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麻 雀 帖
文/王祥夫
我父親把麻雀叫作「家雀兒」,之所以在雀字前面加一個「家」字,是因為麻雀喜歡住人家的房簷,我現在住的頂樓的瓦片下就住著一窩麻雀,那片瓦稍稍朝上翹了一點,那窩麻雀就因地制宜地住在這片瓦的下邊,我每天從窗裡看著那兩隻老麻雀忙來忙去,但就是看不到小麻雀露面。
那天有工人上來修房頂,我忙對他說:「別踩那片瓦!」那個修房頂的工人說他已經看見了,那兩隻老麻雀急得什麼似的,在不遠處飛來飛去。
還有一天下大雨,我站在窗子前看著那片稍稍翹起來的瓦,看著雨水「譁譁譁譁」在上邊流,我想瓦片下的那麻雀一家日子肯定不怎麼好過,那瓦片之下,一共有幾隻麻雀?兩隻老麻雀,再加上幾隻小麻雀,三隻還是四隻?
白天日頭那麼毒,它們熱不熱?麻雀是鳥類,它們不會寫歷史,如果它們會寫歷史,那它們一定會對人類充滿了不滿,飯店裡有一道菜是「椒鹽油炸麻雀」,一盤子上來,傾刻便會被人們吃光,是嚼之有聲,「咯吱咯吱,咯吱咯吱」。麻雀小,一下油鍋,連骨頭都酥了。
這種東西我向來不吃,我也不知道那麼多麻雀是怎麼弄來的。八大山人是觀察過麻雀的,在他的筆下,一隻小麻雀,發了情,耷拉著翅膀翹著尾羽在那張想來應該是十分昂貴的紙上跳叫,八大山人的觀察能力真是非凡。
麻雀不會寫歷史,如果會寫歷史的話,1958年對麻雀來說是個十分壞的年頭。
麻雀的名聲在那一年算是壞到了家。人們不但把麻雀歸到了「四害」裡邊,而且排在最後一個。那一年人們要滅絕麻雀,但終歸無法滅絕,至今麻雀依舊四處跳叫生機無限。我個人比較喜歡聽麻雀叫,早上,太陽剛剛升起,是一片聲的合唱,到了晚上,麻雀落在樹上也是一片聲的叫。
鄭板橋好像也喜歡聽麻雀叫,他在一封信裡還說養鳥的最好辦法就是種樹,有樹鳥就有好日子過。小時候我養過麻雀,麻雀的小爪子最嬌嫩而怕熱,所以不能用手去握它。麻雀吃蟲子也吃糧食,但如果有蟲子,它就不吃糧食,道理十分簡單,蟲子畢竟是肉。
麻雀不是候鳥,冬天來了,它們也不搬家,到了大寒,麻雀像是不知道都去了什麼地方,也許都凍死了,其實它們還都活著。
下大雪對麻雀真是不利,連日大雪,麻雀找不到東西吃,飛來飛去,跳來跳去,然後不動了,躺在那裡,兩隻粉紅色的小爪子朝後蹬,死了。讓人心裡感到戚然。
再說到麻雀叫,最好聽莫過於雨後,太陽出來,滿林子的麻雀一齊放聲喧叫,真是好聽!但有人說麻雀吵得他們睡不著,說麻雀討厭,這話我不愛聽,不管是誰,睡不著覺是自己的事,與人家麻雀有什麼關係。
本文選自2020年12月4日《文化藝術報》A07版 詳情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查閱
掃碼立即下載文化頭條APP
責 編 | 龐阿倩
審 核 |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王祥夫丨麻雀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