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經開區舉辦勞動仲裁典型案例現場開庭觀摩活動

2020-11-20 紅網郴州站

11月18日,郴州市勞動爭議仲裁院負責人帶領蘇北兩區仲裁院院長及仲裁業務骨幹到郴州經開區舉辦典型案例現場開庭觀摩活動。

紅網時刻11月18日訊(通訊員 李勝瑋)為貫徹落實省人社廳《關於開展湖南省勞動關係「和諧同行」能力提升活動周主題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11月18日,郴州市勞動爭議仲裁院負責人帶領蘇北兩區仲裁院院長及仲裁業務骨幹到郴州經開區舉辦典型案例現場開庭觀摩活動。

庭審現場,仲裁員圍繞案件的仲裁請求、事實理由、證據材料、案件爭議焦點進行抽絲剝繭的審理,庭審過程程序合法公開、實體公正嚴謹,體現了法律的威嚴與神聖。

庭審過後,郴州市仲裁院及同行人員對郴州經開區勞動仲裁工作給予高度的肯定。

相關焦點

  • 郴州經開區成功舉辦2019年黨員集中教育培訓班
    教育培訓會現場。觀看學習黨建影片。基層黨建推進座談會。與郴州骨科醫院黨建工作座談會。紅網時刻郴州8月16日訊(通訊員 厲月忠)近日,郴州經開區成功舉辦了2019年黨員集中教育培訓班。區屬各基層黨支部書記、管委會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體黨員,全區預備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共180餘人參加此次集中培訓。此次為期三天集中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全市勞動仲裁要素式庭審觀摩暨營商環境推進會在陵城區舉辦
    9月25日,全市勞動仲裁要素式庭審觀摩暨營商環境推進會在陵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德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領導,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分管仲裁工作的局領導,仲裁院院長,仲裁機構的仲裁員,書記員近30人參加了庭審觀摩活動。
  • 郴州經開區王志軍被「雙開」
    郴州經開區王志軍被「雙開」 2020-12-02 17: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北京市2019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典型案例發布
    本報訊 (記者甘皙)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2019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涉及特殊工時工作制、競業限制、勞動合同的履行、變更和解除、開具離職證明、經濟補償計算基數、解除聘用合同等較為常見的勞動人事爭議,對於促進用人單位合法合規用工,引導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預防和減少勞動人事爭議發生有重要指導意義。
  • 北京市發布2020年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
    為加強勞動用工法治宣傳,促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更好理解、掌握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勞動用工政策,及時防範化解勞動關係領域突出矛盾和風險,引導爭議雙方協商解決糾紛,11月19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0年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試用期延長、居家辦公、勞動合同續訂、帶薪年休假、待崗、輪崗輪休、勞動合同解除、共享用工等疫情防控期間較為常見的勞動爭議。
  • 經開區開展幼兒園大班半日觀摩活動
    11月6日,經開區教研室在安師大附幼城北分園開展市一類園大班半日觀摩活動,區屬公民辦園園長、骨幹教師等50餘人參加活動。 當天活動中,安師大城北分園向大家展示了錯峰入園、戶外活動、生活活動及民族走班等活動。
  • 蘇州勞動仲裁、審判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
    仲裁委經審理認為,張某雖然在甲公司住所地的廠房工作,但該廠房已由甲公司出租給乙公司使用,張某既非由甲公司招聘,也非由該公司進行日常管理,其所從事的工作並非甲公司的主營業務,故對張某的仲裁請求不予支持。後鬱某申請仲裁,要求加工廠支付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的工資差額。仲裁委經審理認為,法律保障殘疾人的勞動權及依法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本案中,鬱某雖為殘疾人,但其具備相應的勞動能力,在其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情況下,加工廠以殘疾為由,無故降低其工資標準,侵害了殘疾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故仲裁委支持了鬱某的仲裁請求。
  • 德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要素式辦案現場會召開 現場觀摩庭審向仲裁員直推典型經驗
    為深入推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制度改革, 11月24日,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要素式辦案工作經驗推廣現場會在寧津縣召開。會議以現場觀摩庭審方式進行,旨在更準確更全面地推廣要素式辦案工作經驗。此次庭審以工傷保險待遇類爭議案件為例,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要素式辦案庭審全過程。
  • 勞動有爭議,芙蓉區巡迴仲裁庭下社區調解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和平 通訊員 王新輝 )芙蓉區勞動爭議基層巡迴仲裁庭首次庭審調解案10日在湘湖街道西湖社區開庭。現場,被申請酒店委託代理人和申請人申某雙方圍繞爭議焦點展開了激烈爭辯,最終雙方就賠償金額4000元達成了意向,庭審調解圓滿結案。
  • 北京發布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 十大典型案例詳情在這裡
    為加強勞動用工法治宣傳,促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更好理解、掌握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勞動用工政策,及時防範化解勞動關係領域突出矛盾和風險,引導爭議雙方協商解決糾紛,11月19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0年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試用期延長、居家辦公、勞動合同續訂、帶薪年休假、待崗、輪崗輪休、勞動合同解除、共享用工等疫情防控期間較為常見的勞動爭議。
