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認自己的親生父母,所有質疑和憤怒都不及他們的一把眼淚
文/姚志芸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女人天生愛追劇,尤其是古裝劇,很多人覺得這是無腦矯情的表現。筆者卻不這樣認為,女人一旦結婚,愛情就會越來越遠,生活的瑣碎消磨了的女人一輩子,而古裝劇卻很好的填補了許多女人的幻想,實現了生活中不能實現的另外一種人生。不知道什麼原因,宋朝的古裝劇還是比較少的,最近清平樂熱播,北宋皇帝趙禎得知將自己養大的當朝太后劉娥並非親生母親,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當年的婢女李蘭惠,深感愧疚。多次認母未果,最後為了報答李家,趙禎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徽柔嫁給李家。
那麼,
被抱養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會不會認回自己的父母?
又會怎樣對待自己的養父母?
不知道別的80後周圍有沒有被抱養的女兒,筆者周圍還不止一個,不知是歷史的原因,還是性別的歧視原因,大部分被抱養的都是女孩。
有喜歡姑娘就抱回來一個,有沒有生孩子就先抱回來一個,有父母做主給兒子兒媳抱回來一個,無論什麼樣的原因,抱回來的都是女孩子。或許是真實,或許是為了徹底切斷於原生家庭的聯繫和念想,養父母的口徑出奇的一致,想生兒子就把連續生的丫頭送給別人。
畢竟民間抱養和北宋皇帝趙禎被抱養完全不同。北宋皇帝趙禎是皇帝的骨血,同父異母。而民間抱養則是父母都不一樣,完全沒有血緣關係。更多的人傾向於生恩不及養恩大,10月懷胎怎麼及吃喝拉撒十八年?
(用第一人稱寫,請勿帶入文學創作人物)
我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現年32歲一個人在西安漂泊著。談了一個男朋友,無奈家庭條件太困難,家裡父母不同意,一拖就是七八年。我從來沒有想著會分手,只要我們肯努力,父母終有一天會認可我的選擇。可是男朋友反而回老家娶了一個二婚的女人,還埋怨我沒有主見太聽父母的話了。我是被父母抱養的,據說是同一個莊子上的人家,他們為了能生一個男孩,為了逃避計劃生育,我剛出生才三天就被抱給了現在的父母,父母給了他們5000塊錢的營養費。大學畢業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抱養的。
畢業後的第一年,因為沒有工作在家裡呆著,和嫂子有了矛盾,吵架之中才知道自己的被父母抱養的,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抱養自己時哥哥已經快10歲了。因為父母的原因,哥哥不敢提,但不代表嫂子不敢提。
我怎麼也不相信,疼愛自己的母親,自己纏著撒嬌的父親居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既然知道了真相,我就想知道我到底從哪裡來?
這一個捧著我長大的家庭,一瞬間是那麼的陌生,這是我的家嗎?
不,不是了。這是別人的家,這是哥哥嫂子的家,這是一個我成了旁人的家。哭著離開家的我,決意去找自己生父母。並不是我多麼想認回他們,而且想問問,為什麼要把我送別人?我來這個世界不是自己選擇的,可當真為了生兒子,就把我送人,我心裡滿滿的恨,我恨他們,恨抱養我的人,我恨所有人。
我沒有什麼錯,被抱養,抱養都不是我能決定的。憑什麼現在讓我來承受這一切?臨出門時,母親攔住了我,說她是多麼多麼不希望我知道真相,雖然沒有生我,但這二十多年從沒有把我當養女看。有了兒媳婦,她卻有了不得已的難處。
母親嚎嚎大哭,我也哭,父親坐在躺椅上老淚縱橫,我們知道他們疼我,更懂得我在哥哥嫂子眼裡的那份多餘。只要不親,只要沒有血緣關係,養我這麼大,還供我讀大學,我就得對他們感恩戴德,至於家產,就全部都是他們的,我被踢出了門戶。老人都說,人的心海底針。不是你不好,而是你的存在就是會讓一些人多心,多心了就會用心眼,拿你最痛的地方下手,他往自己最得利處使勁,至於你的痛苦,能拿捏就會使勁拿捏。
我不在乎父母的財產,我知道自己父母從農村出來打拼,在城市裡安家的不易。只要她們健健康康我就知足了,哥嫂對他們孝順我就什麼也不要,畢竟父母手裡的錢以後要自己養老,還有兩個侄子要父母不斷的貼補。
我終於鼓起勇氣站在了父母老家的土地上,老家的房子房頂已經塌陷了,院子裡長滿了野草,我小時候最愛的那顆李子樹還在,本該是盛夏枝繁葉茂,卻稀稀拉拉的掛著些樹葉。童年的院子早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樣子,鏽跡斑斑的門鎖死死的鎖住了那院土坯房,只是沒有了曾經的曾經。
我知道他們口中親生父母的家,那裡我很熟悉,上小學時天天路過。他家有一個大姐姐,還有一個特別頑皮的弟弟,小時候他還放狗咬我,嚇得我哇哇直哭,他每每哈哈大笑。所以我特別討厭他,現在想來,他就是我的親弟弟。
門口一個年老的婦人蹣跚著拉著半背篼雜草往院子裡拖,院子裡有兩個穿裙子的小女孩,髒兮兮的惹不起任何憐愛之心。我知道她就是我的親生母親,一瞬間,我不想認她,不想和這樣子的家庭扯上關係。我逃命一樣逃離了哪個地方,我的童年都比現在這兩個小女孩好太多太多了。
父親會給我買洋娃娃,各種各樣的布絨玩具,母親把我打扮成公主一樣,各種款式的裙子都會做給我買給我穿。我的逃離讓我羞恥,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這就是你的親生父母,你跑什麼?難道是嫌貧愛富?是怕他們窮嗎?
說不怕那是假的,大學同學莉莉就是被父母道德綁架綁架垮了。什麼我們窮你就必須幫我們,什麼你賺的錢理所應當就是我們的,還有將來十幾萬的彩禮必須留娘家……曾經我是那麼的同情莉莉,現在我懼怕成為她,我更怕他們道德綁架我,一旦認了,我的質疑和憤怒都不及他們的一把眼淚,然後……我不敢想,也不願意去想。「父親,母親,感謝您們對我的扶養和培育,我去西安找工作了」我給父親發了一條信息後就踏上了去往西安的動車。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去面對養父母和親生父母,我選擇了逃離。
後來遇見前男友,還是給父母說了,母親堅決反對。她不想讓我受委屈,讓我回老家,並且說他們給我在老家全款買房,只要我能幸福。
幸福究竟在哪裡?
32歲的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我不想回老家,並不是沒有原諒他們。
而且不知道該怎樣去面對他們,
我渴望自己能出人頭地,能衣錦回鄉。
可我的努力仿佛牛沉大海,沒有回音也沒有希望。
不知道別人家被抱養的孩子,有沒有像我這樣的糾結?放下過去,放眼未來,說起來太容易了。要做到,卻很難。
被抱養這是從出生就被打上了記憶的烙印,無論是拿起還是本該放下,都是沉重的枷鎖。【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讚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臺同步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