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兩次墜樓,爸爸不讓就醫,這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有多狠?

2020-12-18 是看見惡魔呀

文 | 惡魔

哈嘍大家好,今天是有點激進的惡魔呀。

因為最近負面新聞有點多,所以想著寫點高興的事兒。

但是很無奈,看到了一個讓我不得不抨擊的事情。

「河北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墜樓受傷,其父親拒絕治療」

按理說,這種新聞並不會霸佔很久的熱搜,因為背後的原因無非就是,孩子受傷不嚴重。

但是事實往往會讓人大跌眼鏡。

這都2020年了,竟然還有覺得女孩是賠錢貨,為女孩花錢就是浪費。

我真的cnm了。

記者採訪這位父親後,他親口承認自己是重男輕女。

本來有一個男孩,但是夭折了。

現在只有兩個女孩,大女兒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去跟爺爺奶奶住,後來跟爺爺奶奶去世,就跟姑姑住。

有了小女兒後,沒辦法送出去,只能自己養著。

但是墜樓事件發生後,需要花很多錢給孩子治病,可這對夫妻,男的無業,女的病退每個月4000補助,其他的收入來源沒有。

好傢夥呀,要什麼沒什麼,還非要生跟兒子,怎麼,這4000千塊還要繼承麼?

還是生不出來兒子你死後是要下地獄麼?

還別說,就照這對夫妻的老畜生行為,死後是肯定沒法兒上天堂了。

然而重男輕女的現象,不僅僅只體現在父母的差別對待上。

溫州曾經打著文化夏令營的旗號,俏咪咪宣揚了一把惡臭的女德文化。

對未成年女孩進行洗腦:

「男為大,女為小」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堅決不離婚」

「穿得時尚暴露,等於教人強姦」

這種依附男人、順從男人的思想,還要被拾起來?

是不是瘋了啊。

重男輕女,這種早該被剔除的封建糟粕,其實隱藏在生活中各個角落,我們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惡魔跟讀者聊過這個話題後,收到了很多留言,才發現,重男輕女依舊無處不在。

@經年

我跟弟弟相差一歲,按道理說,我和弟弟應該可以享受公平對待。

但是我奶奶,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只會留給弟弟。

順便轉身跟我說:「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

有一次放學回家,奶奶手裡拿了一把巧克力。

奶奶看到我、弟弟、堂弟一起回來,然後把巧克力放回兜裡,把他倆叫過去,讓我先回家。

我年紀小,但是不瞎不也傻,愛和不愛我分得清。

諸如此類的事情非常多,根本沒辦法細數。

但是最讓我難過的,是初中畢業時,我考完試發燒,媽媽帶我去醫院的路上,被奶奶攔下來。

「去什麼醫院,回家蓋被子捂出一身汗就好了,去醫院花那麼多錢,多浪費。」

媽媽沒能力幫我,只能帶我回家。

後來,我長大了,弟弟也長大了。

奶奶生病住院期間,我一次都沒去過。

家裡知道我工作攢錢了,也跟我要,我給,但是必須白紙黑字寫借條。

奶奶躺在病床上還在罵我不孝順,呵呵,你死不死,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親情會敗給傷害,你不愛,就別怪我以牙還牙#

@金兔子

對於重男輕女的話題,我一直很忌諱。

因為我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媽和奶奶,非常非常非常重男輕女。

我是家裡老二,上面一個哥哥,下面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村子裡流傳著我們家閒話,說我媽就是只會生孩子的老母豬。

