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韻,風之痕,雨之心,花之情

2020-12-22 折花惜夢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悽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不知不覺,秋天來了,夜晚也漸漸變得長了,徐徐清風使悽涼感越來越濃,炎炎的夏日總算是過去,夏蟲已不再鳴叫,我終於可以在書房裡安靜地看書,抬眼望去,臺階下的草叢中閃現著露水的光華。

秋風起,秋日近。歲月輪轉,四季更迭,美總是不同,美好卻從未消失,季節輪迴中,美好一直從自然中來,到意境中去的。寫秋、畫秋,也都得為了留住季節的美,用最淡的筆墨,最好的紙張,最好的心情去醞釀,一葉入墨是風景,一花入畫是心情,最美的終是會銘記於心。

秋之韻,風之痕,雨之心,花之情,如是種種,秋天之美是用生命著色,是用心情感知,帶著風雨執筆,拈著霜露斟酌,有了靈感便就能動墨了,或隨心情舞動,濃墨、淡痕,留白、渲染都在手指之間傾瀉而出。

其實,秋已經在心裡打下了草稿,就好像有一張老照片的底版一直存放在心裡,只等秋天一來,就能衝印出來。無論經過幾個春夏秋冬,歲月的畫面不老,秋天的風景也不會舊,最美的畫面一直在心裡,不會褪色,也不會隨著時間消亡。

也無論季節怎麼變化,秋風一吹,最美的顏色也都甦醒了,流瀉千裡,風月之下 ,守著這份感情上的美好,憑濃淡塗抹,一樣的漂亮。

我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秋天,一想起就會色彩斑斕,每個人心裡都一個籬笆小院,心怡處種草植花。

或是,在一個午後,在一場秋雨過後,盈滿一懷陽光,愁緒半盞,讀書,品茶。香薰小院,院裡花開,悠閒之情,讓秋心也閒靜如水。

秋,入心入情,秋,清歡怡然,秋,便是如此的美好。

或許,秋涼中帶著幾分深意,幾點禪意,善聽、善讀,清秋不燥,修籬種菊,與光陰好合,與歲月同行,秋之清寂也就適合用心品鑑了。

至清至簡,這是歲月的本心,時光荏苒,流逝中也是向著清幽簡素而行的,若心不老,秋天所有的風景都是歲月簡靜的根苗,不是枯萎而是生長。

人到中年時,不妨,也學著做一顆平常的秋草,不緊不慢,不慌不忙,跟著歲月老去;或者,也可以做一朵素花,遁去情感,留幾縷清香,經風雨洗禮後更見真模樣。

如此一來,歲月的深意,秋的深情你都會知道,而且心胸會更加的寬廣。明晰人生,我們一直走在路上,看見什麼,遇見什麼,都不好說,都無法預料,而遇見最美的自己,也都是我們嚮往和期待的。

