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探問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 優劣價差近20倍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人民日報

飲片品質參差不齊

一些藥店、醫院藥房、藥材公司圖便宜,只問價格不問質量,讓一些沒有飲片經營資質的種植戶或小型作坊有機可乘

在某中藥材市場,記者發現覆盆子價格每公斤最低10元,最高200元,相差近20倍。價格的差異,主要取決於摻雜次品的多少。

中藥材是特殊商品,一般消費者缺乏識別真假優劣的能力。中藥飲片檢驗的主要依據是《中國藥典》2015版,部分根據2010版。在中藥材市場上,染色的藥材主要有紅花、五味子、黃柏、黃連、延胡索、硃砂等;摻假的主要有沉香、沒藥、乳香等;檢出黃麴黴毒素的主要是胖大海、遠志等。另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用葡萄皮加顏料冒充山茱萸、用續斷或細小的雲木香根拌入染料冒充丹參飲片等。

對於中藥飲片存在的問題,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一直沒有停頓,多次開展專項行動,並約談了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的負責人。但中藥材流通環節混亂、市場無序競爭現象仍有發生,影響中藥飲片和成品藥的質量。2017年原國家食藥監局共發布46份藥品抽檢通告,其中22份涉及中藥飲片,不合格批次共計792批,涉及生產或供貨單位343家、中藥品種37種。

「有機染料大多毒性較大,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因此藥材染色不僅是造假行為,還增加了安全風險,必須嚴厲打擊。行業內以硫黃燻蒸藥材,多是為了保溼增重、改善外觀等。研究表明,大量、廣泛使用硫黃燻蒸,不僅會影響藥材及飲片的質量,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中檢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所長馬雙成表示。

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主席任德權分析,飲片市場不分等級檔次,同種飲片不論質量優劣,價格都一樣。一些藥店、醫院藥房、藥材公司圖便宜,只問價格不問質量,讓一些沒有飲片經營資質的種植戶或小型作坊有機可乘,再加上少數企業違規直接從藥材市場上採購,擠佔優質優價飲片空間,低價劣質飲片反而受追捧。

自2008年起,我國對中藥飲片生產過程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管理。截至2017年底,國家及各省藥監部門發放中藥飲片生產GMP證書共1808張。但中藥飲片企業成為GMP證書收回的「重災區」。

不合格的中藥材,生產不出合格的中成藥。國家藥監局日前發布《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從2018年10月起至2019年9月,重點嚴厲查處中藥飲片違法違規行為。

飲片應有批准文號

中藥材是農副產品,但飲片是中藥材經過特殊加工炮製後的製成品,直接應用於臨床治病

去菜市場買塊生薑,生薑是農產品;去藥店抓藥,切成片的生薑就成了中藥飲片。姜還是姜,只是經過炮製加工,姜的屬性就發生變化。中藥材兼具農副產品和中藥的屬性,而中藥飲片是工業品,只有中藥屬性。《藥品管理法》對中藥飲片實行《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但對城鄉集貿市場出售的中藥材則不要求辦理《藥品經營許可證》。

從中藥材到中藥飲片,有的只需簡單地切片加工。少數企業直接從藥材市場上採購,將其當成飲片包裝銷售。實際上,中藥材與中藥飲片存在模糊地帶,容易非法經營鑽空子。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飲片專委會理事長任玉珍認為,中藥材專業市場普遍存在經營秩序規範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中藥材市場經營主體繁雜、經營方式不一、市場管理難度大、缺乏中藥材市場管理規範等。在市場需求與利益驅動下,中藥材行業衍生出各種制假售假問題,影響中藥質量,危害中醫發展。

中藥材是農副產品,但飲片是中藥材經過特殊加工炮製後的製成品,是直接應用於臨床治病的。中藥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實為中藥飲片的屬性。專家建議,中藥材流通應從交易藥材變為交易飲片,提升經營主體門檻,加強市場監管力度,杜絕流通環節玩「貓膩」。

任玉珍建議,相關部門在現有基礎上,對毒麻、瀕危、貴細、發酵、大宗類等飲片品種,應分期分批實行批准文號管理。

「進入藥品生產、經營、醫療單位的中藥飲片,應該按藥品進行管理。」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說,對中藥飲片按醫療用飲片、工業用飲片、食品用飲片,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制定醫療用中藥飲片分級標準。對醫療用中藥飲片實施批准文號管理,沒有批准文號的中藥飲片不準進入醫療機構銷售和使用。

