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推理劇集之中,我一直都不太喜歡法醫題材的劇集,因為在角色調查案件的過程中,往往涉及太多專門的醫學和理科知識,一般觀眾根本難以同步參與推理過程,甚至難以代入法醫主角當中,觀眾只能夠作為旁觀者去觀看這班法醫精英如何抽絲剝繭,缺乏趣味。
因此,在印象之中,我就只看過2009年《Voice~亡者之聲~》這套法醫劇,編劇是《求婚大作戰》金子茂樹,主要演員包括瑛太、生田鬥真,還有石原裡美!
至於由朝日電視臺製作、比《相棒》更長壽的經典法醫劇《科搜研之女》,由1999年推出至今已經17季,但我一集也沒有看過,實在慚愧。
《非自然死亡》其實也有上段提到「觀眾難以一起推理」的老問題,但編劇野木亞紀子成功創造出一些新的優點去淡化那些缺點,例如在故事中加入了不同的議題,例如:日本屍體解剖比率偏低、女性遭受性別歧視、勞工剝削、網絡欺凌、檢察官和刑警衍敷查案等等,大大增加了劇集的深度。故事內容豐富,完整度極高,已經不是一般的法醫推理劇了。
另外,「不自然死因追查研究所」的成員各有特別的性格特徵和背景。女主角的設定不算太特別,最令人觸動的反而是法醫中堂系(井浦新飾)的劇情線。雖然他態度惡劣、說話刻薄,但也有感性、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曾經在研究所經歷過一宗大事件,獨自面對一個未解決的心結,十分人性化。另外,菜鳥醫大生久部六郎(窪田正孝飾)對人生感到迷惘,同時也是一名臥底記者,10集的故事也見證著他的成長,這個角色也寫得很精彩。
野木亞紀子曾經擔任過《定上今日子的備忘錄》、《重版出來!》、《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圖書館戰爭》、《請叫我英雄》這些精彩影視作品的編劇,但它們其實都是改編自輕小說和漫畫的作品,而今次的《非自然死亡》截然不同,是一部原創的作品,真真正正反映了野木亞紀子的編劇功力,奪得「最佳劇本」獎項實至名歸,相信將會建立出一個「野木亞紀子」的品牌。
關於石原裡美。我相信她已經成為了新一代的日劇女皇,特別是對香港觀眾來說,她的人氣異常地高,寫真集在香港大賣。2003年出道的她,起初星途一般,直至2012年的《RICH MAN,POOR WOMAN》和2014年的《失戀朱古力職人》開始,她才蛻變成迷倒眾生的「小妖精」,隨後的《朝5晚9》、《校閱女孩》素質穩定,成功將她推上「日劇女皇」的級數。
《非自然死亡》的女主角三澄美琴跟上次《校閱女孩》的河野悅子有點相似,兩個角色都是對工作認真、知性、獨立、自主、堅強、偶有柔弱一面的現代女性,十分適合石原裡美飾演。相比起劇本,她今次的演出不算令人驚喜,但勝在表現穩定,成功將她的人氣(或「仙氣」)注入到劇集當中,吸引觀眾追看。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劇集的主題曲「Lemon」與故事內容簡直是天作之合,歌詞有意思之餘,成功帶動劇集的氣氛,錦上添花,成功創造出一套完美的日劇,期待將來會再拍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