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潛的詩有哪些?沈德潛的詩詞全集48首

2020-12-15 騰訊網

清代詩人沈德潛,沈德潛(1673~1769 )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科,乾隆四年(1739)成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為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但少數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歸愚詩文全集》。又選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流傳頗廣。

過許州 - 清代·沈德潛

到處陂塘決決流, 垂楊百裡罨平疇。 行人便覺鬚眉綠, 一路蟬聲過許州。

遊虞山記 - 清代·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裡,屢欲遊,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雲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裡。」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遊,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餘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裡,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鬥,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裡,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雲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顎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不忍捨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後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餘識其言,欲問道往遊,而雲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溼裘,而餘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遊。 噫嘻!虞山近在百裡,兩經其下,為踐遊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餘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春日村行 - 清代·沈德潛

果腹竟何事, 蕭然曳屐行。 閒共白雲往, 步尋流水聲。 墟煙凝雨重, 耕犢負犁輕。 獨立板橋望, 春山面面橫。

訪如來庵 - 清代·沈德潛

寒雲護山頂, 隱見最高峰。 遂造林中寺, 才聞午後鍾。 窗明半嶺雪, 門掩斷崖松。 分院平生願, 從誰話箭鋒。

遊天池 - 清代·沈德潛

山靈招我深,輕策上層阪。 巔頂涵清池,坎艮象成蹇。 水寒魚不生,穴黝龍疑偃。 想當融結初,天匠費鐫鏟。 鑑影鬚眉寒,洗心煩鬱遣。 沿緣把垂藤,趺坐藉蒼蘚。 是時暮樵還,風送歌聲遠。 雲遊蘿徑溼。 煙動僧愁飯。 聊追謝監遊,詎同阮公返。 不見青蓮花,羽化空遙緬。

雨泊話舊 - 清代·沈德潛

寒雨蕭蕭夜打蓬, 蓬窗相對一燈紅。 十年無限存亡感, 併入空江話雨中。

吳山懷古(四首選一) - 清代·沈德潛

夫差曾報闔閭仇, 宋室南遷事竟休。 和議有人增歲幣, 偏安無詔復神州。 中朝已灑萇弘血, 塞北空聞杜宇愁。 莫上鳳凰山頂望, 冬青誰認舊陵邱?

