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造潮流多種手段瞄準年輕人,科技噱頭下蒙眼狂奔

2020-12-17 北京日報客戶端

套上炫彩的外殼,裝上口味多元的煙彈,面世多年的電子菸在半年內被陡然捧上創投風口,鋪出一條今年最火的硬體創業賽道。與傳統香菸覆蓋人群年齡層分布廣泛不同,電子菸的消費群體明顯集中於中青年,營銷手段更是日益呈現年輕化趨勢。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國內電子菸監管幾乎處於空白,大量電子菸瞄準了年輕人,並伴隨著社交短視頻的推波助瀾迅速蔓延。科技創新成了噱頭,利益誘惑下廠商們的蒙眼狂奔讓電子菸煙油不斷遊走在灰色地帶,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也浮出水面,亟待解決。

造潮流

多種手段瞄準年輕人

「糖果蘋果」、「焦糖爆米花」、「藍色棉花糖」、「純味薄荷」、「香草可樂」……若非其試劑形狀的包裝與普通零食迥異,普通人很難想到,這些都是電子菸近來推出的新口味。夠潮、夠新、夠年輕,是電子菸近一年來營銷的核心手段。在一個電子菸論壇上,記者看到商家正不遺餘力地推廣一款「豆奶」口味的電子菸油,宣傳語寫著:「煙油的標籤畫著戴紅領巾從小賣部買了瓶冰豆奶的小姑娘正在玩跳房子遊戲,卻被小男孩親了一下。一口吸進去滿滿都是90年代的童年回憶」。

「都說電子菸能戒菸,對我沒什麼用,但在朋友面前抽著夠酷炫。」「95後」的劉若從口袋中熟練地掏出精巧如一個U盤的電子菸,不用點火,打開開關深吸一口便吐出一堆煙霧。

劉若告訴記者,與傳統香菸不同,電子菸設備龐雜,新手進去常常摸不著頭腦,「這就需要有人帶著你玩,各種論壇各種群,我們都不叫電子菸,「黑話」叫Vape。組成部分有主機、霧化器以及煙油,每一項裡面都是門道,當然也會不斷有人向你推銷各種產品,一個月花掉的錢不比以前抽菸少,當然我香菸也沒斷過。」半地下的玩家圈子,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於好奇開始嘗試。

炫煙圈

社交短視頻推波助瀾

「花式煙圈,蒸一口汽。」來自成都的博主「UMean」在煙圈表演上小有名氣,憑藉表演花式吐煙圈,24歲的他在抖音上收穫了近2萬粉絲,收穫累計點讚數近10萬。年輕人在社交短視頻上紛紛秀出電子菸的花式玩法,不少觀眾在留言中求具體的「教學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目前抖音、快手上均屏蔽了「電子菸」這一關鍵詞。但若在平臺內搜索劉若口中的「Vape」,大量短視頻隨即呈現,抖音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三百萬,快手則出現各種「健康戒菸~蒸汽煙Vape」、「輕鬆戒菸——蒸汽煙Vape」等商家營銷號。

仔細觀察在抖音平臺上「花式炫技」的年輕人後可以發現,有大量18歲至20歲的用戶以極高的頻率更新著自己吐煙圈、玩煙泡、分享各種裝彈、燒絲的技巧。來自貴陽職業技術學院的「CLOT」在18歲的年紀讓幾名室友輪流表演吐煙圈的技巧,並寫道:「練習中」、「努力練習」、「這位是大神」。

朋友圈的微商也沒閒著,靠著抖音、快手的引流,大量賣家靠著微信做起了電子菸銷售的生意,並在短視頻平臺上表演推銷各種電子菸產品,動輒擁有幾百萬的粉絲。「你好,老鐵要什麼跟我說。」今年22歲的婷婷在快手上推銷電子菸已累積了三百多萬粉絲,在朋友圈炫著各種下單記錄,「你可以微信語音視頻聊天看煙霧量,比如這款『毒液』,在學校也能玩,記得抽小口點,煙量沒那麼打眼。」淘寶平臺上也有大量以「抖音同款電子菸」為關鍵詞的產品,其中一家店鋪月銷量上萬筆,並標明一根電子菸的尼古丁含量約為兩包香菸。

