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小芝士
一個種不了咖啡的國家,因為會搞機械,硬是做成了咖啡出口強國!
德國是個嚴謹的國家,但是卻也透漏著一股豪放,例如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紅遍全球,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但是德國銷量最高的飲品卻不是啤酒,而是咖啡!德國人對咖啡的熱愛更是深沉而久遠,在當地也形成了擁有自己特色的咖啡文化,有數據顯示德國有將近9成的家庭都配備了咖啡機,而且整個德國每秒鐘的咖啡銷量能達到2000多杯,甚至超過礦泉水。
不得不說,德國人確實熱愛喝咖啡,但除了會喝,德國還很會賣!德國作為萬千咖啡出口國之一,出口量名列前某,甚至曾達到過排名第二的烘焙咖啡出口量,都快趕上第一名的巴西了,靠賣咖啡就為德國賺到了不小的一筆。例如德國的著名咖啡品牌Sara Lee(薩拉裡咖啡)擁有107億美刀的成績,另外Tchibo(奇堡)和Neumann(諾依曼)兩個咖啡品牌也有幾十億的成績。
然而很多人知道,德國的條件並不適合種咖啡,那德國的卻能有這麼巨大的銷售量,是為什麼呢?
能把咖啡賣出去,還能賣個好價錢,需要滿足最基本的2個條件:一是有合適的咖啡源,二是咖啡加工技術到位。
德國的加工技術毋庸置疑,二戰時期的軍事裝備就在世界上很出彩了。另外,經常在網上看到德國的自動化技術不斷地震撼觀眾的眼球,說起生產加工和機械技術,德國在世界上有相當的實力。
有這樣的技術基礎,對於愛喝咖啡的德國人來說,造出個咖啡烘豆機自然不是什麼難事兒,這也是德國咖啡品牌有相當知名度的原因之一。
除了咖啡烘焙加工,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咖啡豆源了,德國進口咖啡生豆最主要的產地就是非洲。
非洲不少咖啡產地產出的咖啡豆,品質在世界上是很有名氣的,但是能以高價出口的咖啡豆銷量卻少之又少,明明產出的是優質的 豆子,可為什麼自己卻只能苦哈哈拿這麼有限的利潤呢?讓非洲人心裡苦的原因有這麼幾個~
1、非洲的咖啡生產國經濟實力都比較弱
咖啡豆大量烘焙不僅一整套齊全的相應的設備設施,讓這些硬體設備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源消耗成本是筆不小的支出,在大眾的意識裡,非洲大多咖啡產國很難保證配齊所有優質設施的同時,耗費大量昂貴的能源進行咖啡豆加工。
2、非洲的咖啡加工技術不被看好
雖然非洲生產的咖啡生豆被市場認可,但大眾卻對其烘焙加工好的咖啡熟豆沒有太大的好感,所以價格也賣不上去。如今又要將非洲加工的豆子,與德國加工的豆子對比,自然技術成熟、設施齊全的德國要更勝一籌,而且非洲生豆出口到德國加工成的熟豆要比非洲原產地加工的熟豆價格高出一半。
當然,德國的咖啡豆進口通常是跨過各種中間環節,直接與咖啡農交易,這樣既能讓自己省掉一部分中間商差價,也能讓咖啡農獲得大部分的利潤。
就這樣,一個不種咖啡的國家,憑藉著自己聞名又拿手的機械加工技術,和價格優惠、且質量良好的咖啡生豆原料,做成了咖啡出口行業的前三名。
關注咖啡小芝士,每天學點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