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健身教練突然中風 越來越多年輕人得這病

2020-12-23 上遊新聞

年輕,有活力,還是健身教練。25歲的張先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腦中風搭上邊,但意外就是這麼來了,幸運的是,他沒有錯過最佳康復期。

「因為中風來康復的病人中,有這種越來越輕的趨勢。」浙江省中山醫院康復科主任陳靜說。

10月30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6月,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論文,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因,排在首位的就是中風。

「最近幾年,前來針灸的中風患者中,40歲到50歲之間的在增多。」浙江省中山醫院副院長、針灸科主任馬睿傑主任中醫師同樣表示。

三四十歲的年輕中風患者,越來越多

在浙江省中山醫院濱江院區康復科經過了5個多月的康復鍛鍊後,張先生的日常生活終於可以自理了。「總覺得自己年輕,沒想到也會中風,我一直覺得這種病是老年人才會得的。」

生病前,張先生是一位健身教練,他5年前診斷出高血壓,但並沒有持續服藥,用用停停。「我覺得自己身體挺好,平時也沒什麼症狀,沒覺得有哪裡不舒服。」

去年年中的一天,正在健身房工作的張先生突然感到頭痛,噁心,右手活動變得不利索,抬不起胳膊,一度沒有辦法說話。

緊急情況下,同事們將他送到附近醫院,頭顱CT示:「腦幹出血」。

因為送醫及時,經過積極治療後,張先生並沒有生命危險,但身體的右半部分,特別是右手完全不能活動。這對年輕的他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

「他剛來時,說話口齒不清,右手完全不能動,右腳下垂,不能自己坐站,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因為張先生太年輕,陳靜對他印象深刻。

陳靜表示,這幾年,因為中風前來康復的患者中,出現三四十歲的人群,而且還在增多。

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馬睿傑主任同樣感嘆,前來針灸的中風患者中,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前中風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60歲以上的比較多,最近幾年,40歲到50歲之間的患者在增多。」

針灸科接診的患者中,因為中風來接受治療的,40歲到60歲的年齡段,約佔10%。

馬睿傑主任接診過最年輕的患者是一位20多歲的女孩,「馬上要籌備婚禮了,突然腦出血,之前沒有任何症狀。」

他們的共性是:熬夜、飲食高油高鹽

馬睿傑主任提供了一組數據:中國腦中風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 比美國高出一倍,中風患者平均年齡為65歲,比美國患者年輕7歲。

今年6月的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重磅論文,分析了1990~2017年近30年間、中國居民的死亡原因,並從282類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因,排在首位的就是中風。

腦中風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其中,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35歲以下人群發生中風佔總數的9.77%。

為什麼許多年紀輕的人也會「中風」?

「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一般是因為高血壓、糖尿病、房顫、動脈硬化、血脂高、年齡大等。」馬睿傑主任解釋,但是他們發現,除了一些先天性的,前來康復治療的偏年輕的患者,在生活習慣上,有一些共性:生活不規律、熬夜、工作壓力大、久坐、不健康的飲食結構,包括高鹽、高油脂。

中風康復,三個月是黃金期

馬睿傑主任說,中風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近幾年,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中風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殘率仍居高不下,約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各種功能障礙,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失語,吞咽困難,記憶減退,煩躁抑鬱等。

但是中風康復是有黃金期的。

「中風患者在生命體徵平穩後早期針灸治療有利於儘早康復,半年之內是較好的恢復期,3個月內更是『黃金時間』。」

半年前,馬睿傑主任所在針灸科曾接診一位78歲的退休教師,因突發腦梗,被120急送至急診搶救,病情穩定後及時轉入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住院部治療。

「入院時,他的右半邊身體完全不能動彈,右手右腳對刺激毫無反應,在醫學上評定肌力為0級,且語言功能也受到極大的影響。」

針對周老師的病情,針灸科的團隊成員們制定了相適應的針灸治療方案,配合中藥及康復鍛鍊。經過半年的治療,周老師從一開始只能整天躺在床上一言不發,到慢慢地被人扶著走,到現在已經可以不用拐杖自己行走,也基本恢復了自理能力。