低成本

科技噱頭下蒙眼狂奔

電子菸的發明誕生於中國,並在短短十幾年間經歷了快速迭代。「業內認為醫生韓力在2003年發明了第一支電子菸,但第一代產品沒有足夠尼古丁解菸癮而迅速衰落。第二代電子菸我們叫做『大煙』,也就是大煙霧量,但不少部分需要自己動手,網上很多教學視頻就是針對『大煙』,由於學習門檻高,現在玩家也越來越少。第三代就是現在流行的『小煙』,裡面有各種電路板,分為加熱不燃燒和煙油兩類。目前國內煙油式『小煙』是創業熱點,霧化器霧化含有尼古丁鹽的煙油不屬於菸草,現在做電池晶片、充電方案的科技公司湧進來。」深圳市悅某榮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小輝對記者介紹說。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電子菸陡然成為國內一眾創業者與資本方追捧的「新風口」,今年年初因為羅永浩在「聊天寶」發布會上發布「Flow福祿」電子菸而成為最火熱的投資項目之一,黃太吉創始人赫暢與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1月底也在朋友圈推出「YOOZ柚子」電子菸。從2018年4月到今年5月,僅國內10家電子菸公司就獲得了數億元投資,其中可見IDG資本、真格基金等知名風投機構的身影。

資本的蜂擁而至,歸根到底緣於電子菸行業驚人的暴利。小輝告訴記者,目前電子菸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組裝都可以外包,出廠價30元不到的電子菸,在市場上可賣到300元左右,利潤率超過900%, 在一個名為「深圳採購電子菸」的近2000人聚集的QQ群中,記者看到有代工廠供應電子菸矽膠的,命名中含有「電子科技」的廠家竟有上百個。

缺監管

宣傳話術中自相矛盾

數倍的利潤率讓廠商們蒙眼狂奔,但當下最火熱的第三代電子菸真的「無危害」,「能幫助戒菸」嗎?不同的電子菸使用者有著各自的答案,但記者卻從電商平臺熱銷電子菸的宣傳話術中找到了自相矛盾的「貓膩」:這一廂是某品牌電子菸宣稱食品級煙油,完全無毒害;另一廂則是另一品牌電子菸對比稱,市場上一些品牌電子菸含有雙乙醯,導致爆米花肺,此外電子菸反覆加油易滋生細菌,無檢測無保障的煙油易漏油易炸油等。

「一萬個菸民裡面會有幾個人真的去檢測電子菸油的數值含量是否跟廠家宣傳的一樣呢?」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稱,目前市面上很多煙油都宣稱馬來西亞進口,但實際上都是國產油,「很多代工廠都是批量進口油後自製加香精,口感單一。以前還貼國產標籤,現在很多都改貼進口標籤或換成進口包裝,但一瓶成本就幾塊錢的煙油根本沒法溯源。」

國內電子菸監管的幾近空白,讓行業不斷遊走在灰色地帶。「電子菸煙油到底屬於食品類?還是菸草類?或者藥品類?現在連統一定性都沒有,你怎麼管我?」該名業內人士稱,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煙油質量安全大多靠第三方檢測,並無強制規範。記者了解到,中國電子商會電子菸行業委員會曾在2017年12月出臺《電子霧化煙類器具產品通用規範》和《電子霧化液規範》,但該行業協會的規範並不具備司法效力。如何解決含有尼古丁成分的煙油的安全問題?這尚待監管部門的跟進。

