後面的山坡上信號更好,於是乾脆將課堂搬到了山頂。
  • 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茶山這位支教老師的故事令人動容 2020-09-1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學生端著書桌找信號 下雨天打著傘山坡上學習
    疫情防控期間,各中小學都推出了「網課」學習 。可是,在重慶綦江區古南街道連城村,有一個叫宗雷軻的小朋友,為了學習「網課」,每天都得端著桌椅到離家百米開外的山坡上找信號,遇到下雨天他還得打著傘學習。宗康立介紹,他們這裡手機信號不好,每天兒子只好都會端著桌椅、背著書包,到離家大約百米遠的小山坡上「找信號」,通過手機上「網課」。小雷軻今年念小學六年級,在家裡,手機信號不太好,他擔心落下老師教的新內容,因此,每天都堅持在小山坡上學習。
  • 小女孩的高山網課「教室」:家裡信號不穩,父親搭棚生火陪讀 結局...
    4日,老師來了、校長來了,三大通信運營商和鐵塔公司也來了,一個臨時基站架設在了高高的竹竿上。5日,網課可以在媽媽的陪伴下在屋內上了,進城務工的爸爸再也不擔心棚屋裡的火熄了。……看看這位父親吧! 遇到困難,想法解決,戰勝困難,沒有網,上山搭棚。網上學習,考驗的是一個家庭的協同力,考驗的是父母的督導力,更考驗孩子的堅持和自律。不要埋怨,不要等待,更不要為自己找藉口。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必定怎樣對待,這話還真不假。向努力學習、堅持成長的孩子們致敬!」網傳圖片中有這樣一段配文。
  • 小女孩的重慶高山網課「教室」:家裡信號不穩,父親搭棚生火陪讀 結局感人:三大運營商都來了
    4日,老師來了、校長來了,三大通信運營商和鐵塔公司也來了,一個臨時基站架設在了高高的竹竿上。5日,網課可以在媽媽的陪伴下在屋內上了,進城務工的爸爸再也不擔心棚屋裡的火熄了。▲父親陪著女兒在棚屋寫作業山頭棚屋裡的網課「涪陵梓裡鄉這個三年級的女孩上網課,家中無信號,爸爸在山上搭了個棚,孩子每天就在那裡學習。
  • 剛剛高三就「桃李滿天下」了 這位「小老師」挺牛!
    「小老師」羅逸飛  幾年前,一張雅思成績單、一份老師的擔保,讓初中生羅逸飛成了20名高中生的網課小老師。  而今,在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學習的這位「小老師」已經「桃李滿天下」。最近一段時間,幾位受益於羅逸飛網課的大學生,正忙著帶河南網課站點的小朋友們參加「21世紀杯」英語演講比賽。  挺稀奇,初中生教高中生  羅逸飛告訴記者,做網課的念頭起源於父母。
  • 小學英語在線學,網課機構怎麼選?
    故小學英語在線網學習課機構應勢而起,面對琳琅滿目的在線教育機構,家長們犯了難。教育機構到底應該怎麼選呢?就這個問題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小經驗,供大家參考。  我是今年年前給女兒報名了一家小學英語在線學習機構,名叫阿卡索。  在選擇小學英語在線學習網課機構前,我也對於市面上各大教育機構做了一定的諮詢和了解。首當其衝對比的就是性價比問題。
  • 網課該怎麼上?這位清華老師有妙招,名校老師就是不一樣!