相關焦點

  • 《秋之韻與您同行》的空中朗誦會
    秋日私語,在心,與天地語,與日月語,與自然萬物語,與靈魂語;秋日私語,寧靜致遠,雲淡風輕。秋風中,片片落葉翩飛,像一個從青澀走向成熟的少婦,舞動著秋的韻律。嗅一縷花香,盈一抹清風,一個人和秋交頭談心,清秋,層林盡染,多麼舒爽而靜謐,像一闕溫婉的詩行,平仄間都溢滿了醉美光陰。        將心放飛,用一顆寧靜的心去聆聽,去感受季節的脈脈柔情。
  • 十六字令四十首:以詞之最短,書情之最長
    起名之初是宋代蔡伸(名人秦檜的同學)用此調填了《蒼梧謠》詞,所以有人把此調叫《蒼梧謠》。蒼梧原是百越民族一個大部落的名稱,後以區域名稱延用下來,稱為古蒼梧。另外,袁去華、張孝祥都有用「歸」字起韻的詞,故又名《歸字謠》。也有的書上記載,此調也叫《花嬌女》。「花嬌女」調名來源不詳,古典君查閱大量的古籍也未見此調名的來源。越是簡單的,往往越不簡單。
  • 秋之韻合唱團成員深情向兩位男神教師表白
    9月6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城步秋之韻合唱團全體成員為楊春柳、陶金兩位輔導老師舉行專場慶祝活動,深情感恩兩位老師的無私奉獻和一路陪伴。 楊春柳是該縣四中音樂教師,陶金是該縣新時代琴行鋼琴師,在秋之韻合唱團
  • 經典金曲賞析 - Rhythm of the Rain《雨之韻》
    《Rhythm of the Rain》,《雨之韻》是一首20世紀60年代歌曲,由約翰肯莫斯作詞作曲,屬於鄉村音樂類型歌曲。1962年底由來自加州聖地牙哥的樂隊The Cascades(瀑布合唱團)演唱錄製,發行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流行歌曲榜上獲得了第三名,同時拿到了抒情歌曲排行榜的冠軍。後被電影《阿甘正傳》用作主題曲。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黃庭堅篇)
    黃山谷之書法,最喜歡《諸上座帖》,狂草,筆意縱橫,氣勢奔放,似行雲流水,無拘無束;黃山谷之詩,最喜歡他7歲的《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7歲的見識,已是非凡;黃山谷之詞,最喜歡《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真真瀟灑!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讀詩詞,品古人對木香花的憐惜之情
    汪曾祺說,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愁的。因為,曾經有一架溼雨沉沉的木香花,在那個積雨少住的昆明,在他的羈旅生涯中,給予他一段心生安暖的靜美時光。人的這一生,會走許多的路,也會看許多的花,總會有一段路印在腦海中,記憶深刻,總會有一朵花開在記憶裡,永不凋謝。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秦觀篇)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秦觀]*瀲灩春光一望收,絲絲回憶痛如秋,紅箋小字舊溫柔。一念塵封心作繭,無邊花落雨成愁。柳煙猶在小橋頭。[彤嫿]彤嫿隨筆:清幽之季,清幽之景,清幽之愁。。
  • 草木之心,不負流年(經典)
    讓我們一起打開「清風漫語」,調低音樂,細細品讀,把心平靜下來。人生,有一種閒情,我們稱之為「草木」。所謂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清風明月枝頭醉,飛雁歸燕草木間。行過萬水千山,終會到達平原;相遇茫茫人海,終是相伴此生。人生,於浮華處靜守,於安靜中養心。草木之心坦坦蕩蕩,草木之情情義綿綿。
  • [管城] 別開生面的「秋之韻」樹葉粘貼畫
    11月18日上午,管城回族區南十里舖小學三一中隊舉行了「秋之韻」樹葉粘貼畫大賽。    同學們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利用樹葉本身的形狀和顏色,通過大膽想像,製作出形態各異、活靈活現的樹葉畫作品。有銀杏葉、黃楊葉粘貼的蝴蝶和花朵;有梧桐葉、冬青葉製作的小兔和蘿蔔;還有女真葉、樟樹葉製作的小烏龜、小金魚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葉貼畫令人耳目一新。
  • 秋實散文:秋之韻之——菊花
    菊花的「菊」字,在古代亦作「窮」字講,其意是說菊花是一年之中花事之尾。當百花凋謝之時,秋菊則花好葉綠。看上去好像殘缺不全的菊葉掛在挺拔的菊杆上,顯得堅強而滄桑,仿佛只留片甲也要護圍和映襯著枝頭上那朵堅毅的宋美人。菊花既爛漫多彩又傲霜而立。她笑在澄明的天空下,笑在迷人的金黃中;她立在瀟瀟的淒雨裡,立在秋風的落葉間。她有秋的絢爛,有秋的剛毅,是秋的象徵。