甘露寺 - 清代·沈德潛

高閣真疑坐九霄,鐘聲遠送海門潮。峰巔片石留三國,檻外長江咽六朝。何處雲煙辨吳越,此間蒼翠壓金焦。老僧猶說孫恩亂,白骨青磷尚未消。

暨陽翁靜子枉過草堂 - 清代·沈德潛

風竹蕭蕭晝掩門,久無筇屐破苔痕。忽傳江上青衫客,來訪溪南黃葉村。千裡相思勞仲悌,一人知己感虞翻。文章自是吾生事,試與高賢共榻論。

白堤春興 - 清代·沈德潛

破楚門西更向西,畫船雙槳白公堤。人家臨水花為市,僧舍沿山石作梯。弱柳似隨歌扇拂,好鶯偏傍舞筵啼。討春年少情難盡,不許亭亭日色低。

贈蓮花洞僧泊雲 - 清代·沈德潛

巑岏千筍地, 古洞晝冥冥。 中有無家客, 石床閒誦經。 休糧時斷火, 汲水偶攜瓶。 不許俗人到, 白雲常掩扃。

王韓起見過 其二 - 清代·沈德潛

落魄滯江皋, 三年一布袍。 長貧真到骨, 眾論尚吹毛。 摧抑名偏盛, 艱難志愈高。 撫時還慟哭, 賈誼是吾曹。

王韓起見過 其一 - 清代·沈德潛

把卷思良友, 天涯客正來。 江鄉逢令節, 陰雨罷登臺。 貧賤甘吾道, 文章讓汝才。 悲懷兼別緒, 款款話深杯。

送劉東郊之閩中 其二 - 清代·沈德潛

四海為家客, 閩中又此回。 不須行旅斷, 已是夜猿哀。 馬甲隨潮入, 鮫宮向月開。 知君重懷古, 獨上釣龍臺。

舟行魯齊境不得望嶽作歌 - 清代·沈德潛

婚嫁勞我生, 年來已粗畢。 而何五嶽遊, 虛願未儻一。 今年西笑之神京, 願上太山絕頂凌崢嶸。 第一峰頭駐雙足, 放眼萬裡窺蓬瀛。 扁舟迢迢越淮甸, 順流忽過鍾吾縣。 泗水亭荒憶漢業, 嶧山碑廢懷秦篆。 杜陵南池紀文藻, 太白酒樓緬觴宴。 魚陶蒙艾指點中, 岱宗隔斷青難見。 同舟吳季子, 恂士。 示我太山圖。 蒼蒼十八盤, 上有神人居。 樓觀縹緲間, 雲氣乍有無。 七十二君封神處, 金泥玉簡空追摹。 星辰高壓從下看, 帝座直逼憑空呼。 其下亭亭云云列培塿, 恍如長老招手兒孫趨畫圖。 令我興飛越轉惜, 天門無路筇難扶。 黃河雖經流浩涆, 青帝未識雲模糊。 山靈笑我胸次隘, 那能氣吞齊魯直溯鴻蒙初。 宵來夢羽人, 授我秘府冊。 攜贈仙人九節杖, 宇內名山許探歷。 他年終作岱嶽遊, 日觀高高夜棲息。 三更看湧扶桑輪, 群飛海水搖金碧。

水亭 - 清代·沈德潛

澗水合眾派, 亭遇瀉潺湲。 水石本無聲, 相觸偶成喧。 清冷契真性, 靜聽欲忘言。 因思洗耳翁, 猶厭瓢聲煩。

晚過龍井庵 - 清代·沈德潛

衝寒過野塘, 到寺日將沒。 齋廚動微煙, 高松落殘雪。 欲共枯禪語, 相對無言說。

泊舟千畝潭懷陳樹滋 - 清代·沈德潛

悠悠棹扁舟, 泛泛清溪曲。 夕陽淡平林, 長空下孤驚。 村遠斷人煙, 言就蘆洲宿。 遙憶忍飢人, 日晚餐杞菊。

送劉東郊之閩中 其一 - 清代·沈德潛

節序逢搖落, 況當君遠行。 難為今日別, 並見古人情。 客路千江雨, 秋心萬木聲。 蔗洲如已過, 應近越王城。

登清涼山 - 清代·沈德潛

躡磴上煙叢, 雲木性所戀。 無風松自響, 有澗路疑斷。 茲山未峻極, 祇齊蔣陵半。 清曠豁遠目, 指顧得壯觀。 大江岷峨來, 一氣混瀾汗。 群山龍蜿蜒, 千裡作屏翰。 城郭環螮蜺, 煙火逾百萬。 繁華江左雄, 形勝天下冠。 六代等置棋, 紛紛幾龍戰。 真人起濠泗, 創業區縣。 考卜協地靈, 定鼎屬天眷。 末季煽腥氛, 神器喪荒晏。 宮闕址已湮, 興替理可見。 事往跡恍惚, 感來情悽惋。 惟有青山色, 今古常不變。

喜晤張子永夫 - 清代·沈德潛

鐘鳴群動息, 明月出巒嶺。 疏林散浮煙, 平莽接餘景。 並坐玩清光, 慮澹無可屏。 人生幾會合, 況此良夜靜。 因思後面難, 轉惜前別永。 坐久風露寒, 空山孤鶴警。

過真州 - 清代·沈德潛

揚州西去真州路, 萬樹垂楊繞岸栽。 野店酒香帆盡落, 寒塘漁散鷺初回。 曉風殘月屯田墓, 零露浮雲魏帝臺。 此夕臨江動離思, 白沙亭畔笛聲哀。

夜月渡江 - 清代·沈德潛

萬裡金波照眼明, 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沒三山影, 浩蕩還流六代聲。 水底魚龍驚靜夜, 天邊牛鬥轉深更。 長風瞬息過京口, 楚尾吳頭無限情。

自米堆山過錢家磡取道至漁洋灣入曇花庵作 - 清代·沈德潛

米堆下林麓, 舉眼納莽蒼。 漁洋臥湖波, 遠望平於掌。 言經上陽村, 微徑穿榛莽。 籬落午雞鳴, 煙叢人語響。 居民傍蘆洲, 家家業漁網。 逶迤之漁洋, 山坳路紆枉。 具區覽全勝, 背面俱漭泱。 曇花隱蒼翠, 行客斷還往。 枯禪禮佛餘, 清磬出方丈。 晤彼靜者樂, 頓作遺世想。 他年擬誅茅, 聊此息塵坱。

