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
剛入院患兒心跳快達每分鐘240次
家長竟然未察覺!
病房裡一位年輕媽媽正在努力給她4個月大的寶寶餵奶,可寶寶拒食又哭鬧不安。小王醫生巡房時發現寶寶臉色蒼白、氣促明顯,遂立即聽診,發現心跳快到240次每分鐘,拉了床旁心電圖,經判斷是室上性心動過速。
嚇了小王醫生一跳,立即予以藥物注射,心跳加快才得以緩和。小王醫生很後怕,還好發現及時,如果寶寶持續心跳加快,後果將不堪設想,可能會出現缺氧、休克、猝死等嚴重後果。
在本院收治的患兒中,有不少兒童因為家長沒有及時關注,延誤診治,尤其是不會說話的小嬰兒,而導致心臟大小和功能發生改變。
這種不讓人注意,但是可能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威脅的「心動過速」,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01
何為心動過速?
大家都知道,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帶領肺臟一起,維持身體供氧和血液循環的肌肉泵。這個小電泵內有固定的電路活動,來維持自己的跳動,而病理性心跳過快是一種心肌細胞的電活動起源異常或者電路軌跡異常,導致心臟跳動異常增快。發現後應儘早就醫,否則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如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病、心臟驟停。
正常心臟電流圖(左)與 心動過速電流圖(右)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心跳加快都是不正常的。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情緒激動、喝咖啡、飲酒後會出現心跳加快,可在休息後逐漸緩解,這屬於正常的生理性心跳加快。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經歷,消除誘因後可緩解。
但是,當出現1.突然發生持續的心跳加快,並且休息後仍無法緩解 。2.反覆心跳加快發作。這兩種情況可能均為病理性心跳加快,都建議儘快前往就醫。建議就診科室為心內科、急診科。
02
火眼金睛識別小兒心動過速
那麼,家長們該如何識別孩子是否心動過速呢?在這裡,對於年長兒和嬰幼兒,我們首先可以按照如下心多過速判斷圖進行簡易判斷。在具體表現症狀上,年長兒和嬰幼兒會有所差異。
兒童心動過速判斷標準圖(年齡段)
年長兒
年長兒通常有如下表現:
1.心悸:自感心跳異常,如自感「落空感」、「心臟好像要從胸口跳出來」。
2.心前區不適:自感好像心前區有一塊很重的石頭壓著,嚴重者可出現胸痛。
3.氣急、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自感呼吸不暢、缺氧,出現用力呼氣和吸氣。
4.渾身出汗、乏力。
5.臉色蒼白,黑矇、頭痛、嚴重者可出現暈厥。
嬰幼兒
嬰幼兒相較於年長兒而言,更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寶寶出現心動過速時,常常為哭鬧不安、拒食、臉色蒼白、手足冰涼、氣促、大汗淋漓、嘔吐等這些不特異的表現。家長若找不到孩子反常的原因,一定不要忘記心動過速的可能,家長此時將手掌置於嬰幼兒左側胸口處,可明顯感覺到孩子心跳非常快。
03
小兒心動過速怎麼辦?
上面我們介紹了識別孩子心動過速的方法,當家長發現了這種症狀,卻無法立即到達醫院,在家中可嘗試以下措施。對於意識清醒的年長兒,可嘗試將臉置於冰水中或瓦氏動作來刺激迷走神經,對於一些陣發性室上速可能有效。
1.將臉置於冰水中,也可以用冰毛巾敷臉,潤溼毛巾後,放至冷凍層急速冷卻10-15分鐘,取出後敷於兒童臉部數秒,若嘗試2次仍無明顯緩解,則須立即就醫或嘗試其他方式。
可以如上圖,將冰毛巾敷臉或將臉置於冰水中
2.瓦氏動作三步曲:
第一步:45°半臥位,深吸氣後用力吹動注射器活塞向前移動並堅持15秒(若無注射器,可深吸氣後捏鼻用力呼氣15秒代替)
第二步:平躺,將患兒雙腿抬起45°保持15秒
第三步:45°半臥位30秒
3.用手指或壓舌板刺激咽喉部誘導噁心感:
04
總結
孩子突然心跳加快,需警惕快速性心律失常,應儘快就醫,完善心電圖等檢查並及時治療。
意識清醒的兒童,可用冰毛巾敷臉、瓦氏動作或刺激咽部誘導噁心感,以嘗試終止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友情提示:具體實施效果因人而異,請將就醫作為病情發作後的首選方法)
作者簡介
指導老師 儲晨
復旦附屬兒科醫院心內科 副主任醫師
作者 王定美
復旦附屬兒科醫院 住院醫生
兒科心血管專業博士
一切為了孩子
指導老師 | 儲晨
文本 | 王定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