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龍莎
我現在在宜昌市秭歸縣的
一座大山裡
這裡是我上直播課的現場
我選擇這裡
是因為夠空曠
信號好……」
2月27日下午,武漢市蔡甸區太山小學數學教師龍莎正在QQ直播間為學生們答疑,她的直播「教室」設在山頂,教具也都是天然的,開課前她正在為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家鄉—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
此前,她還藉助山裡的樹木,為同學生們講解《位置與方向》。空中課堂開學半個多月,來自大山之巔的直播課從未間斷過,家長們都忍不住在一旁「蹭」課。
踩著泥巴滿山找信號,山頂的茶樹田成了她的直播間
龍莎的老家在宜昌市秭歸縣郭家壩鎮廟埡村,受疫情影響,她被封在了大山裡。線上教學臨近,但手頭沒電腦,山裡沒網絡,她焦急萬分:「學校總共二十幾個老師,我不能缺席。就用手機,在QQ群裡開直播間上課吧。」
她在家裡試驗,發現網絡信號不行,時斷時續。捧著手機,踩著泥巴路滿山跑,終於在接近山頂的茶樹田找到了信號時而三格時而四格的寶地。
每天直播前,龍莎夾著小桌子,拎著靠把椅,提前到山上田邊做準備。
用兩卷衛生紙擱起手機,能固定攝像頭。茶樹田間不平整,用土堆墊桌腳,能防止手機滑落。這樣學生觀看的畫面就不容易晃動了。
「這些都是小事,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山頂的冷。」龍莎說,「六月的山裡都是涼氣逼人,冬季就不用說了。天晴有太陽時還好一點,遇上陰冷天氣,我就多裹幾件棉襖,可手還是冷,一節課下來,凍得沒知覺了,帽簷上還有冰花花。」
山谷裡隔空做課後輔導,木頭樁子、大樹都是教具
每天晚飯後,是課後輔導時間。屋裡沒網絡,她還得到田邊去。「整個山谷靜悄悄的,只有山那頭幾家悠悠的燈光。我怕黑,不敢走夜路,總擔心有野豬竄出來。但我也怕漏掉學生、家長、學校發來的消息。」
看到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獲得表揚與肯定後的快樂語氣,她逐漸忘記了害怕。雖然條件艱苦點,但孩子們的參與性挺高,學習狀態也越來越好,偶爾還會帶他們看看山裡的風景。
「同學們,你們看這棵樹,年輪密集的一邊是北面,年輪稀疏的一邊是南面。它和樹葉表示方向剛好相反喲,樹葉密集的一邊是南面,樹葉稀疏的一面是北面……」沒有課本,每天只能瞅著手機看電子版教材備課,對孩子們難以掌握的,她會想辦法解疑。
《認識方向》一課有一道關於年輪的練習題。由於學生不認識年輪,幾乎全班都做錯了。「答疑前,我到柴房翻出一段木頭樁子,給孩子們看看年輪究竟長什麼樣。他們終於理解年輪為什麼密集的一面朝著北方,而不是朝著南方了。」
「網上答疑時,看到龍老師在山裡講課,我們大吃一驚。全程用流量,為了避免卡頓,她得時不時走動,頭髮都被霧氣打溼了。特別感動。」學生家長姚璐說,「老師這麼拼,我們真沒理由不積極配合輔導孩子學習。」
蔡甸區太山小學是一所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小學,教職員工26人,學生110人。學校有一半是外來務工子女,有的家長文化水平有限,又忙於生計,對孩子學習關心不夠。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在線教學期間,龍莎堅持督促孩子們按時起床、上課,並逐個打電話和家長溝通。
慢慢的,家長變得配合了,孩子學習也主動了。龍莎說:「與中心城區學生優渥的學習條件相比,我的這些孩子此時更需要關愛。聽到學生用甜甜的聲音說『謝謝老師,您辛苦了』,看到家長留言『龍老師早點休息,別太累了』,人間值得,再艱難也要堅持做好。」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