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
道德經的經典名句。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二、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三、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四、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