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車出了事故,責任誰來擔?看完你就懂了……

2021-01-07 騰訊網

生活中

親朋好友開口借車

大部分車主都會答應

可是,當你借給好友開的車出了事故

這份責任到底該由誰來承擔

近日,平潭法院

審理了這樣一起因借車導致的

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

普法故事

小於(化名)和蔡蔡(化名)是朋友關係。不久前,小於買了部新車,蔡蔡因有事急需用車,於是在徵得小於的同意後,借走了他的車輛。

借車次日,蔡蔡在駕車行駛途中,意外撞傷行人小張(化名)。事故發生後,蔡蔡聯繫小於,表示車輛歸小於所有,應當由二人共同承擔責任。小於則認為,車子已經借出,理應由蔡蔡承擔全部責任。

雙方僵持不下,小張將小於和蔡蔡起訴至平潭法院。

調解時,蔡蔡主動認錯,承認自己系無證駕駛小於的車,表示願意賠償,但是賠償標的太高,並提出如果標的降低,他同意一個人承擔全部費用。小於也承認自己在知道蔡蔡未取得駕照的情況下,還把自己的車借給他,也有不對。

最終,在經辦法官的引導下,雙方很快達成了協議,原告小張撤回對小於的起訴,蔡蔡也同意一次性賠償小張醫療費、護理費、住院夥食補助費、誤工費等各項經濟損失。

法官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使得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才會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

而車主有過錯主要指以下情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是明知借車者無駕駛證而借車;二是明知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麻醉藥品等而借車;三是如果車主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缺陷是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四其他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該案中,肇事車輛登記在小於名下,小於知道蔡蔡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還把車輛借給他,小於作為機動車所有人未妥善保管和管理肇事車輛,致使蔡蔡駕駛肇事機動車並發生交通事故,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應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原告小張向機動車使用人蔡蔡主張賠償其損失的同時,也有權主張機動車所有人小於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官建議,在出借車輛時,車主首先要保證出借車輛已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年檢、具備上路行駛的條件,切勿讓愛車「帶病」出工;其次,要保證出借車輛已經投保機動車交強險;最後,還要「審查」借車人是否具備駕駛資格,是否存在酒駕、毒駕以及其他妨礙安全駕駛的情形等,否則一旦發生事故,車主也要承擔賠償責任,所以車主借車時要考慮清楚。

法律課堂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並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它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

