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子二十多年後尋親,孩子不認親生父母,血緣與養育哪個重要?

2020-12-20 君主之官參上

導語

我們都說:「血濃於水,恩重如山。」血比水濃,父母之前,世間無與倫比,生育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是世界上最大的恩賜。那麼,假如生育你的父母,在你幾歲的時候拋棄你了呢?再在你與養父母和諧的生活了二十多年後,你的親生父母又來找你尋親來了,這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呢?血緣之恩與養育之恩孰輕孰重?了解下面的故事,我想你會有自己的思考。

無力養育,痛心棄子

在幾十年前的中國農村,有時候吃飯也能成了家庭面臨的很大問題,那假如其中一個孩子又有先天性疾病呢?

先問問你,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

這個事件就發生在90年代末的一個農村家庭,99年出生的我經常能從父母口中了解到,我剛出生那幾年家裡是多貧窮。而故事中這個家庭因為出生了一個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孩,對現在來說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小孩都能得到不錯的治癒,但是對於90年代的農村家庭,這種病承擔得起嗎?他們也不是沒有努力過,但是手術錢他們承擔不起,而且那時候的手術成功率可是跟現在比遠遠比不了的。

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家中還有一兒一女等著吃飯呢,找到當地一個路子廣的人,把孩子賣了。對,就是「賣了」!因為為了給他治病家裡還錢了不少錢,還要養活另外兩個孩子。我不知道這種情況,假如你們是那對夫妻,會怎麼做。

二十年後尋子,為了親情還是為了給自己養老?

可能上天給了他脆弱的身體,又在命運上彌補了他,小孩最後到了一對無法生育的夫妻手中,看著孩子可憐,他們沒有嫌棄。出錢動手術,每天補給營養,治了幾年後孩子身體趨於正常,他們也過起了其樂融融的家庭生活。

這一切又在二十年後的一天被打破了,他的親生父母在一天找了上門,被遺棄的時候他剛剛記事,對親生父母的印象已經被磨滅的差不多了,最後經過親子鑑定確認了身份。

原來是他的親生父母得了重病,他們的大兒子也就是他的大哥在十年前犯罪坐牢了,女兒嫁到了外地已經好多年沒聯繫了,最後想到了這個被他們「賣掉」的兒子,因為當地那個人以前告訴過他們,收養孩子的家庭不錯。

恩情報過,親情不再

養育他的養父母已經六七十了,他不願意承認親生父母的身份,但是他們糾纏不清,認為他們生的孩子有給他養老的義務。養父母沒有發表意見,對他說:「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支持你。」

最後,男子說:「你們生了我,對我有恩,我幫他(親生父親)治病,算是我報恩,恩情報完,我們就互不相欠,沒有關係了。」

思考

我相信無論誰在當初碰到這種情況,都會痛苦地做任何決定,拋棄也好,砸鍋賣鐵的治病也好,我不會做任何評價。最後男子不顧血緣親情的決定,我想也有人贊同,因為在他被「賣」的時候已經沒了因果;也有人會譴責他,因為血緣是改變不了的,無論發生了什麼,他們給了他生命。

請大家關愛障礙兒童,因為本身是學醫的,這種孩子我也了解不少,可憐二字已經用的有些爛了,光可憐是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如果你見過這種孩子,懇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伸出援手,不勝感激。

在任何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一些決定我想也真的是逼不得已,不過假如他們沒有拋棄孩子,結果又會怎麼樣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們的看法。