「康復在病後功能恢復過程中要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在黃金期過後的康復治療可以降低致殘率,及時的康復訓練能幫助患者回歸社會和家庭。「陳靜解釋,這種「回歸」是根據患者恢復後的功能情況,幫他適應合適的工作,「並非是和中風前一模一樣,但起碼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馬睿傑主任也提醒年輕人,要預防中風的發生,首先應當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菸、過量飲酒、高脂飲食、久坐的工作和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等。另外要積極治療和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和肥胖等。

「很多中風病的發生有一個由輕到重的過程,如果能夠在中風早期或中風先兆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將會對疾病的預後有很大的幫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腦卒中越來越偏愛年輕人 寧波25歲的姑娘手突然不能動了
    「一直以為腦卒中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沒想到離年輕人也這麼近。」昨天,腦卒中治癒後出院的25歲姑娘小繆恍然大悟地說。  據李惠利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陳勇介紹,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增加,腦卒中越來越偏愛年輕人,去年光該院就收治了10多名40歲以下的腦卒中患者,他們中或多或少有肥胖、吸菸、熬夜、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其中一項或數項腦卒中高發因素。
  • 太突然!知名女演員去世,年僅25歲!為何這病會纏上年輕人?
    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消息,年僅25歲,死因疑似是心梗猝死。 孫僑潞原名孫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深圳市,中國內地女演員。孫母非常痛心得寫道:「媽媽還沒看到你結婚,還等著給你抱孫子啊……我不懂,你才25歲,這麼年輕,怎麼能說走就走?」「這些年,我看著你經歷了各種事,面對網上無中生有的中傷總是一笑而過。可後來才知道,那是為了不讓我擔心,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媽媽好後悔,為什麼沒有陪你走過這段路。」
  • 王俊凱突然得的這種病,「盯上」了年輕人
    2020年12月31日凌晨兩點多,王俊凱工作室深夜發博,稱由於突發性的身體原因,王俊凱將無法出席某跨年演唱會的現場直播。當姿勢保持不變或者保持頭部相對靜止時,耳石會隨著重力作用掉落到最低處,眩暈就會消失,這就叫「耳石症」。耳石症還有另一個聽起來很高級的名字——「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讓人秒懂這個病症的屬性。所謂良性表明這病是個「良民」,不會傷人性命。
  • 《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去世,年僅25歲!這種病為何纏上年輕人?
    孫僑潞和媽媽合影如今才25歲的孫僑潞因在《巴拉拉小魔仙》中飾演凌美琪魔仙一角而爆火,收穫了無數粉絲…得知該消息後的網友不敢相信這位存在於大家童年記憶中的女生去世得如此突然…2.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3. 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血脂。
  • 25歲女子突然手麻,這個決定救了她一命……
    25歲的小L沒想到,這種普通人眼裡的「老人才會中招的病」,竟發生在了自己身上。先看一下這組數據:在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病人超過300萬,其中75%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喪失勞動能力;40%存在重度殘疾;有170萬人因它死亡。
  • 6歲孩子清晨醒來突然中風,關於孩子中風,家長不得不防
    導讀:6歲孩子清晨醒來突然中風,關於孩子中風,家長不得不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6歲孩子清晨醒來突然中風,關於孩子中風,家長不得不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這種病,趕緊自檢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這種病,趕緊自檢 武漢市的田小姐近幾年得了一種怪病,每個月都會莫名其妙嘔吐好幾天,她的身體到底出什麼毛病? 田小姐在幾年前突然出現嘔吐的症狀,每次嘔吐都會連續發作七八天 。醫生說,得這種病的患者每月都能收到3-5個 。 經過治療後,田小姐的血糖明顯降低,嘔吐的情況也隨之消失。但醫生提醒市民,這僅僅只是糖尿病所誘發疾病的一種 。
