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天天嚷嚷著減肥,
卻總是減了又肥,肥了再減,
陷入無限循環的狀態中。
雖然皮下脂肪對身體有壞處,
但還不至於造成危害,
真正影響健康的是內臟上附著的脂肪。
所以,如果想要徹底瘦下來,
首先要分辨出身上的脂肪屬於哪一類?
只有從肥胖的根本入手,
對症下藥才能減脂成功!
人體脂肪主要分為: 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
什麼是皮下脂肪?
皮下脂肪就是儲存在 我們皮膚下面,
可以 戳到、捏到、感受到 的脂肪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肥胖、
小肚腩、拜拜肉、小粗腿兒......
指的都是皮下脂肪過多,
這種脂肪對外形的影響比較大,
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什麼是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 主要囤積於腹腔內部
圍繞著人體臟器存在,
譬如: 肝臟、胰臟、腎臟 等臟器;
所以很難被直接看到或捏到。
我們常見的內臟脂肪性肥胖
也就是腹部型肥胖,
比如蘋果形身材,啤酒肚等。
其次,一定量的內臟脂肪是人體必需的,
它能 儲存熱量、對人的內臟起著支撐、
穩定和保護的作用。
內臟脂肪超標的危害
內臟脂肪過多會限制和影響內臟的功能和活動,不利於健康;對於心臟的影響尤為明顯:
比如我們經常能看到,肥胖者一活動就會感到心慌氣短,這就是與心臟受到周圍脂肪的擠壓有關係;
因此,與皮下脂肪相比,過多的內臟脂肪不僅會導致外形肥胖,而且還會成為一顆威脅健康的「定時炸彈,被稱為是「危險脂肪」,還能引起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癌症
中風
痴呆
抑鬱症
關節炎
性功能失調
失眠
它還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紊亂,被稱為「死亡四重奏」。
內臟脂肪超標是如何造成的?
因為皮下脂肪顯然易見,只要囤積一點就會引起注意,相反,內臟脂肪隱藏的比較深,不易被發覺; 所以在減肥時往往 只注重減掉「皮下脂肪」,而忽視了「內臟脂肪」。
其次 人的體重與身體內部器官的「胖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有很多人看著瘦瘦的,但內臟脂肪嚴重超標高,特別是年齡大的人,還有那些工作忙碌,三餐不規律,喜愛甜食和油炸零食,應酬、喝酒、抽菸,飲食不健康,久坐不動,肌肉含量較少等人群, 最容易導致內臟脂肪(腹部脂肪)超標, 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大肚子。
怎麼判斷內臟脂肪多?
身材很瘦,內臟脂肪也可能會超標,所以學會 判斷自己的內臟脂肪水平, 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的解決自己的健康和外形問題。
內臟脂肪自我檢測方法:
營養師總結了17種易致內臟脂肪型肥胖指標,自己對號入座哦。
1.20歲之前還算苗條,之後卻胖起來
2.吸菸成癮
3.很少吃早餐,晚餐吃得很豐盛
4.很晚才吃晚餐,且常在睡前吃東西
5.有吃宵夜習慣
6.一星期至少喝酒或大餐3次
7.喜歡吃甜食
8.常喝清涼含糖飲料(包括現榨果汁)
9.喜歡吃肉很少吃菜
10.會偏食,喜歡的食物每天都吃
11.出外都是開車,不走路
12.體型肥胖且怕冷
13.血糖值、膽固醇都很高
14.體重不重,但腰圍特別突出
15.有便秘狀況
16.食量大
17.父母都胖
結果:
如果以上情況 佔3個以下 :還算健康,但要警惕、預防。
如果以上情況 佔4-9個 :屬於內臟型肥胖群,要注意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了。
如果以上情況 佔10個以上 :則屬於內臟脂肪高度危險群,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
如何減掉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與我們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難逃關係,最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攝入的米麵糖等高碳水食物過多,又沒有足夠的運動量來消耗, 這樣它們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內臟脂肪+皮下脂肪不僅都會嚴重影響體型和體態,而且內臟脂肪還會危害健康,那麼應該如何做,才能減掉身體多餘的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呢?
給身體減脂!
雖然通過節食,少吃,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體重, 但內臟脂肪依然無法清除,會帶來健康隱患。
所以想要有效減脂, 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 才是擺脫內臟脂肪的關鍵。
而減脂成功的秘訣
從來都是 「七分吃三分練」
吃,是必須要抓住的重要環節!
很多我們日常愛吃的美味食物
其實都是我們減脂路上的大敵
堆積脂肪的「好幫手」。
想要控制內臟脂肪,減掉多餘皮下脂肪,就要做到: 不暴飲暴食,攝入營養均衡;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過量飲酒的次數,控制反式脂肪攝入過量, 例如:少吃高油(方便麵、燒烤)、高糖(比如蛋糕、巧克力、飲料……)、還有一些加工類食品,高膽固醇的食物,並且要嚴格調整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早餐餅、饅頭、米飯……)
當然
如果自己不是專業的營養師 或健身狂人
對於一日三餐的熱量攝入,
脂肪積累,營養搭配;
還真不容易做到瞭然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