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在風口之上的電子菸行業遭遇了一股寒流

2020-12-17 中投顧問

  正處在風口之上的電子菸行業遭遇了一股寒流——美國政府近日宣布,計劃禁止所有添加香味的電子菸銷售;紐約州出臺了一項「緊急行政令」,直接禁止銷售調味電子菸。大洋彼岸的這股風也吹到了國內,把電子菸危害性的話題再度推到臺前。

  「戒菸很容易,我已經戒過一百次了。」菸民的調侃,折射出尼古丁讓人慾罷不能的魔力,但作為副產品的煙焦油著實毒性不小。而電子菸直接加熱霧化尼古丁,沒有煙焦油、阻燃劑等有害物質,便以「香菸替代品」的姿態登上舞臺,老菸民們成了這類產品的第一批用戶。踢開頭三腳後,電子菸公司開始在外形、口味上下功夫,把時尚服飾的營銷打法複製過來。從社交網絡上的時尚博主,到電競、音樂節等潮流地帶,都成了電子菸公司的重點營銷對象。在日復一日的薰陶中,吸著一個U盤般的東西吐出華麗的煙圈,成了一種潮流、一種文化。而電子菸公司年終獎高達百萬美元一類的新聞,無疑進一步刺激了資本掘金的衝動。

  作為熱銷產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應當有個明確說法,但電子菸行業對此諱莫如深。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病例表明,電子菸同樣會對肺部及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譬如,電子菸雖然不含煙焦油,但輔料裡依然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電子菸生產沒有統一標準,各種髒亂差小作坊都可以生產;為了提高興奮感,一些電子菸的尼古丁含量遠超香菸……而這些信息都被電子菸企業有意無意地忽略掉,甚至一些營銷號還倒打一耙,認為這些論調是傳統煙企的栽贓抹黑。稀裡糊塗之中,電子菸產業野蠻生長。一個令人驚訝的估算是,美國在2015年有2070個成年人通過電子菸而戒掉傳統香菸,卻有16.8萬青年因使用電子菸開始抽真煙,二者比例為1:81。

  基於顯而易見的危害性,香菸成為各國嚴格管制的商品,電子菸同樣不能蒙眼狂奔下去。在過去的實踐中,禁止公開做廣告、在煙盒上印病變的器官、巨額的菸草稅,種種限制舉措都是菸草公司付出的代價。類似的條款,恐怕應該照搬到電子菸企業身上。特別是應當在年齡限制、廣告促銷、產品標準、風險警示等方面建立監管制度框架,切莫等到電子菸泛濫成災再亡羊補牢。