來源:北京晚報·深度報導 記者:袁璐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商場裡的專賣店鼓動年輕人「體驗」多種水果口味電子菸
    11月1日下午,國家菸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再次重申,要求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記者調查發現,relx銳科、yooz柚子等多家品牌的電子菸,都選擇在來福士、龍之夢、晶品購物中心等年輕消費群體較多的商場開設線下實體店,福祿flow更是將專賣店開到了大學校園門口的商場裡。
  • 那些做電子菸的年輕人
    這是一場年輕人的爭吵,就像我們和朋友鬧彆扭一樣,誰也不認輸,還要在社交媒體上宣告天下。他們身上的顯著的年輕氣盛的特質,就像他們各自的產品,在2019年這個如火如荼的新市場上,在2019年這個風口缺失的時候,引領著新潮流,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 理塘文旅公司回應丁真抽菸是電子菸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電子菸?
    電子菸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有著與捲菸一樣的外觀、煙霧、味道和感覺。它是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後,讓用戶吸食的一種產品。電子菸有著與普通香菸類似的外觀和味道,甚至有更多對青少年更具吸引力的口味,出於商業目的電子菸常被宣傳為無毒無害、不會上癮,是香菸的可替代產品,在這些時髦的「外衣」下電子菸的健康風險更容易被低估。
  • 電子菸監管趨嚴 網際網路禁售電子菸 戒菸功能是噱頭
    電子菸監管趨嚴 網際網路禁售電子菸 戒菸功能是噱頭 2019-11-08 17:18:41 來源:大眾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電子菸監管趨嚴】近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要求
  • 正處在風口之上的電子菸行業遭遇了一股寒流
    正處在風口之上的電子菸行業遭遇了一股寒流——美國政府近日宣布,計劃禁止所有添加香味的電子菸銷售;紐約州出臺了一項「緊急行政令」,直接禁止銷售調味電子菸。大洋彼岸的這股風也吹到了國內,把電子菸危害性的話題再度推到臺前。  「戒菸很容易,我已經戒過一百次了。」
  • 兩部門:禁止電商平臺銷售電子菸,戒菸、無害只是噱頭
    公開資料顯示,電子菸主要由煙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劑丙二醇等)、加熱系統、電源和過濾嘴四部分組成,通過加熱霧化產生具有特定氣味的氣溶膠供菸民使用。從廣義來說,電子菸是指電子尼古丁遞送系統,包括電子菸、水煙筒、水煙筆等多種形式。從狹義來說,電子菸單指外形與捲菸相似的可攜式電子菸。
  • 電子菸對身體無害?真相是危害可能比香菸還大
    、氣味清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到吸食電子菸、水煙的行列中來。而年輕人獲得電子菸最主要的途徑是網際網路,佔比為 45.4%。在線上線下商家的宣傳中,"去焦油,身體無負擔""無一氧化碳""無重金屬"等營銷口號十分常見,不少商家還打出了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的噱頭。家住寶安區的梁阿姨告訴記者,她在家附近一家大型綜合商場看到過一家電子菸專賣店。
  • 揭開電子菸的「天使」面具
    電子菸商家的另一個「噱頭」——傳統菸民理想的戒菸輔助手段這一說法,也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9年1月發表的論文,通過實驗對比了尼古丁替代療法和電子菸對戒菸的幫助效果。結果顯示,電子菸組有18%的人戒掉了傳統菸草,而尼古丁替代療法只幫助到了9.9%的人。
  • 別讓電子菸成為未成年人的「新毒品」
    (羅永浩在微博上向非菸民推薦電子菸 | 微博截圖)(345萬粉絲的Austin Lawrence在Instagram上照片 | Instagram@vaustinl)作為國內知名音樂節之一,5月舉行的麥田音樂節上遍地都是電子菸的廣告,演出間隙大屏幕循環播放,把它包裝成年輕人潮流炫酷的標誌
  • 稅來了,電子菸狂奔中摘下眼罩?
    在美國這樣一個接近飽和、高度成熟的電子菸市場上,話題依然不斷。8月23日,美國伊利諾州出現美國首例疑似電子菸致死病例。數據顯示該州還至少有22名年齡在17~38歲之間的患者在使用電子菸後出現和該病例一樣的症狀。
  • 電子菸品牌選哪個好?全球電子菸品牌排名前10