田家雜興 其二 - 清代·沈德潛

白雲護山村, 紅葉隱茅屋。 門前跨板橋, 戶後羅修竹。 牛閒系道旁, 磨癢向古木。 是時秋風高, 霜重粳稻熟。 老農顏色喜, 早晚食新谷。 惟苦欠文墨, 舉動成鄙俗。 今年幸有秋, 送子入裡塾。

田家雜興 其一 - 清代·沈德潛

村墟起暝色, 牛羊各來歸。 田家晚炊罷, 猶自開柴扉。 鄰裡夜相過, 團坐情依依。 共誇麥苗盛, 共憂桑葉稀。 兒女齊長大, 所需食於衣。 地遠人俗淳, 言語心無機。 祇談農家事, 焉知誰是非。

遊南山石壁 - 清代·沈德潛

石壁插湖口, 磔裂具萬狀。 蛟龍拔古秋, 陰崖閟靈藏。 亂掛猢猻藤, 樵人不敢上。 湖波齧山足, 衝激聲愈壯。 取逕入巖腹, 路危藉筇杖。 放眼眺震澤, 漭瀁失歸向。 衝漫與白浮, 左右列屏障。 遠峰吐青螺, 點點貯盤盎。 生平山水胸, 及茲始一放。 天風吹衣裳, 撲面濺寒浪。 悄然覓歸路, 沙磧行可傍。 落日不逢人, 林端起樵唱。

觀音閣 - 清代·沈德潛

厜?峭壁聳雲端,高閣千尋俯激湍。隔岸潮聲憑檻聽,過江山色捲簾看。雕盤寥廓秋風急,帆入空濛夕照殘。極目長天杳無際,楚雲漠漠不勝寒。

平靖關 - 清代·沈德潛

荊豫分疆處, 天然屹此關。 斷崖通一線, 絕頂控千山。 地險風雲壯, 時清戍守閒。 當年龍戰日, 飛鳥尚難還。

抑堂送春 - 清代·沈德潛

故交落莫返江濱,送客何堪又送春。天下有情俱惜別,坐間無語不傷神。賣花聲歇閒深巷,拾翠人稀駐畫輪。此日風懷且中酒,朝來惟見綠陰新。

折楊柳歌詞 - 清代·沈德潛

長條爾何物, 送郎天邊去。 恨不持斧戕, 斫盡江頭樹。

錢武肅王鐵券歌 - 清代·沈德潛

錢塘錢氏王家孫,忠懿以後為齊民。家藏乾寧舊鐵券,精採奪目光彌新。自言先世曾避賊,亂離棄擲江之濆。漁人網魚得古鐵,有如周鼎出泗濱。裔孫換歸十斛米,世世什襲稱家珍。文雲皇帝嘉賚汝,官汝太尉兼諸軍。誅宏殺昌蕩渠寇,捍衛正室崇殊勳。恕汝九死子三死,長河泰?國永存。欽哉汝鏐其敬聽,頒示天下文云云。從來事往祇陳跡,唐家事業同煙雲。吳越四傳旋納土,至今臨安宮闕皆成塵。我來浙西訪古蹟,錢王寂寞留荒墳。昔聞山林裡錦繡,今見壞道眠麒麟。表忠舊觀亦頹廢,斷碣剝蝕叢荊榛。隆隆霸業竟何在,惟有銘功鏤版傳千春。子孫奕世念祖德,無忝忠孝承清門。

題黃宣畫魚障子 - 清代·沈德潛

黃宣畫魚得名勝國時,於今猶傳畫魚障。尋尺之間分島嶼,滾滾波濤起寒漲。千魚萬魚集堂上,小魚遊水隨風浪,大魚獨立勢倔強。想當經營時,天趣妙入神。走筆掃絹素,欻忽開金鱗。亦復工遠勢,沙平雲淡纖毫分。漁翁小艇楚江岸,美人竹竿淇水濱。又疑積石既鑿龍門通,水勢直趨滄海東。赤鯉已趁洪濤風,震電燁燁行虛空,騰身直上成飛龍。古來屈伸變化數伊呂,莘渭奮跡還相同。人生局束良可恥,汨沒泥沙為貪餌。縱遊宜入滄波中,勿復噞喁戀沼沚。收圖忽捲雲濤堆,匹綃隱隱生風雷。