  古往今來,利用人的成癮性賺錢的生意,往往一本萬利,但大多害人不淺。對這些生意,必須永遠保持高壓態勢,這是對國人的健康負責,更是對整個社會發展負責。

相關焦點

  • 電子菸,從「風口」到「黑洞」
    在媒體曝出該電子菸公司停薪兩月、資金鍊緊張、大規模裁員之前,在代理商群體裡,壞消息從春節前後就在蔓延。郭凡表示,距離過年兩個月前,品牌方曾答應他年前一定結款。但他遲遲沒有等來結款。再後來,「財務總監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2019 年 11 月的網絡禁售規定和 2020 年的疫情,讓這個行業短時間內連續遭遇兩次重拳打擊。
  • 監管加強風口關閉 這支電子菸還能「抽」多久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孫磊悶聲發大財的電子菸行業,或許似乎離「豬」橫遍地的日子不遠了。本周,繼沃爾瑪宣布停售電子菸後,美國多個連鎖巨頭也宣布禁售電子菸。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30個國家禁止電子菸的販賣及使用。隨著全球監管趨嚴,電子菸行業遇冷,投資電子菸的相關公司也遭遇資本市場用腳投票。
  • 悅刻、福祿、雪加等激戰電子菸:是風口上的豬還是帶著鐐銬起舞的...
    悅刻、福祿、雪加等激戰電子菸:是風口上的豬還是帶著鐐銬起舞的大象?但「電子菸是否應該被監管」這個問題,並不止是她一個人的困擾,對於電子菸行業來說,這一問題也決定著它們究竟是風口上的豬,還是帶著鐐銬起舞的大象。JUUL大獲成功,電子菸風起電子菸的風口論,最早可源於美國電子菸公司JUUL的成功。
  • 電子菸抽上味道有多美?
    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今年的創投產業,靠著風口飛起來的,這一次輪到了電子菸。風口打開,資本湧入,品牌順勢野蠻生長。不過,火了大半年的電子菸,近日正遭遇管控危機和關係到人身健康的信任旋渦。--- 1 ---行業第一巨頭入華受挫,電子菸遭遇全球管控在全球範圍內,電子菸正遭遇管控禁令的多事之秋。
  • 資本愛「抽」的電子菸 是風口還是火山口?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孫磊 央視「3·15」晚會的曝光,讓外界對於電子菸生產企業潛在的合規風險以及行業前景蒙上了陰影。 那麼這個被資本看好的電子菸,到底是在風口還是火山口呢? 那麼電子菸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為什麼走紅?為啥被眾多資本一致看好?
  • 電子菸監管趨嚴:阿里下架電子菸配合監管要求
    「風口殺手」。這是網友開玩笑給羅永浩起的外號。從錘子科技到小野電子菸,羅永浩經歷著跌宕起伏的一年。不僅因為錘子科技的債務問題被限制消費,再創業的電子菸行業更是遭遇了嚴厲監管——這也是處於風口中的電子菸創業者的常態。
  • 2019年第一個小風口的電子菸,究竟是什麼生意?
    一位深圳的電子菸創業者親歷了電子菸行業的發展,他認為,電子菸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政策風險,「菸草是國家專營。」中國第一款電子菸「如煙」,在2003年面世後很快就銷售額過億,但隨後被央視曝光戒菸效果造假,國家菸草專賣局則要求交給自己管制。如煙不得已轉戰海外,業績縮水,後被帝國菸草收購。
  • 「斷網」電子菸「風口」潛入渠道創業 「入場費」翻5倍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與往年不同,由於缺少了網際網路渠道,今年的展會少了過去眼花繚亂的營銷,各品牌發布新品、講解政策,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線下渠道,「賣出去」才是王道,而誰來賣、在哪裡賣,似乎孕育著電子菸新的「風口」。8月20日上午,展會的一個入口並未出現擁擠,人們需檢查健康碼後進入。
  • 電子菸同樣會對尼古丁上癮 這個資本風口會「涼涼」嗎?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電子菸在國內市場「錢景」廣闊,所以電商平臺很難做到「斬草除根」。《2017年世界菸草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電子菸銷售額約100億美元,2017年全球電子菸消費者約3500萬,銷售額約120億美元,加熱菸草製品銷售額約50億美元。報告預計電子菸行業將持續增長,2025年電子菸市場規模將超過470億美元。
  • 「電子菸第一股」捲土重來!上市首日暴漲150%,風口又雙叒叕來了?