從記事起,我哥哥弟弟們從來沒有做過家務,也從來不會做家務。

每次都是我和妹妹承擔一家人的衣服、做飯、刷碗這些事情。

媽媽和奶奶經常說:「女孩兒,以後就是別人家的,現在多幫我做點事情,我們就少賠點錢。」

母愛沒體驗過,父愛更不知道是什麼。

爸爸喝多了回家,媽媽怕爸爸暴力殃及兒子們,會帶著他們去奶奶家。

只有我和妹妹經常被爸爸拿棍子打。

他打累了就躺下休息。

我們蜷縮在柜子邊,不敢哭出聲。

我剛上完初中,就被家裡勒令退學了。

被安排去了電子廠上班,工資補貼給哥哥上學用。

我18歲以後,拿著身份證偷跑了,跑到浙江到了義烏。

給一個做小商品批發的姐姐看店。

後來在她的幫助下,我開始做自己的小生意。

前兩年,熬出頭了,攢了不少錢,第一件事就是把妹妹接來身邊。

她也長大了,但是性格,太軟弱。

沒辦法,我只能慢慢開導她。

前段時間聽說爸爸住院了,哥哥要結婚,都需要錢,讓我把存款給他們匯過去。

我只給了5萬,相當於我和妹妹的贖身錢。

往後,斷絕關係,互不相欠。

搬家、換掉手機號的那一瞬間,我和妹妹看著對方笑了。

逃出來了,新的人生開始了。

#父母這個詞,不是任何人都能配得起#

@餘歡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大山裡,父母極度重男輕女。

不止生活不幸,我的出生也是意外。

農村檢查孩子性別不可能百分百準確。

家裡都以為我是男孩就生下來,結果是女孩。

但又不能掐死,只能養著。

在我之前還有一個姐姐,送給了村裡沒孩子的人家。

但是總不能兩個女孩全送人吧,會落人口舌。

於是,我的悲劇人生就開始了。

父親一氣之下留下我和媽媽去城裡打工了。

我一直沒見過他,跟像個瘋子的媽媽一起生活。

每天吃不飽穿不暖不說,還經常被打罵。

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她有讓我好好上學。

這一切看似安穩的生活,被我噁心的父親弄了個天翻地覆。

出門打工的爸爸找個女人,生了個兒子。

媽媽被氣到心臟出問題,沒過一年就去世了。

爸爸、他的女人、他的兒子,一家三口名正言順進了家門。

為了趕我走,他找個了老光棍,把我賣了。

我們村的村長是個大好人,覺得我爸爸這樣太不是人,好說歹說把我從火坑裡拽了出來。

但是沒錢上學了,我只能進城打工。

我沒有別人逆襲的人生,只有自己苦哈哈地活著。

20歲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修車工人。

戀愛、結婚一氣呵成。

但是我恐懼生孩子。

家庭帶給我的陰影太重了。

僵持了3年,我離婚了。

直到現在,我一人單身。

享受過被愛的滋味就夠了,我不貪心,現在一個人活的也還不錯。

#人生沒有那麼多逆風翻盤,有的只是隨遇而安#

重男輕女,是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

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依然會有很多輕女的言論:

一位孕媽媽爆出了婆婆的霸道言論,生了男孩有獎勵,生了女孩趕出家門。

真搞笑,女人竟然如此欺負女人。

大學同學曾經說,弟弟因為腎有問題生病住院,醫生說不嚴重,但是他爸媽竟然讓女兒給兒子換腎。

她在旁邊,不知該不該哭。

知乎上一個匿名故事,弟弟把別的女孩肚子搞大,父母為贖罪,把女兒送去女方家,讓女方的爸爸或者哥哥搞大自己女兒的肚子。

看完這些,你還覺得重男輕女可笑麼?

現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女權宣傳,讓人誤以為女人早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

但是呢?

有多人真的改變了?

就連現在的很多高知分子都還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更別說偏遠地區沒接受過教育的人了。

