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做了一次無痛胃鏡。
我咽喉從2020年年前起就一直不舒服,這一年裡看了幾次耳鼻喉科,也做了電子喉鏡,都沒查出原因。後來意識到我的胃一直不舒服,而且胃反酸時有發生,就考慮會不會是消化道引起的咽喉問題。
剛好又想起一個學醫的朋友曾和我說過,三十歲以後有必要隔幾年做一次胃鏡和腸鏡,因為這兩個組織都是比較遲鈍的,感覺到問題的時候往往有點遲。
於是便去了趟醫院,見了醫生,說明了情況,醫生便給我開了胃鏡檢查。
先交錢,因為是無痛胃鏡,費用一共八百多,其中包括了75塊的核酸檢測。
交錢後先去做心電圖和核酸檢測,然後去內鏡檢查科去排隊。
心電圖報告結果有效時間很長,似乎是一個月還是三個月,核算檢查結果十四天有效。
去了內鏡檢查科,入口坐著一個穿著像手術醫生穿的藍色工作服的醫生,他看過資料,問了一些問題,諸如有什麼疾病,有沒有做過手術等較具體的問題,我估計是麻醉醫生。過了這一環,接下來是到護士那裡排隊,護士說最近做檢查的人很多,給我排到了下下周,剛好卡在我核算報告的日期內。因為要空腹,早上7點四十五我要到醫院。
無痛胃鏡因為要麻醉,一定要有人陪同。
到了約定日期,我按時來到醫院檢查科,人還真不少。不止有做胃鏡的,還有做腸鏡的,大約有幾十號病人。
我看了看旁邊人的表,發現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早上七點四十五。護士手裡有另一份表,那個表裡才是真正的檢查順序表。
護士按表叫人,確認每個病人的情況,比如例行公事要先確認有沒有發燒以及和新冠有任何關係的信息,然後再確認病人有沒有空腹,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做無痛的有沒有人陪同,陪同人在哪裡等等。
點完名後,護士開始再次叫了一批名字,第一批裡面剛好有我。叫到名字的人要脫掉厚外套,把隨身物品首飾等等全部取下交給陪同人員,然後進入一扇大門裡。
一進門,先進左手邊一個小房間,先換醫院的拖鞋,把自己換下的鞋放在旁邊的鞋架上。接著穿病號服,做胃鏡的是一件長大褂,正面扣扣子系腰帶。做腸鏡的是兩件,一條褲子和一件後擺很長的上衣。
出了這個小房間,來到了一個大廳,大廳裡整整齊齊擺了幾十張那種可以推著走的病床。病人很多,醫護人員也很多,大家都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看起來不慌不忙的氛圍讓我沒那麼緊張了。
護士又開始叫名字,叫到我時,她叫我直接上一張床躺下,拖鞋放在床下的一個架子上。ta給我蓋上被子,叫我先休息一下。別的病人也都依次或讓在床上躺下,或在旁邊坐著等待。
過了一小會兒,一個護士走過來,再次確認了我的名字信息和所做的檢查,然後便給我上了留置針,就和打點滴類似的那種,不同的是接的是一個有藥水的針筒,緊貼著我的手臂。
之前我曾在網上查過,說針筒裡是讓人舒緩的藥水,我覺得可能是真的,因為我居然不是很緊張,我原本以為越接近檢查,我會越緊張的,但是很奇怪我似乎不大感覺害怕緊張。
又過了一會兒,這回是一個男醫生過來,再次詢問了我一些情況。我旁邊床上一個病人早上五點多喝了點水,很擔心不是空腹,醫生很和氣地問她有沒有一次性杯子那麼多,病人說沒有,醫生就叫她放心,說沒事。
再過了一會兒,有護士過來推著我進去大廳裡面的檢查室了,裡面有兩個醫生。按慣例再次確認個人信息以及所做檢查。
接著她們讓我坐起來,喝了小半杯液體。同時給我手上的留置針裡加了藥水。
然後叫我左側位躺下,給我臉下墊了東西,估計是怕我流口水。接著又拿了一個圓筒狀物品,叫我咬住,那個應該是檢查時方便內窺鏡放進我嘴裡的。醫生又很迅速的給我鼻子接了吸管,那氣體有點點味道,不似空氣無色無味。我聽到醫生說,給你吸點氧,你吸一下。這一連串行為行雲流水,沒有絲毫停頓,老實說從我被推進來到吸氧為止,我連醫生的臉都沒看清。
接著我感覺我接了留置針的手和手臂有點麻。我閉上眼睛,心裡想,不知道麻醉多久起效,要是麻醉對我不起效,那做檢查多嚇人。
想到這裡,我忽然感覺有人拍了拍我的胳膊,我睜開眼睛,有點反應不過來。因為我發現我又回到了之前那個大廳!
我聽到剛拍我的人說:醒醒,檢查做完了,暈不暈。
我依言自己感覺了一下,弱弱的回答:還好,不暈。我聽到那人又說,那你躺著休息一下。
我覺得我的思維沒有斷片,從我上一刻還在擔心麻醉會不會對我不起效到我感覺有人輕輕拍醒我之間是沒有時間斷層的。但事實證明這麻醉是相當之有效啊!
難怪我之前在網上想搜索一些過來人無痛胃鏡的經驗給我自己壯膽,卻啥也找不到,原來是這個原因!
又過了一會兒,又有護士過來問我感覺怎麼樣,接著給我把手上的留置針拔了,叫我自己按壓五分鐘。我按了一會兒,聽著大廳裡依然是人很多,聲音也很多。和我進來時一樣,一切既忙碌,又井然有序。
這時,又有護士過來問我感覺怎麼樣,我說還好,她就叫我下床到旁邊椅子上坐一下,還貼心地幫我把鞋從床下的架子上拿下來擺放在地上方便我穿。
我下床走到旁邊靠牆的椅子坐下,看著大廳裡的忙碌,感覺自己挺好的了,便起身詢問了最近的一個正在忙著的醫護人員,是否可以離開,他再次詢問我感覺,然後說可以走了,報告在外面大廳拿。
我走出來,一眼就看到老公正站在大廳中央,拿著我的外套和包,低頭看著手機。我走過去叫他,他邊遞衣服給我邊說,好啦!走吧!我說報告還沒拿呢!他把手裡一張折著的紙遞給我說,在這呢!我說你怎麼拿到的?他說護士喊你名字叫我拿的。
看了結果,還好,膽汁反流,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陰性,有個小息肉,建議超聲檢查。我們拿著報告去了消化內科看醫生,醫生看完報告說,有個小息肉,應該不嚴重,因為超聲檢查就是我來做。如果是腸有息肉,那就建議要割掉,胃的話,他說著又點開電腦,在電腦裡重新看了我的放大檢查圖片,說按我的經驗來說,你這個很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先把胃炎症消了,這個說不定就好了。我給你開一星期的藥先吃著,以後如果再做胃鏡的話告知醫生把它割了就行。
我真心覺得我遇到的醫生真是太良心了!
想起前年公公胃病在嶽陽某大醫院,做了多次胃鏡,第一次說看到胃裡有東西,看不清,又做第二次,第二次說可能是息肉,又沒割,又做第三次來確認,據說第四次才割了息肉。公公年紀又大,身體本來也差,反反覆覆麻醉做檢查,人都拖憔悴了。這種做法實在是過分了點。
個人經驗,以後做無痛胃鏡的話可以詢問醫生是否可以發現息肉了直接做檢查的時候切除了,這樣可以省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