    龍頭企業上市、監管政策趨嚴,電子菸行業的風口會再現還是難再續?上市首日暴漲150%子公司曾是新三板第一家「10倍股」實際上,這不是思摩爾第一次登上資本市場的舞臺。強監管之下2019年成電子菸「分水嶺」也正由於強監管的到來,市場普遍認為,2019年是電子菸市場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 英語培訓遭遇「倒閉門」寒流 面臨行業大洗牌
    據了解,靈格風、凱恩英語等多家連鎖外語培訓品牌相繼倒閉的事件,讓這個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社會信任危機。事實上,隨著行業泡沫的逐漸破滅,前幾年一直受到VC、PE青睞的教育培訓行業不再是資本的寵兒。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已經投資過熱的行業,接下來一段時間將出現一輪劇烈的市場洗牌。
  • 電子菸國家標準正在批准但發布時間未定 國內電子菸行業已形成三級...
    但在央視「315晚會」報導部分霧化類煙液電子菸產品尼古丁含量標識不規範及煙液式電子菸煙霧樣本中檢測出甲醛等相關問題後,電子菸的健康問題就引發了媒體廣泛關注。
  • 小米再次闢謠不會做電子菸,被315「點名」的電子菸行業將何去何從?
    小米多次被爆有意進軍電子菸市場這已經不是小米公司第一次放話「不會做電子菸」了,早在去年8月,勁嘉股份在一份公司公告中,表示將與小米公司旗下生態鏈企業米物科技和南橋前海創新基金共同設立合資公司,積極開展新型菸草業務。
  • 江湖老劉:爭議不斷的電子菸行業是福音還是隱患,從悅刻阿爾法說起
    行業融資不斷,電子菸風口已至  近日,作為國內電子菸行業領軍者悅刻發布了悅刻阿爾法(RELX α),悅刻新品的發布再一次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電子菸領域。  在國外,電子菸已經和口香糖出現在貨架上一樣普及。這個不被公眾注意的行業一直在低調「悶聲發大財」。
  • 電子菸再現5000萬美元融資 為何監管收緊、負面頻出還能融到錢
    而在10個月前,這家成立不到兩個月的電子菸公司剛拿到真格基金的1000萬美元投資。值得注意的是,魔笛MOTI並非今年以來首家多次拿到大額融資的電子菸品牌。從2018下半年開始,該賽道即成為創投圈一大熱門賽道,屢屢引得一線資本下注。事實上,正處風口的電子菸品牌商們日子過得並不踏實。潛在的強監管和高稅收如一把「利劍」高懸在行業之上。
  • 電子菸再現5000萬美元融資 負面頻出為何還能融到錢?
    但事實上,正風口的電子菸品牌商們日子過得卻並不踏實。潛在的強監管和高稅收,如一把利劍高懸在行業之上。與此同時,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電子菸潛在危害性,以及近期美國發生多起因使用霧化設備導致肺病的案例,讓行業籠罩在負面消息的陰影之中。然而,高懸的利劍與陰影似乎未能削減資本對行業的熱情。
  • 業績大漲卻遭行業遇冷 麥克韋爾還能點燃電子菸嗎?
    在行業遇冷,前景不明的市場環境下,麥克韋爾依舊在此時尋求上市,或許正是因其連續大漲的營收和淨利潤,以及份額第一的市場地位提供了底氣。行業遇冷今年以來,電子菸行業像一陣煙火,迅速升溫發光又迅速黯淡。上半年,電子菸被認為是一個新的風口,眾多目光聚焦於此,然而下半年隨著國家的一紙禁令,整個行業迅速降溫。從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退出的羅永浩創辦小野電子菸品牌,並請來個性藝人陳冠希代言,準備在新的領域一展身手,多家電子菸品牌磨拳霍霍要在「雙十一」展開營銷。
  • 希臘遭遇寒流!銀裝素裹宛若「冰雪王國」 旅遊業受一定程度影響
    希臘遭遇寒流!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希臘遭遇寒流
  • 電子菸不值得All in
    在這個行業風口剛吹起時,資本已經跑步進場:自從2018年4月愛卓依拿下3億元A輪融資,到2019年7月小野電子菸獲得3000萬元A輪融資……這1年零3個月裡至少有20家電子菸公司先後獲得了超過30次融資。有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電子菸行業所獲融資總額就超過了10億元。
  • 亂價、三無、低門檻,迷霧下的電子菸等風散
    星瀚資本合伙人楊歌在接受獵雲網採訪時表示:「電子菸賽道和市場是存在且有需求的,足夠站得住,絕對不是一時之間吹起的風口。」在楊歌看來,電子菸是像手機一樣的大眾智能硬體。風口之上:左手輿論,右手政策電子菸作為新事物,自打新生之日起,在安全性和政策監管等方面就爭議不斷。十年前如煙未能解決的事兒,到今天也依然不見起色。投資人似乎對能「上癮」的東西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