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文:「漁光一體」跨界整合,實現「漁、電、旅遊、環保、稅收...

2020-12-25 世紀新能源網
世紀新能源網(記者 許譯心)報導:

8月12日,首屆東北

光伏

論壇在長春如期舉行,來自光伏行業的大佬們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光伏未來的發展。通威集團設施漁業工程研究所負責人吳宗文老先生受邀參加此次會議並就東北地區「漁光互補」發展潛力進行了分析講解。

眾所周知,通威已成為國內唯一擁有從上遊多晶矽生產、

太陽能

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並已形成我國最完整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參與者和主要推動力量,同時通威又是以農業、新能源為雙主業的大型企業,因此,其一直在探索農業與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的跨界整合。吳宗文介紹說,在2016年的兩會上,通威就建立「漁光一體」模式的相關問題向中央領導做匯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副總理聽後對此予以高度認可。

對於東北地域實施「漁光一體」的優勢和效益問題,吳宗文以吉林白城為例做了簡要分析,首先太陽能資源優勢,每年太陽光照有效發電超過1520小時;其次是水面資源優勢,在白城市可建設1萬-6萬畝、200兆瓦-1吉瓦漁光一體項目。最後還可以利用其溼地公園的優勢打造白城市「漁光一體」旅遊勝地。

吳宗文在預計白城第一期漁光一體10000畝,養殖水面7500畝,安裝光伏組件200兆瓦的前提下,對魚、電、旅遊、招商、環保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效益分析,光伏效益從每年的發電量來看,預計將會收入2.944億—15億,智能設施漁業可達到0.6—1.2億元的收益,旅遊產業最多可達2.5億元收益,而招商引資效益更加客觀將達到100億元。