    清華老師是怎麼上網課的?李蕉老師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老師,在學校開設網課的時候,李蕉老師就精心準備了一番,而且還獲得了學生們的好評。於是,李蕉老師曬出了自己上課的過程。其中的一些上課細節和相應的輔助設備讓人感慨,看來李蕉老師為了上好網課花了不少心思。
  • 武漢小事|高校網課晚間拖堂,無人退出直播間:老師您繼續講
    【編者按】武漢全面「封城」已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這一個半月來,絕大多數武漢人只能呆在隸屬各個社區的家裡,鄰裡之間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重要。澎湃新聞開闢「武漢小事」專欄,講述疫情期間武漢人的家長裡短,講述那些掩蓋在大疫情背景下的日常生計。
  • 高途課堂啟動「漁公益」項目 向貴州赫章縣捐贈1000萬元網課
    」項目,前往貴州省赫章縣,向興發鄉民族光彩小學等赫章境內的鄉村中小學校捐贈價值1000萬的網課課程。這也是跟誰學自疫情期間向武漢及全國捐贈正價網課之後,首次向貧困地區捐贈正價網課。據介紹,作為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教育扶貧一直被赫章縣放在扶貧攻堅的重要位置。到了扶貧攻堅最後階段,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一直是赫章縣辦教育堅持的方向。
  • 信號不好西安女老師山坡上網課 通信公司上門優化
    疫情期間,老師們都如何上網課?在湖北麻城,一位女老師因為家裡信號不好,搬著電腦在山坡上給學生們上起了網課。這位老師就是西安翻譯學院教師王媛,今年1月,她回到湖北麻城的公公婆婆家過春節,疫情暴發後滯留在當地。為了不耽誤學生們上課,王媛準備了多套預案,然而由於網絡信號不好,她只好在家附近的小山坡上為同學們上網課。
  • 網課頻現低級錯誤 中央音樂學院涉事老師離職
    原標題:網課頻現低級錯誤 涉事老師離職張一方講授的音樂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網課視頻被樂評人曝光多處常識性錯誤曾就職的中央音樂學院回應——日前,樂評人鄧柯在微博上發布了「張一方老師」網課講解的諸多錯誤,並配發了相關網課視頻。張一方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師。3月26日,中央音樂學院工作人員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因此事,張一方已經從音樂學院離職。
  • 為找信號上網課 泉州初二女生登屋頂、爬山坡
    泉州一中初二年級女生毛慧琴,因回到老家江西一小山村,為找信號上網課,先後在自家房子的屋頂、附近的小山坡,用太陽傘、遮雨布、竹子等搭起她的「盛山清華」「盛山北大」教室。5月6日晚,記者聯繫上毛慧琴同學,聽她回憶在老家上網課的那些日子。
  • 第三屆武漢「最燃」青年教師獲獎名單公布:有您家伢的老師嗎?
    她所錄製的四年級數學區級網課屢獲好評,校級錄課均高質量完成,被評為「江岸區首批在線教育教學模範教師」。從教20年的她,不僅是學校的骨幹教師、老師的鐵桿「智囊團」,更是學生的貼心「大朋友」。為了給學生上網課,她每天爬上山頂找信號,一天要跑三個來回,風雨無阻。原本雜草叢生的山坡,被她踩出了一條清晰可見的小路。
  • 用竹子搭「教室」,破舊木椅當桌子,這位武漢少年每天上山「打卡...
    當他的父母在年前準備從武漢趕回時,剛好遇上武漢關閉出城通道,讓一家人相隔兩地。新學期開始後,學校制定了每日網課計劃,由於家裡手機信號差,無法正常上網課,趙文熙心裡著急。他向父母徵求了意見,帶著手機爬上山找信號,發現了一處地勢開闊、信號又穩定的平臺,決定在此「駐紮」。「我每天早上8點到,在群裡打卡,開始一天的學習。中途學累了,就在山上活動活動,中午爺爺幫我送飯,吃完飯休息會,下午再學。」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武漢小學老師用愛徵服雲課堂
    心懷這種想法,章老師在對班級每個學生的聽課情況、學習情況了解清楚後,對少數因為網絡信號不佳,而無法保證每天按時聽課的學生,每周定時進行專門的電話訪問,了解其聽課情況並作專門的學習安排,及時督促並檢查;對於部分作業反饋情況和平時大相逕庭的學生,第一時間和家長溝通,並且通過和孩子本人的溝通,讓孩子直接了解老師是十分關注他的,不能夠因為線上學習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對於聽課認真、作業完成得好,或者是學習方面有進步的學生
  • 衛生紙當手機支架,木頭樁子做教具,武漢這位老師在山頂上網課
    直播課中,龍莎老師展示著大自然的美景。疫情之下,不少學校開啟了「空中直播課堂」。地處山區的宜昌市秭歸縣郭家壩鎮廟埡村,由於網絡信號不穩定,接近山頂的茶樹田便成為了龍莎老師的「大講臺」。龍莎老師正在直播上課「即使下雨天打著傘我也沒停播過」龍莎老師搬著桌椅走在直播的路上龍莎是武漢市蔡甸區太山小學數學老師。
  • 《開學第一課》,今年他們把課堂搬到了武漢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曾經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家方艙醫院,2020年《開學第一課》將課堂搬到這裡,對武漢這座抗擊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意義非比尋常。而這其中就有不少武漢的面孔,他們把武漢人民面對疫情「不服周」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