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武侯檢察院邀家長孩子上法治課

2020-12-22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任鴻 文/圖)「十年以後,你希望孩子是什麼樣的?」「親子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親子溝通有哪些絆腳石?」……5月30日,成都市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內,幾十名家長坐在教室裡當起學生,學習親子溝通技巧,而另一邊,他們的孩子正在聆聽法治教育講座。課後,家長和孩子還一起參加了法治遊園活動,在遊戲中學習法律知識、提升法治意識。

當天,成都市武侯區檢察院聯合區教育局、成都市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成都新空間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傳青少年心理服務中心在「六一」兒童節前為成都市西北中學外國語學校的同學們送上了一份精彩的法治教育大餐。

法治課為何要開設親子溝通講座?武侯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未成年人犯罪或受到犯罪侵害多是因為家庭教育不當,親子溝通出了問題,所以,要保護未成年人,讓其遠離犯罪,家長首先要學習做到親子溝通,盡到監護人職責。」

親子溝通講座一開始,武侯區心傳青少年心理關愛中心老師黃霞就向家長拋出問題,讓家長用一個詞形容自己是怎樣的家長,並評價與孩子當前的親子關係如何。參與互動的4位家長中,僅有一位家長覺得自己和孩子間的溝通像朋友一樣,其餘三位家長均表示,孩子青春期開始變得「不聽話了」,親子間溝通比較困難,有一位媽媽甚至無助地流下了眼淚。

「親子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是,成人總是用成人的標準、想法和理解與孩子進行溝通!」黃霞的解答直指要害。隨後,她又以案例操練的方式,教大家如何做一位積極傾聽的家長,她說,親子溝通有12個絆腳石,包括家長溝通的態度為命令、教育、說服、表揚、分析、詢問、威脅、建議、貼標籤、辱罵、安慰、轉移。她認為,正確的溝通方式應該是傾聽,比如在與孩子交流中用以下問句:那怎麼辦?後來怎麼樣了?你認為呢?想不想告訴我讓你煩心的事?

記者看到,「課堂」上家長們聽得十分入神,時不時還拿出手機拍攝老師的課件內容。「這樣的講座,真的很受用。孩子在學習成長,我們家長也要學習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家長。」課後,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聆聽了法治講座,她的女兒、初一(10)班學生羅思語也感覺收穫頗豐。「檢察官叔叔講到14歲以上販毒、搶劫等屬於犯罪,盜竊1600元以上是犯罪,這些知識我都記住了。」羅思語說。