出品: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文字:楊詠林 通訊員 林海玲 林曉平

責編:林盼康 林錦文

編委:餘小梅

相關焦點

  • 借車出事故,責任怎麼分?法律是這樣規定的
    我們先來看看借車「借」出的問題借車出事故,車主是否擔責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給予賠償
  • 【關注】借車出事故,責任怎麼分?法律是這樣規定的
    我們先來看看借車「借」出的問題借車出事故,車主是否擔責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給予賠償
  • 【漲姿勢】借車出事故,責任怎麼分?法律是這樣規定的
    我們先來看看借車「借」出的問題借車出事故,車主是否擔責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給予賠償
  • 借車後發生交通事故,如何承擔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親戚朋友找我們借車,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很難拒絕,但是內心又很擔心,那麼借車後發生交通事故,如何承擔責任? 網友諮詢: 借車後發生交通事故,如何承擔責任?
  • 把車借給朋友出現交通事故 責任由誰來負責 車主感覺自己很冤枉
    其實隨著現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的起小汽車了,但是一旦有朋友想問你借車,說是要用幾天,甚至還給你許下承諾,例如到時候請你吃飯等等,這個時候礙於面子你肯定也會借的,但是一旦借出去的車子發生了交通事故,那麼這個責任到底是誰來承擔,相信很多車主對於國家的規律不是很了解
  • 把車借給朋友出了事故咋辦,只要記住這些,基本就沒你啥責任!
    我借了一輛,怕車子經常出來,回來就出故障了,這個修理費用誰來出?而且,如果途中發生事故的話,你可能還不借給我,容易傷害彼此的友情,很難選擇,如果把車借給朋友出事故怎麼辦?只要記住這些基本,就沒有你的責任。一、要確保自己的車,在借之前沒有任何問題。
  • 好友借車難拒絕 出了事故誰擔責
    生活中,好友之間借車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好友開口了,如果不借,以後的交情還怎麼處?因此,大部分車主都是很爽快的借了。可是,當你借給好友開的車出了事故,這份責任到底該由誰來承擔?任何一方承擔責任,心裡都會不痛快,最終傷了感情。所以,當情與法產生碰撞時,又該如何去平衡二者的關係?近日,後旗法院審理了一起因借車導致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
  • 借車前不確認好這3件事,真出了事故,也只能說一句活該!
    借車這件事是很多有車一族經常遇到的一件事,國內有助人為樂的習慣,畢竟人都有遇到困難和急事的時候,既然朋友向自己張口了,那他肯定是急等著用車,我們若是拒絕了,也太不通情達理了,還會影響朋友之間的感情。不過玩歸玩鬧歸鬧,借車並不是不可以,但不管關係再好,借車前還是需要確認一些問題的,否則等到出了事故之後,哭的就是車主了。
  • 遊樂場內發生意外 賠償責任誰來擔
    遊樂場內發生意外 賠償責任誰來擔 2020-10-28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借車給別人前確認這幾點,或許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車輛的普及,隨之而來的問題可能就是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自己開車出事只能認命,可把車借給朋友,朋友開車出了事故自己依然得承擔責任,就讓人心裡很不服氣。但仔細想一下我國相關規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假設在發生一起事故之後,使用車輛的人 因為沒有駕駛資格而拒絕承擔責任,車是你的,也是你借出去的,受害者除了找車主還能找誰,假如那個受害者是你自己或者你的親人,你會怎麼做,換位思考對不對。所以朋友借走車之後出事故怎麼辦?做好這些或許就不用承擔責任。
  • 試駕車出事故責任由誰來擔?試駕協議有效嗎?老王的經歷說明一切
    但是,在試車的過程當中如果出了交通事故,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負呢?在試車之前,大部分4S店都會要求客戶籤一個試駕協議,這個協議裡無非就是說明在試駕過程中如果因駕駛人的操作失誤導致的交通事故,一切的責任一律由試駕者承擔,從而把4S店自己的責任撇的乾乾淨淨。
  • 借車後出車禍車主背黑鍋?保險能賠嗎?
    但事實上,這個報導還是顯得簡單了一些,出借車輛與責任分擔並不是那麼簡單,而出借車輛與保險賠付的關係更是複雜。車主無過錯可不用賠償很多網友說的沒錯,在7年以前,只要你把車子借給了別人,一旦出了事故車主都有一定的連帶責任。不過,在201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實施以後,責任劃分的規矩就變化了。
  • 車輛外借發生交通事故誰擔責? 法院判決:車主要承擔連帶責任
    車輛外借發生交通事故誰擔責?經定遠縣交警大隊認定,劉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 好心把車子借給好友,出了事故後卻要承擔賠償責任,這讓定遠縣的許某很是憋屈。近日,定遠法院審理了一起交通事故糾紛案件,法院判決車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滑雪場內滑雪事故頻發 突發意外時責任誰來擔?
    滑雪突發意外,責任誰來擔□ 本報記者  徐偉倫□ 本報通訊員 崔 妍天寒地凍,正值滑雪旺季,眾多滑雪愛好者雲集在滑雪場內,體驗滑雪運動給人帶來的刺激和新鮮感。據此,法院綜合案情後,判決旅遊公司對宋女士受傷承擔90%的賠償責任,宋女士自擔10%的責任。法官提醒,滑雪系危險係數較高的運動,如果門票未包含保險,建議滑雪者自行購買滑雪運動意外傷害保險,像本案中的宋女士購買了強制保險,在出現受傷情況後,保險公司也對一部分費用進行了賠付。
  • 《民法典》:借車給朋友,車主仍有可能擔責,符合借車條件不擔責
    可如果借給人家的話,萬一出了什麼事情,自己也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的。這借的好是人情,借不好那就是利刃,說不定你一開始好心把車借給對方,到最後還鬧了個不歡而散。因此很多的車主,都害怕把車子借給別人,因為這是需要承擔風險的。
  • 《民法典》:借車給朋友,符合借車條件,車主不擔責
    如果不借別人會覺得你小氣,但是借了之後發生什麼事,自己作為車主也會承擔一定的責任。借的好是人情,不好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可能最後兩人就會不歡而散。所以有很多車主都害怕把車借給別人,因為這會有很大的風險。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在《民法典》中有規定:如果把自己的車借給了別人,如果出了交通事故
  • 《民法典》解讀三十三:租借車出事故
    有車族越來越多,朋友之間互相借車也很平常。在借車給他人使用之後,如果平安順利,完璧歸趙,則皆大歡喜,雙方的友誼更上層樓。如果不小心發生了交通事故,車主承擔責任也是有可能的,那麼,借車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法律風險?借車,最怕的是借車的人鬧出交通事故,比如撞傷或者撞死人的,如果借車者賠不起錢,最後還得要車主來兜底了。
  • 電瓶車鋰電池室內充電引火災,車主vs廠商,責任誰來擔?
    電瓶車鋰電池室內充電引火災,車主vs廠商,責任誰來擔?原告將電池放在家中充電導致火災發生,存在過錯,應減輕被告A公司的責任。本案中,原告顧某將電瓶車電池拆卸後放在室內充電,未安裝專用充電線路和設備,且未採取隔離、監護等防範措施防止火災發生,自身存在一定的過錯,對此次火災事故的發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綜上,法院認定原告對火災事故損失承擔10%的民事責任,被告A公司承擔90%的賠償責任。
  • 往死裡喝,出了事!責任誰擔?
    可這相約飲酒萬一出了事,責任該由誰來承擔?案例一:聚餐喝酒後意外死亡,誰擔責?固原一男子和3名同事結伴到酒館喝酒後,突然呼吸心跳驟停。他隨即被送醫救治,經診斷為呼吸心跳驟停等症狀,後因搶救無效而死亡。其父母認為,酒館和3名同事應對其死亡負責,故將酒館和那3名同事訴至法院,索賠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等合計70多萬元。
  • 路邊停車,開車門出事故了,誰責任?
    自從汽車越來越多之後,各種有關汽車出事故的案例也就越來越多了,開個門也出事故。網上一看一大堆,因開車門的事故並不在少數,有的還很慘。那麼,做為車主的你,在下車時候,你是怎麼開車門的呢?是先看一下後視鏡,後面有否來車或是行人再開門,還是立即就打開車門呢?那麼,超級駕駛員告訴你,開車門前透過後視鏡,看看有沒有騎車人要臨近,這是一個習慣問題,有了這個好習慣就不會惹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