這些女孩的故事讓人看了很難過。

或許腐朽的思想正在被改善,但是這漫長的過程,依然還會有很多女孩受到傷害。

而我們能做的,除了抨擊,就只剩下呼籲了。

女孩,別怕。

【寫在最後】

不可否認,社會對女生是有偏見的。

但也不能以偏概全。

人生還是要好好走的,如果父母重男輕女,那就等獨立後徹底擺脫。

不會逆風翻盤不要緊,做不成風口上的豬也沒關係。

你只要做一個開開心心不受委屈的自己,就能擁有完美幸福的生活。

加油呀,女孩兒。

#鄰居稱墜樓女嬰已是二次墜樓#

相關焦點

  • 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女嬰已是先後兩次墜樓
    墜樓後的女嬰不過在記者經過多方的了解,該女嬰已經不是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如此的消息一出真的是讓人感到驚訝。全面的調查女嬰墜樓事件。石家莊康泰園小區女嬰先後兩次墜樓在小區內有多位熱心居民向記者回憶了女嬰墜樓的時刻。在11月30日下午13時左右,住在該女嬰家對面的張女士聽到「嘭」的一聲,她從窗戶往下看到,一個只穿著尿不溼,而全身沒有任何衣物的嬰兒墜落在對面一樓租戶嶽某的防護網上。
  • 重男輕女可以到什麼程度?墜樓女嬰父親: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
    聽同學說,她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家裡條件確實不好,另一方面則是父母「不喜歡她」,要她每個月給剛上初中的弟弟省下錢。就這樣一塊錢掰成幾半花,14歲的她倒像是沒發育的小學生,臉上透著黃豆芽般的血色。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重男輕女原來真的存在。但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有時候甚至連親生女兒生存的機會,都不願意施捨一點。重男輕女可以到什麼程度?
  • 這樣的家庭有多可怕!河北墜樓女嬰父親承認重男輕女
    已經過世的男孩的可悲:有一個男孩,但是在6個月的時候就夭折了。其父也不願意多講去世原因,這個6個月的男孩到底怎麼去世的,很值得讓人深思。四個月的女嬰翻身都費勁,連爬都不會,根本不可能自己墜樓,這不是意外是謀殺,只可能成人將女嬰拋下的,兇手不是父就是母,細思極恐。最終導致這些人可悲的罪魁禍首是這個家的男主人,一個有著嚴重重男輕女思想的父親。在女嬰墜樓後,這個「父親」公開說自己重男輕女,有閨女和有小子,那感覺根本不一樣。「有閨女是很平淡的感覺,但是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很有底氣,因為有後了。」
  • 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等父母年老了,她們會孝順嗎?
    案例:一名剛出生的女嬰,被家人連續從五樓窗戶拋出兩次,幸好樓下有一層鐵絲網,孩子也算命大。可是讓人驚詫的是,「無業游民」的父親不願意給女兒治療,稱自己懂護理,在家裡休養,孩子照顧能夠恢復健康,多喝奶粉就可以了。
  • 4個月女嬰兩2次墜樓,實在蹊蹺
    女嬰兩次被扔下樓,很難不讓人往重男輕女的方面去想。但事實還真不是這樣,有知情的鄰居爆料,女嬰之前還有一個哥哥,在6個月大時已經非正常死亡。不是因為重男輕女殺嬰,但一個孩子死亡,現在的孩子又重傷,事情真的很蹊蹺。女嬰的爸爸表示,妻子的腦袋不太好使,經常說孩子傷害她,怎麼怎麼想殺她,家裡的門都被妻子砸的不像樣。現在女嬰的媽媽被送去了醫院治療,而孩子爸爸的一系列行為也沒好到哪去,可以堪稱是迷幻。別人家的寶貝,父母可以說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 廣東17歲女孩遭逼婚,重男輕女思想在兩廣地區有多嚴重
    據媒體報導,廣東省高州市雲潭鎮一位17歲女孩在婚禮前一天向婦聯「舉報」自己的父母「包辦婚姻」,在相關部門的介入下,婚約被解除。雲潭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雙方家庭已經協商一致,此事已得到圓滿解決。該女孩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在上小學。
  • 00後男孩比女孩多1300萬,父母重男輕女,後代或面臨孤獨終老
    02父母重男輕女小葉子的媽媽與另一個阿姨聊家常,她說女兒已經上大學了。阿姨感覺真的不可思議,一臉羨慕的表情。阿姨講述她家裡的故事,每逢回家過年,幾乎要承擔所有的家務活,家裡男女要分開吃飯,女的不允許坐在桌子前,通常是男人吃完後,女人再吃。
  • 兒子再慫也是寶,女兒再孝順也是草,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有多慘?
    最近,一則石家莊女嬰墜樓的新聞上了熱搜,女嬰才4個月大,卻已經是第二次墜樓。第一次是出生才幾天的時候,即使社會各界很關心,她父親還是堅持回家治療,認為第一次啥事也沒有,回家養養就好了。看完新聞後我很唏噓,一般因意外墜樓的孩子都是會獨立行走,沒有安全意識而造成,但能讓僅4個月大又沒行動力的嬰兒墜了兩次樓的父母,真的不配為人。究其原因,是他覺得有閨女就是很平淡,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有底氣。沒想到清朝都滅亡100多年了,還有如此重男輕女的人?