  • 時作豪情悽客句,偶吟慘澹怨人詞;新韻七律六首,且把滄桑四海馳
    掩心揮卻煩惱絲,緣起煙涼嘆夢遲。時作豪情悽客句,偶吟慘澹怨人詞。靈犀幾度隨緣至,回首翻作指尖詩。靈思終悟塵間境,誠情笑淚寄相思。弦動誰譜知音曲,情舞幻化落葉時。意摯傾魂猶未醒,牽愁應是舊憾痴。不聞俗世呻吟語,且把滄桑四海馳。——皛玊題記
  • 聲在中國·不曾忘記的符號之「京韻自有情」
    聲在中國·不曾忘記的符號之「京韻自有情」 國粹京劇 唱念做打 字正腔圓 唱詞花腔婉轉 說的是中國文化故事 詠的是千年古典情懷 悠悠京胡音,婉婉京韻情 當魅力無限的京劇走進現代的語境
  • 用詩中之情,話詩外之「疫」
    古代疫病多發,很多詩人都曾飽受疫病之苦,他們以此為題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在這些詩歌中,關懷生命、憂心民生是永恆的主題,豁達樂觀是詩人不變的人生態度。面對疫情,詩人們書寫自身經歷,觀照世間百態,用詩中之情,話詩外之「疫」。
  • 鐵東區華育外國語實驗學校舉辦第四屆「秋之韻」樹葉粘貼畫作品展
    在秋末初冬時節,鐵東區華育外國語實驗學校團委組織七年級學生舉辦了第四屆「秋之韻」樹葉粘貼畫手工製作活動,利用樹葉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樹葉粘貼畫作品展。11月30日,部分優秀作品在教學樓走廊展出。片片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飄落在地,被純真而充滿智慧的孩子們撿起,創造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樹葉貼畫。
  • 晏殊寫的一首宋詞,句句動人道出傷秋之情,令人感嘆!
    晏殊寫的一首宋詞,句句動人道出傷秋之情,令人感嘆!>論文學,詩詞發展,北宋宋徽宗時期發展的很快,這個時候孕育出來的詞人創作的佳作如《浣溪沙》,《蝶戀花》等至今都有人對詞悟捂的很快,但也有的擅長把生活的休閒,人性的純良,簡單的一面寫出來,當每個季節來臨時,他會發散情懷思維寫出年華之上,比如我們上學時期了解的晏殊,他的詞裡就有一種淡淡的哀傷,今天來了解下《清平樂·金風細細》,這首詞多處在描寫詞人見到秋天景物,懷著一種悲傷的情緒去表達秋之傷
  • 七律·風之平原:風之原上如初見,一葉一花儘是情
    七律·風之平原(中華新韻)走馬平川草色青,魚鳶飛躍正空晴。風之原上如初見,一葉一花儘是情。c5d788649017327d528188f8f92bdb3903:15來自海之樂章sss風之平原背景音樂《無法了解的人》,開頭的弦樂器靜謐而安寧,接著管樂器娓娓道來,展現出一種孤獨俠客遊歷江湖,胸懷博大抱負的故事感和情緒性。
  • 填詞技巧 之 選牌與擇韻
    其法須將各調音節爛熟胸中,而後始有臨時選擇之能力。惟是詞調多至千有餘體,何題宜用何調豈能一一記憶。神而明之,仍在學者。 茲試述其大略於下:    《滿江紅》、《念奴嬌》、《水調歌頭》三體,宜為慷慨激昂之詞。《浪淘沙》,音調尤為激越,用之懷古撫今最為適當。 《浣溪沙》、《蝶戀花》二體,音節和婉,作者最多,宜寫情,亦宜寫景。
  • 跟著鏡頭品詩詞|農家之富秋始見
    今天,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品味詩詞中傳達出的田園之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福建省寧德市紀委監委供 謝豪 攝)歸園田居(其一)【魏晉】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秋晚村莊憩,青山對掩扉。(成都市都江堰市紀委監委供 謝江陽 攝)初六早過後浦莊【宋】丘葵秋晚村莊憩,青山對掩扉。輕風隨步屧,殘露溼徵衣。水滿菰蒲亂,田荒鸛鶴飛。
  • 生活四藝之插花|花雖無言最多情
    花是美的象徵,它以色、香、形、媚四美和無限的生機活力得到人類的青睞和珍愛。自古以來,怡情於花草之間,是人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一種體現。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花之媚與茶之韻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國家。
  • 詩詞裡的夏天,給我們帶來另一種自然之美
    嵌名入句詩聯:王德永 德厚才高人永贊 ; 心明志遠事方成。邛都客賞評:符合平水韻格律。全詩一氣呵成,結構緊密,寫出了荷花的高雅不凡,「鉛華洗盡真情在」在全詩中較為突出,有鶴立之狀。古今寫荷花的詩很多,以超越出奇或現實感悟見長。祝福寫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