遊五雲洞 - 清代·沈德潛

山齋飯初罷, 步入空巖裡。 來尋五雲洞, 雲根露齒齒。 寒泉清道心, 松風滌塵耳。 老僧木石年, 坐閱人代駛。 相對不說法, 頗得清靜理。 石床難久留, 寒光逼衣履。 晚鐘送歸客, 遙林夕陽紫。

贈吳琳巖孝廉即送歸吳興兼簡家?翁太史 - 清代·沈德潛

我昔曾遊道場山,雲迷未款名賢關。今年臨安得會合,轉恨十載遲追歡。先生老境興跌踢,後輩應推丈人行。經年矻矻事編纂,提要鉤玄戒冗長。咕囁素鄙臨汝侯,齷齪還嗤灶下養。惡言不入緣耳聾,問事瞪目神常聰。外人狎侮時取鬧,何異蝘蜓嘲神龍。我雖兄事實師事,藉君金鎞開瞽蒙。長篇許作萬人敵,五字散出偏師攻。酸鹹殊俗二老合,如蒿倚松駏得蛩。長堤看花並移棹,高峰瞰海同扶筇。朝來分張故山去,冰鱗差差陰氣冱。斷鴻西望下寒雲,遙指霅溪溪畔路。吾家康樂久懸車,焚卻銀魚學釣魚。白蘋之洲儻相遇,道我新修種樹書。

虎山橋夜泊 - 清代·沈德潛

渚禽亦歸巢, 孤舟維野岸。 月上霜煙空, 寒林白於旦。 犬吠識荒村, 泉響緬深澗。 清極難成眠, 寂寥夜將半。

晚入鄧尉山宿還元閣 - 清代·沈德潛

晚鐘流巖壑, 尋聲經疊嶂。 重遊二十年, 雲山故無恙。 來登四宜堂, 聊此息筇杖。 老桂漸凋殘, 吾生豈強壯。 憑軒送遠目, 百裡納清曠。 晴雪漫陂陀, 香風透屏障。 花影連湖光, 夕陽搖滉漾。 俄頃寒煙凝, 嵐嶺換形相。 夜投還元閣, 高枕鳥巢上。 風雨驚夢魂, 松濤入紙帳。

景陽鍾歌 - 清代·沈德潛

老龍觺觺蟠秋草,草根蟪蛄吊昏曉。摩挲猶識永明年,銀泥幾見乾坤老。端門鼓漏隔宮闈,夢暖香濃曉不知。殿角星殘聲乍響,景陽樓上畫眉時。雲龍門開移廟主,從此蒲牢臥紺宇。何似銅仙辭漢宮,回望鹹陽淚如雨。

過白石翁隱居處 - 清代·沈德潛

長湖浩煙波, 遙村隱雲樹。 扁舟獨溯洄, 系纜清溪渡。 荒岡既盤紆, 畝丘亦回互。 緬懷古逸民, 言尋棲隱處。 子孫秉先訓, 累葉事農務。 遺安人所難, 世遠見貞素。 松楸鬱茫茫, 清風古來墓。

題王二痴白雲棲圖 - 清代·沈德潛

大痴石屋幽棲處,傳是當年尚父廬。一自畫師仙去後,白雲深閉洞門虛。

憶方外亡友樾亭 - 清代·沈德潛

方外情新似弟昆,幻雲散後了無痕。軍持拂子俱零落,只有寒流繞寺門。

山居雜詩 - 清代·沈德潛

焚身緣象齒, 累俗為豬肝。 與世一無擾, 始知天地寬。 藥苗隨徑採, 茶灶任童安。 行覓鍾吾路, 空巖問大丹。

題姚荃汀侍御八分冊後 - 清代·沈德潛

漢唐八分分二體,漢尚古拙唐端嚴。面目變換神理合,夏濩何必殊韻鹹。後人追模獵形似,漫與石刻爭豪纖。小夫專長畫界域,如以越鎛嘲燕函。先生鎔陶漢唐格,義娥星宿能包含。洪都石經丈人行,太山封禪相驂驔。箕張昂萃象緯列,劍抽戟向寒鋩銛。體格上下溯程邈,詩句夷憺書陶潛。巡行三輔抑豪橫,欲使黎庶歸和諴。行行且止避馬,公獨揮翰垂彤幨。威名霜清筆遒折,吏治文苑公能兼。我生嗜古逞筆力,延熹苦縣心所忺。披閱此冊退三舍,駑馬那許追驚帆。當今惜無好事者,誰為趙崡與郭髯。驪珠緘還好什襲,應有光焰騰東南。

