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小課堂 | 大破函谷關,戰國時期名將匡章的實力如何?

2021-03-05 網易戰國志手遊

在以戰爭為主題的年代,各種不同的思想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在春秋戰國時期,不同的學派得以湧現,各家族流派的思想在戰國世界中爭奇鬥豔,而儒家學派則是這「百家爭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戰國時期的齊國將領匡章,也是孟子廣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員。

匡章初學於魏國,在習得孟子的思想後,匡章也擁有了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到了齊威王末年,他成功地成為了齊國將領。在公元前334年,匡章參與了當時戰國世界中極具影響力的事件——徐州相王。在這場具有轟動效應的會面中,匡章承擔起遊說辯論的任務。在他的一番言論之後,齊國與魏國最終互相承認了對方的王位。在隨後齊秦兩國間的戰爭中,匡章更是充分利用了秦軍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最終成功擊破秦軍。

在戰國時期,一個國家在更替君主後,往往會為自己的「將領團隊」注入新鮮的血液,或是進行全盤更替。但在齊宣王時期,匡章的地位仍然屹立不倒。公元前314年,燕國爆發內亂。此時的齊宣王抓住這一契機,派遣匡章率領十萬士兵進攻燕國。不出幾日,齊國軍隊便攻下燕國都城。此外,在公元前301年時,匡章與魏韓兩國將領一道,共同進攻楚國的方城。在匡章對戰場的分析之下,最終三國聯軍大敗楚軍。

而在齊閔王時期,匡章更是再度獲得了人生中的又一個高光時刻。在這個時期,秦國已然被歸入強大的隊列。此時,齊國再次聯合魏韓兩國,並向秦國發起挑戰。在三年間,匡章與規模龐大三國軍隊一起,攻到秦國的函谷關。而在擁有了趙國、宋國的支援之後,匡章所在的陣營最終攻入函谷關,並迫使秦國求和。

 

從齊威王到齊閔王,匡章始終為齊國鞠躬盡瘁。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匡章是一位極為優秀的軍事家。無論是桑丘之戰、滅燕之戰、垂沙之戰還是函谷關之戰,匡章所參與的,往往都是對戰國世界格局有著重大影響的戰爭。而他的名字,也被無數的後世人所銘記。