據了解,全國監管系統從事中藥監管檢驗的人員不到3000人,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嚴重不足,中藥材檢測機構不足,中藥材質量安全評價體系不完善。檢驗機構對市場上銷售的中藥材只進行定期巡查和抽檢,與市場檢測需求相比,監管力量、覆蓋面明顯不足。中藥飲片監管手段過於單一,我國尚無中藥材專業化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閆希軍提出,應開展中藥材第三方檢驗服務行業試點示範,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中藥材檢測專業服務能力的科技服務企業。

建立質量追溯系統

嚴控終端需求,倒逼前端體系建設,逐步實現中藥材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程監控

房福軍是河北邢臺南宮市的一名民間中醫,這幾年一直為採購中藥材發愁。有時從藥材公司進的藥,明顯感覺質量很差,裝藥材的編織袋都染上顏色了。

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中藥材溯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據調查,全國用於飲片和中成藥的藥材有1000—1200種。其中,植物類藥材有800—900種,動物類藥材100多種,礦物類藥材70—80種。

中藥質量追溯過程包括藥材種植、採收、產地初加工、飲片生產、中成藥生產、物流及市場銷售等多個環節。根據中藥不同的特性,有些中藥材可以直接選用,有些需要炮製成飲片直接銷售,而有些需要追溯全過程。中藥材質量追溯綜合了鮮活產品、農產品、食品行業等多個行業的質量追溯特徵。

從實際運行來看,藥材採收後,經過多級收購商採購、包裝、貯藏、運輸、混批、混包、混儲等環節,導致藥材的來源混雜,很難溯源。在運輸過程中,包裝、倉儲條件不規範,導致藥材變質、汙染,從而影響藥材質量。中藥材的生產、加工、包裝、存儲、運輸等環節的質量標準規範不健全,造成進入溯源體系的中藥材有假藥劣藥現象。

「中藥材不同品種的追溯過程長,環節多,不容易判定責任主體。」任德權說,中藥飲片一般都是拆除包裝放入藥屜中,再進行銷售和調配,這樣就造成了出現質量問題難以確定真正生產廠家,對於拆包裝的飲片進行溯源鑑別幾乎不可能,違規責任主體難以確定,甚至合規企業受到處罰。

閆希軍建議,應強制要求中藥飲片經營企業或醫療機構使用經過溯源的中藥飲片,逐步實現醫院、藥店、藥企等中藥材流通終端使用溯源過的中藥材,嚴控終端需求,倒逼前端體系建設,逐步實現中藥材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程監控。

《中醫藥法》規定,國家鼓勵發展中藥材現代流通體系,提高中藥材包裝、倉儲等技術水平,建立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目前,我國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臺為核心,以中藥材種植和養殖、中藥材經營、中藥材專業市場、中藥飲片生產、中藥飲片經營和中藥飲片使用六大環節追溯子系統為支撐的流通追溯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提出,加快培育現代化中藥材市場體系,降低交易和市場流通成本。通過技術升級,實現中藥材生產、產地加工和流通設施現代化,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打造現代化中藥材電子交易市場,通過建立質量追溯系統,確保中藥材質量全程可控。