雨餘泛舟三潭同厲樊榭孝廉作 - 清代·沈德潛

雲移高峰峰不定,湖波過雨光逾淨。佳人彷佛洗鉛華,隔紗微窺晚妝靚。一枝柔櫓蒼茫外,綠蓑青笠元真態。不遇南屏孫太初,枯禪瘦鶴誰同載。輕船準擬泊三潭,鷗鷺為群我最堪。聽罷晚鐘煙際宿,荷花深處夢江南。

支公塔 - 清代·沈德潛

松陰媚淪漣, 境冷人蹤滅。 中峙窣堵波, 高僧此歸骨。 蘭亭未會前, 紀載何人筆。 ? ? 山與沃州, 兩地空禪窟。 魂魄應在茲, 雲泉伴清絕。 時有野鶴飛, 空山叫殘月。

宿清足軒贈鳴謙鴻漸二釋子 - 清代·沈德潛

飛鳥晚投林, 予亦棲方丈。 開簾耿明河, 東峰月稍上。 相對道門舊, 窅然斷心想。 觀空得縣解, 超塵指迷惘。 夜靜聽始清, 風泉發幽響。

過陳亦韓山居 - 清代·沈德潛

偶然戀雲蘿, 移居向山澤。 悠遊三畝園, 昕夕對木石。 虞山一角青, 時露太古色。 猿狖當僮僕, 花葯侍巾舄。 豈輕人爵榮, 習靜自成癖。 君看虞羅旁, 何礙沙鷗適。

過學山園 - 清代·沈德潛

閒園莽蕭瑟, 獨遊適亭午。 深林啼竹雞, 石樑竄松鼠。 旅葵長於人, 藤花落如雨。 緬當斷手年, 經營閱寒暑。 雖非平泉莊, 彷佛輞川墅。 文藻散荒煙, 聲華委黃土。 澗泉咽不流, 似訴興衰語。