看過的朋友們,麻煩長按點讚鍵5秒一鍵三連,小編感激不盡,快來評論區討論吧。

#尋親#

相關焦點

  • 被領養的孩子,多年後親生父母來相認,他們大部分都會這樣做!
    不過多半可能對親生父母的感情沒有對養父母的感情深,畢竟養父母是朝夕相處的人。我有兩個朋友跟你一樣的情況,親生父母也都有來找過他們,但他們都沒有選擇親生父母而是繼續跟養父母一起生活。不過也想說,可以不認親生父母,但不要恨你的親生父母,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丟下你,想必都有他們的苦衷。而且如果沒有他們當初丟棄你,你就無法成為現在的你,如果你喜歡現在的你的話。
  • 抱錯孩子7年,兩家都不願換!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哪個更重要?
    後來這家人幾經周折找到了親生孩子,但是兩個家庭和孩子都表示不願意對換,因為一起生活那麼多年,孩子雖然由非親生父母養育大的,但是多年的感情已經十分深厚,關係可謂是「無血緣的親血脈」。現在兩家人都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狀態。有的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孩子不認回自己的親生父母?生和養到底哪個重要呢?
  • 親生父母與養父母,對被抱養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的情感依託
    在我們上中學時,親生父母找上門來相認,她的親生父親竟然是國企領導,血緣關係是斬不斷的,她與親生父母相認了。相認之後她還是生活在養父母家,雖然養父母家庭條件很一般,但是她從來不主動去親生父母家,即使那個家很富有,即使親生父母會給她買很多東西。
  • 中國棄兒的跨洋尋親之路:血緣甚至是活下去的希望
    學校裡的一些孩子經常會對她開一些刻薄的玩笑「安娜, 你是被親生父母丟在垃圾桶裡還是下水管裡?」、「快看啊!那是沒人要的安娜!」、「安娜, 收養你需要花多少錢?」嘲諷的話語刺傷了少女的心。安娜感到無比難堪,強忍住淚水,低著頭不發一言。放學後,她一路跑回家,掛著滿臉的淚痕,第一次坦誠地向養母 Mary 傾訴:「我不明白為什 麼親生父母拋棄了我。
  • 不認親生父母,聽到養父母談話,認了親生父母,回來後養父母哭了
    槐樹村的張大明和媳婦桂芬結婚後多年卻一直沒有孩子,後來熬不住父母的嘮叨,兩個人只好去縣醫院檢查。最後檢查出來的結果就是,桂芬的身體有問題,這輩子都沒辦法生孩子,桂芬想著不能因為自己不能生育而耽誤了大明一輩子,就想和大明離婚,但是張大明是個有情有義的男人,他堅決不同意。
  • 被遺棄24年後,美籍華人女孩回國尋親,生恩和養恩哪個更重要?
    神話傳說中也有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故事,由此可見父母生養之恩對於孩子的意義多麼重大。那麼,當生恩和養恩發生碰撞的時候,究竟是生恩更重要還是養恩更重要呢?對於這一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古往今來都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
  • 曾被丟棄的孩子,你會認回你的親生父母麼?網友:為了腎才找到我
    曾被丟棄的孩子,你會認回你的親生父母麼?網友:我老家孤兒院有個女孩子,個子挺高,學習特別好,每年都能考年段前三(重點高中),高考提前批,然後親生父母聽說了趕緊跑孤兒院來認她,她理都不理,那麼多年為什麼不來認?
  • 美國人收養中國女孩24年後,卻讓她回國找親生父母是為何?
    孩子是義烏市赤岸鎮派出所送去的,有人把出生不久的嬰兒放在派出所門口,只留下了一張紅紙。紅紙上寫著:出生於1996年2月14日,取名春美,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關於孩子的身世信息。多年以後,這張紅紙成為了女孩找尋親生父母的唯一證據。
  • 該不該認自己的親生父母,所有質疑和憤怒都不及他們的一把眼淚
    該不該認自己的親生父母,所有質疑和憤怒都不及他們的一把眼淚文/姚志芸(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畢業後的第一年,因為沒有工作在家裡呆著,和嫂子有了矛盾,吵架之中才知道自己的被父母抱養的,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抱養自己時哥哥已經快10歲了。因為父母的原因,哥哥不敢提,但不代表嫂子不敢提。我怎麼也不相信,疼愛自己的母親,自己纏著撒嬌的父親居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 西班牙女孩常熟尋親 想對親生父母說謝謝
    10月6日,瑪月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經過幾個月的尋找,找到了當時撿到她、把她送至常熟福利院的好心人,但還是沒有親生父母的信息,她已經將自己的DNA信息錄入公安部資料庫。她說,她的親生父母可能不是常熟人,而是去常熟務工的人。「如果找到我的親生父母,我想跟他們說謝謝,讓他們知道我生活不錯,如果找不到,我會堅持找下去。」
  • 八旬母親含淚送嫁21歲養女,對子女是血緣還是養育之恩,更重呢?