相關焦點

  • 質量參差不齊拉低整體價格 高麗參比本土參貴四五倍
    然而,「新政」出臺近三個月,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即使正值滋補旺季,市面上國內參價格仍未見獲利「抬頭」,韓國參依然價高受熱捧,二者價差達四倍多。   現象:本土參價格銷量不及高麗參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市荔灣區某連鎖藥店時發現,韓國高麗參並未與本土參擺在同一貨架,而是「獨享」了過道正中視線平行的上佳位置,且給予醒目特別推薦標示。
  • 2019年全國中藥材及飲片質量分析報告
    進一步比較近7年全國市場質量抽驗數據,結果表明2013—2019年我國中藥材與飲片總體合格率分別為64%、68%、75%、77%、84%、88%、91%,呈現出逐年提升、穩步向好的發展態勢(見圖1~2)。
  • 武漢眼鏡消費亂象:同一副眼鏡價差最高10倍
    圖為:眼鏡消費價格懸殊令人眼花繚亂訊 本報記者胡勇謀 見習記者倪留青 實習生吳瑤 曾文華 攝影:記者王永勝 實習生周強一副眼鏡,同一品牌鏡片配相同材質鏡架,卻有近10倍價差。她日前向本報3·15維權熱線反映,她想配一副近視眼鏡,同樣的鏡片都配鈦架,去大品牌眼鏡店詢價和網上查找,最低報價280元,最高2400元,價差近10倍。夏小姐十分困惑,為何同一副眼鏡價格有天壤之別,眼鏡價格和質量該如何選擇?除了夏小姐外,還有很多消費者來電稱,在不同的消費場所買同樣的商品,也存在價格懸殊現象。究竟是產品品質真有差別,還是有其他原因?
  • 中藥材專業市場的出路在哪裡?
    類似這種情況,自然讓廣大藥商心中倍感受傷和委屈!再加上近年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科技信息的發達,中藥材初加工開始由專業市場向產地前移,各產地紛紛建立起許多獨具本地特色品種的「中藥材農貿市場」,於此,信息的透明化、運輸的便捷化,促使眾多用料企業把目光投向產地。
  • 泰國商店被曝標價隱藏貓膩,泰語數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價差近1倍
    泰國商店被曝標價隱藏貓膩,泰語數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價差近1倍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氣: 發布時間:2017-04-03 摘要:泰國商店被曝標價隱藏貓膩,泰語數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價差近1倍。
  • 「壯陽神藥」只是傳說 瑪卡亂象叢生價格差10倍
    亂象1 優劣無標準 價格差10倍黃瑪卡178元/兩、紫瑪卡256元/兩、黑瑪卡499元/兩……在打浦橋日月光中心一家養生門店,瑪卡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店主介紹,這個冬天瑪卡格外熱銷,甚至供不應求。「特級黑瑪卡598元/兩,賣得也很好,要的話得從倉庫調貨。」
  • 同款價差超1倍 科勒智能坐便器真假難辨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家居產業周刊》策劃的 「3·15家居品質探源」系列報導對科勒產品及售後問題進行曝光次日,科勒方面提出為楊女士更換智能坐便器,但在換新品、退差價時楊女士意外發現,科勒不同渠道價差甚大。北京商報記者由此展開調查,發現科勒在北京各個渠道的產品價格基本都不相同,最大價差超過1倍。
  • 中藥材行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之二——中藥材生產種植怎麼啦?該...
    怎樣才能確保中藥材基源純正?筆者認為,首先必須堅持只在道地產地種植道地品種的原則,可少量試種,提倡種植恢復原生態、仿野生、順其自然。其次逆境出品質、順境出產量,不能只追求效益而不顧品質,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出來的藥材質量自然是參差不齊,難以達到統一標準,難於規範與提升。
  • 河北省建成省級中藥材質量追溯平臺
    為加強中藥材質量監測,河北省2016年開始支持研究開發省級中藥材質量追溯平臺,目前已實現中藥材大縣和500畝以上規模基地全覆蓋。在該省中藥材集散地安國市等地,《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通過掃描二維碼查詢中藥材相關信息,購買者可以追溯中藥材的「前世今生」。
  • 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
    藏紅花:新一代養生「網紅」藏紅花,原名番紅花,又稱西紅花,是一種中藥材,主要作用就是活血化瘀、散鬱開結。俗話說,人紅是非多,藥材紅了,各種聲音也多了。不同購買渠道 價格千差萬別記者從五個不同渠道隨機購買了五份樣品,肉眼觀察,五份樣品在外觀上區別似乎不是很大,價格卻是千差萬別,最貴的和最便宜的價格足足相差6倍多。另外,網上有「用紅花冒充藏紅花」的說法,於是記者又在某大藥房單獨購買了普通的紅花。
  • 江西從源頭上把控中藥材質量
    定製藥園建設的啟動,拉開了我省從源頭上把控中藥材質量的序幕,國內中藥生產企業紛紛向相關定製藥園伸出了橄欖枝。無死角監控,生產過程可溯源初冬時節,記者來到鄱陽元寶山,這裡一片繁忙景象。今年9月,按照協議,江西一方從這裡採購了20噸枳殼,並將逐步加大採購量。江西一方副總經理周敏告訴記者,公司與定製藥園的合作有嚴格的程序。在合作之前,首先要確定定製藥園不在政府規劃用地範圍內,定製藥園的使用年限不低於15年。其次,確定定製藥園周圍沒有汙染源,土壤中的重金屬、農藥殘留沒有超標,日照時間夠長。只有滿足這些條件,公司才會和定製藥園洽談合作。