《沈德潛的詩有哪些?沈德潛的詩詞全集48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相關焦點

  • 沈德潛為什麼又被乾隆褫奪了諡號?
    沈德潛為什麼又被乾隆褫奪了諡號?於恢沈德潛六十七歲時才考中進士,後因詩才得到乾隆的恩遇,最後做到禮部侍郎。但是在沈德潛死後卻被乾隆剝奪所贈官職,還把墓碑推倒,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乾隆如此動怒呢?沈德潛是清代有名的詩家,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唐詩三百首》,其實是以沈德潛編選的《唐詩別裁》為底本進行刪減的。除了這本詩選,還有《宋詩別裁》《明詩別裁》《古詩源》等著作,可以說在這一方面沈德潛絕對是有清一代的泰鬥,史稱其「承學者效之,自成宗派。」。
  • 文史 | 沈德潛和乾隆是親密無間的「詩友」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沈德潛生於蘇州府長洲縣,讀書勤奮,但屢考不中。40歲時寫的一首詩《寓中遇母難日》中有:「真覺光陰如過客,可堪四十竟無聞」,可見心中的悽涼。一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67歲的他終於考中進士。從22歲參加鄉試算起,回首45年過去了,真正是大器晚成。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生只有低潮和高潮,中間幾乎沒有過渡狀態。
  • 乾隆「師傅」沈德潛的四個謎
    乾隆曾在上諭中說,這是因為沈德潛有才學,人老實,年紀又大,並特地聲明他的升官與詩無關。因為沈德潛政績平平,如果不是因為詩寫得好、選得好,還兢兢業業為乾隆校刊《御製詩集》,為乾隆的詩潤色,怎可能短時間內就這樣大紅大紫?  不過,乾隆時期詩人如雲,高手如林,乾隆為何唯獨青睞沈德潛?對沈德潛生平進行過深入研究的作家、詩人朱紅分析,乾隆從小受漢文薰陶,少年時代就愛寫詩,一生寫了4.3萬首,是我國最高產的「詩人」。可惜他眼高手低,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詩人來做詩壇領頭羊。
  • 沈德潛的木瀆鷺飛橋因緣丨近代史論語
    就清代的詩人而言,論及作品規模,當然是乾隆帝,以四萬首的高產量雄踞中國詩歌史的榜首;論及名聲之大,則屬同時代的蘇州文人沈德潛了。沈氏在未入官場前就以詩歌作者和詩學專家的雙重身份而名動天下,京城裡從閣臣到皇帝,都知道這位「江南老名士」。
  •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到底有沒有離別愁緒?沈德潛也誤解
    但這首詩歷來也有爭論,就是題目「送別」兩個字。詩中好像並沒有寫送別,也沒有離情別緒,清朝文學家沈德潛也認為「送別」二字「可刪」。這首詩果真沒有送別嗎?當然不是,這首詩不僅有送別,而且送別之情至深至切。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 鄭文焯的詩有哪些?鄭文焯的詩詞全集6首
    工詩詞,通音律,擅書畫,懂醫道,長於金石古器之鑑,而以詞人著稱於世,其詞多表現對清王朝覆滅的悲痛,所著有《大鶴山房全集》。浣溪沙·從石樓石壁往來鄧尉山中 - 清代·鄭文焯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嵐浮翠帶湖明,閒雲高鳥共身輕。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 範雲的詩有哪些?範雲的詩詞全集8首
    別詩二首·其二 - 南北朝·范雲 孤煙起新豐,候雁出雲中。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別君河初滿,思君月屢空。 折桂衡山北,摘蘭沅水東。 蘭摘心焉寄,桂折意誰通。
  • 郭風惠的詩有哪些?郭風惠的詩詞全集7首
    先生能詩,擅書法,精國畫,著有《風惠樓詩剩》及《郭風惠書畫選》,譽滿華北。 而我題詩愧鄙俚。凝神看畫且勿譁,直欲下拜心孔嘉。清冷抱冰餐煙霞,僵指題字如蚓蛇。久之忽覺寒起粟。只恐紙上老梅化作凍雲飛雪花。 題畫葫蘆 - 近現代·郭風惠 依樣彭亨腹不枵,可憐尼父嘆懸匏。畫來滿架秋風老,好與詩人作酒瓢。
  • 沈德潛的唐詩觀是怎樣的?評者的選批又有何欣賞之處?
    《施覺庵考功詩序》提出「詩之為道,以微言通諷喻,大要援此譬彼,優遊婉順,無放情竭倫,而人徘徊自得於意言之餘。」他批評後代一些詩人背離藝術張弛有節的原則,「哀必欲涕,喜必欲狂,豪則縱放而戚若有亡,粗厲之氣勝,而忠厚之道衰」。《說詩語》卷上也說:「事難顯陳,理難言罄,每託物連類以形式。鬱情慾舒,興互陳,反天機隨觸,每借物以抒之。比也。