相關焦點

  • 親子溝通(上):是什麼讓孩子不願跟家長溝通?
    最近有不少家長諮詢檸檬關於「親子溝通」的問題,其中,有位媽媽說:她10歲的女兒什麼都不願意跟她說,甚至有時候她主動找女兒說話,女兒還會表現的很不耐煩,這是什麼原因呢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沒有獲得自己應有的東西,家長也沒有兌現最初的承諾,嚴重的是家長自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小孩子愛記仇。聽了到這裡,你是否明白了「為什么女兒不願意和媽媽說話了」呢?檸檬想說,我們常說父愛、母愛是無條件的,但反過來說,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信任不也是同樣的嗎,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們,父母就是他的全部!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在親子教育中也是如此,家長應該在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給雙方的「刺」留有空間。在保護對方的基礎上,再進行有效溝通。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為什麼越來越難溝通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出現叛逆的現象,給親子溝通造成了很多阻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家長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 遇見更好的自己——長泰縣檢察院法治宣傳課
    遇見更好的自己——長泰縣檢察院法治宣傳課 2020-12-11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靈武市人民檢察院開展「別樣」法治課
    9月3日,靈武市第二中學部分師生走進靈武市人民檢察院,開展「靈武檢察開學第一季」法治教育宣傳活動,旨在增強青少年學生法治觀念,推動法治教育深入開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同學們跟隨檢察官參觀了靈武市人民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大廳、案管大廳、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院史館、警示教育基地等場所。
  • 給孩子一支水彩筆 「親職教育」引導親子溝通
    9月10日《檢察日報》第5版:給孩子一支水彩筆 內蒙古開魯:「親職教育」引導親子溝通 新學期伊始,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檢察院
  • 給孩子一支水彩筆 內蒙古開魯:"親職教育"引導親子溝通
    給孩子一支水彩筆   內蒙古開魯:「親職教育」引導親子溝通     新學期伊始,內蒙古自治區開魯縣檢察院「朵蘭·未檢」團隊組織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暨「父母的成長之旅——親職教育主題沙龍活動」,開魯縣民主小學三年四班的35名小學生及其家長參加活動。
  • 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和孩子溝通 |親子關係|溝通方式|家庭教育_網易親子
    孩子在這種遷就討好型溝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遷就自己,自己卻很少遷就父母。但是,這種溝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卻主要表現為眼前的、家庭內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個遷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後,很可能又不自覺地組建起一個遷就討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種缺乏真摯愛情的家庭情感氛圍中生活。
  • 「開學第一課」|永安市檢察院做好新生入學法治教育
    永安市檢察院「菲姐雲課堂」青少年普法宣講團隊走進南門小學,為該校300餘名入學新生帶來了開學法治教育「第一課」,開展性知識和預防性侵安全教育,提高孩子們的防範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使其在法律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 親子溝通,從心開始——記美國高中「親子溝通」德育展示課
    中美高一(1)班的同學自編自導了四個關於親子日常交流的小片段。在這些小片段中,親子或缺乏溝通,或家長粗暴幹涉學生,或家長只對孩子進行說教。學生們的表演精彩到位,簡直就是現實生活的翻版,引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針對親子溝通存在的問題,姚奔老師一一進行了點撥,並建議大家試一試不一樣的溝通方式,比如抱一抱、親一親、表揚要具體、批評不要全盤否定、多聆聽孩子心聲等。
  • 達州市達川區人民檢察院「三方式 」開展「法治教育第一課」
    宣講中,張君副檢察長結合發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生微信詐騙賣口罩」、「13歲少年為掙零花錢砸壞23輛汽車」等通俗易懂的案例,深入淺出地為在場師生講述了「為什麼要加強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重點」以及「怎樣做好法治教育」。二、推送法治微信,學好「法治教育第一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好的家庭教育優於其他任何教育。
  • 法治課堂進社區,家長孩子同學習
    「檢察官老師,今天上什麼課啊?幾年級的?」「為什麼我媽也要聽?是來監督我的嗎?」「我要是也想當檢察官,考試要考多少分?」該院檢委會專職委員謝曉強帶領「苗苗工作室」的檢察幹警,為南漳縣武安鎮6個社區的孩子和家長們送去了一堂有趣的法治課。
  • 基層現場|三方共講一堂親子課
    三方共講一堂親子課   8月9日下午,在天津市北辰區檢察院與北辰團區委共同開辦的親子課堂上,受邀講課的國培教育集團首席導師馬忠傑走下講臺,向9名低頭玩手機的涉案未成年人提問:「你的理想是什麼?」   「我沒有理想……」   「我沒想過……」   即便在回答問題時,孩子們的目光仍停留在手機上。   「你們沒有理想,不知道什麼是理想,這不怨你們,怨你們的家長。因為他們跟你們缺乏溝通,你們喜歡與手機為伴,因為手機上那些活動的畫面能給你們帶來樂趣,你們感到滿足,所以什麼都不用想。」
  • 開學第一課|家長學生同上一堂法治課
    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上的作用,為祖國的花朵營造健康家庭氛圍,解決當前草壩鎮未成年人成長所遇的問題,2020年9月14日上午,雅安市人民檢察院、雨城區人民檢察院兩級檢察院「未雨情」工作室聯合草壩鎮派出所,在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合江中心校,同時對該校學生和家長開展了極具針對性的法治教育。
  • 親子育兒:家長與孩子溝通 尊重應是基礎
    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初二,但最近發現孩子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對我們也不太信任了,和孩子之間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專家觀點  通州區馬駒橋鎮中心小學張豔榮老師:  家長與孩子溝通重在「尊重」二字,親子溝通中的基本原則是任何情況下,都要以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承認孩子的願望為溝通的前提和基礎。  「寫完作業了嗎?」「今天認真聽課了沒有?」……這些問題家長常常會脫口而出。
  • 法治教育暑期不斷檔 家長課堂、社區學堂同時「上線」_正義網
    來源:正義網正義網南寧8月24日電(通訊員梁少春)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8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檢察院「家長課堂」和「社區學堂」同時上線開課,進一步增強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和能力,同時,提升了孩子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 揭秘親子英語啟蒙「假溫馨」,常爸親子英語主要是「家長的課」
    買了課,就得用啊,簡單介紹一下常爸的課程設置:常爸親子英語一共125課時,從最貼近孩子的日常起居開始,前七周都講的是日常的起居、生活、活動這些;8-16周主要內容是休閒在家的親子時光;17周開始就是外出遊玩的一些親子對話了。
  • 《親子溝通,調節孩子開學情緒》——煙洲小學家長課堂系列活動
    經過假期兩個月的相處,一些父母發現孩子的心門,對自己上了鎖;「盼著家中『神獸』快點開學」,道出不少家長的心聲......親子溝通是家庭教育中一道不容易解開的難題。尤其是寒假暑假,問題更是暴露無遺,沒有了「距離美」,親子關係難以維繫。「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雞飛狗跳」成了家庭常見的現象。那家長要如何加強親子溝通,來調節孩子開學的情緒,改善家庭教育的質量呢?
  • 暑期已至,檢察官送來特別法治課
    7月8日,湖南省常寧市檢察院法治宣講團的檢察官來到高考考點,為剛剛結束高考的學子和家長們上了一堂特殊的法治課,現場的學子和家長紛紛對檢察官豎起了大拇指。「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面對疫情下的「延期」高考,如何營造平安、健康、有序的高考環境始終牽動著檢察官的心。怎樣護航高考?該院第一檢察部與第五檢察部不謀而合。
  • 「青春期親子溝通」問卷調查 68%的家長希望得到幫助、指點
    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的家長希望在半個小時以上,可現實情況是近五成家長每天與孩子交流不足半小時,其中兩成不足10分鐘。  在問到與孩子交流不夠的原因時,選擇工作太忙(佔55.88%);讀書不多,孩子不願意交流(佔36.13%)的家長佔了絕大部分。但這真的是主要原因嗎?
  • 【水韻青檢】法治教育暑期不斷檔 家長課堂、社區學堂「上線」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近年來,青秀區檢察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積極攜手各界織密防護網,為孩子成長撐起一片法治藍天!8月22日,在暑假期間,青秀區檢察院「家長課堂」和「社區學堂」同時上線開課,進一步增強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和能力,同時,提升了孩子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