    八旬母親含淚送嫁21歲養女,對子女是血緣還是養育之恩,更重呢?近日安徽阜陽,一位八旬母親含淚送嫁21歲抱養女兒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網友。在視頻中,八旬母親扒著汽車一直落淚,女兒深情呼喚母親。不是親生女兒,卻勝似親生女兒據說60多歲的時候,夫妻倆收養了一名女嬰,悉心的把她養大,女兒結婚了,老人已經80多了,內心是太多的不舍。
  • 二婚老公的女兒非他親生:血緣關係在母女親情中究竟有多重要
    文/秦曉霜圖/網絡導語:大人和孩子的感情血緣重要,相處更重要。本來,我們的生活非常幸福,然而,那天老公哪個異常舉動後,一切都改變了。原來他是接到了一個他朋友的信息,告訴他碰到了他的前妻和她的初戀男友,想提醒他一下,他女兒和他一點也不像,要他多個心眼。老公就跑去做親子鑑定去了。結果真的不是。老公堅決不肯再養孩子,他要把孩子送給前妻。
  • 95後美籍女孩中國尋親:在義烏被遺棄,保留中文名及幼時衣物
    對話中,她向南都記者努力用中文講述她與養母共同的尋親心願。「6年來經歷過很多希望又失望,但一想到找不到我親生父母的遺憾,我們就不敢放棄任何的機會。」她說。「媽咪說,回到美國後,她就把這套衣服洗了,然後一直放在柜子裡,捨不得再讓我穿,說是怕洗舊了,將來我找親生父母時,他們會認不得。」如今,這些物件,成了倪春美找尋親生父母僅存的線索。成美國大學研究員熱愛舞蹈,坦言曾對親人有埋怨雖然與養母並無任何血緣關係,但倪春美說,她始終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
  • 《以家人之名》:淚目,即使沒有血緣,我們仍是彼此最重要的家人
    父母是無所不能的存在,是在外受委屈的避風港。父母那裡有世界上最溫暖的的懷抱,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故鄉。俗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但凡能吃上一口飯沒有哪個父母願意拋棄自己的孩子吧。但是最近大火的劇,《以家人之名》卻改變了這種觀點。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家庭,三個失去媽媽的小孩,被兩個父親撫養長大成人。
  • 孩子非親生的,男子拿到親子鑑定後問:能改結果嗎?
    「孩子到底是不是我的?」「養親和血緣關係到底哪個更重要?」「他原來不是我爸爸!」一棟路邊毫不起眼的小樓走廊裡,仿佛不斷縈繞著一些糾結的心聲。經鑑定,孩子不是親生的。多年猜疑成真,王海在接待室裡愣了很久,他對著結果讀了一遍,又找張丹妍解釋了一遍,一直盯著那張紙。「你說養親和血緣關係誰更重要,除了離婚,我還能怎麼做?」
  • 離開親生父母懷抱23年後 她在杭州終於與親生父母擁抱在一起
    從那以後,她很好奇自己的親生父母的一切:  他們是怎樣的?他們還活著嗎?他們是否愛我,他們過得好不好,健不健康?我有沒有親生的兄弟或姐妹?我和他們長得像不像?我的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要我了呢?是因為我聽不見嗎?  今年1月,蘭蘭找到快找人,想尋找親生父母。  7月15日,在離開親生父母懷抱23年後,蘭蘭在杭州與親生父母擁抱在一起。
  • 26歲美國帥小夥回寧夏尋親:我想見一見我的親生父母
    6歲時,他與養父外出走失,後流落至河南被送進洛陽社會福利院。2001年5月,靳家成被美國一名婦女領養,現居美國。為了幫助靳家成找到親生父母,現在美國和中國的養父母攜手,為兒子尋親。7月4日,提及此事,在隆德縣醫院工作的靳高科告訴記者,當時嬰兒裹著一件藍色毛衣,裝在一個紙箱裡,他抱回後發現嬰兒的臍帶還沒有脫落,在身上及紙箱裡也沒有發現其他可以證明孩子身世的物品。 憑藉多年的醫務工作經驗,靳高科判斷男嬰是被遺棄的。
  • 雙胞胎姐妹被抱養,29年後遇到彼此,39年後找到了父母
    被一大家人呵護了26年,突然聽說自己不是親生的,馮彥景對姨姐的話半信半疑,為了不讓父母傷心,她找到了姥姥和小姨,一番忽悠下來,她們終於把實情告訴了馮彥景。 雙胞胎姐姐 馮彥景:我編個瞎話,我套她,我說我知道不是親生的,我是被抱養的。
  • 小時候在蘭州生活的她被送養,三十多年後尋親心切 「我的父親母親...
    小時候在蘭州生活的她被送養,三十多年後尋親心切我的父親母親,你們在哪裡?殷蘭豔(左二)與養父母及妹妹的合照。這一病,牽出了她多年以來積壓在心頭的一樁心願。殷蘭豔現居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韓莊鎮大房頭村,家庭美滿、生活幸福。如果不是這場病,她或許會將這個心願一直埋藏在心底。但病情的不可預測,使她不想在人生中留下遺憾,因此不久前,她在某尋親網站上刊登了尋親啟事。12月14日,記者也通過多方聯繫,撥通了殷蘭豔的電話,了解了她的心事。
  • 領養的孩子,要不要他跟親生父母相認?過來人的做法戳心窩
    而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女孩也養大了,而這個朋友在聊天時,有意無意的想認自己的女兒,小姨心裡就很生氣:我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你來截胡,想的也太美了吧?所以,連那個朋友也不想搭理了。但跟媽媽交流的過程中,媽媽卻勸慰她說:血緣關係也是改不了的,孩子長大了,也能分清好歹,你攔著不讓見,也不一定好,如果有機會,相認也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