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北京召開全市「以案為鑑、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
會上播放了警示教育片《正義之劍——北京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腐敗警示錄》和《迷局——順義系列貪腐案警示錄》,對2019年警示教育大會以來受到處分的46名局級幹部點名曝光,並通報了8方面突出問題典型案例,北京市13000餘名正處職以上幹部接受警示和教育。自2017年起,北京市委推動警示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已連續4年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鬥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開展警示教育,做好審查調查「後半篇文章」,正是一體推進「三不」的有力抓手。
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深化標本兼治,建立完善以案促改機制,把辦案與堵塞制度漏洞、強化監督監管有機結合——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建立中管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一案一總結」制度,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汲取教訓、整改提高;
查處陳剛案推動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領域問題整改,查處雲光中、邢雲等案推動內蒙古煤炭資源領域腐敗整治,查處張琦案推動海南規範土地管理;
注重發現個案背後深層次問題,就完善金融機構監管、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等提出監察建議,通過疫情防控監督問責推動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有效處置化解存量、強化監督遏制增量,在嚴懲極少數嚴重違紀違法分子的同時,加強對幹部的日常管理監督——
據統計,2020年1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共133萬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92.8萬人次,佔總人次的69.8%;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理31.1萬人次,佔23.4%;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4.5萬人次,佔3.4%;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4.6萬人次,佔3.5%。
這一數據,反映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力度持續加大,「紅臉出汗」已成常態;把懲治腐敗作為有效監督的強大後盾,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確保底線常在、「後牆」堅固。
2020年,「主動投案」成為案件通報中的高頻詞。
在強大震懾和政策感召下,江蘇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科,青海省副省長文國棟等一大批違紀違法問題幹部主動投案,表明反腐敗高壓態勢持續震懾,治理腐敗的效能不斷提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成效不斷顯現。
審核:高明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於近期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情況通報
北京建立月度工作調度制度 現場點問題開藥方
關注「清風北京」傳播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