  • 【有理有據】為什麼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得糖尿病?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不光如此,以前我們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可是最近年輕人得糖尿病也在增多,糖尿病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那麼糖尿病年輕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 失聯9天原是突發腦出血 年輕人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陳光忠一名年輕人,前一晚還在聚餐、嗨玩、刷手機到深夜,第二天卻突發腦出血,急救室內昏迷,9天後才真正清醒。於是寫下這篇文章,告知這9天發生了什麼,並陳述冷靜求救、準備醫療資料等過程,總結「規律作息別熬夜、調節壓力莫過勞、多多運動別多躺」的提醒。
  • 王俊凱突然得的這種病,「盯上」了年輕人
    當姿勢保持不變或者保持頭部相對靜止時,耳石會隨著重力作用掉落到最低處,眩暈就會消失,這就叫「耳石症」。耳石症還有另一個聽起來很高級的名字——「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以讓人秒懂這個病症的屬性。所謂良性表明這病是個「良民」,不會傷人性命。所謂陣發性表明它不會持續性眩暈。一般來說,每次眩暈時間不會超過60秒,但可能多次、反覆發作。
  • 美國醫生稱,新冠會導致30至40歲年輕人突發中風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導致血液以非正常的方式凝結,而中風是由此引發的後果之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導,有美國醫生近日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會導致30歲至40歲的成年人突發中風,即便他們本身沒有出現嚴重症狀。
  • 24歲小夥突然倒地,險猝死!這種病已經找上年輕人
    近年來,主播行業發展迅猛 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其中 今年24歲的小陳 就是一名遊戲主播 然而近日一場突發疾病 讓他險些喪命!
  • 突然流鼻血是中風前兆
    有資料表明,老年人鼻出血後,有半數以上在1—6個月內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腦溢血,即出血性腦中風。所以有醫學專家提示:老年人突然出現大量鼻血並非是一種單純、孤立的現象,可能是腦出血的早期信號,應引起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診治,以防突發病變而造成嚴重後果。
  • 15歲少年竟突然中風,竟是因為…這種習慣不少孩子都有!
    中風這種病乍一聽到一定覺得是老年人得誰料現在竟也纏上了十幾歲的孩子疫情期間,廣西一名15歲少年向父母謊稱上網課關起門來沒日沒夜地打遊戲一個月後竟然中風了這幾年,中風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15歲的少年怎麼會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中風呢?醫生推測可能是下面這些原因的綜合作用導致孩子得了「老年病」:經常在半夜2~3點入睡,睡眠時長不足6~7小時,這是誘發中風的危險因素之一。
  • 經常這樣打哈欠,可能是要中風!90後的年輕人也逃不過!
    如果年輕人在經過充足的睡眠後仍然哈欠連天,也要警惕。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25歲以上的人群中,1/4有中風風險,而中國人風險最高,高達39%。這意味著,90後也有可能會患中風,而中風也不再是「老年病」了。
  • 知名明星突然得的這種病,「盯上」了年輕人
    來源 | 中山六院官方微信、廣東衛生信息、廣州日報2020年12月31日凌晨兩點多,王俊凱工作室深夜發博,稱由於突發性的身體原因,王俊凱將無法出席某跨年演唱會的現場直播。工作室稱王俊凱於2020年12月29日抵達海口後連夜進行彩排,在凌晨彩排結束後突發頭暈,並伴有視物旋轉和噁心嘔吐,經醫生診治後,考慮為良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不能排除。
  • 天冷突然視力下降 可能是眼睛受涼「中風」了
    最近,新橋醫院眼科的醫生接診了好幾位眼睛「中風」的病人。原來,天氣越來越冷,人們的眼睛也開始「著涼」了。老人突然看不見了 送到醫院才知道是「中風」幾天前,家住沙坪垻的秦奶奶眼睛突然開始模糊,就連做飯時,也有些看不清灶臺上的廚具了。
  • 注意,年輕人也要警惕這幾個中風的徵兆,很多人還不知道
    很多人談癌色變,可是在生活中,因「中風」致殘和死亡的案例也不少見。中風發生在一瞬間,若救治與康復不及時則會後患無窮。60歲的張先生有一天早晨起床發現自己右邊的手腳都動不了了,幸虧家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把張先生從死神的手裡拉了回來。據了解,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在1990年至2017年間成為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
  • 為什麼中風的人會越來越多?醫生建議:這3類食物,儘量少碰
    導語:隔壁的王叔叔已經55歲了,前段時間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舒服,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認為多睡覺就可以有所改善,但是就在上個星期,因為腦梗被120拉走了,雖然醫生進行了救治,但是由於發現的太晚,最終也沒有挽回他的性命。
  • 又一25歲女星猝死 這種病開始盯上年輕人
    青島新聞網1月7日訊(記者 李麗濤)新年第一天,《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消息,年僅25歲,死因疑似心梗猝死。而2019年11月27日,演員高以翔心源性猝死;2020年9月16日,歌手黃鴻升在家中因心梗離世。