今天戰國小課堂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將軍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兩敗秦軍的五大名將:齊國一位,趙國一位,魏國有三位
    ,今天就來說一說戰國時期兩敗秦軍的五大名將:齊國一位,趙國一位,魏國有三位。齊國:匡章一國的強盛離不開戰功赫赫的名將,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是這樣,把魏國趕下霸主寶座的齊國也是這樣,齊威王時期齊國不僅有孫臏和田忌,還有曾大敗秦軍的名將匡章,秦軍在匡章手上吃過兩次大敗仗:一次是齊威王時期前323
  • 不以成敗論英雄,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
    歷史上越是諸侯爭霸的亂世,越是名將輩出的年代,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作為中國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戰國時期同樣也是將星璀璨。其實要從中挑選出10人除了廣為人知的戰國四大名將之外,其餘六人還真不好選擇,所以先剔除幾個人選:第一,司馬錯。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戰國四大名江之首,位列武廟十哲。白起一生經典戰役極多,例如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等等,而其中尤以長平之戰最為著名。毫無疑問,白起是最善於打殲滅戰的名將,尤其善於捕捉戰機。
  • 戰國十二大名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王翦居第五,第一不服都不行
    ;在常年的戰爭情況下,兵家發展極為迅速,誕生了很多名將,現在來盤點戰國時期十二大名將吧。匡章又稱章子、匡子、田章,戰國時期齊國將領。孟子的學生,初遊於魏,齊威王末年為齊將,曾率軍打退秦國的進攻。公元前314年,乘燕國內亂,率兵十萬,從渤海進發,僅用了五十日,就直破燕都,滅燕國。
  • 戰國時期著名的十位將軍
    孫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是孫武的後代。經典戰役:桂陵之戰——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馬陵之戰——魏國由盛轉衰,國勢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權。齊國則聲威大振,威服諸侯,稱霸於中原。 經典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樂毅,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 盤點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排名
    ——鬼谷子 戰國時期,七雄紛爭,是一個烽火狼煙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 那麼你知道戰國著名的將領有哪些嗎?今天小二為大家帶來了戰國四大名將排名。
  • 春秋戰國所有的名將當中,誰才是個人能力最突出的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時代之中,有哪些個人能力非常突出的名將。眾所周知,將領之中有一些就像上面所說的,打了一輩子勝仗,卻因為最後的一場失敗在人們的心中地位一落千丈。而我們今天就要來看一下,春秋戰國之中到底有哪些值得令人尊敬的將領。首先,我們要來看一下春秋時期的名將——孫武和吳起。
  • 戰國時期除了四大名將、四大公子、四大刺客,還有哪四大?
    而戰國時期群雄逐鹿,英雄豪傑輩出,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自然也引起了後人們的興趣,列舉出了一系列排名,人們比較比較熟知的有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四大公子(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荊軻)。不過了這四大名將、四大公子、四大刺客以外,其實戰國時期還有很多被並稱為「四大」的人物。
  • 戰國 076 物以類聚——「不孝子」匡章是如何跟孟子走到一塊的?
    關於齊威王嘛,我們以前也說過,這個人是個政治能力很強的國君,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戰國時期齊國歷史上排名榜首的英主了,就算在其他的諸侯國橫向比較,他也能夠名列前茅的。在他的領導下,齊國向南打退了楚國的侵略,向西撼動了魏國霸主的地位。國內人才濟濟,吏治清明,齊國達到了戰國時期最為強盛的階段。
  •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選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武將,都會有誰?
    可有些人卻活得像是一個"彈簧",或是一塊待打磨的璞玉,在一定的限度內,現實給他們越大的壓制、打磨,他們反而越容易活出自己的色彩,成為時代之中的一顆顆明星。春秋戰國便是這樣一片供明星們成長和閃耀的蒼穹。我們今天就來把他們其中的一個群體,即戰國七雄的武將,做一個大起底,看看他們之中有哪些人足以被視作明星之中的明星。齊國齊國史載的名將有田忌、孫臏、匡章等。前兩人因為"田忌賽馬"和《孫臏兵法》,至今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而匡章,他雖是孟子的學生,卻也是齊國的一名武將。
  • 戰國被忽略的兩位名將:一位拓地千裡,一位擊敗魏國!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時期。經過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消滅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
  • 戰國七雄,各國頂尖名將大比拼
    戰國時期是中國戰將群星閃耀之時,各國名將層出不窮,下面來主觀評價一下各國頂尖名將,一國只能有一人入選哦。因為白起戰績實在太過突出,一生七十餘戰,沒有敗績,先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後於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將三晉視為玩物,長平之戰殲滅趙軍45萬人,將趙國形同亡國,三大戰役為秦國徹底奠定統一天下的基礎。一代殺神,當之無愧。
  •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
    在春秋戰國時期,四位舉世聞名的名將,每一位都是戰神!在春秋戰國的事情,是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一個時代,就出現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也就是今天要說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樣著名的將領。在就要說到吳起了,這個人是戰國時期的著名的軍事家,他有寫過一本書叫做吳之兵法,後來被大家廣為人知,當時的魏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他的存在了,他所訓練的魏國的軍隊是更加的所向霹靂,他這一生經歷過76次的戰爭,他一次都沒有失敗過,再後來吳起率領的軍隊進攻秦國的國土的時候,秦軍一點辦法都沒有,只所以魏國能壓制秦國百年,就是因為吳起所訓練的魏軍戰鬥力十分的厲害,可以說就是在戰國時期的特種兵了
  •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文化百家齊放,同時戰事也十分頻繁,國家分分合合,那麼這個時期的大將誰更勝一籌呢?孫武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衛國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前幾天筆者發布過一篇關於歷數戰國七雄中各國傑出君王的文章,有一位讀者提出能否出一篇關於戰國七雄各國名將的文章。說實話,戰國時期的七雄中,各國都有哪些君王能被稱之為傑出君王,這其實很好數,也基本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傑出君王,畢竟史書典籍對這些君王的事跡記載的都是比較清楚的,傑出君王的名氣也都比較大,沒幾個傑出君王在歷史上是默默無聞的。
  • 戰國七雄代表名將分別是誰,他們厲害嗎?五國有狠人,楚燕名將弱
    自武王伐紂建立大周以後,經過時間的推移,中華大地隨後就步入了戰國時代,並出現了7雄並列的局面。在200多年的歲月中,齊、楚、燕、趙、韓、魏、秦這7國互相攻伐,後來才秦統一了天下。戰爭是那時的常規操作,而名將則也是當年的時代產物,就7雄而言也出了不少的名將。
  • 戰國七雄實力對比,秦國並非最強為何秦始皇能一統天下?此人功不可沒!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過多次群雄割據的混亂時期,其中有兩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一個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另一個就是東周年間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兩個朝代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兼併、大動蕩時期,皇室力量微弱,失去了對中原的控制,各地諸侯紛紛揭竿而起,群雄爭霸。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原標題: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