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認為,懷孕早期每天需要補充800mg鈣,懷孕中期需要1000mg,懷孕晚期則需要1000~1200mg。
編輯:邱寫寫
懷孕以後,準媽媽們體內負擔著一個嶄新的小生命,自己每一樣「入口」的食物,都可能關係到小傢伙的身體發育,絲毫也馬虎不得。
但是在營養補充這件事上,不少孕媽並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補,糖類、脂肪吃得多了,不僅不利寶寶發育,還可能帶來更大的問題。
悅顏剛懷孕5個多月,肚子顯懷特別明顯,都快趕上別人懷孕七個月了,悅顏的體重也非常「給面兒」,才到孕中期就漲了十斤。
前幾天去做產檢,醫生看著檢查單,把悅顏仔仔細細地數落了一通:「剛懷孕就猛吃!不少孕婦像你一樣,最後胎兒太大,不剖都不行!」
雖然知道醫生也是為自己好,但悅顏還是感到納悶:「那懷孕不就得一人吃兩人的份嗎?」
醫生無奈地解釋說:「你肚子裡的娃還沒有拳頭大呢,你一頓吃兩碗飯,那肉都長到誰身上了?」這話說得悅顏啞口無言。
雖說懷孕後身體肩負著兩個生命的成長,但畢竟肚子裡的寶寶還小,營養求精不求多,孕媽具體怎麼補,也是有章可循的。
孕媽咪攝入的營養,需要供給兩個生命的運轉,但這並不代表孕媽需要雙倍的營養。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備孕期準媽媽需要每日補充0.4mg葉酸,孕期的準媽媽每日需要補充0.6mg葉酸,兩者之間並非二倍的關係。
鈣的攝入量也是同樣的道理,孕早期攝入800mg/天,等到寶寶確實需要大量鈣的孕中期,孕媽咪的鈣攝入也僅僅需要多出200mg/天,並不需要翻一倍。
這種「一人吃兩人份」的方法,精神上是可以借鑑的,但是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孕媽們還是要以均衡為主,只補對的。
這裡給孕媽們整理出孕期必備的幾種營養素,照著補不出錯,趕快收藏學起來!
鈣:骨骼之源
寶寶的骨骼發育離不開鈣的補充,在懷孕期間,準媽咪體內如果沒有囤積多餘的鈣,自身的骨鈣便會隨著胎盤流向寶寶,導致孕媽身體缺鈣。
為了養活體內這個貪嘴的小傢伙,孕媽需要充分補鈣,尤其是進入孕中期以後,每天需要補充1000mg鈣,建議攝入400~550ml牛奶,並多吃瘦肉、豆製品、綠色蔬菜等含鈣食物。
鐵:血液之軀
懷孕之後,準媽咪體內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40%左右,用以支撐新生命帶來的代謝需求。
為了預防孕期出現貧血等問題,鐵元素的補充也需要提到日程上來,建議每周攝入1~2餐動物肝臟或動物血。
紫菜、海帶等植物性食材當中,含有的鐵元素為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僅有3%左右(血紅素鐵吸收率20%),因此補鐵光靠植物是不夠的,要多吃肉類,肝臟類食物才行。
DHA:腦黃金
DHA俗稱腦黃金,它可不是人工合成的物質,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食物當中的,一種常見的不飽和脂肪酸。
DHA對寶寶大腦和視覺神經的發育影響巨大,還作用到視網膜光感細胞,因此「孕婦多吃魚,寶寶眼睛亮」的說法,確實是有一定依據的。
研究人員最早發現DHA是在母乳當中,其實魚類、植物油、堅果當中,都含有豐富的DHA,孕媽和哺乳期新媽媽們要記得適當攝入哦。
葉酸:神經始祖
作為維生素家族的一員(維生素B9),葉酸對細胞的生長、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孕早期充分補充葉酸,有利於胚胎的神經管發育,但是葉酸穩定性較差,高溫烹炒會損失近90%,因此孕媽如果不常吃生的青菜,建議還是以葉酸片補充為主哦。
維生素K:凝血助攻
別小看這個有點陌生的傢伙,維生素K不僅參與骨骼代謝,還可以鎖定血液當中的游離鈣,幫助鈣質更有效地作用於骨骼發育,提升鈣的吸收率,對寶寶身體發育非常有益。
維生素K也是廣泛存在於青菜當中的,不僅是孕媽,產婦媽媽也非常需要維生素K,因為它還與凝血因子有關。在就醫待產前,別忘了多吃青菜哦!
小島今日話題:孕期必備的營養素,你補齊了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