  • 人社部 最高法關於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
    》(人社部發〔2017〕70號)、《關於妥善處置涉疫情勞動關係有關問題的意見》(人社部發〔2020〕17號)提出的「 加強裁審銜接, 統一案件處理標準」「 開展類案分析,聯合篩選並發布典型案例」等要求,進一步加大對各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辦案指導力度,切實提高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處理質效,全力維護勞動人事關係和諧與社會穩定,現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
  • 「仲裁開放月」 零距離感受勞動仲裁庭審
    和以往不同的是,庭內多了一群特殊的旁聽者,來自埇橋區法院、安徽民之聲律師事務所、市直機關工委三家單位的「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來觀摩仲裁庭審活動。皖北晨刊記者在現場看到,當事人雙方針對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分別進行了陳述與答辯;仲裁員針對工資水平、勞動關係終止時間等關鍵問題提出質證與調查,整個庭審過程緊張嚴肅且規範有序。
  • 雞西市開展「勞動仲裁開放月」活動
    11月2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公開庭審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舉行。十餘名雞冠區政協委員法制組成員走進仲裁院,聽取仲裁流程介紹、參觀案卷展閱、進行仲裁庭審觀摩,拉開了我市首次「勞動仲裁開放月」活動的序幕。  據悉,此次「勞動仲裁開放月」活動,以仲裁流程信息公開、裁決文書公開及庭審公開等為主要內容,充分展示在立案、庭審、法援等職能上取得的新成效。
  • 靈臺縣「六個加法」「六個促進」推動勞動仲裁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靈臺縣人社局緊緊圍繞全縣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大局、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六穩」「六保」任務落實等中心工作,嚴格落實勞動仲裁案件辦理「四率」要求,堅持從供給側發力,深入謀劃、多措並舉、紮實推進,著力打造權威高效、公正優質的勞動仲裁產品,切實讓「看得見的公正、感受得到的效率」貫穿到勞動仲裁的全過程、體現在仲裁服務的各方面,努力使人民群眾在每一個仲裁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切實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 最高院、人社部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
    上周,最高人民法院剛發布《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今天網絡上就傳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的通知》,這些案例的重要性對於勞動法從業者來說不言而喻。張律師看了一遍案例後,發現第一批案例就明確了很多實踐中存在爭議的問題,既然等不到司法解釋五,有這個也挺好。
  • 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完整版)
    2020年3月16日,張某返回公司上班,商業公司經與張某協商後向張某支付了2020年3月3日至3月16日期間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生活費。張某認為該行為違法,遂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 禹會區人社局與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共同舉辦勞動爭議仲裁模擬庭...
    近日,蚌埠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禹會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舉辦的勞動爭議仲裁庭模擬庭觀摩,在蚌埠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如期開展。本期活動以真實案例為基礎,還原勞動爭議案件庭審流程。讓參與活動的企業HR在仲裁庭庭審氛圍中更加直接的了解勞動爭議案件辦理程序、掌握人力資源管理技能。
  • 最高法院人社部強強聯合發布15個勞動人事典型案例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聯合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62號)中,15個案例具有權威性和重要性,現刊發供學習參考。》(人社 部發〔2017〕70號)、《關於妥善處置涉疫情勞動關係有關問題 的意見》(人社部發〔2020〕17號)提出的「加強裁審銜接,統一案件處理標準"「開展類案分析,聯合篩選並發布典型案例" 等要求,進一步加大對各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辦案指導力度, 切實提高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處理質效,全力維護勞動人事關係和 諧與社會穩定,現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請各地仲裁機構
  • 北京發布涉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案例
    11月19日,北京市人社局發布2020年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居家辦公、試用期延長、勞動合同續訂、帶薪年休假、勞動合同解除等 疫情防控期間較為常見的勞動爭議。對案件進行釋法分析和風險提示,有利於同類案件的參考和處置。根據發布的內容,這些案例都與疫情特殊時期相關。
  • 一體化調處機制高效化解勞動爭議 清江浦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2019年,張某和孫某在城南某工地施工時因事故受傷,經鑑定兩人均為傷殘十級。該項目開發商是上海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因與包工頭之間存在經濟糾紛,該公司不願承擔張某和孫某的工傷賠償。清江浦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後,立即啟動案前調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