  • 質量參差不齊
    據調查,一些地方在售在用微耕機質量參差不齊,存在安全防護裝置缺失、警示標誌易脫落、配套動力過大、行駛速度過快、整機質量過重、缺乏急停裝置、擋位(變速杆)無卡槽等問題。同時,售後服務不到位,宣傳培訓薄弱,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操作技術不熟練,使得本應動力小、速度慢、質量輕、功能單一、易操作的微耕機安全隱患突出。
  • 人民日報:國人為何願意去日本買國產原料的感冒藥?
    人民日報:國人為何願意去日本買國產原料的感冒藥?> 2016年03月25日 08:38 來源:人民日報 這是人們通過長期比較得出的普遍印象,認為本土感冒藥質量參差不齊、難辨好壞,而日本產的感冒藥質量穩定、療效確切。  古人做藥講究「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存好心、做好藥、做良心藥,國內藥企崇尚這條古訓沒錯,問題出在製藥工藝上。與洋藥企相比,國內中藥企業差的不只是規模,還有無法彌補的工藝短板,暴露出我國醫藥產業供給側的弊端。不少國內企業製藥靠的是傳統工藝,仍然抱著老祖宗的碗混飯吃。
  • 直面中藥材及飲片質量問題 對症下藥
    【天地網訊】       近年來中藥材及飲片領域存在的質量問題比較突出,為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本報約請權威專家對中藥材和飲片質量、檢驗標準等關鍵問題追根溯源、尋找癥結,提出建設性意見,供業界和監管從業者參考。
  • 一批中藥材價格大跌 蒲公英、百裡香……
    1、一批中藥材,價格大跌賽柏藍7月8日查詢藥通網發現,按季度對比,第二季度不少中藥材出現明顯降價的情況,這與第一季度大幅漲價形成強烈的反差。就目前的情況看,中藥材的價格波動其實只是短期內的震蕩。今年年初,隨著國家和各地大力開展中西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群眾對於使用中藥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的接受度提高,市場上對中藥材的需求也不斷增大,加上近期交通管控趨嚴,物流受阻,部分中藥材的價格明顯走高。而這種價格波動,就是上述專業人士所提到的短期內震蕩。
  • 「三無」舞蹈服孩子傷不起 質量參差不齊
    記者採訪發現,兒童舞蹈服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無行業標準、監管不足等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的數據更是驚人:市面上8成兒童舞蹈服都是不安全的。  遭遇  網購舞蹈服 孩子穿著癢  「洗過之後孩子穿著還覺著癢,我再也不敢給她穿了。」4歲玲玲的媽媽郝女士氣憤地給淘寶一家賣兒童舞蹈服裝的店鋪寫下了差評。
  •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食品與日用品質量難放心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食品與日用品質量難放心http://business.sohu.com/>   強化木地板全過關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最新抽查結果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強化木地板合格率為100%。
  • 老人手機質量參差不齊 批發價僅23元
    老人手機質量參差不齊 批發價僅23元 2016-11-18 13  23元就可批發標價84元老人機  近日,質檢總局和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對深圳兩家企業深圳市京立通訊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立通訊)和深圳市鋒達通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鋒達通)進行抽檢,發現5個品牌31批次近3000部老人手機竟然都不合格。
  • 中藥材優質優價為什麼這麼難?這篇文章告訴你
    中藥材優質優價機制建立制約因素分析及其實施路徑探討  中藥材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其質量優劣直接關係到中醫臨床療效的好壞。國家和行業高度重視中藥材質量的提升。「優質優價」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產品質量提升的重要經濟規則。
  • 雷菊芳:確保中藥材種植GAP規範
    源頭上產地、生產、採收季節這幾大環節都影響著中藥材用藥的質量。為有效控制中藥材質量,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制定了中藥材GAP規範,這是提高中藥材質量的有效措施。  自頒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以來,我國各地紛紛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