    「RELX悅刻」,創始團隊有手機和快銷品牌背景,來自OPPO、華為等企業,RELX悅刻產品為換彈霧化煙,有多種口味。旗下擁有SMOK與KOOPOR兩大品牌,SMOK瞄準中高端市場,KOOPOR針對年輕人群體,主打高性價比。
  • 雙十一禁止網售電子菸 電子菸要涼涼? 各大主要電商平臺仍能購買...
    ,今後線下門店會提供完善售後保障。2004年問世的電子菸,打著減少抽菸危害的噱頭橫空出世,可是近幾年,因抽食電子菸致死的案例卻層出不窮,據NBC報導,近日蒙大拿州州長史蒂夫·布洛克表示,在美國48個州以及美國的一個領地內,已發生21起與電子菸使用相關的死亡案例。如今關於電子菸究竟能否減少抽菸危害的討論,仍然爭議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期抽食電子菸,必將對人體產生危害。
  • 電子菸在寒冬中狂奔
    從業內人士的分析看,電子菸的線下毛利不高,線上渠道的毛利才是最高的,因此很多頭部品牌此前重兵布局線上渠道,比例甚至高達一半,如今在線下布局也是被逼無奈。同時萬達的「禁菸令」也讓電子菸的線下之路更加曲折。11月20日,萬達商管集團發出通知,旗下各廣場暫停引進電子菸商戶,已入駐商戶,到期不再續約。「雖然電子菸禁令只針對線上,但萬達對所有有政策風險的事,都很謹慎。」
  • 放出大招,Supreme電子菸如何引領健康潮流?
    放出大招,Supreme電子菸如何引領健康潮流?現如今,電子菸變得非常流行,尤其是近兩年來,電子菸取代傳統香菸成為很多菸民解癮的新選擇。吸電子菸時不會產生難聞的煙味,能減輕對身邊人的影響,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是電子菸備受追捧的重要原因。電子菸發展到現在,如何引領健康的新潮流,是每個廠商都在考慮的問題。日前,在2019年10月18日,Supreme電子菸在杭州放出大招,正式召開Supreme電子菸杭州私董會,此次活動彰顯至高無上的元素。
  • 電子菸品牌排行榜前十
    火牛輕煙電子菸是重慶火牛輕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次性電子菸產品旗下擁有SMOK與KOOPOR兩大品牌,SMOK瞄準中高端市場,KOOPOR針對年輕人群體,主打高性價比。火器是波頓旗下公司—深圳市華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子菸品牌
  • 孩子,別把吸電子菸當「時尚」「潮流」
    不過控煙卻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現象。數據還顯示,2019年初中學生聽說過電子菸的比例為69.9%,現在電子菸使用率為2.7%,與2014年相比,分別上升了24.9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可見,「按下捲菸浮起電子菸」。捲菸危害大部分人已知曉。其實電子菸也有危害。
  • 電子菸有用嗎 盤點2019年10大網紅電子菸品牌
    電子菸現在應該成了網紅產品了。龐大的菸民群體,在控煙政策越來越嚴格的今天,終於有了外部戒斷菸癮的環境。只是戒斷是不容易的,這等於自我壓抑。生存如此艱難,如果還完全戒斷菸癮,似乎有點對不住自己。電子菸也就順勢成為了新的一波增長點。這就是為什麼羅永浩在做手機失敗後,開始瞄準電子菸。
  • 電子菸不值得All in
    Flow電子菸;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和副總裁彭錦洲也沒把持住,一起做了小野電子菸;小米的前高管鍾雨飛創辦了喜克電子菸,另一位前員工單曉鵬做了YMK美氪電子菸;5位知名自媒體人一起成立了靈犀電子菸……這個行業如今真是熱鬧非凡,有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揭秘電子菸危害:沒有明火控煙難,雲霧炫技隱患多
    一般的香菸上還有個『吸菸有害健康』的提示,但是我在兒子買的電子菸上,根本沒有看到任何提示,電子菸到底安不安全?未成年人抽電子菸該不該管?」  針對趙女士反映的電子菸問題,記者走訪了本市一些相對密集的地點以及年輕人相對較多的場所,發現吸電子菸主要集中在「想要戒菸的成年人」以及「追求潮流的年輕人」身上。
  • 電子菸的江湖:誘人還是唬人?
    被瞄準的那些人 蔣同的「退出」如同大海中消逝的一朵小小浪花,投身電子菸「潮流」的人只多不少。尤其是近年來,電子菸在設計理念上的「升級」,賦予其越來越多的「符號」。設計和造型的討巧、多種口味……原本打著「替煙」牌的電子菸,吸引更多的不再只是想要戒菸的老菸民,而是年輕人。在蔣同看來,這既有電子菸商家利用其迷惑性,挖空心思吸引受眾的原因,也與受眾之間互相攀比有關。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僅在2018年,就有約360萬美國中學生使用電子菸,比2017年增加了1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