吳宗文說,通過「漁光一體」使漁業與光伏行業實現跨界整合,進而真正實現「漁、電、旅遊、環保、稅收」五豐收。 

相關焦點

  • 漁光一體產業園落戶北林記
    李爍牛賀特約記者劉峰全媒體記者廉紅  「北林區領導、西長發鎮以及招商等部門同志的真誠、熱情和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打動了我們,因此決定總投資42億元,建設集高效智能水產養殖、光伏發電、旅遊觀光、魚飼料加工及相關漁業水產研究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區。」
  • 中國「聚寶盆」百億元打造「漁光一體」工程
    (資料圖) 代純 攝中新網西寧3月18日電 (孫睿)記者18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官方獲悉,該市計劃投資百億元,通過水上水下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打造「漁光一體」工程。隨著一批光熱示範電站的成功建設,以及空氣儲能、熔鹽儲能等先進技術推廣,德令哈市已基本構建起「技術試驗-裝備製造-發電站」為一體的新能源全產業鏈格局。據介紹,該項目採取綠色智能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結合的方式,通過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池板,水面下養殖魚蝦,實現「水下產出綠色水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
  • 聚焦「漁光一體」、展示「光伏+」產業魅力
    昨日,CCTV-10《創新進行時》聚焦通威「漁光一體」創新模式,全景解析「漁光一體」賦能新漁業、新能源、新農村協同發展的魅力。紀錄片《光伏板下養大魚》,深度聚焦三產融合的「通威樣本」。
  • 詳解通威漁光一體
    另外從光伏終端領域,也就是發電這一塊,我們現在主要立足於地面分布式,漁光一體電站,還有分布式這樣三塊,是這樣的一個產業鏈。  記者:您談到漁光一體,我想問一下這個漁光一體到底是什麼?  嘉賓:漁光一體實際上是通威在業內最先提出來的,業內通俗的叫法叫做漁光互補,通威提漁光一體是想在這個基礎上,把兩個截然不同的產業結合的更緊密、更有機,真正能夠實現一體化之後的互補。
  • 鼎城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產業再添生力軍
    尚一網訊(記者 何花 通訊員 趙志國)11月18日,鼎城區舉行了興陽8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啟動暨工作推進會,標誌著鼎城區漁光一體光伏發電產業再添生力軍。該項目位於鼎城區牛鼻灘鎮七裡湖,計劃總裝機容量80MW。
  • 鄉村振興·東營策|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疊加」模式效益好
    通威東營漁光一體生態園項目位於東營市現代農業示範區管理中心另外,我們劃出了1千畝的地方對外發展旅遊,因為我們太陽能板的高度以及密度設計合理,遊客可以自由的在裡面划船、釣魚。」在明年5月份開始陸續投苗後,預計年產商品蝦250噸、商品海參210噸、花蛤50噸、石斑魚2噸,「我們的工廠化循環水育苗車間在冬季為石斑魚越冬提供場地,養殖尾水通過固液分離器、微濾機處理後,進入生物濾池,最後將淨化後的水用於養殖池,實現內循環。」趙吟告訴記者。光伏發電板塊主要建設200兆瓦光伏發電陣列、220千伏升壓站、高壓外線,另外配套儲能10兆瓦制氫項目。
  • 灌雲洋橋200兆瓦漁光一體光伏發電全額平價上網示範項目開工
    灌雲洋橋200兆瓦漁光一體光伏發電全額平價上網示範項目開工 2020-12-11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
    來源:經濟日報8月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在象山召開。丁繼敏攝在發布會上,象山重點旅遊招商項目籤約。丁繼敏攝象山海岸線一景。丁繼敏攝8月3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寧波象山)開漁節暨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發布會在寧波象山召開。作為著名的濱海城市,寧波象山每年一屆舉行的「開漁節」,集文化、旅遊、經貿活動於一體,具有濃鬱的漁鄉風情和海濱旅遊特色。
  • 漁島溫泉度假村
    經過多年的經營發展,現景區實現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量80萬人次,並收到了較高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景區在發展過程中緊緊圍繞秦皇島市「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加快培育旅遊新業態,強化「旅遊+X」跨界融合發展理念,重點培育健康養生、葡萄酒休閒、郵輪遊艇、海上垂釣、溫泉度假、歡樂冰雪等高端特色旅遊業態,延長旅遊產業鏈,形成四季旅遊新格局。」
  • 「我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摘窮帽丨鎮遠縣羊坪鎮石寶塘村村民吳宗文
    我叫吳宗文,家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羊坪鎮石寶塘村,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扶持與自己的辛勤勞動下,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幾年前,我憑著一股衝勁決定去浙江闖蕩,由於學歷低和先天視力差等原因,久久找不到好工作,只好返鄉務農,同時也在周邊地區打零工。
  • 酒店如何通過跨界創新實現空間創收?隱沫有話說
    成都2018年12月2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第四屆中國西部酒店業發展峰會在成都隆重舉行,會議以「跨界創新、共享共贏」為主題,邀請了業內大咖、各行業精英人士,共同商討新形勢下旅遊產業和酒店的投資發展和經營管理良策,同時評選出十餘項獎項進行隆重表彰。
  • 遼寧省漁光互補光伏支架生產廠_欣潤新能源公司物美價廉
    場內道路用地可按農村道路管理,寬度不得超過4米;遼寧省漁光互補光伏支架生產廠, 279億kWh,多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時數為2558小時。潁上聚安光伏發電項目位於阜陽市潁上縣魯口鎮焦崗湖,計劃總容量150MW。的創新發展模式,實現了土地的次利用,成為光伏產業一種新的應用模式,對轉變城鄉用能方式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 漁光互補 讓「1+1>2」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葉維穎 攝廣西新聞網北海12月23日訊(通訊員 葉維穎)連日來,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白沙鎮平田村的信義合浦白沙漁光互補光伏併網電站一片繁忙景象,來自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的供電服務人員和信義光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一同對該光伏電站的二期項目進行併網前驗收調試工作。
  • 「整體廚房」成未來大勢,廚電將是整合者還是被整合者?
    此外,廚電行業的「當紅炸子雞」-集成灶諸多企業,比如美大、火星人、億田、帥豐等,都已將廚房櫥櫃納入經營產業鏈。 無論是櫥櫃企業跨界布局廚電,還是廚電企業增加櫥櫃品類,在廚電新觀察看來,頗有殊途同歸的意味。或許「整體廚房」,將成為行業下一個熱議話題,屆時,品類邊界將被打破,廚電企業和櫥櫃企業將站在同一個賽道競爭。
  • 劉漢元譜寫「漁光曲」 光伏發電一年產能多至15萬度電
    目前,在東部不少省區的魚塘,水面上都鋪上了一層光伏發電板,這種水下養魚、水上發電、空間互用的「漁光一體」模式正在推廣開來。同時,隨著國家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不斷深化,「光伏與農業跨界融合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儘管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實際上,中國光伏發電已經連續兩年未能完成計劃目標。不僅如此,要想完成光伏十三五規劃目標,也有不小的難度。據了解,中國光伏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總規模達到150GW(G瓦)。
  • 「中國漁鹽之鄉」落戶全國最大的傳統海鹽生產基地——霑化濱海
    今年以來,濱海鎮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緊緊牽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與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進行戰略合作,深挖漁鹽潛力資源,高標準規劃打造了「中國漁鹽之鄉」,並開展產業體系認證、商標註冊、區域品牌推廣、行業標準制定等工作,進而挖掘文化歷史資源,設計開發「魯北民宿·渤海漁村」文化旅遊項目,構建全域「一村一景」集中連片示範區,創建「漁光一體」「上風下鹽」資源互補綠色能源基地,促進農業增效、
  • 漁光互補,農村致富新項目
    「漁光互補」這個名詞大家聽說過嗎?這是最近幾年農村興起的致富項目。有不少地方都在開發建設此項目。「漁光互補」就是指漁業與光伏發電結合在一起,通過在池塘上設立電池板,建立小型發電站,上面光伏發電,下面養殖魚蝦,達到養殖和發電有序結合的模式,從而實現了一地兩用。既節能減排、節約土地也可為農民增收。圖中就是寧海縣的一個山村用650畝閒置魚塘建設的漁光互補光伏項目。採取全額上網模式,安裝容量22M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