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自從添加輔食之後,寶寶的食量逐漸減少,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擔心會影響到寶寶生長發育。
其實這是屬於正常現象,寶寶在1歲之後食慾會有所減少,這是由於寶寶生長速度減緩造成的。
但是家長也不因此完全放心,還是要儘快讓寶寶恢復食量才行,這樣對於對於他的生長發育才會更有利。
而針對1歲多寶寶不愛吃輔食的問題,家長可以在以下4個方面進行調整。
早起一杯溫開水
早起一杯溫水能很大程度上增加寶寶食慾,因為不僅能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更重要的是清理腸道,排出體內堆積的雜質。
而且早起嘴巴乾澀,沒有味道,此時飲用一杯水還能喚醒寶寶消化系統以及整體身體機能的恢復。等喝完一杯水之後再給寶寶餵食,這樣他的食慾就會有顯著提升。
選擇易消化流質輔食
寶寶出生之後就一直在食用母乳或者配方奶,差不多6個月之後就開始慢慢添加輔食了,而1歲多的寶寶儘管可能已經添加輔食一段時間了,但是還是要以流質輔食為主。
主要還是因為這個階段寶寶消化功能也會相應降低,最好還是使用易消化的流質的易消化輔食,以減少腸胃消化負擔。
雖然是流質的易消化輔食,但是輔食還是要營養含量高,確保寶寶有充足營養成長。
提高輔食、餐具顏值
1歲寶寶的視力基本上已經發育完全,此時他們會對顏色鮮豔、外表獨特的食物更感興趣。
所以,想讓寶寶儘量多進食,家長也可以通過提高輔食和餐具的顏值,來吸引寶寶的進食興趣,這樣他們就會忍不住多吃一點了。
另外,如果寶寶習慣上餐桌和家長一起吃飯,家長可以單獨準備一套餐具,讓他盡情自己餵自己吃飯,這樣既提高了他的食慾,同時還鍛鍊了手部動作。
經常更換輔食口味
任誰一直吃一種食物,時間久都會膩味,寶寶也是一樣,甚至更貪圖新鮮,如果一個輔食一直吃,他肯定會厭倦。
尤其是當他看見家長都是各式各樣的飯菜,而他只能吃單一的輔食,這個落差,寶寶當然不想吃自己的輔食,而是想嘗嘗大人食物的味道。
所以,家長儘量經常更換輔食口味,用味道豐富的輔食,吸引寶寶多吃一點。
每當寶寶非常乖巧地吃完飯,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可以親親他,告訴寶寶做得真棒,寶寶得到家長鼓勵會讓他下一次吃飯更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