  • 父母重男輕女,導致7歲女娃跳樓自殺,觀眾吐槽:「這就是報應」
    前幾天偶爾看了一個電視劇,裡面說的是一個大家庭的故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重男輕女,男孩比女孩小兩歲,但是男孩在家的地位就比女孩高得多,女孩聰明懂事乖巧勤快,男孩則調皮搗蛋,被家人寵溺壞了,在一次和弟弟玩鬧中,不小心推到弟弟,全家人就狠狠的罵她,打她,甚至趕她出門,結果女孩就想不開,當晚就跳樓自殺了,那時她才七歲,而家人卻因失去了,才知道要真心,可已經挽回不了了
  • 4個月大女嬰墜樓,親生父親不讓去醫院,還說生女兒沒有底氣
    之後的幾天內,同樣的情況還發生了兩次,街道工作人員把孩子帶去醫院,男子又抱回來。一開始,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就猜想這個父親是不是有點重男輕女,看到後續報導,呵,這惡臭的言論。這名男子直言不諱地說,「有閨女和有小子,那感覺根本不一樣。
  • 這些行為是隱形的重男輕女,比明面上的更傷娃,父母中了而不自知
    有兒子又有女兒的,那家庭財產一定是兒子來繼承的,女兒不要有半點的想法。這些人都是明明白白的重男輕女,如果你有指責,他就會說,我就是這樣,你又能怎麼樣?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時間也改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我們不能否認有許多人確實能做到男女平等,也真的是會很喜歡女兒。
  •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 石家莊4個月女嬰墜樓:對不配做父母的人,真沒辦法了嗎
    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多月大的女嬰從5樓墜落,因為落在1樓上方的防護網,孩子萬幸保住了生命。這一驚險事件還有更令人錯愕的細節:孩子已是二次墜樓,父親多次拒絕救治……輿論一片譁然,憤恨的網友們也在思考一個法律問題:對那些「不配」做父母的人,真的拿他們沒有辦法?
  • 父母重男輕女:沒有孩子是贏家,只有被耗盡的女孩和被廢掉的男孩
    9月14日,在劇中飾演親張芝芝的闞清子發文稱,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其實也是一個不被期待的女孩,但是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認知,改變生活在2020年的每個小家庭的認知,闞清子呼籲大家追求男女平等,放下偏見。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電視劇而已,都2020年了,怎麼還會有人重男輕女?
  •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 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據通報,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 4個月女嬰疑兩次被扔下樓重傷 父親直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據通報,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 李玫瑾:養育女孩,該狠就得狠,抓得越狠女兒越有出息
    如今的中國家庭中,女孩似乎比男孩更「吃香」,家裡有女兒的爸媽,都把女兒當作金枝玉葉,捨不得讓女兒受一點委屈,「女兒要富養」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少父母陷入了養女誤區。女孩和男孩一樣,也同樣要「虎著養」,該狠的地方就得狠,該抓的地方就要抓,否則孩子將來很難有出息。
  • 墜樓女嬰父親直言:「妻子愛鬧脾氣,可能是不小心扔下去的。」
    近日,一起女嬰墜樓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最開始,是一個快遞員救女嬰的正能量話題。但是事件開始慢慢的發酵,了解到這件事情的背後,隱藏著其他的隱情。據了解,這個女嬰曾兩次墜樓,好像都是精神不正常的母親拋下的。12月8日,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 4個月大的女嬰被扔下5樓,兩次!重男輕女的思想到底有多可怕?
    鄭某與記者的交談裡,他直言不諱地表示了自己更喜歡兒子:「有閨女和有小子,那感覺根本不一樣。多難受啊,是不是?」無法想像,到了現在的社會,還有人可以重男輕女到這種地步。鄭某重男輕女的言論和行為完美詮釋愚昧、重男輕女、不負責。
  • 這個4月大女嬰被扔下5樓,兩次
    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愛心媽媽哭得不成樣子,求他,最後他不耐煩了才勉強同意。12月8日,孩子在墜樓整整8天後,終於在第三次進醫院的時候,得到了正規的治療。但即便如此,鄭某仍然堅稱,「孩子跟著我慢慢見好,跟著他們事兒多了。她不能在醫院,是輿論壓力才讓孩子住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