  • 陶益的詩有哪些?陶益的詩詞全集15首
    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遊宋皇陵二首 其一 - 明代·陶益 郊原望望皆禾黍,寢廟蕭蕭哭杜宇。蘚碑讀罷俯閒階,月明初照青楓樹。 莊次暑雨 - 明代·陶益 歸去柴桑懶折腰,田家雞黍坐相邀。
  • 馬廷鸞的詩有哪些?馬廷鸞的詩詞全集8首
    贈鐵面王說易 - 宋代·馬廷鸞 春風吹袂過溪塘, 有客來稱鐵面郎。 今代貴人甘軟媚, 可能骯髒倚門牆。哀哉四寶並成空, 猶有老崖藤搗玉。 青錢學士將相科, 黑頭刺史朱丹轂。 懷銀早去鎮湖湘, 掞藻端如起巴蜀。 天乎歲晚椓斯文, 往往長吟書短幅。 雲昏雨暗白龍箋, 林密山深紫芝曲。 鳳樓誰助斧斤修, 魚網不禁塵土辱。 我馳家畔楮先生, 越薄吳腴此粗俗。 鏗金戛玉新有聲, 縫霧裁雲豈堪錄。 向來交友文字間, 矢往湍奔如撒菽。 薄材那敢派江西, 一寸詩腸愁萬斛。
  • 畢自嚴的詩有哪些?畢自嚴的詩詞全集7首
    他年少有大才,尤善於綜理複雜的經濟事務。先後任刑部主事、工部員外郎、淮徐道參議、河東副使、洮岷兵備參議、陝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為太僕寺卿,躋身九卿之列。 式谷歌 - 明代·畢自嚴 自昔中原歌有菽,教誨爾子期式谷。元亮雖有五男兒,銜杯委運擬慟哭。
  • 崔顥的詩有哪些?崔顥的詩詞全集10首
    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崔顥的詩有哪些?崔顥的詩詞全集10首》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 何吾騶的詩有哪些?何吾騶的詩詞全集8首
    崇禎六年擢禮部尚書,旋入閣,與首輔溫體仁不協,罷去。南明隆武帝召為內閣首輔。閩疆既失,赴廣州,永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辭去。有《寶綸閣集》。 定遠虛存瞬,嚴陵有敝裘。 長裾良自拙,短鋏為誰謀。上岸愚公谷,乘航漁父謳。 劫灰寧黑白,石火既蜉蝣。在在安羈旅,飄飄識客舟。 忘機得樂土,問地取靈邱。萬裡行龍脈,千山奪虎頭。 吾家阮叔子,平素謝元收。已作張天網,曾將倒屣酬。 歌風歸大苑,結袂唱高樓。心計嘉毛遂,文聲許馬周。 丹砂期未滿,白石運良遒。忽爾知人死,長懷國士憂。 悲風起大漠,朔草自驚秋。壯志思溟渤,哀詩見逗遛。 寥寥琴欲破,寂寂暗難投。
  • 李昴英的詩有哪些?李昴英的詩詞全集17首
    淇傍何有,秋鶴霜竹。 建他解歸詩復徐意一二首 - 宋代·李昴英 恨未澄清盡,孤蹤已不安。 繆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寬。 鄉國三千裡,人心百八盤。 夢歸今始驗,為我謝言官。
  • 楊起元的詩有哪些?楊起元的詩詞全集10首
    有《證學編》、《楊文懿集》等。 真有如鳩拙, 何能卜陰晴。 顧吾方默坐, 汝何為巧聲。 先春非汝智, 誨我宜丁寧。 擬古詩二十首 其七 - 明代·楊起元 星火當南離, 羲叔弭炎節。 玉衡倏西指, 涼飆散餘熱。 由茲徂冬春, 巨輪無停轍。 少壯衰以老, 遞遞向遷滅。 肌膚非我有, 親故寧不別。 榮名誰復矜, 厚奉為誰設。
  • 戴叔倫的詩有哪些?戴叔倫的詩詞全集22首
    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紅芳綠筍是行路, 縱有啼猿聽卻幽。 除夜宿石頭驛 - 唐代·戴叔倫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 鄒元標的詩有哪些?鄒元標的詩詞全集7首
    有《願學集》。 同仁書院柬諸同盟 - 明代·鄒元標 同仁麗館枕山隈,有客翩翩暮雨來。我裡衣冠原不忝,此鄉文物更多才。虛窗盡嫋桐雲色,曲檻斜通玉澗回。最是傳心難寄語,春風習習到江梅。
  • 周作人的詩有哪些?周作人的詩詞全集12首
    打油 - 近現代·周作人昔讀寒山詩,十中了一二。亦嘗看語錄,未能徹禪味。但喜當詩讀,所重在文字。吟詩即說話,此語頗有致。偶爾寫一篇,大有打油氣。平生懷懼思,百一此中寄。掐臂至見血,搖頭作遊戲。騙盡老實人,得無多罪戾。說破太行山,亦復少風趣。且任潑苦茶,領取塾師意。
  • 劉才邵的詩有哪些?劉才邵的詩詞全集7首
    有《杉溪居士集》。 早知終有飄搖患,應選深林寄此身。 題李仲孫佩軒 - 宋代·劉才邵 華堂壓雲排柱磶,堂背開軒看青璧。鏤螭石鬥貯芳根,綠葉裁雲淨如拭。秋風吹空夜正涼,曲瓊掛簾放香入。小鞋踏月傍幽叢,霧氣籠寒髻鬟溼。主人才具超常流,竟體芳香非外襲。不應便爾學紉蘭,芰制荷衣向泉石。詔書屢下言路開,黼坐憂勤方仄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